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场建设与奶牛分段饲养管理发布时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61120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场建设与奶牛分段饲养管理发布时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牛场建设与奶牛分段饲养管理发布时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牛场建设与奶牛分段饲养管理发布时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牛场建设与奶牛分段饲养管理发布时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牛场建设与奶牛分段饲养管理发布时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牛场建设与奶牛分段饲养管理发布时间.docx

《牛场建设与奶牛分段饲养管理发布时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场建设与奶牛分段饲养管理发布时间.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牛场建设与奶牛分段饲养管理发布时间.docx

牛场建设与奶牛分段饲养管理发布时间

牛场建设与奶牛分段饲养管理发布时间

牛场的建设1.牛场场址的选择:

牛场要建在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土地坚实、地下水位低、便于排水并且有斜坡的开阔平坦地方。

土质应是干燥、透水性强、保温良好的沙壤土地。

被有机物、病原菌污染过的土壤不宜建牛场。

牛场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能保证生活生产、牛群等用水。

交通应便利,供电方便,要求距道路不少于100米,距交通干线200米以上。

牛场应当在居民点的旁边,在住宅区的下风头,距住宅区150-300米。

2.牛舍建筑:

奶牛舍最适合的温度是9℃-17℃,温度低于0℃或高于24℃,对奶牛有一定影响,尤其是高温高湿的环境,对产奶量影响较大。

应采用半开放式牛舍,设有顶棚,四面敞开。

奶牛舍多为双列式,中间有一条通道,宽1.5-1.8米,牛床应做成斜面,一般坡度为1%-1.5%,成年牛的牛床长1.8-2.0米,宽1.2-1.3米,床下坡面设有排粪沟。

宽30㎝,深8㎝。

牛床前设有固定的水泥饲槽和颈枷,饲槽宽0.5米,深0.25-0.3米。

每栋牛舍的前面或后面,要有运动场,在场内设有饮水池,同时有凉棚、盐槽,运动场面积根据每头牛占20㎡-25㎡计算。

奶牛分阶段饲养管理1.犊牛的饲养管理:

此时期可分为新生期(出生-7日龄)和生后期(8日龄-断奶)。

犊牛出生后应尽早饲喂初乳,一般应在30-50分钟内吃上初乳,而且喂量不应少于1㎏。

生后5-7天内,每日喂奶3次,每次间隔8个小时。

犊牛生后应立即用干草或干抹布将口腔和鼻部周围的黏液擦干,有利于呼吸。

断脐不需要结扎,用碘酒消毒。

在管理上做到“三勤”:

即勤打扫、勤换垫草、勤观察。

生后采用的哺乳方法主要为人工哺乳,第七天开始喂常乳,逐渐过渡,防止造成消化不良。

及时补饲,加强运动。

2.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育成牛指断奶后到配种前的母牛。

管理要点为:

合理搭配精粗饲料,增加瘤胃运动,控制精料。

加强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经常刷拭身体,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过肥,避免早熟。

3.成乳牛的饲养管理:

日常管理:

合理搭配日粮比例,粗饲料作为牛日粮的主体,饲喂量以干物质计不应超过乳牛体重的3.5%。

粗饲料的长度为1.5-2㎝。

加强泌乳牛的运动,运动不足可造成泌乳下降,繁殖率低。

干乳期对高产奶牛可采用逐渐干奶法,即在12-20天内停止泌乳。

饲喂以优质干草、青贮为主,少喂精料。

围产期时,产前两周逐渐增加精料喂量,临产前应补喂维生素A、D、E,防止胎衣不下。

分娩后,应喂给温热足量麸皮盐水。

加强按摩促进消肿。

泌乳盛期,指产后16-100天以内。

此时期要求日粮适口性好、体积小、积类多。

每日饲喂3次,同时补足必需维生素A、D、E及钙、磷、苏打等。

为充分发挥高产奶牛的产奶潜力,在泌乳盛期可采用“交替饲养法”(又称节律性饲养法),即每隔一定天数,改变饲养水平和饲养特性的饲养方法。

通过这种周期性的刺激,可以提高母牛的食欲和饲料转化率,从而增加奶牛的泌乳量。

4.挤奶技术:

