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936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docx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docx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

2019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

  一、知识巩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互:

交互盖失强援盖:

因为

B.思厥先祖父先:

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暴秦之欲无厌厌:

讨厌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

分出,分清终继五国迁灭迁:

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再:

两次苟以天下之大苟:

如果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然后得一夕安寝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B.③④⑤C.①⑤⑦D.④⑥⑧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不能容于远近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4.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④城之破也,妇孺不存

⑤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A.①②B.②⑤C.③④D.①⑤

5.下列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齐人勿附于秦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D.师不必贤于弟子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②率赂秦耶(全都)

③固不在战矣(所以)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⑤诸侯之所亡(灭亡)⑥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

A.①③⑤B.①②⑤C.③④⑤D.②④⑥

7.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赂秦而力亏而秦兵又至矣

B.破灭之道也暴秦之欲无厌

C.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秦之所大欲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仓皇东出

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9.选出没有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

A.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函梁君臣之首D.序八州而朝同列

10.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1.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得不对的一项是……()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B.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于庙)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其)函梁君臣之首

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

1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

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

B.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壮:

雄壮

C.抑本其成败之迹抑:

或者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身:

身体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函梁君臣之首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D.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14.下列句子中句式结构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C.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5、名句填空

回眸一笑百媚生,

,天长地久有时尽,

塞上长城空自许,--《书愤》

,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楼船夜雪瓜州渡,

映阶碧草自春色,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长使英雄泪满襟

吴楚东南坼,

二、语言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3分)

A.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像力

C.这次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些人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法律基本知识素昧平生

D.他的父亲整天沉湎于麻将当中,他对父亲真有一种恨铁不成钢之感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各地教材大换血,鲁迅的多篇作品“被踢出去”,网友质疑道“时代确实不同了,但谁又能否认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鲁迅精神了呢?

B.风风雨雨,他每天都在山里敲呀、凿呀,他用手锤敲醒了太阳,他又用手锤敲落了月亮,

敲得石头都有了感情

C.关于子女的教育问题,家长们都认识到如果不适当地管教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D.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时会出现呕吐和腹泻,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①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

②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

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③包括发热、咳嗽、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咽痛以及流涕等,

④表现出的症状和感染和其他流感类似,

⑤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以往从未在人群中传播过,

A.⑤②①④③B.②⑤①③④C.②⑤③①④D.⑤②③④①

4.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连报考都有严格限制的英国伊顿公学,凭借它曾经是英国殖民地上层家庭男孩首选的地位和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而成为一所举世闻名的私立中学

5.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晶莹的露水,即使是一滴,也会感激草尖的柔嫩,拥抱朝霞的艳丽,向往蓝天的广阔

三、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庭芝生时,有芝产屋栋,乡人聚观,以为生男祥也,遂以名之少颖异,日能诵数千言,而智识恒出长老之上王昱守随,庭芝年十八,告其诸父曰:

“王公贪而不恤下,下多怨之,随必乱,请徙家德安以避”诸父勉强从之,未浃旬①,昱果为部曲挟之以叛,随民死者甚众

淳祜初,举进士,中第辟荆帅孟珙幕中,主管机宜文字珙卒,遗表举贾似道自代,而荐庭芝于似道,庭芝感珙知己,扶其柩葬之兴国,即弃官归,为珙行三年丧似道镇京湖,起为制置司参议,移镇两淮,与似道议栅清河五河口,增淮南烽百二十开庆元年,似道宣抚京湖,留庭芝权扬州

庭芝初至扬时,扬新遭火,庐舍尽毁州赖盐为利,而亭户②多亡去,公私萧然庭芝悉贷民负逋③,假钱使为屋,屋成又免其假钱,凡一岁,官民居皆具凿河四十里入金沙余庆场,以省车运兼浚他运河,放亭户负盐二百余万亭民无车运之劳,又得免所负,逃者皆来归,盐利大兴又大修学,为诗书、俎豆④,与士行习射礼⑤郡中有水旱,即命发廪,不足则以私财振之扬民德之如父母

德佑二年,宋亡三月,大元将阿术使者持诏来招降,庭芝开壁纳使者,斩之,焚诏陴⑥上七月,阿术请赦庭芝焚诏之罪,使之降,有诏从之庭芝亦不纳是月,益王遣使以少保、左丞相召庭芝庭芝以朱焕守扬,与姜才将兵七千人东入海,至泰州,阿术将兵追围之朱焕既以城降,驱庭芝将士妻子至泰州城下,裨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降庭芝闻变,赴莲池,水浅不得死被执至扬州,朱焕请曰:

“扬自用兵以来,积骸满野,皆庭芝与才所为,不杀之何俟?

