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会发言材料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64741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教会发言材料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职教会发言材料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职教会发言材料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职教会发言材料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职教会发言材料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教会发言材料汇编.docx

《职教会发言材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教会发言材料汇编.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教会发言材料汇编.docx

职教会发言材料汇编

 

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暨政策学习培训会

发言材料汇编

(一)

 

会务组·广西南宁

2014年7月

目录

1.政府主导加强统筹探索有柳州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柳州市人民政府

(1)

2.突破体制障碍整合教育资源推进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河池市人民政府(8)

3.做强做大县级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岑溪市人民政府(14)

4.整合优化职教资源创新办学新模式

……………………………………………浦北县人民政府(20)

5.发挥行业优势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5)

6.发展职业教育增强企业竞争力

……………………………………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32)

7.推动集团化办学打造工业职业教育品牌

……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5)

8.以内涵建设为抓手育德优技精人才

…………………………………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42)

9.立足地方突出特色努力办好县级新型中专

……………………………………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48)

政府主导加强统筹

探索有柳州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柳州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柳州市围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政府主导、加强统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走出一条“园区互融、合作共赢,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子,初步形成了规模适宜、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职业教育发展成为全市产业升级转型的“催化剂”、园区建设的“服务器”和“三农”发展的“加速器”。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制定规划、政策支持,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我市始终坚持职业教育发展“优先规划安排、优先经费保障、优先深化改革”的“三优先原则”。

在实施首轮职教攻坚后,市政府出台了《职业教育服务柳州新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年)》等政策文件,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实施千亿元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工程、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职业教育惠民工程等四大工程,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

严格执行“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30%(2008-2010年为50%,2011-2013年为40%),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用于教育部分中,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10%”的规定。

近年来,每年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均超过2亿元,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费保障。

同时,将职业教育师资引进纳入全市人才战略同步给予保障,对从市外引进的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双师型”教师、博士和具有高级技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学科带头人,并与学校签订5年以上合同的,市政府给予学校20万元人才住房和安家补助奖励,引进的本人在家属安置、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柳州市引进人才的各项优惠待遇。

二、园区互融、合作共赢,探索职教园区建设发展新模式

为统筹发展职业教育,我市于2009年启动建设职教园区。

目前,园区已完成一期建设,总投资28亿多元,征地5236亩,已有市一职校、二职校、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和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等4所院校入驻办学,目前园区有在校生2.5万余人。

我市按照职教园区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同步推进,“城校互融、资源共享;园校互融、校企共建”的建设思路,以职业教育园区为平台,稳步开展中高职办学体制衔接、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改革试点,初步形成了具有柳州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2011年以来,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集中建设了“汽车零部件精密制造教学工厂”等10个“开放共享、服务生产、工学结合”的大型公共实训基地。

每年为企业员工开展的专项培训超过2万人次。

“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等多家企业大量生产一线的员工,就来自我市职教园区培养的毕业生和培训学员。

目前,正加快推进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分院和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新校区的建设。

届时,职教园区的全日制办学规模将达到近5万人。

三、依托产业,合作办学,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入开展

我们坚持职业院校办学定位、专业布局与服务柳州支柱产业发展相结合,统筹、引导职业院校依托产业科学设置专业,推进产业融合。

重点打造加工制造、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和能源类4大核心专业群,集中建设汽车制造与检修、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应用以及机电技术应用等8个重点专业,积极发展旅游服务和文化艺术类2大优势专业群,适当发展农牧渔业类专业群,努力建设与柳州产业分布形态相一致的专业分布新格局。

作为广西柳州汽车城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我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涵盖整个汽车产业链、中高职本科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

目前,全市汽车、机械类专业学生占在校生的70%以上。

汽车类专业已成为柳州职业教育的第一品牌。

同时,坚持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柳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

全市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

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三农”水平

我市坚持面向“三农”发展职业教育,加大市县统筹和城乡合作办学力度,坚持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每年开展的各类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超过3万人次。

通过实施职业院校“管理下乡、设备下乡、师资下乡、课程下乡”四下乡工程,鼓励城市优质职校和县级职校建立合作关系,以“基地培养+企业培训”的模式,每年帮助县级职校培养专业骨干师资,合作开展社会培训等,城乡一体有效推进。

同时,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县级职业学校加快发展,2011年以来安排用于县级职校发展的专项经费超过500万元;每年还通过“微项目”的形式支持县域农科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的功能,支持当地特色农业建设和农产品开发。

目前,各县级职校均与城市职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有效探索职业教育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五、搭建平台、协同发展,构建柳州“大职教”发展格局

