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禁忌语对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7344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英禁忌语对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汉英禁忌语对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汉英禁忌语对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汉英禁忌语对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汉英禁忌语对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英禁忌语对比.docx

《汉英禁忌语对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英禁忌语对比.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英禁忌语对比.docx

汉英禁忌语对比

汉英禁忌语对比

【摘要】禁忌是世界各民族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禁忌规范了人们的言语行为与社会交际。

而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了汉英禁忌语的迥异。

所以,无论是在英语还是汉语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因传统或社会风俗不同,会引起对方强烈反感,结果导致了有些词语我们要避免使用,就是禁忌语。

跨文化交际是现代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语言禁忌现象可以使跨文化交际更加得体。

汉语和英语中的禁忌语反映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从语用角度看汉英禁忌语的异同对跨文化交际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分析了汉英禁忌语语用原则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总结出了三条共同的禁用原则并对汉英文学作品、动物习语以及称谓语等方面的禁忌语语用差异进行分析。

尝试从语形讳饰和语义讳饰两个方面进一步探讨汉英禁忌语的语用表达,通过语用的艺术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问题。

【关键词】禁忌语;交际;语用;对比

Abstract

Tabooisacommonlyexistingculturalphenomenonamongnationsintheworldwhichregulatespeople’slanguageandsocialcommunication.ThegreatdifferencebetweenChineseandwesternculturedirectlyresultsinthegreatdifferencebetweenChineseandEnglishtaboo.So,tabooexitingbothinChineseandEnglish.Withtheconsiderationofthedifferentculturesandcustoms,weshouldavoidusingoffensiveexpression:

taboo,in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istheimportantpartofmoderncommunication.Thephenomenonofthetaboocanmakethe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moreappropriate.TaboosinbothChineseandEnglishreflecteverycornerofthedifferentsociallife,sothepragmaticdifferencesbetweentheChineseandEnglishtabooscanbeofgreathelpfor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Byanalyzingtheintercommunityandtheothernessofthepragmaticprinciples,thethesissummarizedthreeprinciplesofusingthetaboosanddiscussedthepragmatic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taboosfromanglesofliterature,animalidiomsandtheaddressingwords,tryingtohaveafurtherdiscussiononthepragmaticexpressionsbetweentheChineseandEnglishtaboos.

Keyword

taboo;communication;pragmatic;comparison

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中的禁忌语在应用中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意识到这一点对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益处。

禁忌语作为一种特殊语言,无论是在实际交际中还是在教学中,都显得相当重要。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很大、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禁忌语所禁忌的范围也不一样,对于同一种事物有不同语用方式。

因而人们就把语言称作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高度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是当今社会交际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习禁忌语并且了解汉英两种禁忌语的语用差异有利于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禁忌语的概况

禁忌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几乎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英语和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一样,也拥有自己的禁忌语。

在任何语言中,尽管存在着明确表达某些概念或者事物的方法的词语,但针对某些概念或事物,人们总是期望避免或直接提及,这些人们“回避”的行为,就是语言中的禁忌现象。

总的来说,任何文化之间都存在着共同性和差异性,任何语言的禁忌语之间都存在着共同性和差异性。

意识到这一点,在跨文化交际中就能知道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从共同性达到交际的共识,从差异性中了解不同文化,避免彼此之间的尴尬。

汉英禁忌语的语用共同性主要是表现在对比较粗俗的一些语言和事物上的禁忌、在宗教上、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一些禁忌。

二、汉英禁忌语语用原则的共同性

在英语和汉语中,人们相见时一般用姓名称呼对方;问候语就要遵守相互性的原则。

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原则,甲向乙问候,乙也必须向甲问候。

这主要是从语用的礼貌性来阐述的。

汉英禁忌语的语用原则有如下的共同性:

(一)禁用亵渎性词语

在西方国家,有些基督教徒,对上帝非常的虔诚,他们认为滥用上帝或上帝的名字是不敬的,所以与这类相关的词语一般是要避免的.宗教和宗教信仰是禁忌语存在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上帝的名字Jehovah便是最大的禁忌语。

