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生物寒假作业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9748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生物寒假作业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三生物寒假作业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三生物寒假作业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三生物寒假作业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三生物寒假作业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生物寒假作业2.docx

《届高三生物寒假作业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生物寒假作业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生物寒假作业2.docx

届高三生物寒假作业2

2013届高三生物寒假作业2

必修一3、4章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011·南通模拟)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  )

A.在细胞膜内外侧对称分布

B.是不能运动的

C.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

D.在细胞膜内侧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

答案 C

解析 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贯穿、覆盖或镶嵌在细胞膜上,在细胞膜内外侧是不对称分布的;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都可以运动,细胞膜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细胞膜外侧才有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

2.下列结构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和中心体    B.核糖体和溶酶体

C.高尔基体和内质网D.核糖体和中心体

答案 D

解析 因为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所以“不含磷脂”的细胞器也不会有膜结构,不具备膜结构的细胞器为核糖体、中心体。

3.“分子伴侣”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蛋白质)的形成。

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  )

A.核糖体B.内质网

C.高尔基体D.溶酶体

答案 B

解析 肽链的组装、折叠、转运主要在内质网中进行,而高尔基体则是对蛋白质进行进一步加工、分类和包装。

4.

(2011·哈尔滨检测)如图是显微镜视野中某细胞的一部分,有关该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为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

B.图中有两个中心体

C.DNA仅存在于6结构中

D.结构1和3在行使其功能时有水生成

答案 D

解析 该图为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1为线粒体、2为中心体、3为核糖体、4为高尔基体、5为细胞质基质、6为细胞核;图中含有一个中心体,一个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组成;DNA存在于线粒体、细胞核和叶绿体中;线粒体中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大量水,核糖体中发生的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水。

5.(2011·东北三省四市统考)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利于血红蛋白携带氧

B.叶绿体内类囊体膜堆叠使膜面积增大,利于光能充分利用

C.低等植物细胞中心体的存在,利于其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

D.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促使细胞分散和无限增殖

答案 D

解析 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能促使细胞分散,但与无限增殖无关。

6.(2011·河北唐山一模)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

①核DNA→核DNA ②合成RNA聚合酶

③mRNA→蛋白质 ④K+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⑤染色质→染色体 ⑥[H]+O2→H2O

⑦H2O→[H]+O2 ⑧渗透作用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

C.①③⑥⑧D.②③⑥⑧

答案 D

解析 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不会出现DNA的复制,即核DNA→核DNA,染色质也不会形成染色体;细胞合成蛋白质有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催化,因此能合成RNA聚合酶,有②③过程;K+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

7.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不会改变其选择透过性

B.大鼠脾细胞与兔骨髓瘤细胞实现融合的基础是膜的流动性

C.相对于线粒体外膜而言,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的糖蛋白种类与数量更多

D.相对于胰岛细胞,心肌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答案 B

解析 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用胰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会使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发生改变;线粒体内膜上没有糖蛋白;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等,而心肌细胞没有分泌功能。

8.下列关于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结构

B.核糖体的化学组成和T2噬菌体相同

C.在生物膜系统中,核糖体不只分布在内质网上

D.基因表达的全过程都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核糖体的分布、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病毒无核糖体;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T2噬菌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仅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在生物膜系统中,粗面内质网、核膜的外膜上都有核糖体分布。

9.(2011·深圳调研)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藻和衣藻都能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B.癌细胞中糖蛋白和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少于衰老细胞

C.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与神经元释放递质的方式不同

D.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

答案 C

解析 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在增殖过程中要合成蛋白质,因此癌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较多;原核细胞中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也没有核仁。

10.如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

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

实验现象最可能的是(  )

A.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蔗糖和蔗糖酶

B.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上升

D.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上升再下降

答案 D

解析 一开始漏斗中的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玻璃槽中蒸馏水的浓度,因此漏斗渗透吸水,而后由于加入了蔗糖酶,将蔗糖水解为单糖,使漏斗中的物质的量增多即浓度提高,因此加强了渗透作用,而后由于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导致漏斗中溶液液面下降。

11.(2010·重庆高考)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

D.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

答案 A

解析 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物细胞分裂期才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分泌蛋白是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的;质粒是一种小型环状的DNA分子,没有外膜。

12.把叶绿体作为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是因为(  )