我们通过搭建三大平台,统筹推进职业教育的开放合作,努力构建本市“大职教”的发展格局。

搭建柳州职业院校间合作发展平台,由在柳州的高职院校、独立学院及县级职教中心共同组成“柳州市职业院校校长协作会”,建立了职业院校定期协商和合作交流机制,努力实现柳州职业院校携手共进,共谋发展的良好格局。

搭建全市职业院校科研平台。

按照集中力量、共建共享的思路,从我市相关职业院校中选派专门人才,充实到柳州市职业教育研究所,进一步加强我市职业教育整体科研实力,努力将柳州市职业教育研究所打造为全市职业教育科研和智囊平台。

搭建全市职业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职教园区资源优势,整合入驻院校信息化平台资源,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搭建职教园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方面的重要基础作用,以信息化推进我市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六、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形成柳州职业教育品牌效应

通过政府主导、加强统筹,全市职业教育规模和质量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29所,在校生近8万人。

其中高职院校4所(区属1所),在校生3万多人;中职和技工学校25所(区属8所),在校生4万多人。

柳州是广西拥有市属高职院校最多的城市。

其中,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广西首批特色高校。

25所中职学校中,6所(含区属)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到柳州视察职业教育。

柳州市政府作为全国唯一的地市级政府代表在2010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

尽管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是县域职业教育面临发展困境。

由于县级职校的专业师资和实训条件非常有限,与市场对接、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不强,因此生源逐年减少,办学难以为继。

二是中职招生面临很大困难。

近几年,初中毕业生生源总量在下降,而社会的普高热从上到下并没有降温,普通高中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招生规模都在不断地扩大,进入高中的门槛越来越低,这使得本来就先天不足的职教更是步履艰难。

三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部分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愿望不强,动力不足。

四是专业布局和结构有待优化。

我市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地方产业未能很好对接,毕业生在数量和结构上都无法满足柳州产业发展的需要。

专业的同质化程度较高。

五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程度不高。

下一步,我们将借全国、全区职业教育工作大会召开的东风,以在全区率先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以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深入推动我市职业教育关键领域的改革、创新与发展,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形成“学技术到柳州,好就业在柳州”的强大辐射力,努力打造柳州职业教育升级版。

一是提升柳州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水平。

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职教园区的建设和管理,重点在内涵发展和质量建设上下功夫,加快实现职教园区功能集约共享,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努力将职教园区建设成为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示范窗口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成为全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典范。

二是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关键领域改革创新。

着手组建广西汽车产业职业教育集团,按照“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发展思路,推进广西柳州汽车城汽车产业龙头企业与职业教育骨干院校专业群有机衔接,在专业规划、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实现深度合作,形成产教对话机制和协作机制,实现产业链与专业链的无缝对接。

三是加快柳州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

围绕“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加快探索发展国际化职业教育”这一目标,研究制定《柳州市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学习借鉴德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成功经验,努力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职业资格认证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更好地助推柳州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展望未来,我们将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加快推进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努力把柳州建设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示范市和西南一流的、最大的职业教育基地。

 

突破体制障碍整合教育资源

推进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河池市人民政府

河池是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的特殊类型的后发展欠发达地区。

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以突破体制障碍为抓手,以构建大职业教育为目标,下大力气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努力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目前,河池市有中等职业学校16所,其中国家重点中职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学校1所,自治区级重点及示范中职学校3所,有8个自治区级示范专业、4个自治区级示范实训基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

中职校园占地面积2130亩,校舍建筑面积4.7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8亿元(其中教学实训设备总值1.5亿元),专任教师1133人(其中双师型“教师”432人),在校生40102人,面向社会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每年达1.5万人次以上。

2011年12月,我市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全区职业教育攻坚进步市”,市教育局被评为“全区职业教育攻坚先进集体”。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思想解放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大提速

越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越是要加强职业教育,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

2008年,我市出台《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河池市中等职业教育攻坚方案》,理清职业教育发展思路,铁定决心突破机制体制障碍,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做大职业教育龙头,以职业教育推动全市脱贫致富的步伐。

几年来,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全市咬紧牙关投入5.5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在河池中心城区征用350亩最好的地,投入3.5亿元建设可容纳10000人规模的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新校区。

推动东兰、天峨、凤山三县职校完成整体搬迁重建和其他中职学校项目建设,全市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二、以管理体制改革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瓶颈

“多部门办学、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等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河池职业教育的发展,造成职教资源配置不合理、重复办学、分散办学、学校规模小、同质化严重、专业设置与产业不匹配、校际间恶性竞争等突出问题。

