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与应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7382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与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与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与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与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与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与应用.docx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与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与应用.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与应用.docx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与应用

第一章概论     单2多1   4分

统计:

统计资料(统计数据)、统计工作(统计活动)、统计学(统计方法)

一、统计资料:

又称统计数据,指依据统计原则与要求收集获得的数据资料,及经整理和计算、推断获得的数据结果。

是对客观事物的直观描述,具体性、客观性、时间和空间规定性、群体性和关联性特征。

统计数据是对客观现象的一种反映和描述,是人们主观对客观现象的测量结果。

特点:

1、具体性(或客观性):

数据内容定义、数据的时间定义、数据的空间定义。

2、群体性(或大量性);

3、数据表现形式的泛数字性:

数值型和非数值型

4、计量性:

定类、定序、定距、定比数据。

非数值数据:

定类数据:

最低一种,只有属性而无大小、高低、先后之别。

如性别、民族、职业、企业经济类型、产业分类

只有等于或不等于

定序数据:

不仅在类别划分,还有顺序的排列等级的比较。

如文化程度、态度、施工质量

有等于或不等于,还有大于或小于运算特性。

数值型数据:

定距数据:

等于、不等于和大于、小于外还可以加减运算。

可以取负数,如温度、利润

定比数据:

更高计量水准,有绝对零值,可以乘除运算。

社会经济现象中数值型大多是定比数据。

二、统计工作:

又称统计活动,人们有目的地应用统计方法从事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与解释的工作。

三、统计学数据分析方法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

统计学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二部分。

根据研究对象又可分为理论统计和应用统计。

性质:

1、科学性;2、方法性;3、通用性。

劳保统计内容体系包括:

指标(核心)、调查、分析体系。

第二章劳动力统计  单1简5名3   10分

计划经济体制下:

劳动力资源:

就业人口:

职工、个体、农村、其他

不在业人口:

待业、学生、家务、其他

1995年后新的劳动力指标体系:

劳动力资源(16岁及以上):

经济活动人口:

就业人员、失业人员、现役军人

非经济活动人口:

在校学生、待学人员、家务劳动者、离退休人员、无就业意愿、无劳动能力

劳动力资源: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具有可开发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指标定义为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总和。

劳动力资源总量是个时点数据,包括经济活动人口数和非经济活动人口数。

经济活动人口:

又称劳动力,指所有年龄在16岁及以上,在一定时期内为各种经济生产和服务活动提供劳动力供给的人。

经济活动人口数是就业人员数和失业人员数之和,军人是特殊就业群体,直接隶属国家,统计上只能计入全国的经济活动人口之中,各地区的经济活动人口不包括军人。

就业人员:

所以年龄在16岁及以上,在一定时期内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

一定时期:

就业人员指标的参照期,一周。

社会劳动:

国民经济核算范围内的所有经济性的,以取得收入、获得报酬为目的的生产和服务劳动。

时间:

从事了有收入的劳动一小时以上

失业人员:

年龄在16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在一定时期内没有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有就业意愿并在积极寻找工作,如有机会可以马上投入工作的人。

年龄在16岁及以上,没有年龄上限。

1、国际劳动组织没有上限;2、有利于全面反映劳动市场供给实际状况;3、以退休年龄为上限不合适:

退休年龄的不同、退休后继续就业不被禁止。

具有劳动能力:

体力上和智力上

一定时期:

一周

有意愿:

去职业介绍所、人才市场等找工作。

时期3个月

马上:

两周内能上班工作。

就业不足人员:

又称不充分就业,非个人意愿周内累计工作时间不足20小时,正在寻找或愿意应聘更多工作的人员。

有酬就业人员:

为某一经济活动单位或他人工作,并按事先约定按期从工作单位或雇主处领取工作报酬的人员。

包括:

1、单位雇用的就业人员;2、个体户雇员;3、其他(保姆、家庭教师、帮工)

特征:

1、为他人工作,工作成果为他人所有

2、对工作成果不负完全责任,不承担经济风险

3、靠其所付出的劳动取得劳动报酬。

自营就业人员:

直接从事或参与经营,并直接从经营利润中取得经济收入的人员。

包括:

1、农村承包人;2、私营企业主;3、个体经营;4、合作经营;5、无薪家庭工人;6、其他

特征:

1、为自己工作,拥有经营决策权

2、承担全部经营风险

3、经济收入与经营利润密切机关。

职工:

单位有酬就业人员指标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指所有在各类单位及其附属机构中工作,并由工作单位按期支付工资的就业人员。

离退休再就业人员、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应为其他就业人员。

职工人数统计原则:

1、本着“不重不漏”前提统计:

谁发工资认统计、谁发基本工资谁统计、职工档案所在单位先统计

2、新招收人员,从报到参加工作之日起,不论是否发了当月工资,均应统计为本单位职工。

劳动力统计调查特点:

1、范围广;2、关联性强;3、指标不多,但分组很多;4、某些指标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

劳动力统计调查:

全面报表制度、抽样调查、人口普查、行政记录

全面报表制度:

由政府统计部门制定统计报表、按级下发到基层单位填报、再逐级上报汇总的一项制度。

特点:

1、统统表式、统计指标由国家统一制定;

2、实行逐级布置,直到基层单位;

3、实行“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统计原则;

4、工作程序的时间性要求较严

5、统计尽可能全面。

优点:

1、充分利用行政管理体制比较健全因素,降低直接统计调查成本;

2、最适宜反映现象发生过程和计量时期指标

3、采用逐级汇总方式,各级汇总单位能得取得本单位本地区的数据

缺点:

1、人力物力财力所耗巨大

2、受管理权限和管理水平制约,容易产生重复或遗漏

3、对资料的全面性要求强,调整的难度也大

4、对一些时点现象不太适宜,容易造成较大误差。

劳动力抽样调查:

1997年由统计局和劳动部联合制定,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

特点:

1、从总体中按科学方法抽出一部分进行调查,而不对全部劳动者进行调查;

2、调查对象是劳动者个人,而不是单位;

3、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入户对调查对象面对面个别询问,而不是由调查对象填表;

4、调查资料不是逐级汇总而是超级汇总,能提供多种交叉分组资料;

5、计算方法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按一定办法由样本数值推算出总体的各项指标数值;

6、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

行政记录:

不是统计调查的一种类型,但经常详细的特点,可以为统计调查提供大量资料,是统计调查的基础和补充。

主要有:

1、单位人员名册;2、单位考勤记录;

3、发放劳动报酬等费用记录;4、参加社会保障记录

5、劳动力方面的记录。

第三章 劳动力统计   名2简1计3   20分

劳动力资源总量指标是劳动力统计中口径最大的一个指标,也是人口与劳动力之间的一个衔接指标。

劳动力资源占人口的比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

=劳动力资源总量(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100%

比重低,未来发展趋势增长,比重高未来总量是减少

劳动力参与率(又称经济活动人口参与率)指标有三种:

以总人口为基数计算的劳动力参与率、以劳动力资源为基数的劳动力参与率、分年龄性别的劳动力参与率。

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总人口*100%

劳动力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力资源总量*100%

分年龄性别=某年龄组或性别/同年龄级或性别人口*100%

劳动力参与率指标主要反映一定人口中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比率,反映劳动力市场活动水平的一个总指标。

劳动参与率的变化与国家经济发展有关,呈U字形变化。

年龄由低到高参与也由低到高,25-50为高峰。

失业率:

反映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失业程度,亦被用来说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的指标。

失业率=失业人数/经济活动人口数(或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敏感的先导性指标,不仅直接反映劳动力市场的失业水平和供求状况,还间接反映市场经济活动的景气状况。

青年失业率=16-25岁失业人数/16-25岁经济活动人口*100%

长期失业率和长期失业发生率是国际劳工组织推荐的二个长期失业指标。

长期失业率:

某调查时刻的长期(一年或以上)失业人数占全部经济活动人口的百分比。

长期失业发生率:

长期失业人数占同期全部失业人数百分比

年失业率:

将失业发生水平和失业持续时间状态结合起来进行测量的时期型失业率指标。

反映一定时期内失业的发生与持续对社会及失业者个人的平均伤害程度。

年失业率=[(年内曾经失业的人数/年末经济活动人口数)*(年内平均失业时间长度(周)/52周)]*100%

人口就业率:

反映劳动年龄人口中就业人员的比重,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定时间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水平。

人口就业率=就业人数/劳动年龄人口数(16岁及以上人口数)*100%

失业原因分析:

 

1、供需不协调   2、结构不合理   3、观念需更新

4、信息不灵通   5、技术进步快

6、市场机制不健全,劳动力不能及时有效流动。

我国的就业弹性降低,因为:

1、经济由外延扩大再生产转为内涵扩大再生产;2、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减员了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不讲经济效率过分吸收的劳动力。

