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组生活知多少.docx
《剧组生活知多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剧组生活知多少.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剧组生活知多少
剧组规模大小不一场工都是同乡按地域抱团
几百人凑在一起,动辄就要三四个月一起吃一起睡。
在这期间,剧组犹如一条生产流水线,每个职位都是人尽其用,各司其能。
如果一切都高度配合,自然拍摄效果上成;但倘若其中一环掉了链子,可能导致的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剧组里都有什么人?
如果你曾留心过影视作品的片尾字幕,那么对“制片”、“统筹”、“副导演”这些称呼肯定不陌生。
但他们具体都负责什么,到底怎么分组你可能就搞不太清了。
通常,按照职能来分,一个中等规模的剧组包括以下几类:
制片组设有制片主任、现场制片、生活制片、外联制片、财务人员、剧务及后勤保障人员等。
导演组设有导演、副导演、场记、动作导演、特技导演等。
摄影组设有摄影师、副摄影师、摄影助理、机械员、灯光师、灯光助理。
美工组设有总美工师、美工设计及服装、道具、化装等小组。
录音组设录音师和录音员。
无论你是为剧组投钱的大人物(出品人),还是为剧组做搬运的小人马(场工),哪怕就是端茶送水的(茶水),只要为剧组进行了服务,都可以在片尾字幕上找到对应的职务名称。
剧组规模差距大,小组几十人大组近千人
一般剧组有多少人?
据一位长期奔波于各剧组之间的制片人小夏(化名)介绍,一般中等规模的电视剧剧组,能有工作人员140-150人,古装剧的人员会更多些。
“也有少的、或者不正规的,我听说过的最少的一个组,总共算下来就80人。
”小夏说道,“当然,人少了活儿却少不了,他们很多人又得当助理又得干场务,全是一人兼数职。
”
那大的组能有多少人呢?
实际上,剧组人多的时候可以达到几百人,尤其是那种史诗级的巨制,更是能达到上千人。
据电影《赤壁》的监制胡晓峰介绍,当时他们整个剧组,最多的时候有近1000人。
甭说人了,光剧组的马就有200匹。
“有200匹马就意味着还得有200位骑手,这么大规模的马队至少得由10几个工作人员管理。
”胡晓峰说道。
而据当年探过班的记者回忆,《赤壁》剧组的阵势甚是空前,“我亲眼见到,剧组用卡车拉人,都是十几卡车十几卡车的拉,而且每个路口都有剧组的人指挥交通,以免阻碍道路。
”
场工按地域分帮派,一组人都是同乡
但不管是几十人的迷你组,还是近千人的超大组,对于那些长期蛰伏在横店以“混剧组”谋生的人来说,他们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才能“竞争上岗”。
据腾讯娱乐记者了解,目前这些横店务工人员大多以“抱团”的形式存在,由包工头统一负责。
按照不同地域划分,所以你在剧组常常听到“河南帮”、“河北团”等称呼。
某剧组场工向我们解释:
“这些人基本都是老乡,包工头是哪里人,他底下的成员就是哪里人。
打个比方,就是村里某个人出来打工入了这行,觉得能赚钱,就回去把村里人都接出来一起干。
”当包工头和剧组谈下工作,便拉着所有兄弟一起进组。
这种“抱团”的机制自然有好有坏,一方面工人心齐,团队执行力极高,大大保障了剧组的拍摄进度;但另一方面,一旦双方发生矛盾,包工头带头走人,那整个剧组将会瞬间瘫痪。
