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9792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9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农业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某某生态农业产业园

研究阶段:

可行性研究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某某有限公司

工程咨询资格等级:

工程咨询资格发证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

工咨

单位地址: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规划纲要》;

4、《某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规划纲要》;

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发字[1999]1号);

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若干条文的解释(财发字[1999]57号):

7、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农办字[2002]175号);

8、《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试行标准》[(94)国农综字第28号]

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10、原国家计委印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11、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2006年颁布实施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2、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陕西省建筑工程概算定额》(2012年版)、《陕西省建筑工程其他费用定额》(2012年版);

13、《某某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规划设计书》。

1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5、项目调研过程中收集到的其他有关材料。

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

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需求分析、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项目建设方案、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节水分析、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项目开发与运营管理、项目招投标与实施进度、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评价、社会影响分析等。

1.5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某某县某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陕西省资深钢材贸易企业------某某有限公司,从事钢材营销十多年,业务覆盖四川广元、甘肃、宁夏,陕西等区域,在业内享有盛誉,公司总资产达1亿元以上。

公司始终秉承“艰苦创业,诚实守信,拼搏进取,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坚持“品牌引路,科技兴业”的战略方针。

目前,公司拥有各类管理人员7人,技术人员5人,员工60人。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70%,技术力量雄厚,管理严谨规范,深受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与赞誉。

项目单位介绍:

项目建设单位:

某某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某某

注册资本:

1000万元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址:

陕西省某某市某某县

成立日期:

2013年3月

1.6项目建设地址

某某生态农业产业园座落于某某县。

1.7建设内容及规模

某某生态农业产业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养、健身、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产业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产业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珍禽的养殖与销售,有机果、蔬的种植,以及休闲观光集于一体,总面积为1160亩。

园区总建筑面积为17.8万㎡,建设费用3000余万元;园区苗木面积近200亩,建设费用150余万元。

按功能将园区划分为休闲娱乐度假区(餐饮与办公、商务服务区、商业步行街、临街商业街、休闲与娱乐活动区、CS战队游乐区)、园林景观区(作物迷宫、儿童乐园、田园风光)、产业园区(果蔬种植区、珍禽养殖区、珍稀苗木园区、现代设施农业观光园)等。

其中:

(1)绿化苗木基地160亩(大、小苗区各80亩),主要分为播种区、换床区、营养繁殖区、移植苗区(小苗区)、大苗区、母树区、引种驯化区。

该区的主要景点有:

认养亲子苗圃园、认养亲子苗圃种植基地。

认养亲子苗圃园,就是让前来观光的游客进行认养或者亲耕种植,认养的植物不能再买卖,一直到长大。

但要付一定的养护管理费用;

(2)休闲娱乐度假区200亩。

(3)四季果园150亩,均为有机果。

(4)现代农业观光区100亩。

(5)农产品包装加工、商贸物流、冷库储存区100亩。

(6)禽畜、水产养殖区70亩。

(7)QQ农场50亩。

(8)CS战队游乐区区40亩;

(9)花卉果木蔬菜育苗区20亩。

(10)珍稀苗木驯化基地10亩。

(11)有机肥堆积区10亩。

1.8项目建设工期

工程分二期进行,计划总工期3年。

1.第一期计划重点搞好了基础设施建设,工期1年。

(1)建设现代设施农业观光园,完成园区部分道路。

(2)兴建小型现代化的珍禽与特种水产养殖中心。

(3)修建沼气池,满足生态园有机肥料自供、生活燃料、发电照明与动力等需要。

(4)完成四季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

(5)建设好有机四季果蔬栽培采摘园,并安装好配套的喷、滴灌系统。

(6)建好珍稀苗木区与亲子苗圃种植区。

2.第二期工程,计划工期2年。

(1)兴建餐饮、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集关中民俗文化、秦文化及江南徽派建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度假园区、园林景观区、科技成果展览馆和环园4KM自行车健身道,建设好各区的景观设施与配套器具。

(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

1.9投资估算

项目估算总投资8000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7000万元(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预备费用),流动资金1000万元。

1.10经济分析

经计算,本项目各项财务评价指标较好。

本项目正常运营后,年平均营业收入5731万元,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为2332万元,年平均营业税金及附加226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为3172万元,年平均上缴所得税为776万元,年平均净利润为2388万元。

本项目总投资收益率为29.033%;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分别为19.5%(所得税前)和15.74%(所得税后),高于本项目设定的基准收益率10%(所得税前)及10%(所得税后);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为4357万元(所得税前)和1929万元(所得税后),均大于零;全部投资回收期(pt)为10.56年(所得税前)和11.53年(所得税后)。

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都显示本项目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财务分析可行。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项目总投资

万元

8000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7000

流动资金

万元

1000

年均收入

万元

5731

年均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226

年均营业成本

万元

2332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3172

年均所得税

万元

776

年均税后利润

万元

2388

净现值(所得税前)

万元

4357

净现值(所得税后)

万元

1929

投资收回期限(所得税前)

10.56(含建设期3年)

投资收回期限(所得税后)