就业弹性的经济含义:

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的需求,经济的增长带来的就业的增加。

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力=当年就业人数增加数/GDP增长率

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力:

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吸纳的劳动力的绝对数,反映了经济发展与就业的一种客观联系。

劳动力变动分为增减变动和流动两类。

增减变动又分为自然增减(自然规律,国家或地区内的主因)和机械增减(人为原因,单位内部的主因)。

劳动力净增减率=劳动力新增率-劳动力减员率

我国劳动力流动主要特点:

1、从区域流动看,中西流向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2、从城乡流动看,从农村流向城市

3、从产业流动看,第一流向第二、第三,主要是第三

4、从单位间的流动看,从国有集体流向私营个人外资。

我国经济分为20个行业,三个产业

第一产业(农):

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

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

行业和产业:

共同点:

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划分的基本单位不是个人而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企业、组织和单位。

行业是由所有具有相同行业特性的企业、单位构成。

依据所工作的企业单位的性质划分

世界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变动趋势大体是:

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先上升后稳定,第三产业不断上升。

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和产值占总计的比重往往是判断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职业:

是对人们所从事工作性质和种类的定义和划分。

职业产生的基础是社会分工。

1999年5月《职业分类大典》颁布,职业分为8大类。

岗位:

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时所具体承担的工作,岗位是职业的细化或具体化。

确定统计哪一类岗位:

1、看哪一个是主岗,哪一个是副岗;2、按劳动时间多的岗位统计;3、按他的工资类型统计。

劳动力性别结构分析目的是观察研究性别歧视问题。

反映就业人员性别构成的指标有女性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和就业人员中的性别比。

劳动力素质:

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思想素质。

文化素质:

劳动者所具有的文化程度和受教育年限。

平均受教育年限计算:

受教育程度折算成受教育年限,再进行累加并计算平均数。

技术素质:

即专业素质,指企业职工应具备的某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它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或实践锻炼才能具备。

计算工人的平均技术等级是分析员工技术素质的通行做法。

身体素质:

劳动者的体能状况。

15-29为青年;30-44为中年;45及以上为老年。

思想素质:

劳动者的爱国心、事业心及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的作风。

客观指标:

党团员的比重、先进分子的比重、迟到早旷工率。

第四章 劳动时间统计  单1多1

劳动时间统计包括:

社会劳动时间核算、企业劳动时间核算。

劳动时间统计:

工业企业—工时;建筑业—工日

社会劳动时间以社会劳动力统计为基础核算。

又分法定或制度社会劳动时间指标和实际社会劳动时间指标。

法定或制度社会劳动时间总量,一定时期内法定工作时间总和(365天-节假日-周末-休假),可分为三指标:

1、经济活动人口法定社会劳动时间总量=经济活动人口平均人数*一定时期内的法定工作日(或工时)数

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的全部法定劳动时间。

2、就业人员法定社会劳动时间总量=就业人员平均人数*一定时期内的法定工作日(或工时)数

反映一定时期为社会所利用的法定劳动时间总量。

3、失业人员法定社会劳动时间总量=失业人员平均人数*一定时期内的法定工作日(或工时)数

反映一定时期内未被利用浪费掉的法定劳动时间总量。

实际社会劳动时间总量,全社会所有就业人员一定时期内(一周)实际从事有收入工作的时间总和。

反映社会所实际利用的劳动时间总量。

以就业人员工作时间为调查依据。

企业工人劳动时间

1、日历工作时间

2、制度公休时间:

企业工人应享有的公休日和节假日时间。

企业自行规定的带薪休假也包括在内。

3、制度工作时间:

工人应当工作的时间,考核企业时间利用情况的基准指标。

制度工作工日数=工人平均数*制度规定工作日数

=日历工日数-公休工日数

制度工作工时数=制度工作工日数*工作日规定长度(小时数)=日历工时数-公休工时数

4、出勤工作时间和缺勤工作时间:

正常工作规定时间内

5、停工时间:

正常出勤,企业或客观原因停止工作情况。

6、非生产时间:

政治学习、工会开会、社会公益活动。

7、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

制度时间内出勤并实际工作时间。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日历工日数-公休工日数-缺勤工日数-停工工日数-非生产工日数=出勤数-停工数-非生产数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数*工作日规定长度-(非全日缺勤工时数+非全日停工工时数+非全日生产工时数)=制度工作工时-(缺勤工时数+停工工时数+非生产工时数)

8、加班加点时间:

制度工作时间之外额外有酬劳动。

9、全部实际工作时间:

制度内实际工作与制度外加班总和。

 

劳动时间利用分析:

一、社会劳动时间利用分析

1、就业不足分析:

一周工作不足20小时

2、超时工作分析:

过量就业,超过法定每周40小时

3、实际工作时间分析:

大于100%表明超量工作严重,小于就业不足普遍。

实际工作时间比率=就业人员实际劳动时间总量/就业人员法定劳动时间总量*100%

4、完全失业率计算:

反映劳动力市场失业程度及供给状况。

5、平均失业时间长度计算:

反映失业强度。

二、企业劳动时间利用分析

1、出勤率和缺勤率

2、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

受非生产活动和停工影响

3、制度时间利用率:

受缺勤、非生产和停工影响

4、标准工作日利用率5、劳动时间平衡表编制

6、对工时浪费原因分析7、对加班加点工时合理性分析

8、劳动时间浪费所造成损失的分析

第五章劳动生产率统计单多名计30分

经济增长来自二方面1、劳动力增加;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一般生产率:

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是指生产中全部投入的产出效率,是最综合最全面反映生产效率的指标。

产出总量与相应全部生产投入的比值,即全部产出与全部投入之比。

边际劳动生产率:

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每新增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所带来的产出增加额。

劳动生产率:

指劳动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从事生产劳动的效率,是一个反映劳动质量的概念和指标。

产出总量与相应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仅从劳动这单项的角度来考察产出效率的指标,是全部产出与单项投入之比。

劳动生产率=产出数量/劳动消耗量

产量指标表现形式:

实物量表示:

实物产量和标准实物产量指标;价值量表示:

总产值、增加值、净产值指标

实物劳动生产率:

某产品实物产量/相应的劳动消耗量

标准实物劳动生产率:

把种类相同而型号、规格、品质不同的产品产量按各自相应折算系数折合为同一标准规格,可以直接相加的标准实物产量。

标准实物产量=∑(各种规格产品产量*折算系数)

标准化实物劳动生产率=标准实物产量/相应劳动消耗量

总产值:

企业全部产品的完整的价值形态总量,反映一定时期内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

总产值劳动生产率=总产值/劳动消耗量

企业较稳定、生产组织结构变化小的前提下用。

增加值:

又称附加值,是从总产值中扣除原材料费用价值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价值后的产品价值。

增加值劳动生产率=增加值/劳动消耗量

企业净产值和固定资产折旧价值之和。

反映生产活动最终成果和生产技术装备先进程度对生产的影响。

净产值:

本企业工人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从总产值中扣除原材料和折旧等转折价值后的产值,是本企业工人的劳动成果。

净产值劳动生产率=净产值/劳动消耗量

受产品价格与价值产生的价格波动影响程度:

净﹥增﹥总

增加值劳动生产率=

总产值生产率*

增加值

总产值

净产值劳动生产率=

总产值生产率*

净产值

总产值

净产值劳动生产率=

增加值生产率*

净产值

增加值

按企业人员划分:

基本生产工人、辅助生产工人和其他人员。

基本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产出总量/基本生产工人平均人数

直接从事生产的人,指标受企业装备水平、工人技术水平、操作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因素影响。

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产出总量/生产工人平均人数

=基本*基本占全部之比=基本*(1-辅助占全部之比)

生产工人包括基本生产工人和服务于生产的辅助生产工人。

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出总量/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生产工人生产率*生产工人占全部人员之比=基本生产工人生产率*基本占生产工人比重*生产工人占全部人员比重

以全部从业人员为范围。

反映了生产工人生产率水平和生产工人比重的影响。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一定时期内的全社会总产出与劳动的总投入之比,是综合反映全社会各类劳动者平均的劳动生产能力的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指标之一。

计算题题型一、全员及生产工人生产率,全员变动的原因

项目

基期

报告期

报告期比基期

变动额

指数%

总产值

报-基

报/基

从业人员数

报-基

报/基

生产工人数

报-基

报/基

生产工人比重%

2基生/基从

2报生/报从

全员生产率

1基总/基从

1报总/报从

53+4

生生率指*生比指

生产工人生率

1基总/基生

1报总/报生

1基全=基总/基从基生生=基总/基生

1报全=报总/报从报生生=报总/报生

2基生比=基生/基从报生比=报生/报从

3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影响=(报生产工人生产率-基生产工人生产率)*报生产工人比重