此外,有些大剧组会同时聘用几个外包团队,因为抢活起纷争,或者因为帮与帮之间合作不愉快而发生口角的情况时常发生,“这种事儿多了,见怪不怪了。
”经纪人小高说道。
制片人忍气吞声是常事还要半夜起床抓小偷
综合介绍完剧组的整体情况,接下来,我们就挑几个比较重要的职位和大家聊一聊,首先便是剧组的“CEO”——制片人。
所谓制片人,其实就是负责整个影视剧项目的管理工作。
如果用大白话解释,就是找钱、找剧本、找演员、找拍摄班子,拍摄完了还要找人买片子的那个人。
所以说,制片人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当得了,上要理得顺领导,下得管得住小人,情商和智商都得高。
按理说,他们掌握着整个剧组的生杀奖罚大权,地位应该高高在上才对,可在这次探访中,腾讯娱乐记者却屡次听到了有关制片人的委屈事。
遇到演员耍大牌,大boss也得忍气吞声
在剧组拍戏,动辄待在一起两三个月,明星大腕也多,难免会出些幺蛾子。
某位演员就讲了这么一段故事:
“一次,某个剧组因为拍摄进度慢了,眼看女主角的合约到期,可最后一场戏还没拍完,剧组希望她能够多待两小时。
但演员却死活不同意,说超期就一定要加钱。
最后,急得该剧制片人差点给她下跪。
”
制片人老幺也向记者讲了自己遭遇过的奇葩事。
一次古装戏拍摄,工作人员将做好的戏服拿给某过气的台湾美女演员,她却说这个颜色不适合她。
“人家说这个颜色就没有女人能穿着好看。
”好说歹说都不行,于是老幺只好按照这位女演员的要求,让人连夜找裁缝再去做一套她喜欢的颜色。
第二天,拿到戏服的女演员可谓欢天喜地,老幺原以为剧组能够顺利开工,没想到她又拒绝吊威亚。
“没事,我们有替身。
”老幺向女大牌解释,但该演员依旧不领情:
“要是替身穿了我的这身衣服,我可就不能再穿了哦。
”迫于无奈,老幺只好让裁缝再连夜做了一套一模一样的戏服给替身。
到了第三天,所有装备一切就绪,终于开始了顺利拍摄。
眼看替身已经吊了上去,没想到,前来探班的记者来了。
眼看如此场面,这位女大牌对剧组怒不可遏道,“怎么能让替身去演呢,我的戏从来都是我亲力亲为的。
”结果这位女大牌在众记者面前上演了一出敬业搏命的好戏。
职权被导演架空,还要半夜抓小偷
除了受气,制片人也得严防贪污和偷盗。
实际上,在剧组里面黑钱的事情常有发生。
据剧组宣传小蔡说,比如负责找外景的外联制片,人家要一万一天,他就说回来找剧组要两万,“这种事不稀奇。
”小蔡的话透着一股子稀松平常。
“一般这种事制片人那个级别的肯定不会知道,也没法管。
”
当然,这其中也有个例,记者在这次采访中,也听到了一个制片人抓小偷的故事。
影视公司老板老汪,在影视圈摸爬滚打十几年了。
原本科班导演系毕业的他,随着年龄增长和阅历、人脉的积累,渐渐转型当起了制片人。
身价过千万的他,依旧难忘那次亲自抓小偷的经历。
当时,作为投资人之一的老汪,自己担当了那部电影的总制片人,“因为抹不开面子,再加上也确实管不过来,剧组里的事基本是导演一人说了算。
”老汪说道,“我当时就等于被导演完全架空了,手上没实权。
”
随着时间的推移,导演把制片主任、财务等老汪带来的人全换成了自己的亲信。
不光如此,剧组方面也经常预算超支,屡次找老汪要钱。
老汪开始警觉,便偷偷查起了剧组的账本。
“我发现组里每天的汽油钱能比其他地方高出一倍。
”一种有人偷油的想法开始在老汪脑子里打转。