”于是斩之死之日,扬之民皆泣下

(节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八十》)

注:

①浃旬:

十天②亭户:

盐户③贷民负逋:

宽免百姓的拖欠的赋税

④俎豆:

古代礼器祭祀时用以盛牛羊等祭品

⑤射礼:

古代贵族男子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射礼分四种,此处指乡射

⑥陴:

城上女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留庭芝权扬州权:

代理

B.兼浚他运河浚:

疏通

C.放亭户负盐二百余万放:

免除,解除

D.不杀之何俟俟:

通“矣”,语气词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庭芝善于安民的一组是

①随必乱,请徙家德安以避②扶其柩葬之兴国

③凿河四十里入金沙余庆场,以省车运④逃者皆来归,盐利大兴

⑤又大修学,为诗书、俎豆⑥死之日,扬之民皆泣下

A.①②⑥B.①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庭芝聪颖过人他出生时,他家的房梁上长出了灵芝,乡人认为这是大吉之兆,于是就起名庭芝他少年时就非常聪明,每天能背诵数千字的内容,智慧和见识也常常超过长辈

B.李庭芝知恩守丧他在孟珙帐下听用,孟珙去世前遗表推举贾似道接替自己,又把李庭芝推荐给贾似道李庭芝为报答孟珙的知遇之恩,弃官回家,为孟珙守丧三年

C.李庭芝拒不降元南宋灭亡后,大元将领阿术派使者劝降李庭芝,结果使者被杀,诏书也被焚毁后再次劝降,又被李庭芝拒绝

D.李庭芝拒元至死朱焕利用李庭芝将士和妻子、孩子诱迫把守泰州城的副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投降,并最终请求将李庭芝处死在泰州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假钱使为屋,屋成又免其假钱,凡一岁,官民居皆具(5分)

译文:

(2)郡中有水旱,即命发廪,不足则以私财振之扬民德之如父母(5分)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其所追求的目标都是真实,唯独艺术不以真实为目标,艺术倾向理想,故与现实是有距离的,艺术以“似与不似”为目标,不能似,亦不能不似

艺术批评与艺术不同,仍应以真实为目标酷评、恶评、艳评、俗评,包括艺术批评的娱乐化,都与真实远矣,因而有“失语”之类对艺术批评的批评,包括对艺术批评目的庸俗化的质疑,尤其“孔方兄”的不期而至,更导致艺术批评的矮化,也使艺术批评已完全没有尊严可言

艺术批评的所谓真实是有条件的,它并不期待艺术批评与艺术的完全重合中国古代有“诗无达诂”之说,而在西方则有“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谓可见,对艺术批评的期许,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一直是很理性的所谓“失语”应当是指艺术批评借助对艺术批评对象的杜撰,实现与批评对应的批评对象风马牛不相及的目的“失语”之失,失在作伪

艺术批评亦有与艺术近似的一面,因为艺术批评也有理想,因此严肃的可正面评价的艺术批评,除却客观与公正之外,还须超越艺术,即超越批评的对象,在理想的层面上引导艺术,纯化艺术,端正艺术对艺术批评“失语”的批评应当是指艺术批评对这一目标的偏离

但是艺术批评的真实依然是可以期待的,这里的所谓真实只是相对意义的存在,不是指艺术批评与艺术批评对象之间的完全重合,仅限于艺术批评与批评对象可以相互印证,而且是在一定程度、一定情景下的有限印证它大致指向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雅与俗、虚与实这些曾经以时序指向图腾、宗教、权力、风俗等等以及其他历史存续的社会意识所有艺术批评一直围绕着这些意识形成历史波澜,并且衍生出诸如简与繁、浮华与质朴、感性与理性、现实与非现实、继承与革新等等与形象相关、用于艺术批评的标准和规则

需要指出的是:

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区域之间还存在不同的批评标准和不同的批评方式,即使是同一民族、同一信仰、同一区域,其批评的标准与方式亦是变化的不仅如此,古今之间,中西之间,还存在孰是孰非、孰轻孰重的争斗这些既是艺术批评的背景,亦是艺术批评的现实艺术批评的“失语”认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