4生产工人比重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影响=(报生产工人比重-基生产工人比重)*基生产工人生产率

5全员变动额=生产工人生产率变动影响+生产工人比重变动影响

检查验证:

报全-基全=全员变动额

题型二固定资产总值,固定资产利用率

项目

基期

报告期

报告期比基期

变动额

指数%

总产值

报-基

报/基

从业数

报-基

报/基

固定资产原值

报-基

报/基

全员生产率

基总/基从

报总/报从

53+4

均指*利指

人均固资原值

1基原/基从

1报原/报从

固资利用率%

2基总/基原

2报总/报原

1计算人均固定资产原值基均=基原/基从报均=报原/报从

2计算固定资产利用率基利=基总/基原报利=报总/报原

3技术装备程度变动影响=(报均-基均)*基利

4固定资产利用率程度变动影响=(报利-基利)*报均

5劳动产率变动额=技术装备变动影响+固定资产利用变动影响

按不同时间计算:

可采用小时、日、月、季、年。

小时劳动生产率包含加班加点工时数,纯工作时间内劳动效率,核心。

小时劳动生产率=产出总量/实际耗用工时数

日劳动生产率=产出总量/实际耗用工日数

=小时劳动生产率*实际工作日平均长度(小时)

月、季度、年劳动生产率=时期内产出总量/时期内平均人数

=日劳动生产率*实际工作月(季、年)平均长度(天)

=小时劳动生产率*实际日*实际月、季、年

实际工作日平均长度=实际工作工时数/实际工作工日数

实际工作月、季、年长度=实际工作工日/月、季、年平均人数

题型三小时日期年长

项目

基期

报告期

报告期比基期

变动额

指数%

生产工人生产率

基1

报1

报-基

时指*日指*年指

小时生产率

基2

报2

报-基

报/基

实际工作日长度工时

基3

报3

报-基

报/基

实际工作年长度工日

基4

报4

报-基

报/基

1小时生产率变动影响=(报2-基2)*报3*报4

2实际工作日长变动影响=(报3-基3)*基2*报4

3实际工作年长变动影响=(报4-基4)*基2*基3

4生产工人生产率实际变动额=小时+日长+年长=1+2+3

题型四结构影响

单位

基期

报告期

生产率

产量

人数

生产率

产量

人数

生产率

增长额

增长率%

Q0

T0

Q0/T0

Q1

T1

Q1/T1

 

 

 

 

产/人

 

 

产/人

报人-基人

报人/基人

 

 

产/人

 

 

产/人

报人-基人

报人/基人

 

 

产/人

 

 

产/人

报人-基人

报人/基人

1结构影响指数=

∑(Q0/T0)T1

÷

∑(Q0/T0)T0

}×

100%

∑T1

∑T0

2人员结构变动影响绝对额=

∑(Q0/T0)T1

∑(Q0/T0)T0

∑T1

∑T0

3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

∑(Q1/T1)T1

÷

∑(Q0/T0)T1

}×

100%

∑T1

∑T1

4纯劳动生产率变动影响绝对额=

∑(Q1/T1)T1

∑(Q0/T0)T1

∑T1

∑T1

5生产率指数-结构影响指数*固定构成指数

题型五生产率对产量、耗用量影响

项目

基期

报告期

报告期比基期

变动额

指数%

总产值

报-基

报/基

从业人员数

报-基

报/基

全员生产率

总/从

总/从

报-基

报/基

1对产值的影响=(报生-基率)*报从

2对耗用量影响=报从-报总/基生

第六章工资统计

工资是劳动报酬的一种形式,是有酬劳动的劳动报酬,是企业或雇主支付给有酬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工资特点功能:

1、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

2、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均衡时的劳动力价格

3、生产的成本,企业的投入

4、管理和激励的手段

5、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杠杆

工资调查途径:

1、向支付方企业单位雇主;2、向收入方劳动者

调查方式:

除重点调查外如统计报表、普查、抽查、典型调查。

计划经济时期以统计报表为主,市场经济时期应以抽样调查为主。

灵活性、多样性、及时性及科学性

工资统计指标:

职工工资总额指标、工资总额构成指标、职工平均工资指标。

工资总额:

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体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总额。

范围:

全体在岗职工、包括长期职工和临时职工。

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人员、外籍雇员不作为职工统计。

工资总额是以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单位为基本元素进行统计。

独生子女费、防暑降温费、冬季取暖补贴不是工资总额。

不能计入总额项目:

创造发明奖、重大赛事中的重奖;劳动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