挤奶次数:

一般日产15㎏以下乳牛每日挤奶2次;15㎏以上日挤奶3次。

每次挤奶的间隔时间尽可能保持均等。

挤奶方法:

手工挤奶,机械挤奶。

目前,手工挤奶已逐渐被淘汰,因为此法对*****损伤大,易造成奶污染。

现在最先进的方法是建挤奶厅,集中封闭挤奶。

奶完全隔绝于外界环境,杜绝了二次污染。

牛场的建设1.牛场场址的选择:

牛场要建在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土地坚实、地下水位低、便于排水并且有斜坡的开阔平坦地方。

土质应是干燥、透水性强、保温良好的沙壤土地。

被有机物、病原菌污染过的土壤不宜建牛场。

牛场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能保证生活生产、牛群等用水。

交通应便利,供电方便,要求距道路不少于100米,距交通干线200米以上。

牛场应当在居民点的旁边,在住宅区的下风头,距住宅区150-300米。

2.牛舍建筑:

奶牛舍最适合的温度是9℃-17℃,温度低于0℃或高于24℃,对奶牛有一定影响,尤其是高温高湿的环境,对产奶量影响较大。

应采用半开放式牛舍,设有顶棚,四面敞开。

奶牛舍多为双列式,中间有一条通道,宽1.5-1.8米,牛床应做成斜面,一般坡度为1%-1.5%,成年牛的牛床长1.8-2.0米,宽1.2-1.3米,床下坡面设有排粪沟。

宽30㎝,深8㎝。

牛床前设有固定的水泥饲槽和颈枷,饲槽宽0.5米,深0.25-0.3米。

每栋牛舍的前面或后面,要有运动场,在场内设有饮水池,同时有凉棚、盐槽,运动场面积根据每头牛占20㎡-25㎡计算。

奶牛分阶段饲养管理1.犊牛的饲养管理:

此时期可分为新生期(出生-7日龄)和生后期(8日龄-断奶)。

犊牛出生后应尽早饲喂初乳,一般应在30-50分钟内吃上初乳,而且喂量不应少于1㎏。

生后5-7天内,每日喂奶3次,每次间隔8个小时。

犊牛生后应立即用干草或干抹布将口腔和鼻部周围的黏液擦干,有利于呼吸。

断脐不需要结扎,用碘酒消毒。

在管理上做到“三勤”:

即勤打扫、勤换垫草、勤观察。

生后采用的哺乳方法主要为人工哺乳,第七天开始喂常乳,逐渐过渡,防止造成消化不良。

及时补饲,加强运动。

2.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育成牛指断奶后到配种前的母牛。

管理要点为:

合理搭配精粗饲料,增加瘤胃运动,控制精料。

加强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经常刷拭身体,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过肥,避免早熟。

3.成乳牛的饲养管理:

日常管理:

合理搭配日粮比例,粗饲料作为牛日粮的主体,饲喂量以干物质计不应超过乳牛体重的3.5%。

粗饲料的长度为1.5-2㎝。

加强泌乳牛的运动,运动不足可造成泌乳下降,繁殖率低。

干乳期对高产奶牛可采用逐渐干奶法,即在12-20天内停止泌乳。

饲喂以优质干草、青贮为主,少喂精料。

围产期时,产前两周逐渐增加精料喂量,临产前应补喂维生素A、D、E,防止胎衣不下。

分娩后,应喂给温热足量麸皮盐水。

加强按摩促进消肿。

泌乳盛期,指产后16-100天以内。

此时期要求日粮适口性好、体积小、积类多。

每日饲喂3次,同时补足必需维生素A、D、E及钙、磷、苏打等。

为充分发挥高产奶牛的产奶潜力,在泌乳盛期可采用“交替饲养法”(又称节律性饲养法),即每隔一定天数,改变饲养水平和饲养特性的饲养方法。

通过这种周期性的刺激,可以提高母牛的食欲和饲料转化率,从而增加奶牛的泌乳量。

4.挤奶技术:

挤奶次数:

一般日产15㎏以下乳牛每日挤奶2次;15㎏以上日挤奶3次。

每次挤奶的间隔时间尽可能保持均等。

挤奶方法:

手工挤奶,机械挤奶。

目前,手工挤奶已逐渐被淘汰,因为此法对*****损伤大,易造成奶污染。

现在最先进的方法是建挤奶厅,集中封闭挤奶。

奶完全隔绝于外界环境,杜绝了二次污染。

如何搞好奶牛舍和奶牛体的卫生发布时间

一、抓好牛舍卫生 

  养好奶牛必须搞好牛舍卫生。

  1.及时清除牛舍内外、运动场上的粪便及其他污物,保持不积水、干燥。

  2.奶牛舍中的空气含有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如果浓度过大、作用时间长,会使牛体体质变差,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升高等。

所以应安装通风换气设备,及时排出污浊空气,不断进入新鲜空气。

  3.每次奶牛下槽后,饲槽、牛床一定要刷洗干净。

清除出去的粪便及时发酵处理。

  4.牛舍内的尘埃和微生物主要来源于饲喂过程中的饲料分发、采食、活动、清洁卫生等,因此饲养员应做好日常工作。

  5.种树、种草(花),改善场(区)小气候。

绿化环境,还可以营造适宜温度(奶牛适宜的温度为5~10)、湿度(奶牛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70%)、气流(风)、光照(采光系数为1:

12)等环境条件。

夏季枝繁叶茂,可遮阳、吸热,使气温降低提高相对湿度。

  6.降低噪声。

奶牛对突然而来的噪声最为敏感。

有报道当噪声达到110~115分贝时,奶牛的产奶量下降10%~30%;同时会引起惊群、早产、流产等症状。

所以奶牛场选择场址时应尽量选在无噪声或噪声较小的场所。

  7.防暑防寒。

夏季特别要搞好防暑降温工作,牛舍应安装换气扇,牛舍周围及运动场上,应种树遮阳或搭凉棚。

夏季还应适当喂给青绿多汁饲料,增加饮水,同时消灭蚊蝇。

冬季牛舍注意防风,保持干燥。

不能给牛饮冰碴水,水温最好保持在12℃以上。

8.严格消毒制度。

门口设消毒室(池),室内装紫外灯,池内置2%~3%氢氧化钠液或0.2%~0.4%过氧乙酸等药物。

同时,工作人员进入场区(生产区)必须更换衣服、鞋帽。

对带有肉食品或患有传染病的人员不准进入场区

二、做好牛体卫生

  经常保持牛体卫生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1.严格防疫、检疫和其他兽医卫生管理制度。

对患有结核、布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奶牛,应及时隔离并尽快确诊,同时对病牛的分泌物、粪便、剩余饲料、褥草及剖析的病变部分等焚烧深埋无害化处理。

另外,每年春秋季各进行1次全牛群驱虫,对肝片吸虫病多发的地区,每年可进行3次驱虫。

  2.刷拭。

刷拭方法:

饲养员先站左侧用毛刷由颈部开始,从前向后,从上到下依次刷拭,中后躯刷完后再刷头部、四肢和尾部,然后再刷右侧,每次3~5分钟。

刷拭宜在挤奶前30分钟进行,否则由于尘土飞扬污染牛奶。

刷下的牛毛应收集起来,以免牛舔食,而影响牛的消化。

有试验资料表明,经常刷拭牛体可提高产奶量3%~5%。

  3.修蹄。

在舍饲条件下奶牛活动量小,蹄子长得快,易于引起肢蹄病或肢蹄患病引起关节炎,而且奶牛长肢蹄会划破*****,造成*****损伤及其他感染疾病(特别是围产前后期)。

因此,经常保持蹄壁周围及蹄叉清洁无污物。

修蹄一般在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进行。

  4.铺垫褥草。

牛床上应铺碎而柔软的褥草如麦秸、稻草等,并每天进行铺换。

为保持牛体卫生还应清洗*****和牛体上的粪便污垢,夏天每天应进行一次水浴或淋浴。

5.运动。

奶牛每天必须保持2~3小时的自由活动或驱赶运动。

奶牛场的卫生防疫

在牛场生产中应坚持“防病重于治病”的方针,防止和消灭奶牛疾病,特别是传染病、代谢病,使奶牛更好地发挥生产性能,延长使用年限,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一)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疫工作

1.日常的预防措施

(1)奶牛场应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

生产区门口应设置消毒池和消毒室(内设紫外线灯等消毒设施),消毒池内应常年保持2%—4%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药。

(2)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时应更换工作服及鞋帽,经消毒室消毒后才能进入。

(3)生产区不准解剖尸体,不准养狗、猪及其他畜禽,定期灭蚊蝇。

(4)每年春、秋季各进行一次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副结核病的检疫。

检出阳性或有可疑反应的牛要及时按规定处置。

检疫结束后,要及时对牛舍内外及用具等彻底进行一次大消毒。

(5)每年春、秋各进行一次疥癣等体表寄生虫的检查,6—9月份,焦虫病流行区要定期检查并做好灭蜱工作,10月份对牛群进行一次肝片吸虫等的预防驱虫工作,春季对犊牛群进行球虫的晋查和驱虫工作。

(6)新引进的牛必须持有法定单位的检疫证明书,并严格执行隔离检疫制度,确认健康后方可人群。

(7)饲养人员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如发现患有危害人、牛的传染病者,应及时调离,以防传染。

2.发生疫情时的紧急防制措施

(1)应立即组成防疫小组,尽快做出确切诊断,迅速向有关上级部门报告疫情。

(2)迅速隔离病牛,对危害较重的传染病应及时划区封锁,建立封锁带,出人人员和车辆要严格消毒,同时严格消毒污染环境。

解除封锁的条件是在最后一头病牛痊愈或屠宰后两个潜伏期内再无新病例出现,经过全面大消毒,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方可解除封锁。

(3)对病牛及封锁区内的牛只实行合理的综合防制措施,包括疫苗的紧急接种、抗生素疗法、高免血清的特异性疗法、化学疗法、增强体质和生理机能的辅助疗法等。

(4)病死牛尸体要严格按照防疫条例进行处置。

(二)代谢病的监控工作

由于奶牛生产的集约化和高标准饲养及定向选育的发展,提高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和饲养场的经济效益,推动了营养代谢问题研究的进展,但与此同时,若饲养管理条件和技术稍有疏忽,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奶牛的健康、奶产量和利用年限,因此必须重视奶牛代谢病的监控工作。

(1)代谢抽样试验(MPT)每季度随机抽30—50头奶牛血样,测定血中尿氮含量、血钙、血磷、血糖、血红蛋白等一系列生化指标,以观测牛群的代谢状况。

(2)尿pH和酮体的测定产前一周至分娩后2个月内,隔日测定尿pH和酮体一次,对测出阳性或可疑牛只及时治疗,并关注牛群状况。

(3)调整日粮配方:

①定时测定平衡日粮中各种营养物质含量。

②对高产、消瘦、体弱的奶牛,要及时调整日粮配方增加营养,以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4)高产奶牛群在泌乳高峰期,应在精料中适当加喂碳酸氢钠、氧化镁等添加剂。