于是,老汪准备亲自去捉偷油贼。
深夜,他找来一辆破夏利,埋伏在了剧组用车周围。
“一宿啊,我就窝在那个夏利里面。
”终于,随着小偷的出现,他擒住了这个从剧组车里偷油的贼,而令老汪意外的是,这个人正是剧组的司机。
后来老汪回忆称,“其实不是在乎这俩油钱,主要是整个剧组的风气太差。
全组人都拿我敲竹杠,我肯定受不了啊。
”
制片主任自嘲爹妈同体为助理讨公道反被开除
如果说制片人等同于CEO,负责给组里拉钱,那掌管财政大权的制片主任就相当于“CFO”,主要就负责花钱。
剧组中的每项开支,都需要制片主任签字过目,花多少、怎么花,需要严格把控。
除此以外,他还要协助制片人,保证拍摄进度、处理演员关系。
采访过程中,我们认识了制片主任超哥。
对于制片主任来说,每天都有打不完的电话对于制片主任来说,每天都有打不完的电话
超哥是河南人,2000年左右跟着老乡一起来横店谋生,“做我们这一行基本都是熟人领进门。
”从搬凳子搬设备的场务做起,超哥在横店摸爬滚打十几年,硬是从临时工熬到了现在的制片主任。
虽然头衔变了,但是工作任务还是一如既往的琐碎跟繁重,用超哥的话说,“我们就是得既当爹,又当妈。
”
倘若要用两个专业词汇来形容超哥工作的话,那就是“把控”跟“协调”。
如果整个剧组是艘前行的船,制片主任就是舵手,如何正确掌握好方向、进度,不让这艘船中途撞上冰山,而安稳地行驶到杀青,是超哥每天睁开眼就要思考的第一要务。
“说白了,其实就是沟通,得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在我们采访的短短20多分钟里,超哥的电话铃声响了不下4、5次。
每次超哥都会不好意思地腼腆笑笑“我接个电话啊”。
然后一路快走到旁边,干劲十足地在电话里指点工作。
我们问超哥有没有算过一天要接多少电话,超哥说自己也记不清,反正很多。
“因为要负责协调嘛,所以各种事情都有。
演员有没有到位啊,换场景地架机器啦,都得盯着。
”一个月下来,电话费就得7、800百,“有时候跟家里人都说不了那么多的话,在剧组讲太多,回到家反而不想开口了。
”
为小助理讨公道反遭开除
每天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常年以往,超哥见到的、听到的八卦轶事也不少,其中不乏一些演员跟幕后的冲突。
超哥就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拍某部戏的时候,某女演员嘱咐助理去买皮蛋鸡肉粥,助理遍寻周围店家,就是找不到,只得买了皮蛋瘦肉粥回来交差。
当助理把热粥端给女演员时,该女演员伸手就把粥扣到了助理头上。
“滚烫的热粥啊,助理一下就给烫哭了。
”超哥说道,“当时剧组的制片主任看不下去,就上去帮着助理说了两句。
”可是没想到这一帮忙可算是惹祸上身了,女演员嫌制片主任多管闲事,不仅不听劝,反而不依不饶一状就给告到了制片人那里,还撂下狠话,‘有他没我,有我没他'。
”
鉴于当时拍戏已经拍了一大半,虽然知道是女演员蛮横无理,考虑到拍戏进度以及换角的成本,制片人还是将制片主人给炒了鱿鱼。
说起这些事,超哥一脸无奈,“做我们这一行,想要置身事外根本就不可能。
和事佬一点都不好当。
”
演员副导演夜夜能当新郎人前低调人后风光
此次探访中,记者从几位受访人那里不约而同地听到一句话,要说一个剧组,最春光无限的,就应该是演员副导演了。
演员副导演到底负责什么?
他们到底怎么了?
也成为记者的兴趣点。
谁能上戏?
