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9620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4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580201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到学历者。

2.学制:

全日制三年。

二、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1、培养目标

按教育部提出的“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要求,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高职业素质,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技能,能独立创业,因地制宜地从事机电设备及其他行业生产设备的生产线(自动线)安装维修与操作及管理,机电产品零部件设计、加工工艺编制、加工编程、测绘检验,机电产品营销及企业管理,电工电气等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1)主要就业岗位

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一般从事机电行业的机械设备改造与维修;机电产品的分析与控制;新产品开发与研制;机电一体化设备与系统使用、管理、维护与修理人员,可编程逻辑控制应用,数控设备管理与使用,自动生产线操作与维护,计算机与单片机系统使用与维护,维修电工,机电设备与产品制图;对一线工人的培训、车间生产与技术管理等工作。

(2)其他就业岗位

大型设备操作管理与维护、机电产品市场开拓与售后服务。

2、培养规格

(1)专业核心能力

①具有较强机械制图、识图能力

②具备较强机械零件、结构、运动分析设计能力

③具备对工程机电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的能力;

④具备对数控设备的使用、调试、加工编程、养护、故障排除的能力;

⑤具备电气与PLC控制系统分析、设计与故障排除能力;

⑥具备CAD/CAM技术应用能力

⑦具备一定的机电产品营销能力

⑧具有一定的生产现场管理能力

⑨具备较强机械加工设备操作能力

⑩具备一定的数控加工设备操作能力

(2)方法能力

1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能力。

2查找工程资料、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技术资料阅读、技术文件编制能力。

4制订工作计划的能力。

5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6逻辑性、合理性的思维能力。

⑦获得机电专业相应的等级证书及操作证书

⑧具备本专业应有的基本素质和基础能力

(3)社会能力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

2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3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4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5较强的开拓发展和创新能力。

6较强的责任、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意识。

三、课程体系构建

1.职业核心能力分析

(1)职业岗位与工作任务

经市场调研和科学分析论证,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和职业岗位(群)对应的工作任务,见表1-1-1。

表1-1-1职业岗位与工作任务分析表

职业岗位

主要工作任务

职业行动领域描述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机械零部件生产

1.机床的操作;

2.刀具的选用与刃磨;

3.工件的装夹;

4.通用量具、专用量具的正确使用;

5.机加设备的日常维护。

1.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

2.掌握金属切削机床基本原理;

3.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结构;

4.掌握数控编程与操作;

5.掌握液压与气动回路结构;

6.掌握产品装配工艺;

7.刀具知识;

1.熟练操作一种普通机加设备(车床或铣床),达到中级工水平;

2.了解一种数控机加设备的操作(车床或铣床);

3.能操作其它普通机加设备,达到初级工水平;

4.能编写常规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5.能熟练进行机加设备三级保养;

6.熟练使用各种常见装配工具;

7.能进行典型机电产品装配。

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

1.设备的正常运转维护;

2.设备的精度恢复;

3.设备的二级保养;

4.判断并协助设备的一级保养;

1.掌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2.掌握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结构和选用;

3.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原理;

4.掌握典型工装夹具的结构和选用;

5.掌握机电设备操作规程知识;

6.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知识;

7.掌握机床机械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基本知识;

8.掌握机床机械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管理与维护应具备知识;

9.掌握安全知识;

10.具有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1.进行机加设备的一般维修工作;

2.熟练使用电脑绘图,达到中级以制图员水平;

3.能熟练使用标准件手册;

4.能阅读专业资料;

5.具有钳工、车工等技能操作证、维修电工技能操作证。

机电产品生产的组装与调试

1.机械部件的组装与调试;

2.电气部件的组装与调试;

3.整机的组装与调试;

4.生产指导与过程控制。

1.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

2.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知识;

3.掌握机械制造基础知识;

4.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5.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知识;

6.掌握PLC应用的基本知识;

7.掌握机电产品和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

8.掌握安全知识;

9.掌握专业英语知识;

10.具有读图和制图的能力;

11.具有机电设备或产品的基本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能力;

12.具有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1.具有机电设备安装和调试能力;

2.具有机电产品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技能;

3.能阅读专业资料;

4.能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器具;

5.具有装配钳工、维修电工技能操作证。

机电产品生产的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

1.产品检验;

2.质量反馈;

3.质量统计与分析。

1.掌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2.掌握机械加工误差分析;

3.掌握机械加工技术参数、表面质量分析;

4.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知识;

5.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6.掌握气动与液压技术知识;

7.掌握PLC应用的基本知识;

8.掌握安全知识;

9.具有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1.熟练使用各种常见检测器具;

2.能进行检测数据分析;

3.能绘制质量管理图表;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实施

1.零件工艺性审查;

2.工艺流程方案的初定;

3.工量具的选用;

4.设备的选用;

5.现场生产指导;

6.不合格产品的分析与控制。

1.掌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2.掌握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原则;

3.掌握金属切削机床基本原理、结构与选用;

