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71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音乐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音乐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音乐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音乐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乐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

《音乐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乐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

音乐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整个音乐素养较高,学习兴趣浓厚,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活动和创新实践中。

二、学期教学总目标

A、唱歌教学

1.提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其有感情地歌唱,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教育。

2.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自然圆润地发声,清晰地咬字、吐字。

重视中声区的发声练习。

3.注意音高、节奏准确;轮唱、二部合唱要求声音和谐、均衡。

4.保护儿童嗓音,防止喊唱和过度用嗓。

B、欣赏

1.培养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2.欣赏我国优秀的民歌、说唱、戏曲音乐唱段,初步接触外国优秀音乐。

3.介绍人声分类和声乐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器乐演奏形式,及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

4.介绍中外著名音乐家。

C、识谱、视唱、听音

1.学习简谱的识谱知识。

2.通过模唱、听辨、视唱和节奏练习,培养听辨简单节奏、音乐短句和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并培养主音乐感、调式

三、全册教材基本内容说明(教材分析)

四年级的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读谱知识、欣赏、器乐、视唱、听音等。

教材选编注重思想性、艺术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可行性。

教材、体裁、形式、风格的多样化,突出民族艺术音乐的地位。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常规课》《我爱我的家乡》

2

2

《美丽的黄昏》《捉泥鳅》

2

3

欣赏《彼得与狼》《绿色的祖国》

2

4

《银色的桦树林》《采金秋》

2

5

《恰利利恰利》《丰收之歌》

2

6

《我们的田野》《田野的召唤》

2

7

《红蜻蜓》

2

8

《小竹桥》

2

9

《跳柴歌》

2

10

《小事情》

2

11

《让我们荡起双桨》

2

12

《好月光,你走得这样静悄悄》

2

13

《愉快的梦》欣赏《二泉映月》

2

14

《堆雪人》《踏雪寻梅》

2

15

《铃铛响叮当》

2

16

复习

2

17

考试

2

单 元 课 时 教 案

课题

《常规课》

课时

1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常规歌训练

1、学唱“上课歌”,集体创编动作

2、用音乐告诉学生,起立、坐下等基本常规

二节奏训练

三、卡农训练

1、音阶练习(用手位帮助);

2、单和弦练习;

3、轮唱练习。

课题

《我爱我的家乡》

课时

1

教学目标

一、学唱《我爱我的家乡》歌曲,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音乐实践中自然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并结合美术、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欣赏《蓝天白云》,感受小鸟在蓝天自由自在的飞翔。

三、创设情境,设计简单而实用的歌曲图谱,使学生浅显易懂的理解和学习歌曲,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点

把自己家乡的美好景物编成歌词

教学难点

唱好连音线,用美妙的歌声赞美祖国。

教学准备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律动:

《蓝天白云》请你们跟我这样做。

2、问:

你听到的是一段怎样的音乐?

(学生回答)这音乐给我们感受到小鸟在蓝天自由自在的飞翔

3、复听音乐。

引:

让我们带着不同的感受再次聆听音乐吧!

二、主动探究,学唱歌曲。

1、在这美妙的音乐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出示家乡的画面),我们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家乡的美丽呢?

歌声!

2、老师范唱。

3、师生接龙哼唱。

4、学生独立哼唱。

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如吹口哨或用“lu”、“la”哼唱、视唱等。

5、给旋律取名字,引:

这么动听的旋律,我们取个名字——“我爱我的家乡”。

6、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歌词,学唱歌曲。

7、采用接唱方式学唱歌曲。

8、引导学生用优美、活泼的情绪及自然的声音演唱。

9、分组讨论:

可采用哪几种形式来演唱?

①、加上人声:

朗诵词,学生的欢呼声等。

②、加上乐器:

模仿同学们上学的脚步声、读书声、课间玩耍声等。

③加上简单的形体动作表现家乡的情景。

三、创作实践,拓展迁移。

1、激发创作欲望,根据图片,师生共同创编歌词

2、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创编,教师巡回参与,四人为一小组,创编歌词:

3、各组展示新作品,师生共同演唱新创编的歌词,并评选出最佳作品。

5、各组展示创作表演成果,师生评价。

四、课堂延伸。

1、作业:

你还能创编出几首不同歌词的歌曲?

2、各组唱着自己创编的歌曲愉快地出教室。

课题

《美丽的黄昏》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三部轮唱歌曲《美丽的黄昏》,巩固已初步掌握的合唱技能,要求用优美、和谐的声音较好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 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去表演歌曲。

3、 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听辨乐器音色的能力,了解器乐曲塑造音乐形象的特点,感受乐曲的形象。

教学重点

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唱好三部轮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常规训练

1、节奏练习:

2、视唱练习

(!

)、出示旋律:

p2

(2)、练习一声部视唱。

(3)、练习三部轮唱。

二、感受歌曲

1、观赏画面“黄昏情景”,同学们,这幅画中你看出了什么?

能说一说吗?