11.53(含建设期3年)

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

%

19.50

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

%

15.74

年均投资利润率

%

29.85%

年均投资利税率

%

42.48%

盈亏平衡点

万元

2333

1.11结论及建议

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得以恢复与增添新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增加了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措施。

围绕建设旅游大产业、面向旅游大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生态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某某市某某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意义,本项目的投资建设不仅经济效益可观,而且社会效益丰富,是一项合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

第二章项目实施的背景、意义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实施背景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

于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便应运而生,从而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现代社会,人人都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

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休闲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自然成了新的热点。

据专家介绍,休闲观光农业,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观光农业也应运而生,畅开了国门,进入了普通百姓家。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园为最主要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珍、奇、特、优。

在养殖品种中,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珍希动物及特色品种。

种植项目也是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

在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内游客不但可以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野外烧烤、垂钓、攀岩、狩猎、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生物标本,把珍稀植物做“亲子”认养,参与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等,体验农村生活,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

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科技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在温饱解决之后,人们在解决温饱和基本吃穿以外追求的生活方式和要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

与此同时,随着人本管理理念的改变,节假日在不断的增多,加之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

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个重要的发展趋向。

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又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

陕西省是旅游大省,无论从自然生态还是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以及少数民族风情,都有独特的地方。

某某市是陕西省的重要旅游城,有着古老的历史与传统,某某地处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处,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丰富的山水、人文、民俗、革命等文化旅游资源。

自然山水雄奇壮美,西岳华山、黄河龙门、洽川湿地等享誉国内外;文物资源种类齐全,现有国保单位35处,省保单位102处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党家村、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华阴市和蒲城县;人文资源颇具影响,历史上先后出过4位圣人、6位皇帝、82位宰相、300多位将军和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推选的100个世界名人中,中国占8位,某某有其一;民间文化异彩纷呈,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澄城尧头陶艺等96个项目被列入中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55人被列为中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均居全省之首;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以渭华起义纪念馆、习仲勋纪念馆等为主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生态优势明显,特别是随着渭河综合治理、"秦东大地园林化"、"关中水乡绿色某某"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强势推进,某某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先后被评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同时还正在积极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

这些都为某某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强大优势。

2011年,某某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0.13亿元,较2008年翻了一番,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96%;接待国内外游客2039.2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增加值79.13亿元,较2008年翻了三番,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旅游已经成为某某市的支柱产业。

2012年5月,某某市被评为中国旅游百强城市。

其中,某某县因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北部,面积1242平方公里,总人口80万,是陕西省第一人口大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奶山羊之乡”、著名的“中国柿乡”;是中国西部最大的早中熟苹果生产基地和酥梨、蔬菜、花椒、秦川牛、笼养鸡、生猪生产基地县。

粉红女士苹果远销英国、芬兰,柿饼大量出口日本、韩国。

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地处陕西省“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东翼,是关中通往陕北的要冲,是连接渭北东西的枢纽。

县城位于西安、咸阳、某某和铜川四个大中城市的交汇位置,距省会西安和咸阳国际机场各60公里,距中国飞机城——西安阎良只有12公里。

境内两条高速、两条省道、四条铁路穿境而过.而今西安—某某城际铁路建设项目已经启动,融入西安都市圈步伐正在加速!

某某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建立县置已有2400多年历史,曾五次设县,两次设郡,三次设州。

自古人才荟萃,文臣名将辈出。

秦有名将王翦、王贲父子,后汉有检校刑部尚书李彦温,唐有大将李光弼,明有开发治理云南第一人张沈、直言敢谏的河南道监察御史杨爵、吏部尚书孙丕扬,清有抗英名将张青云,近代有著名爱国将领、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家胡景翼将军,当代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

这里文物遗存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11处,县级31处,古墓葬8处,古遗址15处,重点保护的碑石文物300余件,馆藏等级文物103件(组)。

境内生态自然风光别具一格,石刻、老鼓、阿宫腔、陶艺等传统文化品牌声名远扬,其中阿宫腔和老庙老鼓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有全国唯一的老斩城、黄帝荆山铸鼎文化遗址倍受全国关注。

这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全县110万亩耕地,土地广袤,地势平坦,素有“九峪肥田”之称。

目前,某某县有金粟山森林公园和陶艺村两个AAAA级景区。

近年来,某某县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以景区创A、酒店创星为突破,加大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先后投资数千万元,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形象和美誉度得到有效提升,2012年旅游人数较同期增长40%,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因此,某某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抓住机遇决定在某某县美原镇八联村打造一个陕西省省最具代表性的集文化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育锻炼,青年科普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基地-----生态农业产业园,并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逐渐将其融入到周边景区的主题观光园。

产业园始终坚持以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开发为宗旨,按“生产带动旅游,旅游服务于生产”的发展理念,把某某生态农业产业园建成一个集科研、珍禽养殖与销售、有机果蔬的种植、观光休闲集于一体的绿色有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园区总面积为1160亩。

2.2产业政策分析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对旅游业提出了全新的定位,指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并就新时期旅游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具体的发展目标。