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不说,不滥用上帝的名字。

就像中国人一样,要尽量避免对“神”的不敬,并且,人们还经常避免提到魔鬼的名字。

这在西方国家也是同样存在着禁忌的。

这通常是因为人们的畏惧心理,怕它给自己带来噩运。

于是用thedeuce,thedickens,OldNick等语来代替theDevil一语。

不论是原始人,还是现代人,对神和鬼都有一种敬畏之心。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很多,与宗教相关的禁忌语是很多的。

首先中国忌亵渎神灵,对自己信奉和崇拜的神仙不能在言语上有任何的轻慢和不敬。

在中国信仰佛教和道教的人都是忌妄言。

所谓“妄言”就是胡说、乱说、说假话。

中国人受孔子思想影响较深。

孔孟之道崇尚礼仪,要求人们在社交活动中言语适度,不可妄言或者信口开河,不着边际。

中国人主要是汉族,为了保护一家老少生活幸福平安,还信仰家庭门神。

“门神”,“财神”,“水神”等,他们能保佑一家人生活平安喜乐。

因此人们买来贴于门户或供于堂中。

但“买”字是很忌讳的,于是换成”请”,以免亵渎神灵。

因此,中西文化中,对神的崇拜使人们对上帝、鬼神等宗教信仰融入了日常生活,宗教上禁用亵渎性词语成为一种共识,在中西文化中,人们言语上都尽量避免使用这些带有亵渎神灵的词语。

(二)禁用辱骂性词语

从原始社会到人类跨入文明的新世纪,一些辱骂性的词语,一般是被大众所禁忌的。

因为这类词语通常会冒犯他人,令人不愉快,愤怒,或者引起双方的冲突,此类词语常常利用动物的名称来表示,比如,cow,swine,pig等。

英国议会曾公布一份不适合于议会内使用的词语表,表上所列词语多属辱骂性词语,如cheeky,liar,prevaricating,fascist等。

像shit(胡扯);hell(混蛋);damn(该死)等,人们对这类词十分的敏感。

中文中的:

该死的,砍头的,挨炮的等都是要禁用的。

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单词都是禁忌的。

但是目前在一些中西方电影中常常出现这些辱骂性的词语,这是商家为了宣扬一种暴力效果以增加电影的生动性所采取的手段。

在中国北方人,骂不明事理的人为“混蛋”;骂愚蠢的人为“笨蛋”;骂那些无事生非,无理取闹的人为“捣蛋”或“捣蛋鬼”;骂品行极差的人为“王八蛋”等等。

所以这些带有辱骂性词语在汉英中一般是不用的,被人们所禁忌的。

在现代文明社会,禁止使用辱骂性词语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人们都提倡文明而有礼貌的交流方式,这也放映出在各种不同文化中,人类都在追求文明,提升道德品质修养的一种共性。

为了顺利地进行交际,人们都尽量避免使用这些带有辱骂性的词语,以免引起交际过程中的尴尬。

(三)禁用关于病和死方面的词语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是一个自然规律。

但是人们对于生老病死的恐惧,导致了人们对这一话题的禁忌。

中西方都有这些禁忌,不愿或者不敢提及这类词,主要是一种心理因素,因为人们都感到恐惧。

比如人们忌说癌症,说话人一方面担心自己会染上这种病,另一方面也顾及到听者的感受,所以英语一般用“thebigC”“longillness”来避免使用“cancer”这个词。

在古代皇帝死了,一般称为驾崩,年轻人死就叫做夭折,战争中死的称为光荣牺牲坏人的死用断气等。

死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不愉快的事情,

汉英禁忌语语用有它共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

这是由于受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的影响。

我们在阅读一些文学作品,以及日常交际中的称谓,还有从一些人们广为流传的习惯用语中,不难看出汉英禁忌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因此通过这些汉英禁忌语的差异性的理解和分析,有利避免不同文化冲突,让交际能够顺利进行。