演员副导演说了算
顾名思义,演员副导演的主要工作就是为作品挑选演员,相当于剧组的“HR”。
从主角到配角,从特邀演员到群众演员都是演员副导演的工作。
要挑出既符合剧本要求,又便宜划算的演员,其实并不容易。
“演员副导演身边可多人围着了。
”一位长期跟组的演员宣传小齐跟记者说道,“尤其是那些五六线的小演员。
她们如果半年接不上戏,可能真的就揭不开锅了。
所以得维护着跟演员副导演的这层关系。
”
而记者也从另一位演员经纪人处了解到,“孝敬”演员副导演最普遍的方式就是给回扣,“比如你一集一万,两千要返给演员副导演,要不人家之后就不找你了。
”
除了拿回扣,剧组中流传的那些桃色绯闻也往往和他们有关。
“只要他们想,演员副导演们的桃花缘就是整个剧组最多的。
”现场制片人小光一边说一边对记者使了个眼色。
据他讲,前两年有一部备受瞩目的贺岁片,在开拍前的一个月里,该片演员副导演几乎夜夜当新郎,每天都换姑娘陪床,“之后随便给人家安排个角色就好了。
”小光补充说,“实际上这个圈子里很多姑娘都不太在意这些,双方都得到了利益就好。
”
开拍前是爷,开拍后变孙子
又能当新郎,又能赚外快,听起来演员副导演确实是个难得的肥差,可这风光的日子只局限在剧组开拍前。
一旦开始拍戏,他们就立刻被打回原形,每天处理无数琐碎杂事,还要看导演和大牌的脸色。
曾经干过两年演员副导演的小强跟记者这么形容道,“演员副导演就是开机前的爷爷,开机后的孙子。
”之所以这么说,小强是有自己亲身体会的。
“比如开机前,你带演员去试妆,谁都不敢给你耽搁了,各个工种,包括化妆、服装、道具什么的都十分配合你。
”毕竟导演、制片人在旁边等着呢。
“可到了开拍之后呢,只要有环节出了纰漏,耽误了进度,服、化、道都可能把责任推给你,他们会说‘谁让你不让演员早点来的,你干嘛吃的’。
”小强说道。
生活制片订饭能捞几十万租酒店要和粉丝抢房
生活制片就是剧组各色人等的生活保姆,买票?
订盒饭?
酒店住宿?
有问题请找生活制片。
说他们是制片,倒不如给他们取个外号,就是会走路的“携程助手”,还是能管饭的那一款。
在拍摄现场,一般很少能看见生活制片的影子,他们不是在定机票酒店盒饭,就是在定机票酒店盒饭的路上。
只要不是太大牌的演员,剧组所有人的生活、吃喝拉撒都要靠生活制片统筹,小堂就是这么一位整天都忙叨叨的生活制片。
因为把控着整个剧组的“生活费”,很多人都认为生活制片大有油水可捞,小堂自己也听说过同行的“眯钱”事件。
“比如说一个盒饭定价20块,但其实也就只值5、6块,中间的差价都进了私人口袋。
”一部中等投资的戏连续拍摄几个月,个中可能被生活制片“黑”掉的资金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
如此一来,一个“能干”的生活制片,他的“片酬”可能比一线演员还要高。
安排住宿还要和粉丝抢房
要说住,其实在横店数得上的好酒店,也就两三家,一般男女主角以及导演都会在这些地方下榻。
“当然赶上剧组多的时候,这些地方也不太好订。
”生活制片阿华向记者说道。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儿好啊。
甚至有些粉丝为了见心仪明星,也都住这里,我们就还要和他们抢房间。
”
一般情况下,演员的住宿条件都会在合同中体现,“有一次,一个一线演员点名要住某酒店,当时房源很紧,我们跟人家解释,问能不能换另一家。
但人家就认准了,因为这事还差点拍屁股走人。
”
提到演员出行用车的情况,阿华坦言,“一般能享受专车待遇的都是导演、男一以及女一级别的。
”但因为预算问题,某些剧组会把这项福利砍掉。
“有的
时候也挺尴尬,剧组就三辆车,来回接送各种演员,你很有可能会见到女一号跟一帮群演挤一辆车。
”
除了剧组用车以外,演员的往返机票,也是由生活制片统一负责。
有时候,还会因为订票这点小事大打出手。
“我们跟演员明明签的是报销三趟往返路费,可是某小生因为私事增加了一趟往返机票,还非要我们报销。
”阿华说,当时双方都争执不下,他又喝了酒,便和兄弟们小小“教训”了一下对方。
由于对方理亏在先,这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茶水工一月工资能有六七千统筹发话堪比圣旨
剧组水深,每个职位都不能小看,哪怕是那些干粗活的场工。
“有一次,一个年轻场工带着一群车队进组,为首的是个中年男人,旁边还跟着保镖,一看就是有头脸的人物。
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场工正是这中年人的儿子,人家是趁暑假来剧组体验生活的。
”一位现场制片说道。
剧组里,像这样看似不起眼,其实能耐大的人可不少。
现场制片黑白通吃,动用部队“抢”演员
现场制片可以说是保证剧组正常拍摄的督导员。
如果说制片主任只是在出大事的时候出来协调一下,现场制片可就得分分钟盯紧现场状况,随时准备大变身,谨防拍摄现场出现差池。
阿旭在横店做现场制片已经有6、7年时间。
在现场,他熟练地指挥场务搬运拍摄器械,打电话跟探班媒体联络,负责演员的上戏跟休息。
“反正现场大事小事都要管,就是个督工头,保证现场拍摄顺利进行。
”
阿旭表示,剧组最怕的就是进度滞后,而演员却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拖后腿。
“经常碰见演员请假,说拍不了戏。
问原因无非是脸上过敏、长痘,不适合出镜。
还有些人属于晚上玩太HIGH,第二天早上起不来或者脸肿眼肿的。
”
最让阿旭不能忍受的还属演员跨戏。
“当时有个拍古装戏走红的女演员,有一天莫名其妙地没来。
”阿旭说那个时候自己差点没急疯,如果因为她停工,一天就要损失好几万。
“我当时电话都快打烂了,各种没人接。
最后一朋友告诉我,原来人家是跑去无锡跨戏了!
