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题及答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6975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题及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题及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题及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题及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题及答案1.docx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题及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题及答案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题及答案1.docx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

1.爆发范围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突出特点,出现了亚洲、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是()

A.德军突袭苏联

B.日军偷袭美海军基地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美、英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

2.“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该观点主要说明“新政

A.极大改善了美国人民的生活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D.形成了美国的中央集权

3.国际会议,主要是指数国以上的代表为解决互相关心的国际问题、协调彼此利益,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寻求或采取共同行动(如通过决议、达成协议、签订条约等)而举行的多边集会。

如下国际会议中,为协调军事行动争取战争胜利而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万隆会议

4.历史概念图是一种空间网络结构图,可以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也可以把碎片知识系统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概念支架图如下,图中括号处应该是

A.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B.发表《开罗宣言》

C.发表《波茨坦公告》

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5.20世纪20年代,美国由于盛行一种思潮,引发了历时三年半经济大危机。

这种思潮是

A.国家干预B.自由放任C.垄断经济D.例行节俭

6.下图所示内容为某次战争前的情报。

情报中的“此举”是为了

A.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B.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彻底消灭法西斯主义

7.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增多”“达到最大规模”这些关键词直接有关的事件是

A.凡尔登战役B.日本偷袭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诺曼底登陆

8.“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这段材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项措施

A.调整工业

B.整顿银行

C.调整农业

D.以工代赈

9.今天恐怖活动已对人类社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20世纪30年代笼罩着世界的恐怖力量是

A.反革命势力B.殖民势力C.垄断组织势力D.法西斯势力

10.“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十年。

”为了摆脱“萧条、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下列叙述中与此无关的是

A.美国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B.德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C.日本军部上台组阁D.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11.牛津大学教授以赛亚曾说道:

“罗斯福先生的典范促使全世界各地的自由民主事业得到加强。

”由此可知,罗斯福新政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B.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D.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12.为履行美、英、苏首脑在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上达成的协议,以美国为主的盟军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以2万多空降伞兵为先导,近16万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下,一举突破了德军防线—“大西洋壁垒”,置德军于腹背受敌的境地。

这一事件是

A.莫斯科保卫战B.日本偷袭珍珠港

C.诺曼底登陆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3.在世界反法西斯统战线建立前,中国独立抗击了50万到70万敌军,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

在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海外派遺军中有120万被牢牢钉在了中国。

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A.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

B.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C.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4.“不论是从战争史还是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看,它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首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同盟,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家免于外来侵略,而且是为了世界一切人的人权免于强权的蹂躏。

”上述引文最有可能出自于

A.《共产党宣言》

B.《开罗宣言》

C.《凡尔赛和约》

D.《联合国家宣言》

15.1975年生产计机软件的微软公司仅是一家小型企业。

比尔・盖茨为其创始人之一,到1999年,在短短的24年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90.5万倍,公司市值达5000亿美元左右。

该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的时代B.社会保制度的建立

C.经济全球化的开启D.信息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

16.某学校举办一次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风云”的影视回顾展,以下是某班参展影片的片段——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说:

“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

”根据片段判断,该影片为

A.《诺曼底登陆》B.《血染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

17.“在30年代,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

《大国崛起》这段解说词评论的是()

A.“科技立国”政策B.罗斯福新政

C.斯大林模式D.改革开放

18.有人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胜利。

下列行动最能体现这个观点的是

A.慕尼黑会议

B.雅尔塔国际会议的召开

C.诺曼底登陆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19.这场战争的最直接最深刻的结果,是它大大加速了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的衰落和美国与苏联这两个欧洲侧翼大国的真正崛起,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完全被战火所摧毁,被新的国际格局取而代之。

“这场战争”指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朝鲜战争

D.美苏冷战

20.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政治改革初见成效B.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

C.导致苏联的解体D.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1.近年来,中美摩擦一直不断,美国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

上世纪20年代,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倡议召开了(  )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22.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地打击。

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张,最终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美国则实行了罗新新政,其主要作用是:

A.使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

B.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与巩固,缓和了危机。

C.从根本上变革了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

D.摧毁了法西断势力,沉重打击了殖民体系

23.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A.封建专制主义

B.法西斯主义

C.世界经济危机

D.黑人奴隶贸易

24.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

在下列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

B.关于二战的电影《最长的一天》

C.长篇小说中关于德国闪电战的描述

D.当时拍摄的德国通过华沙街头的照片

25.下表是某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的整理。

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错误的表述是

事件

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珍珠港事件

斯大林格勒战役

雅尔塔会议

时间

1939年9月

1941年12月

1942年7月~1943年2月

1945年2月

影响

二战全面爆发

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标志着二战结束

选项

A

B

C

D

 

A.AB.BC.CD.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4年6月,美英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选项D符合题意;德军突袭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A排除;日军偷袭美海军基地珍珠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B排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C排除。

故选D。

2.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得到了部分民众的支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所以说是“是政治上的成功”,C符合题意;极大改善了美国人民的生活,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都是经济方面的,AB排除;形成了美国的中央集权表述与史实不符,D排除。

故选择C。

3.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为协调军事行动争取战争胜利而召开的国际会议”和所学知识,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已经发生根本转变。