三、汉英禁忌语语用的差异性

(一)从汉英文学的语用透析汉英禁忌语差异

“英汉文化对事物的价值观念不同,因而导致在交际中不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问。

价值观念差异还包括因文化差异对事物持不同的评价和看法。

”因此,我们在读一些文学作品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文学作品中,看出中西禁忌语语用的不同:

1、法国作家雨果的著名小说悲惨世界第二部第一卷写到法军和英军在滑铁卢的决战。

当法军陷入重围与绝望的时候,英军向突围的法军发出投降的呼喊,这时法军康白鸾向英军喊出了极端鄙视的话:

“屎”。

“屎”这个词本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但是它都是作为禁忌语为人们所回避的。

此时此刻它却能够充分表达民族的一种自尊感,他们认为说这种不文明的话是对他们的一种歧视。

2、在许多东西方国家,人们对于13是非常禁忌的,这个禁忌在电视剧《铁臂阿童木》中得到了体现,在这个片子中,把世界毁灭的日子定在13日13点13秒。

这说明西方语言中普遍认为13是不吉祥的数字。

人们通常忌讳在13号的星期五去旅行;订婚也要避开13号,要避开13层,以及13号作为房间号码。

所以在实际的交际中,我们要懂得尊重西方人的禁忌,尽量不要涉及有关13事情,或者用语用的艺术将13替代或者转换。

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就不用忌讳13了。

但是中国民间有对数字的禁忌,中国民间有“八仙过海”的传说:

东海龙王的儿子看中了何仙姑,八仙过海时,它就颠覆渡船,乘机抢走了何仙姑。

为了防止它再度发作,我国在东南沿海一些地方的渔民驾船出海,就忌讳七男一女坐同一条船,以避八仙过海之嫌。

这是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所反映出的文学创作方面的禁忌语语用方式。

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接轨越来越密切。

在国外有许多中国的留学生,在中国同样也有许多外国的留学生。

作为文学巨匠的鲁迅,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有许多可能不被外国人所理解的东西。

比如,在鲁迅的阿Q正传里写到阿Q摸了摸小尼姑的脑袋,小尼姑就骂了一声阿Q“断子绝孙”。

阿Q听了以后就很紧张。

外国学生读到这里的时候常常不能理解。

原因就在于他们不理解“断子绝孙”这句话在中国是一句禁忌语,不懂得这句禁忌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因此在实际交际中,会涉及到某些来自文学方面的禁忌。

所以通过一些文学著作,可以了解一些文化内涵,了解到汉英禁忌语语用的差异性,对于实际交际是有很大帮助的。

相反,我们在了解了一些汉英禁忌语,就有利于对一些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是相互作用的。

(二)从动物习语语用透析汉英禁忌语差异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与人打交道外,还会涉及到一些来自然方面的习语禁忌。

主要是有关动物种类的认识不同而产生的寄托动物寓意的词汇表达不同,因此对动物习语就有了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以下就中西文化的差异所产生的习语寓意的不同,对“蝙蝠”、“狗”等动物习语进行了分析。

1、蝙蝠

由于“蝠”与“福”同音,蝙蝠这种丑陋的动物成为老寿星画幅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古人把富、寿、康、宁、德命称为五“福”,于是有人在“福”字斗方的四角贴上四只纸剪的蝙蝠,组成“五福”。

把“五福”贴在门上,就是“五福临门”。

要是对于中国的习俗不熟悉的外国人,他们很难理解中国人把蝙蝠作为吉祥物,也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崇拜凶猛的“龙”一样。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他们对动物的看法都不一样。

实际上这是语用方面的差异。

因为在西方把“龙”和“蝙蝠”看成是很不好的东西。

在英语的习惯用语中,比如:

“havebatsinthebelfry;asblindasbat;bebats/batty”等等都是用来形容负面的人或者事。

所以对于动物习惯用语方面的了解也是相当重要的,要是我们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把印有蝙蝠的祝福送给外国人,那么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冲突。

这对于中国而言是由于语用方面的“音代”艺术,而对于讲英语的国家来说,这是他们借用蝙蝠的形体特征,而产生的语用艺术中的“形代”艺术。

所以我们应该从多方面了解中西方的禁忌语语用差异。

2.狗

在西方,人通常将狗作为宠物来养,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因此西方人对于吃狗肉十分反感。