”
在跟无锡剧组联络后,对方却死活不肯放人。
阿旭情急之下联络了当地有背景的朋友,动用了部队力量才把女演员给追回来。
啥是统筹?
还记得华罗庚的那篇课文《统筹方法》么?
一边做开水一边做功课,这么算下来才是最节省时间的。
实际上,剧组的统筹就是每天给全剧组派活儿的人。
每个工作人员“几点起,几点睡,几点干活,几点喂”基本都要听从统筹的安排。
说实话,统筹的这个活儿真心不好干,因为你得考虑到制片组的进度,又得考虑到摄制组的疲劳程度,还得结合演员的脾气,将不对付的演员尽量分开。
当然,在不同人眼里,统筹的地位也不一样。
用一个现场制片的话说,“统筹?
统筹就是每个剧组发圣旨的人。
人家说了,我们就得照办。
”
“通常,我们在剧组都会跟统筹打好关系。
”一位演员的经纪人说道,“要不人家给你安排一个早上八点的通告,然后又安排一个晚上七点的,你都没地方哭去。
”
在剧组中,还有一类人很特殊,他们的名字叫茶水工。
茶水工不是艺名,他们真真切切地负责起了端茶倒水的工作。
要知道,茶水组可是衡量一个剧组是否高大上的标准之一。
因为不是所有的剧组都请得起茶水,有茶水的剧组都是剧组中的“特仑苏”。
据一位生活制片老郭介绍,普通剧组都没有茶水的预算,“这些活都是场工们轮流做。
只有资金充裕的大组才会配备专门的茶水组。
”遇到豪气的剧组,光茶水工就能有7、8个人。
“大剧组上千人,除了导演、演员、群演,还得有几百个工作人员等着喝水。
”别小看了准备茶水这件事情,要记清谁爱喝什么口味,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小抄都能记满一本。
据说陈宝国当初为了锻炼儿子,就曾经让他去剧组做茶水工,既锻炼记忆力又能练就一身察言观色的本事。
“别小看他们茶水工,人家一月也6、7000拿着呢。
”老郭的话,令记者惊掉下巴。
至于往看不顺眼的演员杯里吐口水?
那真的是电视剧里的才有的桥段。
老郭表示“没人敢那么做,一旦被发现了,立即开除,一点商量余地都没有。
”
总结陈词:
说起整个剧组谁最苦逼,我们在结束横店采访之前,正好遇上了著名编剧和制作人于正。
在于正看来,整个剧组最苦逼的就是如自己一样的制片人,“其他人都拿完钱就好了,制片人还要承担风险。
卖不好担心赔本,卖好了担心下一部。
操不完的心。
”但经过我们几天的采访发现,剧组的各个职位都是各有各的辛酸泪,谁都能跟你喷出自己的革命史。
所以,我们也只能劝诫,在“没有最苦只有更苦”剧组中奋斗的人儿们,少一些算计和争执,彼此之间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