A.叶绿体在不同强度的光下会以不同的面朝向光源

B.如果没有标志物,细胞质的流动就难以察觉

C.只有叶绿体等颗粒可以移动,细胞质基质不流动

D.细胞质基质是流动的,细胞器是不运动的

答案 B

解析 因为细胞质流动的速度慢,所以没有标志物就难以察觉。

为了便于观察,要选择体积较大的细胞器如叶绿体等作为标志物;叶绿体随光照强度不同以不同的面朝向光源,是它对光照的适应性反应,虽与细胞质流动相关,但不能以此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

13.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核糖体是分布最广泛的细胞器,各种生物都具有核糖体

C.液泡内部的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对植物细胞内部环境起到调节作用

D.叶绿体可以合成ATP,因此叶肉细胞不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答案 C

解析 有些细胞没有线粒体仍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细胞;无细胞结构的病毒无核糖体;叶绿体在光反应阶段合成的ATP主要用于暗反应,叶肉细胞在进行其他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14.下图表示多种植物成熟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内质壁分离的百分率,图中曲线表明这些植物细胞(  )

A.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浓度

B.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浓度

C.有不同浓度的细胞液

D.有不同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的细胞数量是不同的,说明这些细胞有不同的细胞液浓度。

1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的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对神经细胞吸收K+没有影响

B.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的物质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时消耗能量,因此胰岛素出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

D.对离体培养的小肠上皮细胞进行紫外线处理,结果吸收甘氨酸的功能丧失,而对其他物质吸收无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

答案 D

解析 神经细胞吸收K+要消耗能量,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则不能合成有氧呼吸相关的酶,能量缺乏,影响吸收K+;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的物质不一定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如氨基酸的吸收是主动运输;胰岛素出细胞是通过胞吐实现的;对离体培养的小肠上皮细胞进行紫外线处理,结果吸收甘氨酸的功能丧失,最可能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

16.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生物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相联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结构上看,二者都有双层膜,膜上有基质

B.从功能上看,二者都能产生ATP,供细胞各种生命活动需要

C.从所含物质上看,二者都含有少量DNA

D.从功能上看,二者具有相同的功能

答案 C

解析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膜上不含基质;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ATP只供给暗反应使用,并不能用于细胞中的各种生命活动;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所以两者的功能不同。

17.图a与图b是不同放大倍数的某细胞结构模式图,图b中的①~⑧指代细胞内的相关结构。

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可能是小麦的根尖细胞

B.⑦只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C.具有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有①②④⑤⑥⑧

D.染色体主要存在于③中,①中含有DNA分子

答案 C

解析 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并非在核仁中;该图细胞中有叶绿体,此细胞不可能是根尖细胞;⑦为核糖体,可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或某些细胞器内。

18.(2010·福建高考)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

A.吸收的葡萄糖:

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

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

C.转录的mRNA:

细胞核→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

D.合成的DNA聚合酶:

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答案 D

解析 通过细胞膜进入造血干细胞内的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成丙酮酸,在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继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因此葡萄糖是不进入线粒体的;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经过内质网的加工后进入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和包装,然后以胞吐的方式通过细胞膜排出细胞外,而细胞膜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通过细胞质基质,到达细胞膜;m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形成,通过核膜上的核孔进入细胞质基质中,然后与核糖体结合,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通过细胞质基质到达核膜处,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用于DNA的复制。

19.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

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氨基酸的—COOH

②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同时合成的甲状腺球蛋白能不断地分泌到细胞外,这表明a、c过程均需要能量和载体

③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图乙中的①②③⑤结构

④图乙表明甲状腺球蛋白合成、运输、分泌出细胞外至少需要跨4层膜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②③D.③

答案 B

解析 ①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水,其中的18O只来自氨基酸的羧基;②错误,a过程是主动运输、c过程是胞吐,后者不需要载体;③错误,c过程不含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即①结构没有参与;④错误,分泌蛋白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它跨0层膜。

20.如图表示培养液中K+浓度及溶氧量对小麦根系细胞吸收K+速率的影响。

下列有关两曲线形成机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K+载体数量未达到饱和且能量充足

B.曲线cd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内K+过多,细胞大量排出K+

C.e点表明植物根系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K+

D.曲线bc、fg段的形成一定是由于细胞膜上K+载体数量有限

答案 A

解析 曲线ab段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营养液中K+浓度的增大,细胞吸收K+的速率也增大,是因为细胞膜上K+载体数量未达到饱和且能量充足;曲线cd段的形成是由于培养液中K+浓度过高,细胞失水过多而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e点表明在氧浓度为零时根系吸收K+速率低,但其吸收仍是主动运输的过程,能量由无氧呼吸提供;曲线bc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K+载体数量有限,fg段的形成也可能是由于培养液中溶氧量达到一定数量后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达到了饱和,产生的ATP数量不再增加。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8分)(2011·沈阳质检)下图表示鳄梨果实成熟时乙烯引起纤维素酶的形成。