如我们用歌声表达的话那就更美了,请听------。

2、听范唱《美丽的黄昏》,体会歌曲的速度、情绪。

3、学唱歌曲。

(1)、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根据歌曲的情绪,给三个乐句加上渐强、渐弱记号,再唱一唱。

(3)、用不同速度演唱这首歌曲,说说表现的情绪和意境有什么不同。

(4)、第一遍齐唱,第二遍分三组轮唱。

甲组先开始,唱至第二行时,乙组从头开始;乙组唱第二行时,丙组从头开始。

4、完整演唱歌曲。

三、综合练习

1、歌曲《美丽的黄昏》轮唱时,可用动作或队形变换来配合。

2、动作:

为三个乐句分别想一个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

3、队形:

按轮唱声部进入的顺序,用不同的队形,边走边唱。

四、欣赏《朝景》

1、初步听赏全曲。

2、试哼唱书上旋律,它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3、选择乐曲与小伙伴合作表演。

五、小结

课题

《捉泥鳅》

课时

1

教学目标

一、学唱歌曲《捉泥鳅》。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我们可以“学习”泥鳅的本领。

二、认识四四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

三、欣赏(童声合唱)“放风筝”。

四、学吹竖笛“小白船”

教学重点

用活泼地心情演唱好《捉泥鳅》歌曲;

教学难点

创编“捉泥鳅”的动作,用竖笛吹好“小白船”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欣赏〈放风筝〉

1、师:

古人云:

一年之计在于春。

的确,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吗?

师:

那么,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生:

春天可以放风筝。

师:

现在请大家听赏〈放风筝〉乐曲。

2、跟着音乐感受〈放风筝〉的心情,用动作来表现。

 二、音乐引入学唱歌曲

1、同学们我们放着风筝来到了田野,你们瞧,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

——捉泥鳅;你们捉过泥鳅吗?

捉起来容易吗?

请你们听他们是怎样捉泥鳅的。

2、教师范唱

3、用声势感受歌曲旋律

4、师:

这首歌曲是几几拍?

四四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强弱规律:

强弱次强弱。

5、视唱歌谱,感受强弱次强弱规律师     

6、按节奏朗读歌词

7、跟琴学唱歌曲

三、创编动作

1、观赏玻璃瓶中的泥鳅的动作

2、根据歌曲集体创编泥鳅动作,创设情景进行表演。

四、学吹竖笛“小白船”

1、视唱“小白船”旋律,感受唤气处。

2、学吹高音rimi

3学吹歌曲“小白船”

四、小结

课题

欣赏《彼得与狼》

课时

教学目标

1、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片段,初步辨别出主人公彼得和动物朋友的有趣的音乐形象和不同的乐器的音色。

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游戏、创编、表演。

教学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生生合作学习。

以多种方式来辨别各种角色所用的不同音色。

了解各种乐器的名称。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能够初步辨别管弦乐的不同音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备注

一、 唱游课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去进行一次快乐的音乐之旅。

1、 好,让我们走进音乐《快乐击掌》,全体学生随音乐边跳边进场。

音乐中同伴间互相交流。

2、《镜子中的我》会让女孩子更加美丽、挺拔。

在音乐中来做芭蕾手位。

(主要是女孩子形体训练。

男孩子允许不跳)

3、我们来乘上小火车。

(练声)1---。

呜-----

美丽的牧场到了,你们听:

好可爱的小动物。

(练声)

小黄狗、小花鹿、小青蛙等的叫声。

1=D上升到1=F

《小奶牛》要来表演节目了,我们可以为它(唱歌)(打节奏)

小奶牛说:

谢谢大家。

我们是好朋友。

二、欣赏:

 牧场好大啊。

牧场边的大森林里住着少先队员彼得和他的动物朋友,当然还有狼呐。

现在让我们去听一听、看一看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片段。

1、 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来认识童话里的人物和动物以及观赏大自然的美景。

老师演示课件中音乐童话故事。

学生欣赏一遍。

2、 好看吗?

这个交响童话叫什么?

里面的主人公是谁?

主人公彼得是怎样的形象?

请小朋友表演主人公彼得的形象。

要表现出勇敢、机智的少先队员的形象。

3、 在音乐里分别出示小动物的片段。

学生创编动作。

4、作曲家在交响童话中,将不同的乐器表现不同的人物、动物。

5、老师提问:

你们知道彼得的形象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6、老师出示音乐游戏。

介绍并讲解:

上面有哪些乐器?

下面是谁?

谁能玩这个游戏。

请两个小朋友上台来做游戏“点击”乐器,然后说出小提琴代表少先队员彼得。

长笛代表小鸟。

从音色中辨别人物和动物。

三、说一说:

分辨每种乐器演奏所代表的人物形象

1、让我们通过音乐游戏来了解。

音乐游戏:

听音乐,猜猜我是谁?

学生分组做游戏。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索学习。

2、这首交响童话好听吗?

叫什么名字?

3、你最喜欢什么乐器模仿哪个角色的音乐?

八、编一编:

你能听音乐,根据不同的角色编创人物、动物动作?

除了听音乐创编动作,你还想用什么方式创编?

1、分配角色表演

2、谁今天还能想出新的表现方法?

(编写童话故事)

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大胆创作。

(师生共同表现)表演:

每人选择不同的角色;写童话故事。

九、想一想:

这个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的进行斗争,任何貌视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

(每个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

在全班面前,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十、小结:

愉快的音乐之旅就要结束了。

让我们坐上雪橇车,踏上回家的路程吧。

(集体舞:

铃儿响叮当,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边唱边跳离开唱游室)。

课题

《绿色的祖国》

课时

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