根据《意见》提出的三点要求,对本项目的发展来说,产业化承包至关重要。

这三点要求分别为:

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地区壁垒,简化审批手续,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和依法投资旅游产业;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支持民营和中小旅游企业发展,支持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养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集团;支持各地开展旅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

《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规划纲要》中对某某市的农业建设和旅游业发展提出更高的目标。

纲要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方针,坚持以城镇化、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城乡一体,着力构建生产先进、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新农村。

优化生态空间。

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加快黄河、渭河、洛河及秦岭北麓、渭北丘陵沟壑五大生态区建设,大力实施平原绿化工程,保护生态环境。

继续实施天然林、三北防护林等重点造林工程,全面完成秦岭北麓绿化,加快建设渭河城区段滨河绿化景观工程,积极推进铁路、公路宽幅林带建设和村镇、小区、庭院绿化。

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成3-5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县、40个生态镇和300个生态村。

某某县快速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坚持“三化同步”,即把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形成工业和城镇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推动农业持续快速发展。

实现绿色跨越就是发展绿色、环保、健康、安全农业,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建设高效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

坚持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理念,把农业当做文化做,把农业当做旅游来发展,依托天成园、陶艺村、马家坡等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形成新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和发展亮点。

农业园区化发展,土地流转成了关键。

某某县委、县政府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坚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原则,鼓励土地连片流转,重点解决园区建设用地问题,推动土地向市场主体流动,向主导产业集中。

在全县最大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流转土地总面积已达6000亩,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提速增效。

某某县还编制实施了“一镇一园”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留古设施瓜菜、张桥设施甜瓜等6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10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和20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达到每镇、管区至少有一个园区。

园区总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0%以上,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

2.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及意义

2.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与现代农业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新的历史阶段,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一体性、农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强化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环保性。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又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农村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

因此,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可操作、可实现的现代农业,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现代生态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而且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人们对良好的乡村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野郊探险、露营、观光采摘等消遣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了自身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

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

于是,农业、农村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可以肯定,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现代农业,但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预期目的。

2.3.2项目建设的意义

作为推动消费结构、农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结构转变的最佳产业结合点,作为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现代农业产业的休闲、旅游、渡假、娱乐、种(养)殖等多种功能对于加速城乡经济社会融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适应就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近年来,伴随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困难。

而农产品消费支出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的持续下降,进一步弱化了农民在“农内”增收的潜力,致富农民必须到“农外”寻找出路。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只有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步调整就业结构,减少农业人口,才能使农民获得平均的社会报酬,因此,转移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必然选择。

一般而言,农民转移就业有两种途径:

一是向“农外”的二、三产业转移;二是向“农内”的二、三产业转移。

但是由于受到农民个体素质、知识差异、技能门槛和投入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使得二、三产业很难下沉到传统的农业领域,因而给传统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了难度。

就目前而言,在农村地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应该是最大的第三产业,它具有关联度高的特点,对一、二、三产业均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就可增收4.3元:

旅游业每直接就业1人,社会就可新增5个就业机会。

由此可见,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效益显著,它能使农业经济结构再优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推动农村经济和农业劳动力结构调整,开拓新的增收渠道,创造新的增收模式。

2、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现代农业产业是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休闲旅游产业,它的发展拓展了农业的功能,为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开辟了通道,增强了农村第三产业的综合发展能力。

项目的建设适应了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作为关联度很大的产业,它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丰富农业功能,调优农村产业结构都具有积极意义。

3、适应消费结构调整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关中中部的西安市、咸阳市、某某市和铜川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攀升,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消费结构也随之不断升级,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而用于居住、文化、教育、卫生、旅游等高层次消费的支出则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向往到农村品味清幽闲适、纯朴自然的田园生活,寻找一种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新鲜感觉已成时尚。

本项目充分利用了某某市某某县及周边村镇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把旅游产业延伸到农村区域,迎合了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理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拓展了旅游市场,丰富了旅游产品,创新了旅游内容,增加了旅游产业的供给层次,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

4、适应社会结构调整的需要

当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农村区域、农业领域,流向城市和二、三产业,城乡间的要素流动、人员流动、信息流动日趋频繁,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在这样的背景下,城乡社会各阶层加速分化与融合,社会结构步入快速调整期,城乡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

本项目作为一项沟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农业与休闲旅游业的复合型产业,它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既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了解农业、贴近农民、认识农村的机会,也为增进农村居民对现代文明的了解和认知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城乡交流,将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预测

3.1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旅游市场分析

据有关部门总结,百姓生活十大变化,其中之一是假日旅游热起来。

据统计,1989年,我国国内年旅游人数只有2.4亿人次,到2004年,近8亿人次出游。

1990年,中国公民出境人数只有300万人次,到2004年,1213万人次周游列国。

2005年更是中国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一年。

全年入境旅游人数达89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旅游外汇收入达1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7%,首次跃居世界第5位;国内旅游人数达7.8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5.3%。

国内旅游收入达352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0.9%。

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995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2%,比上年提高了0.15个百分点。

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8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6亿元。

从陕西省旅游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