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016年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简答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56949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1年-2016年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01年-2016年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01年-2016年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01年-2016年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01年-2016年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01年-2016年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简答题.docx

《2001年-2016年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1年-2016年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简答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01年-2016年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简答题.docx

2001年-2016年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

——简答题

2016年

1.教学过程的特点

答:

(1)教学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

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艰巨、复杂的过程,必须由教师组织指导并传授知识,使学生从各方面都得到培养和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2)教学是学生以掌握间接知识为主的过程:

通过教学,可以使受教育者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迅速而有效地掌握人类长期实践所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

(3)教学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

要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只有以教学为主,才能完成这一综合任务。

2.1958年美国《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答:

进入5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美国教育上又面临着改革。

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后,改革教育的呼声更为高涨。

1958年9月2日,美国总统亲自批准颁布了《国防教育法》。

其主要内容有:

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的财政援助。

以后,《国》的内容又不断得到修正。

《国》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

3.奥苏伯尔关于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答: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4.调查问卷的编制程序

(1)明确研究目的,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范围收集所需资料,并确定调查对象;

(2)列出问卷调查所需研究问题的纲要,确定所要搜集的信息和问卷类型;(3)围绕主题草拟问题,列出标题和各部分具体项目;(4)征求有关人员、专家的意见,修订项目;(5)试测;(6)

20

再修订。

2015年

1.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答:

(1)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2)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3)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4)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5)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6)教育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2.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及其影响

答:

(1)教育基本主张:

①卢梭主张教育应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人得到自由的发展;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要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儿童的特点,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自然的教育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施教育。

②裴斯泰洛齐主张,自然的教育可以通过家庭和学校进行;自然的教育应依据自然的法则,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要求在教学中启发儿童的兴趣与自觉性,发展儿童在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潜在能力;要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进行教育。

(2)影响:

①确立了一种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②影响了

几代教育家(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第斯多惠、杜威等)的教育思想和实践③奠定了欧美新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

3.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在他人的指导或帮助下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因此,他主张教学应当先了解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以确定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从而带动儿童的发展。

4.教育实验中因素设计的特点

(1)因素设计的特点是将实验中每个变量的各个水平都结合起来进行实验,设计至少需要两个自变量,每一自变量至少有两种层次。

这种设计不是单因素设计的简单组合,而是更真切地表现教育实际现象和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有更好的外在效度。

(2)因素设计并非对每一自变量都提供不同的设计,只需一个设计,经济方便,

且可以研究变量间的交互作用。

(3)理论上,因素设计可以有任意数目的自变量,而且每一自变量可以有任意数目的水平,但随着自变量和水平的增加,分组的数目也迅速增加,交互作用就更复杂,解释起来也更困难。

2014年

1.我国教育目标的特征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胡;(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杜威的进步主义思想主张

基本主张:

①关于什么是教育,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以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关于教育目的,杜威提出了生长就是教育目的的思想,以反对外在的、固定资的和终级的教育目的;在课程论方面,杜威提出了以“做中学”为中心的活动性和经验性的课程论思想;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在道德教育方面也得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

②克伯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学习理论方面。

他认为有机体是通过活动来学习的,学习的结果是获得一种新的行为方式。

他主张放弃固定的课程体制,把学生有目的的活动作为所设计的学习单元,为此他提出了“设计教学法”。

他把“设计教学法”分为四种类型;生产者的设计、消费者的设计、问题的设计和练习的设计。

在设计教学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③改造主义教育强调教育应以“改造社会”为目标;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强调行为科学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主张教学应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要求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

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

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

中生存下去。

他指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提出了交互决定论、自我调节理论、自我效能理论。

4.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要求

(1)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创新。

学术论文阐述的内容是“前人所没有研究过”,“前人所未知的”,或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新的材料、从新的理论高度进行探索,从而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但是创新必须以科学性为基础。

(2)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

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主要问题在于如何选材,选材应符合如下要求:

①要紧紧围绕研究的主要问题选材,分清主次;

②选取典型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材料;③选取正式准确、符合客观实际的材料;④要尽可能选取新颖生动、反映时代感的材料。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教育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若干代的不懈努力。

每一代人总是在前人或他人的研究基础上往前推进,哪怕是一小步。

因此,撰写研究报告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借鉴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与自己独立思考的关系。

对他人观点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任意引申发挥。

(4)语言文字精练简洁,表达要准确完整。

研究报告的语言文字要准确、鲜明、生动。

所谓简明,是指忠实地反映现实、切忌浮华夸张。

既不可以日常生活用语代替科学用语,也不可生造词汇,以免造成理解上的歧义。

2013年

1.学生集体的培养

答:

(1)提出共同的、确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2.苏格拉底法

答:

(1)苏在进行讲学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师生之间对话的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

(2)“苏格拉底法”主要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形成一般的概念;下定义就是把个别事物

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3)苏格拉底法主要特点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由于这种对话不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灌输上,而是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上,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因而,对以后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当然,这种方法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条件:

如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讲座的问题有一定和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

3.教师领导方式与课堂气氛形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威信、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1)教师的领导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的形成。

在专制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和放任型领导这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中,民主型领导方式的课堂气氛最好,而专制型领导对控制课堂秩序混乱、人际关系紧张的班级比较有效。

(2)教师的威信通过对学生情感体验的直接影响来制约课堂气氛。

当有威信的、受学生尊重的教师上课时,学生就会情绪饱满、精神振奋、专心听讲;反之,学生则表现出无精打采或过度紧张的状态。

(3)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能够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教师的信赖感;而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可能导致学生自暴自弃、降低学习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气氛。

(4)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联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问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可能对自己的自尊心构成威胁时作出的一种情绪反应倾向。

适度的焦虑能够激起教师努力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过高或过低的焦虑都会对课堂气氛产生不良的影响。

4.准实验设计特点类型

准实验设计是指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

其特点是不按随机抽样原则抽取被试和随机分配被试于各实验处理,一般是以原自然教学班为实验单位,故有一定的外部效度,强调对自变量进行控制操作,但对无关变量控制较差。

主要类型为不等

控制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平衡设计。

2012年

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

(1)教师劳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科学性指教师要加深对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和教材的理解,熟悉教育教学规律,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教育情境,选择最能奏效的方法与途径来实现教育目的。

艺术性指对于实际教育工作来说,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条件,教师不仅要善于思考,还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筹划和预见自己行为后果的本领,要具有教育机智,对事物有敏锐的感觉并能保持必要的分寸,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育原则。

这就是所谓“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这是一种探索,一种创造,也是一门艺术。

(2)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可塑的、活生生的个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人。

在教育劳动中不仅有教师的能动因素介入,而且还有学生的能动因素介入其中。

因此,教育的过程必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教师劳动的一个重要特点。

(3)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

培养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某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一种缺点的克服等,都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这也正是教师劳动的艰巨性之所在。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特点,意味着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不仅要从当前的社会需要出发,还应当考虑到未来,要高瞻远瞩,要有预见性,要有发展眼光,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地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崇高事业。

2.简述《学记》的主要教学原则

答:

(1)《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化民成俗”;又以托古的方式拟订了一个从地方到中央的理想的学制系统;还以大学为例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还记录了古代学校管理和行政领导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如开学、入学、视学等仪式。

(2)《学记》在综合各家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

所在。

①教学相长。

深刻地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