(三)乳房、蹄部的卫生保健

1.经常保持牛舍、牛床、运动场、牛体及乳房的清洁,牛舍、牛床及运动场还应保持平整、干燥、无污物(如砖块、石头、炉渣、废弃塑料袋等)。

2.挤乳时必须用清洁水清洗乳房,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挤完乳后,必须用3%-4%次氯酸钠溶液等消毒药浸泡每个乳头数秒钟。

3.停乳前10天、3天要进行隐性乳房炎的监测,反应阳性牛要及时治疗,两次均为阴性反应的牛可施行停乳。

停乳后继续药浴乳头1周,并定时观察乳房的变化。

预产期前1周恢复药浴,每日2次。

4.每年的1、3、6、7、8、9、11月份都要进行隐性乳房炎的监测工作。

对有临诊表现的乳房炎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对久治不愈的乳牛应及时淘汰,以减少传染来源。

5.每年春、秋季各检查和整蹄一次,对患有肢蹄病的牛要及时治疗。

蹄病高发季节,应每周用5%硫酸铜溶液喷洒蹄部2次,以减少蹄病的发生,对蹄病高发牛群要关注整个牛群状况。

6.禁用有肢蹄病遗传缺陷的公牛精液进行配种。

7.定期检测各类饲料成分,经常检查、调整、平衡奶牛日粮的营养,特别是蹄病发生率达15%以上时。

秋季奶牛配种注意要点

一、抓好膘

母牛秋季发情配种的旺季在8~10月。

奶牛达到配种期,应具有中等膘情的体况,过肥或过瘦都不利于配种。

因此,过肥的牛应该减少精料的供应量,调整配方;而对过瘦的牛则要采用配合饲料补饲。

补饲的饲料配方和方法是:

大麦30%、小麦20%、黄豆10%、玉米40%、混均后,用清水浸泡4~6小时磨浆,然后添加以上饲料总量8%~10%的豆饼,5%的糠麸,1%的食盐,3%~5%的骨粉。

早晚给牛补喂两次,每次补喂量为8~10千克,并适当延长放牧时间,夜间用青草喂牛,使母牛在短期内达到膘情,发情后配种。

二、适时配种

黄牛的发情周期为18~21天,持续1~2天。

水牛的发情周期为18~25天,持续2~4天。

母牛发情后兴奋不安,食欲减少,阴部潮红、充血、肿胀,并有白色透明状黏液流出,触摸牛的臀部,牛尾高翘,安静不动,此时最适宜给母牛配种。

发情末期至发情结束后10~15小时母牛开始排卵,此时适宜配种。

黄牛在发情开始后8~12小时,水牛在发情开始后第二天下午或第三天上午。

三、催情

催情能使母牛发情配种。

这里列举三种催情的有效方法:

一是对不发情的经产母牛,可注射苯甲酸求偶二醇20~25毫克,乙烯雌酚25~30毫克或二酚乙烷40~50毫克。

注射后母牛即可发情配种。

二是用已怀孕6个月以上的健康孕妇尿,以清晨第一次排出的尿液100毫升,加入0.5%的碳酸液3毫升,混合煮沸过滤,制成催情剂。

用来对空怀母牛进行皮下注射,隔日1次,每次35~40毫升,连用3天,母牛即可发情配种。

三是用益母草30克,南瓜叶25克,红花15克混合煎水给牛内服。

也可用老枣树外皮内层0.5千克,红糖1千克,加水3千克煎水给牛早晚两次内服,连服2~3天,母牛即可发情配种。

提高奶牛繁殖率主要措施

繁殖技术在奶牛饲养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如何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方法介绍如下:

1营养与繁殖

在饲养管理中,营养不足与过量均可引起繁殖疾病。

产前、产后饲养管理中,蛋白质与能量不足均可导致子宫复旧延迟,继发子宫炎症,可造成卵巢机能不全。

维生素A、E不足,微量元素缺乏,母牛可长期不发情或发情无规律、不排卵、受精卵着床困难,胚胎早期死亡等。

粗纤维不足除可导致代谢病以外,还可造成胎衣不下与产科疾病。

各种营养成分的给予量都应根据《奶牛饲养标准》执行,根据不同类型奶牛不同时期的需要量添加。

2加强围产期饲养管理(产前3周至产后2周):