Dog在英语中有时含有贬义,但总的来说属中性或含褒义的情况居多。

在成语treatsomeonelikeadog中,dog含有贬义。

但在像“youarealuckydog,everydoghasitsday,heworkslikeadog,youcannotteachanolddognewtricks.”等习语都表现出它褒义的一面。

Adog’slife,loveme,lovemydog,adoginthemanager就比较中性。

在西方人们对狗还有特别的看法,比如,他们认为如果有条陌生的狗,突然进入你的家里,这家的主人就认为他们要交一个新朋友了。

如果他们看到三条白狗在一起,他们一定很开心,他们认为他们将走好运。

在汉语中,狗一般用于贬义,这一点可以从汉语中的成语看出,例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血喷人等。

通过对三种动物的习语的简单分析,可以体会到跨文化交际中准确地使用动物习语的必要性,合理使用汉英语言中动物习语中的禁忌才能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三)从称谓语语用透析汉英禁忌语差异

语言的交际,首先体现在称呼上。

我们在与人交际的时候要考虑用什么方式去称呼别人,如果称呼不当会直接导致别人的不愉快,甚至引起冲突。

特别是现代经济的全球化,这些基本的交际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称谓是人类社会中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角色的称呼。

作为一种社交礼仪,这种称呼总是能够体现一定的社会文化中人与人的关系,它是特定文化的产物。

中西文化迥异,因此,作为人际关系符号的姓名与称谓的习俗与禁忌就有着巨大的差异。

像外国人对长辈和老师的称呼是直呼姓名的,但是在中国人们对长辈却有敬称。

如果外国人在中国,直呼中国长辈和老师的姓名,那么我们中国人就会认为是对长辈的不敬。

在这种情况下,对实际的交际会产生反感,而影响了交际,所以这对于外国人来说,也是一种禁忌想象,所以我们需要多加注意这方面的表达。

称谓的语用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在称呼家庭成员和亲属方面:

汉族人弟妹习惯上直呼兄姐之名,但这不能套用到英语上。

“在西方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由于社会文化价值念大力提倡平等自由,‘Allmenarecreatedequal.’这一观念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文化心理当中,于是对于关系较为亲近的人,即使是长幼辈与上下级之间也是直呼其名。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可以抛开等级观念,地位尊卑,辈分的高低以及年龄的长幼,而以姓名相称,以示平等与亲切。

因此,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子女对父母直呼其名,而这种在中国被视为不敬与不礼貌的做法却为美国的父母们欣然接受。

2.在称呼非亲属关系方面: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姓名称谓的禁忌就有着悠久独特的历史以及丰富的内容。

中国既是文明古国,又是礼仪之邦,从孔老夫子起,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对于人们的称谓就有了明确的规定。

李中生在《中国语言避讳习俗》一书中说,古时中国人认为名字具有超人的力量,人们的灵魂就附在人的名字上。

于是人们对于名字的种种禁忌就带有了迷信观念以及政治礼教的色彩,对于帝王、圣人、尊亲、师长、管理等等的名字做出了种种避讳的规定。

如皇上及其父祖的名、字号、生肖、国号等等包括同音字都要避讳,否则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如秦始皇名政,一名正,所以秦代称“正月”为“端月”。

宋太祖的祖父名(赵)敬,于是宋代人的书中就把所有该用“敬”字的地方改称“恭”或“严”,同音的“镜”改用为“鉴”。

于是一个有趣的社会现象随之产生,那就是每一个新皇帝登基,就总要有一大批人不得不改名字。

“非亲属关系方面一般是社会称谓,社会称谓是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不同的称谓来确立或确认发话人和受话人的角色和地位,如老师与学生,厂长与工人等,随着角色和语言环境的改变,称谓也会相应调整。

四、通过语用的艺术解决交际中的禁忌语

为了避免交际中不必要的麻烦和尴尬出现,我们可以通过语用艺术中的语义讳饰与语形讳饰对象之间的关系,来进行一种符号的替代行为。

即语言实用,是符号的实用学在语言学领域中的运用。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避免交际中不必要的尴尬和麻烦。