请在“[ ]”内填入图中数字,在“________”上填入恰当文字。

(1)乙烯诱导纤维素酶形成是通过直接调节基因表达的________过程而实现的。

(2)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②进入细胞质需要通过________(填“结构”)。

(3)纤维素酶在[  ]________中合成,随后在________加工,最后又经[  ]________加工和包装。

(4)在①~⑤中,哪些参与了生物膜系统的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图表明基因控制果实成熟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而实现的。

答案 

(1)转录 

(2)脱氧核苷酸 核孔

(3)③ 核糖体 内质网 ⑤ 高尔基体(或④⑤)

(4)内质网、高尔基体

(5)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

解析 

(1)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分为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由图示可知乙烯诱导纤维素酶形成是通过直接调节基因表达的转录过程而实现的。

(2)①是DNA分子,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②是mRNA,其通过核膜上的核孔进入细胞质。

(3)纤维素酶是在③核糖体上合成的,再通过内质网加工,最后经⑤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分泌。

(4)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包括核膜、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①~⑤中参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④内质网、⑤高尔基体。

(5)该图表明基因控制果实成熟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过程实现的。

22.(12分)(2011·长春调研)下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甲、乙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编号),其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填编号)。

(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编号);图乙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填编号)。

(3)甲、乙两细胞均经过有丝分裂过程形成,在形成过程中,表现不同的时期是________期和________期。

(4)若乙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结构中3H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标号表示)。

(5)在光照充足时,给甲细胞提供含14C的二氧化碳,在结构⑨中14C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物质名称表示)。

(6)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乙细胞,发现其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④、⑦ ④ 

(2)④、⑨ ④、⑥

(3)前 末 (4)⑦→⑤→②→①

(5)CO2→C3→(CH2O)(或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6)抑制(或破坏)了细胞膜上Ca2+载体的功能

解析 甲代表植物细胞,乙代表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甲)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⑨,线粒体④。

动物细胞(乙)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④和细胞质基质⑥。

甲、乙两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在叶绿体基质中,14C的转移途径是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细胞对Ca2+的吸收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能量和载体,某种药物处理乙细胞后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该药物的作用是抑制(或破坏)了细胞膜上Ca2+载体的功能。

23.(14分)如图甲表示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图乙表示物质通过膜运输的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O2浓度的变化。

请据图回答:

(1)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心肌细胞吸收O2的跨膜运输方式依次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a和c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与图甲中的________代表的方式一致。

图中曲线出现BC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绿色植物而言,决定如何吸收土壤中某种离子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Ca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Ca2+、K+、C6H12O6等物质吸收均受到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b

(2)a过程需要消耗ATP(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而c过程不需要消耗ATP(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a过程是将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而c过程是将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

(3)a 载体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能量的供应也是有限的

(4)根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5)该毒素抑制了Ca2+载体蛋白的活性 这些物质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24.(16分)为探究植物细胞膜的透性,某同学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

A.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

B.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C.测量这些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得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不足,没有遵循实验设计的________原则。

请你对上述实验中的不准确的操作重新进行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图中的曲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细胞膜上运载花青素的载体的活性增强会导致溶液中吸光度增大,相反载体活性减弱则导致溶液中吸光度减小。

请你借助有关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物质A对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的影响。

材料用具:

略。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等量 将等量的相同大小的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再分别放在等量的清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2)受50℃以上的温度处理后膜的透性大大增加

(3)实验步骤:

①取两组等量的相同大小的切片,编号,一组加入A物质处理一段时间,另一组不作处理,作为对照 ②将两组切片分别放在温度相同(30℃)的等量的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③测量两组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并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

①如果两组溶液的吸光度相同或相近,说明物质A对细胞膜上的载体活性无影响 ②如果实验组的吸光度大于对照组,说明物质A能增大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 ③如果实验组的吸光度小于对照组,则说明物质A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

解析 

(1)从实验的过程看,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自变量是温度,可设置具有一定梯度的系列温度相互对照。

因变量是细胞膜的通透性,可通过测量这些溶液中的花青素的吸光度作为检测指标。

分析修订实验方案时,首先应看有没有对照,对照设置是否合理,是否遵循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

(2)从坐标图看,10~50℃时,溶液中的花青素吸光度低且相同。

50℃之后,膜的通透性增大,花青素透出细胞,溶液中的花青素吸光度增大。

(3)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物质A对细胞上载体活性的影响。

实验过程要遵循对照原则,对实验结果的预测要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