这样的管理体制不打破,政府难以进行统筹规划,教育行政部门也无法发挥指导和管理作用,不能推动学校做大做强。

为此,2008年,我市以打破管理体制阻碍为突破口,进行大胆改革,建立由政府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具体隶属(归口)市教育局管理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将分别隶属市农机局、财政局、民委、粮食局的四个市级中职学校整合为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归口市教育局管理。

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也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各部门支持配合下,积极探索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整合原先12个相类似的专业大类,成立财经商务、机电技术、电子信息、交通运输、民族文化艺术等5个教学部,建立以教学部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工作机制,形成学校、教学部两级管理体制,破除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后,管理效能降低、专业建设滞后、教师能动性难以发挥的弊端,提高了管理效能、优化了专业设置、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学校进一步做大做强。

三、以资源整合构建职业教育发展大格局

过去,我市职业教育曾面临“学生不断减少,设备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争抢生源激烈”的严峻形势。

为突破职业教育发展困局,我市对职业教育资源实行合并式的大整合。

2008年,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成立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的决定》,把资源整合作为推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重要战略。

一是实施市级职校大整合,发挥“1+1>2”的作用。

2008年7月,我市将机电工程学校、财经学校、民族中专、经贸学校四校整合成立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经过艰苦努力,该校一年实现成功整合,两年实现三级跳,由自治区重点中职学校跃升为自治区示范中职学校、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立项建设学校,并建成4个自治区示范性专业和3个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办学规模达到全日制在校生7000人以上,成为广西职业教育整合发展的典范。

二是实施县级职校整合,让县级职校也跻身名校。

宜州市(县级市)整合民族职业中专学校、技校、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宜州市职教中心,发展成为自治区示范中职学校,并建成2个自治区示范性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达到2000人以上规模;都安县整合县职业中专学校、农机校、农广校、教师进修学校成立都安县职教中心,发展成为自治区示范中职学校,并建成1个自治区示范性专业和1个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全日制在校生达到2300人以上规模。

三是加强对部门力量的整合,凝聚职教发展合力。

我市明确了发改、财政、教育、人社、编办、住建、国土、宣传等部门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对涉及职业教育发展的资源整合、土地规划、项目建设、经费保障、教师入编等问题,各尽其责、各司其职、简化程序、特事特办,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推进。

四、以专业统筹解决制约职教发展的老顽疾

2008年实施职业教育攻坚战以前,我市及县(市、区)中职学校在专业建设上,存在“专业重复、缺少品牌、没有特色”的顽疾。

针对这一问题,我市提出“专家治校、专业兴校”的思路,由政府引导,成立由企业专家、行业能手、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方案等,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对接柳(州)来(宾)河(池)一体化发展,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及宜州市职业教育中心瞄准柳州工业园区,重点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对接“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河池巴马国际养生旅游学校重点建设养生旅游、星级酒店管理、旅游服务等专业;其他县级中职校以服务扶贫开发,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为主,在学历教育方面建设1-2个骨干或涉农专业。

目前,全市初步形成在区域内统筹专业设置的格局,专业设置由124个缩减到现在95个,学生向重点专业集聚,其中20个骨干专业达到年招生规模200人以上的规模。

经过全市专业设置统筹,我市各中职学校认真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以品牌立校、特色兴校,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都安县职教中心深化贯通中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畅通中高职立交桥,吸引广大学生读中职上高校。

2014年上半年,该校已有286人被高校预录,有46名学生参加对口升本科招生,其中42人被院校预录取,录取率达到91.3%。

宜州市职教中心树立“联系百年名校搞就业,走进百强企业找订单,服务地方经济促发展”的办学理念,打造就业品牌,与名校、名企建立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

近年来,学校安排到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以及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国际会议中心就业的学生有200多人,到著名企业就业的学生更多,学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

优质就业吸引众多的学生报读,促进了学校发展。

五、以统筹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促进贫困地区民生改善

我市及各县统筹各级各部门的培训资源,以中职学校为主体成立农民工培训中心,按照“政府统筹、部门支持、学校实施、群众受惠”的机制运行,集中力量组织大规模培训,破解了过去培训机构多而杂乱、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小打小闹、无序竞争的培训乱象,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

如,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成立河池市农民工培训中心,通过政府统筹发改委、扶贫、人社、移民、商务等部门培训项目,利用该校的师资、设备等优势,为农民工、库区移民和下岗失业人员,开办维修电工、焊工、汽车驾驶员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及提供转移就业服务。