4.具有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1.能进行详细的零件图纸分析;

2.能设计较合理的工艺流程方案;

3.能挑选适当的设备和量检具;

4.能正确完成工序卡片的编制;

5.能进行生产组织管理。

 

机电产品售后服务

1.熟悉典型机电产品性能;

2.掌握销售渠道和方法;

3.能稳妥地解决售后各类技术问题

1.了解典型机电产品结构、性能及使用常识;

2.掌握典型机电产品的安装与调试;

3.了解营销知识;

4.掌握机电产品或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

5.掌握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知识;

6.掌握安全知识。

1.能与顾客进行良好的语言沟通;

2.具有装配钳工、维修电工技能操作证;

3.具有机电产品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技能;

4.具有机电设备安装和调试能力;

5.具有良好的质量意识与职业道德。

职业态度要求

工作守时,关心同事,乐于助人,工作细致,认真耐心,能吃苦耐劳,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有责任心,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2)典型岗位工作任务与行动和学习领域

依据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及职业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理、归类,确定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职业能力的复杂程序、归纳和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并形成行动领域,见表1-1-2。

表1-1-2典型岗位工作任务与行动和学习领域对照表

序号

典型岗位工作任务

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

1

机械工程图纸的识读

常用量具和工具的使用

简单机械零部件的测绘

识读零件图、部件装配图;测绘典型的零件

机电设备零部件核查与测绘

2

设备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的阅读与翻译

阅读与翻译机床设备英文技术资料的

机电设备英文技术资料的阅读与翻译

3

机床零部件的拆装、清洗

机械设备零部件型号选择与互换

拆卸机床设备零部件,并进行清洗检查后安装

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4

识读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识别常用液压元件

通过观察判别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判断处理故障

分析液压与气压回路;

检查与维修液压气压回路;

回路零部件的更换

液压与气压系统的组装调试与运行

5

识读电气原理图、布置图和接线图

规范地对单台设备进行布线

遵守电气操作安全规程

识别元器件及电气材料

编制常用易损件的清单

选用常用的电器元件

调整常用电器元件的参数

使用各种电器工具进行测量

测试机床的运行参数和系统信号;

使用各种电气工具;独立完成一般性故障维修

机电控制系统的连接与运行

6

检修各系统的线路连接

电气控制柜的清理

数控系统软件的安装调试

数控车床数据的备份

变频器的操作、安装与调试

步进电机驱动系统的操作、安装与调试

控制柜与床体数据线的对接

对系统进行检查;清理电气控制柜,检修机床各系统的连接,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和数据对接

数控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7

绘制数控系统的组成结构

识别功能模块以及接口

进行伺服模块与控制模块的连接

数据线制作

系统的电源接法

独立对数控系统进行检查并上电

系统参数设置调试及数据备份清理

伺服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

检查数控系统并上电;PLC程序的检查与调试

数据的备份与清除;系统故障的排除

PLC控制与应用

8

安装常用变频器

变频器的运行模式的调整与维护

各种电动机的接线

各种传感器的安装与测试

变频器接线与调试

电动机的接线与测速

应用并选择各类常用传感器

传感器与信号检测

9

故障点的判断

电气控制柜的检修

数控软件故障的维修

驱动装置的维修

设备的安全防护

巡检记录的填写与故障上报

普通机床典型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数控机床典型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机床电气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2.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全面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贯穿专业学习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献身精神、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1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中,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2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依据岗位职业能力,对课程进行必要的改革,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3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长远利益、长远发展和人生中的再就业。

采用职业技能培养和文化基础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4在专业学习和实习中,充分利用课堂、实验室、实训室这一职业素质锻炼的平台,为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

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

5在校外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中,通过观摩职业人的工作,参与具体劳动,体验和改进职业价值观。

多形式、多渠道、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的模范、文明言行的模范。

在日常的学习生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

7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板报和报纸等传媒工具,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献身国防教育等专题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大力弘扬爱国精神,弘扬军工文化。

8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在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把劳动教育、军事训练、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周等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有组织地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9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10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崇高高雅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3.学习领域课程安排

依据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行动领域,由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职业认识及成长规律递进原则,形成学习领域课程安排表,见表1-1-3。