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同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雅尔塔会议对于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法西斯的作战行动、加速二战胜利进程等起了重要作用,故C符合题意;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是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帝国主义列强召开的国际会议,故AB不符合题意;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即《联合国家宣言》,其内容是签字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成立,故D符合题意;1944年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不合题意;发表《开罗宣言》、发表《波茨坦公告》与题干无关,故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5.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20年代,美国盛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造成了生产商品扩大的趋势和人们的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最终造成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故B符合题意;罗斯福的国家干预是为了解决这次经济危机,故A不符合题意;垄断经济是帝国主义阶段的一种经济形式,故C不符合题意;例行节俭是一种具体行为,不是一种经济思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分析题文情报,获取信息“十二月七日,珍珠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39年9月日,与“12月7日”不符合;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诺曼底登陆,和“珍珠港”无关;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是1945年8月15日,与“12月7日”不符合。

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7.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增多”“达到最大规模”这些关键词直接有关的事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国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达到最大,B符合题意;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A排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与“达到最大规模”不符,C排除;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D排除。

故选择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8.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打击了美国,为了巩固资本主义统治,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在工业上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制定了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有效的缓解了危机的危害,A项符合题意;金融业上采取了整顿银行的措施,恢复了银行的信誉,B项不符合题意;农业上,调整农业政策,缩减农产品,政府给补贴,C项不符合题意;公共工程方面,实行以工代赈,有效的解决了失业人口的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能够判断“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的内容来源于《国家工业复兴法》,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识记能力。

9.D

解析:

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德国、日本与意大利结合了法西斯侵略集团,对世界实行侵略扩张的恐怖主义政策。

故选D。

10.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是在1922年,与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无关,选项D都符合题意;面对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渡过了经济危机,排除A;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1933年德国希特勒出任总理,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排除B;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1936年日本军部上台组阁,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排除C。

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时间上进行分析,意大利是在1922年走上法西斯道路的,面对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德国和日本,不要混淆知识点。

11.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使全世界各地的自由民主事业得到加强。

”可知,材料评价的是罗斯福新政法影响,罗斯福新政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C符合题意;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与“自由民主事业”不符,A排除;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与“自由民主事业”不符,B排除;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D排除。

故此题选择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

12.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以美国为主的盟军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以2万多空降伞兵为先导,近16万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下,一举突破了德军防线——‘大西洋壁垒’,置德军于腹背受敌的境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提及的军事行动是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C符合题意;莫斯科保卫战在1941年发生,A排除;日本偷袭珍珠港是在1941年发生,B排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发生在1942年,D排除。

故此题选择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13.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在世界反法西斯统战线建立前,中国独立抗击了50万到70万敌军,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

在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海外派遺军中有120万被牢牢钉在了中国。

”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D选项符合题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

A选项不符合题意;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

B选项不符合题意;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

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日本在1941年12月偷袭美国的太平洋军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ABC和题干材料无关,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15.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合所学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

1945年底,美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windows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的一套操作系统,它问世于上世纪80年代,起初仅仅是Microsoft-DOS模拟环境,后续的系统版本由于微软不断的更新升级,不但易用,也慢慢的成为家家户户人们最喜爱的操作系统。

题干“1975年生产计机软件的微软公司仅是一家小型企业。

比尔・盖茨为其创始人之一,到1999年,在短短的24年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90.5万倍,公司市值达5000亿美元左右”反映了信息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战争与革命的时代、社会保制度的建立、经济全球化的开启,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16.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实施登陆。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迫使法西斯德国两线作战,对德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覆亡,故A符合题意;1941年,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故B排除;1943年,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故C排除;1945年,苏军取得柏林战役的胜利,故D排除。

故选A。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诺曼底登陆。

17.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评论的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的罗斯福新政。

新政的特点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选B。

18.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有人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胜利。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动最能体现这个观点的是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际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

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代表在美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国家,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9.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这场战争的最直接最深刻的结果,是它大大加速了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的衰落和美国与苏联这两个欧洲侧翼大国的真正崛起,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完全被战火所摧毁,被新的国际格局取而代之”可知,“这场战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合所学可知,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格局被冲垮,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苏联成为唯一一个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美苏两级格局逐渐形成,故B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法欧洲国家仍占据主导地位,故A不合题意;朝鲜战争与欧洲大国无关,故C不合题意;美苏冷战是在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情况下形成的,与题干不符,故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20.D

解析:

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战后苏联的改革。

题干材料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的一些特点:

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指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赫鲁晓夫的改革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未能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所以是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A项不合题意,B项和C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不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

21.B

解析:

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一战结束后,美国倡议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为美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奠定了基础。

A项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是191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慕尼黑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38年,与题干的时间不符;D项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4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

故选B。

22.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美国为解决危机实行罗斯福新政,通过政府干预经济,使国家渡过了危机,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与巩固,缓和了危机。

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23.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为摆脱经济和政治危机,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意大利强化法西斯政权,它们疯狂对外侵略扩张,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故B符合题意;封建专制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黑人奴隶贸易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点睛】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建议学生掌握德意日法西斯建立及其对外侵略扩张的史实。

24.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其中第一手资料可信度最高,第一手资料,也叫原始资料。

如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

当时拍摄的德国通过华沙街头的照片属于原始资料,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带有个人主观观点,没有D项可信度高,电影和小说属于文艺作品。

不是第一手资料。

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5.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二战欧洲战场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所以D符合题意,AB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