2013年,该农民工培训中心培训农村劳动力5000多人,实现转移就业4000多人,人均收入比培训前增加8000元以上,开创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新模式,促进了贫困地区的民生改善。

发展职业教育难,贫困地区发展职业教育更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本次会议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创建民族地区示范职教园区、示范职教集团、打造全国品牌职业院校为目标,实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工程。

一是稳步推进以市为主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整合市级职业教育资源,将市卫生学校和市农业学校归口教育部门管理。

二是以职业教育“1148工程”为抓手,成立河池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心,领导和规划全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组建河池市职业教育集团,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都安县职教中心、宜州市职业教育中心、河池巴马国际养生旅游学校为骨干,带动区域内职业学校集团化办学,推动我市四个片区职业教育发展,建设好职业教育园区。

三是抓好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推动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创建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努力打造全国、全区一流品牌学校,建立具有河池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实现全区“两个建成”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做强做大县级职业教育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岑溪市人民政府

岑溪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2005年8月成立职业教育中心,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职业教育中心的主体,2009年实施职业教育攻坚,先后投入资金1.8亿元推进基础能力建设,使市职校从起初占地不足20亩、在校生不足600人发展到现在占地570亩、在校生1.13万人、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的规模。

市职校2009年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014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岑溪市2011年被确定为全区县级政府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综合试点县(市)。

我市大胆改革创新,做强做大职业教育,有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是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

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地方提供各类产业人才,吸引了七星精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大批企业来岑溪发展,促进了岑溪石材产业、陶瓷产业等产业的壮大发展。

2013年实现财政收入16.42亿元。

二是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大批农村青年通过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进城务工月平均工资2300元以上,为家庭增收致富提供重要支持。

三是拓宽学生升学途径。

我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对口专业考试,2013年有38人通过对口高考升入二本高校,2014年达到93人。

读中职成为学生上大学的一条新的“光明大道”。

四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职业教育的逐年发展,招生的逐年扩大,更多青少年在校接受教育,2013年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比2008年下降了55.2%,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我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重发展,确保三个到位推进职业教育建设

一是确保组织领导到位。

坚持党政领导主抓,市委书记、市长亲任职教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副书记、党校校长兼任职教中心主任,市政府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市人大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监督、检查、评估;市政协做好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调研及建言献策。

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政策文件,明确教育、财政、人社部门等各相关部门职责,既各司其职,又通力合作,形成了全市上下抓职业教育的合力。

同时,落实激励措施,对有关单位招生、培训、就业等主要指标进行考核,兑现奖惩,形成规范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二是确保建设资金到位。

资金问题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

为破解这一瓶颈,岑溪市通过“拨筹争贷”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加快职教中心基础设施建设。

“拨”:

即把发展职业教育经费划入财政预算,按教育比例足额划拨经费。

“筹”:

即整合有关单位部门筹措资金。

“争”:

即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

“贷”:

即向金融机构借贷资金。

自2005年来,共筹集资金1.8亿元,新建校舍总面积15.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2.4万平方米,实训车间9000平方米,建成篮球场8个,排球场6个,400米跑道标准运动场一个,教学设备总价值2589万元。

三是确保建设项目到位。

岑溪市紧紧抢抓发展机遇,认真把握国家和自治区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精心谋划本市职业教育项目,根据学校办学需要和社会需求,向上级争取各类项目建设。

自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以来,先后争取并建成机械加工实训基地、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实训基地、汽车创新实训中心等实训基地共3个,建成田径运动场1个、教师公租房1幢,在建教学实训综合楼1幢,在建实训基地1个,在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1个,各项目总投资达4500万元,使得学校的办学设施设备在短时期内不断完善。

二、重内涵,强化三个建设抓实职业教育管理

一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岑溪市委、市政府对教师予以优先配置,先后通过高校双选会招聘和社会考录形式招聘专业教师58人。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骨干引路及开展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学校先后派出骨干教师16人次赴德国、新加坡等地进修学习。

目前参加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对口专业培训的教师达到56人次,派送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232人次,派出9位骨干教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参加培训。

积极推进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倡导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师风。

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二是强化优质专业建设。

在专业设置上,我们根据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地方传统优势产业、引进培植的主导产业、服务“三农”产业等领域市场需求,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包括电子制图、石材工艺加工、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等13个专业,初步建起模具制造技术、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和服装设计与工艺等6大专业群。

在抓好基础专业建设的同时,积极争取到上级专业资金支持,强化优势、优质、特色专业发展,先后建起自治区示范性专业3个,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十二五”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立项建设实训基地3个。

三是强化特色教学建设。

学做人、学技能是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

我们面对职业学校生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