表1-1-3(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其中

学年、学期、周学时数

讲授

实训

讨论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1

2

3

4

5

6

14.5周

13.5周

14.5周

12.5周

15.5周

1

大学生安全教育

16

16

16节

2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58

50

8

4

19周

3

毛邓概论

70

66

4

3

2

4

形势与政策

36

30

6

18节

18节

5

体育与健康

86

20

66

2

2

2

6

大学英语

112

100

12

4

4

7

大学语文

50

42

8

2

2

8

计算机应用基础与VF

112

22

90

4

4

9

高等数学

50

42

8

2

2

10

就业指导

44

40

4

12节

2

论各专业基础

11

机械制图

112

90

22

4

4

12

金属工艺

112

90

22

4

4

13

公差配合及技术测量

30

26

4

2

14

液压与气动

58

40

18

4

15

AutoCAD

58

18

40

4

16

电动机与变压器应用技术

108

90

18

4

4

17

电工电子技术

108

90

18

4

4

18

PLC控制技术

50

30

20

4

19

机械设计

50

30

20

4

20

数控编程技术

26

20

16

2

21

Pro/E

112

50

62

4

4

22

传感器及其应用

62

50

12

4

23

单片机原理

62

50

12

4

24

电气控制技术

62

50

12

4

25

UG

62

12

50

4

26

制图实训

30

30

0.5周

0.5周周

27

金工实训

30

30

0.5周

0.5周

28

车工、焊工实训

30

30

1周

29

公差与配合实训

16

16

0.5周

30

液压与气动实训

16

16

0.5周周

31

电动机实训

30

30

0.5周

0.5周

32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

30

30

0.5周

0.5周

33

数控加工实训

32

32

1周

34

PLC控制技术实训

16

16

0.5周

35

机械设计实训

16

16

0.5周

36

单片机原理实训

16

16

0.5周

37

电气控制实训

16

16

0.5周

38

公关艺术/电脑组装

27

10

17

2

39

演讲与口才/市场营销

28

24

4

2

40

形体与生理健康/企业管理

26

20

6

2

41

心理学/营养与健康

30

20

10

2

说明:

.政治课程包括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根据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参照岗位工作过程确定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内容。

对每个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做出明确规定,具体内容见1-1-4~表1-1-7。

表1-1-4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描述表

课程

公共基础学习领域

学期

第1~6学期

学时/学分

919/50.0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掌握一定的数学技术和数学文化,培养数学应用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以及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适应信息化社会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3.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4.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兴趣和习惯,使学生增强体质、搞高体能。

5.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6.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人际沟通、团队协作能力,使其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教学内容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

2.集合与函数、微分学、积分学、常微分方程、无穷级数与拉普斯变换、矩阵及其应用、计算机数学初步、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简介。

3.2500~3400个英语单诩以及常用词组;基本的英语语法;一般的日常交际活动英语;一般题材的英文资料阅读、翻译;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

4.武术、体操、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基本运输和要领及训练。

5.大学生心理与健康基本常识,大学生学习特点及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人际交往心理概述、原则、技巧与艺术。

6.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WindowsXP操作系统,Word、Excel和PowerPoint办公软件;C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化程序设计、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控制编程。

7.美核算欣赏,音乐欣赏,公益劳动,社团活动。

8.职业发展规划与求职过程指导,职业适应与发展教育,创业教育。

表1-1-5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描述表

学习领域

(一):

机械制图

学习领域(课程)

机械制图

第一学期:

基准学时96学时

代码:

501001

目标描述: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在对测绘减速器及球阀全套图纸的工作过程中,不仅要学会识图、绘图、测绘等技能,更能养成严谨精细、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后续的《数控机床与编程操作》、《机制工艺与装备》等十余门课程的学习和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正确使用绘图工具、技术测量工具、拆卸工具等能力;具有正确使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等手册的能力;具有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构思的初步能力;具有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

通过测绘齿轮油泵及减速器全套图纸,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一)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

(1)能使用各种工具拆装部件或机器;能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工程图样;能使用技术测量工具进行零件、装配体测绘。

(2)能正确查阅《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机械零件手册》,并根据国家标准正确绘制机械图样。

(3)培养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构思的初步能力,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4)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

2.社会能力

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团队协作能力;

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方法能力

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具有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备查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机械零件手册等资料的能力。

(二知识性目标

通过机械制图与测绘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1)熟练使用游标卡尺、高度尺、塞规、螺纹规等常见测量工具的能力;了解绘图仪器及工具的使用与维护的知识;具备按要求折叠图纸,将图纸装订成册的能力;具备根据零件结构选择合适测量工具进行正确测量及测量处理的能力。

(2)掌握正投影的投影规律;各种立体的三视图画法;立体表面交线的画法;各类典型

零件的表达方法。

(3)具备绘制内、外螺纹及其连接的装配图、绘制和阅读轴类、盘盖类零件图、支架类零件图、箱件类零件图、不少于20个零件的装配图、绘制各种标准件和常用件。

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进行解决企业机械设计、产品质量和社会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内容(任务)

项目1:

减速器、齿轮泵拆装;

项目2:

减速器零件图基础环境设置;

项目3:

实体投影方法与选择;

项目4:

减速器零件结构分析及轴测图绘制;

项目5:

减速器零件图及装配图绘制;

项目6:

减速器测绘;

学习领域2:

《PLC控制技术及应用》

学习领域(课程)

PLC及实践

第四学期:

基准学时84学时

代码:

506019

目标描述:

《PLC控制技术及应用》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

本课程立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坚持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解决生产现场设备和系统控制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为生产一线培养应用PLC技术解决现场实际控制问题的中高级技术人才。

1.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

2)熟悉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方法;

3)熟悉可编程控制器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