围产期指产前21d至产后15d。

围产期是牛群生产力和收益的关键控制点。

处于围产期的牛喜卧懒动,阴门松弛,产道口处于开张状态,常流出各种性状的黏液,极易受细菌感染,造成子宫炎症,饲养员应每天在运动场缓慢驱赶牛运动2次,每次1小时。

围产期奶牛舍要有良好的卫生环境,适当而有序的管理手段,能保持奶牛拥有一个健康的体质和继续生产的能力。

分娩时严格消毒产房和牛体后躯,以自然分娩为主。

3正确观察鉴定发情

对于牛场来说,正确鉴定奶牛发情,适时配种,是提高牛场奶牛繁殖率的主要手段之一,如果发情鉴定不及时,检查不适当,会造成受胎率低下,直接影响牛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奶牛发情观察很重要。

(1)看行动,食欲下降,嘶叫,产奶量下降;

(2)看精神,兴奋,两耳直立,狂躁不安,追逐其他发情牛四处游荡;(3)看爬跨,根据母牛臀部,尾根上毛丛及两肋爬跨痕迹来判断;(4)看生殖道排出新液,若母牛阴户肿胀,流出少量较稀薄黏液,该牛处于发情前期,发情盛期阴户明显肿胀,黏液量多,呈鸡蛋清样,发情后期阴户肿胀逐渐消失,黏液黄稠;(5)看阴门阴唇皱壁红肿、展平。

每天不少于四次发情观察,每次观察时间不少于30min,冬季时牛群在牛舍时间较长,可以通过观察牛床上母牛生殖道所排出的黏液情况来判断奶牛是否发情,

4适时输精

在排卵前3h内输精,奶牛受胎率最高。

准确鉴定发情牛,并对发情牛进行卵泡检查,当卵泡象成熟的葡萄,卵泡壁变薄、软而有弹性,具有一定波动时可输精。

如果对一侧卵泡发育情况把握不准时,可采取两侧子宫角同时输精。

在输精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l)输精枪前移时,如遇到阻力,应立即停止输精枪的移动;

(2)输精枪进入两侧子宫角的深度不一定一致,但两侧子宫角的输精量要一致。

5建立查清制度掌握牛群繁殖动态

卵巢与子宫监测。

产后15~20d应进行直肠检查,检查卵巢和子宫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观察发情。

产后应及时观察发情,便于检查卵巢和子宫恢复情况,针对子宫复旧不全的牛可进行子宫冲洗,促进奶牛子宫恢复正常。

对于产后卵巢及子宫恢复良好的奶牛可实施配种。

认真记录,对于产后母牛应做好如下记录:

(1)、胎衣排出时间,完整记录;

(2)、恶露排出颜色,数量的记录;(3)、是否难产的记录;(4)、产后首次发情时间记录。

6做好奶牛生殖道疾病的预防工作

奶牛生殖道疾病,如卵巢囊肿,持久黄体,子宫内膜炎,卵巢静止等将直接影响奶牛的受胎率。

对产后母牛应首先做好子宫清洗工作,对生殖道疾病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及时治疗。

对于卵巢囊肿。

可采取促黄体素100~2001U一次肌肉注射,连续5~7d;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0mg,隔日注射一次,连用2~3次;对于子官内膜炎可采取抗生素子官内注射,土霉素5~10g隔日一次进行冲洗。

持久黄体:

(1)前列腺素F2D30mg一次肌肉注射。

(2)雌二醇4~10mg一次肌肉注射。

卵巢静止:

(1)、亚硒酸钠维生素E30mll肌肉注射;雌二醇15~20mg和黄体酮100~150mg混合一次子官内注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