在这边主要是介绍一种叫语义讳饰的语用方式。

语义讳饰也可以叫做“义代”。

义代就是用其他意义去代替禁忌语。

它包含以下两方面:

1、泛义法

泛义法是用宽泛模糊的词语去代替意义具体明确的禁忌语。

比如,我们可以把“涨价”说成“调价”;把失业说成“下岗”;用“个人问题”来代替“婚姻”等等。

像以下这句话就是对“婚姻”进行了一个很好举例。

“照部队规定,当战士是不许谈‘个人问题’的。

这一点历来很明确,没任何含糊的余地。

干部常在队前讲话说:

‘有空余时间,你宁可去看蚂蚁搬家,也别往那方面去动心思。

动也别动。

’”句中的“个人问题”、“那方面”都是指“婚姻问题”,前者的意义比后者的意义要宽泛模糊得多。

外国人在讲到婚姻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害羞,不用像中国人一样遮遮掩掩的。

怀孕本来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直接说出,人们说“她肚子大了”,于是我们可以说“她有喜了”、“她快当妈妈了”。

在英语中可以用gestating;tobeinthefamilyway;tobeexpecting;tobeexceptingababy;tobemother-to-be;tobeanexpectantmother;fruitful、withchild等方式来对怀孕进行委婉的说法。

”这样在实际的交际中就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尴尬。

2.近义法近义法

近义法近义法是用一些与禁忌语意义相近或相关的词语,去替代禁忌语。

比如,把胖说成丰满发福富态;把瘦说成苗条清秀;把死说成流尽最后一滴血停止呼吸。

说亏损对人产生的刺激太大,人们就采用近义法,把亏损说成负增长。

在英语中,我们同样也可以这样表示比如:

fat,obese,corpulent,(胖)—-heavyplump,chubby(重的、胖乎乎的、丰满的);oldman(老人)——seniorcitizen,experiencedcitizen(已退休的公民、有经验的公民)crazy,insane(疯的)—dysfunctional(机能障碍、机能失调)。

只有通过对汉英禁忌语的语用差异的了解,以及采用语用的艺术来解决交际中的困惑和尴尬,我们才能在实际的交际中得心应手。

实际上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只是禁忌的内容和形式不同。

通过汉英禁忌语的共同性和不同性的比较和分析,不但有利于提高本国的文化素质修养,而且使人们在实际的交际中能够得心应手,促使交际双方能够互相理解对方,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但是现实和愿望都是有一定差距,在实际的交际中经常出现交际失败或者受挫。

禁忌语作为一种语言,在实际的交际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因此对于汉英禁忌语的分析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戴庆夏.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年

【2】束定芳.中国语用学研究精选[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

【3】彭增安.语用修辞文化[M].上海:

学林出版社.1998

【4】李桂媛.英汉禁忌语及委婉语探讨[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5】朱浦道.英语的国际化地域化发展变趋势[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八期

【6】]康家龙.语言的艺术[M].北京:

海潮出版社,2003

 

2009年度

毕业论文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汉英禁忌语对比

 

院系: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英语系

专业:

英语

指导教师:

作者:

 

关键词、摘要……………………………………………………………………1

一、禁忌语的概况………………………………………………………………2

二、汉英禁忌语语用原则的共同性……………………………………………2

(一)禁用亵渎性词语…………………………………………………………2

(二)禁用辱骂性词语…………………………………………………………3

(三)禁用关于病和死方面的词语……………………………………………4

三、汉英禁忌语语用的差异性…………………………………………………4

(一)从汉英文学的语用透析汉英禁忌语差异………………………………4

(二)从动物习语语用透析汉英禁忌语差异…………………………………5

(三)从称谓语语用透析汉英禁忌语差异……………………………………6

四、通过语用的艺术解决交际中的禁忌语……………………………………7

五、参考文献……………………………………………………………………9

 

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定

论文(设计)题目:

 

院(系)专业年级

作者学号

指导教师评语:

 

论文(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