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栽培菌种种苗繁殖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栽培菌种种苗繁殖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栽培菌种种苗繁殖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栽培菌种种苗繁殖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楚雄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栽培、菌种(种苗)繁殖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建设的背景……………………………2
第二章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5
第三章项目概况………………………………………6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
第五章项目建设的内容和技术方案………………12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59
第七章节能、节水措施………………………………60
第八章基地的管理………………………………62
第九章项目建设进度计划……………………………62
第十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64
第十一章风险预测和分析(风险防范措施)………66
第十二章效益分析(社会经济效益)………………70
第十三章可行性结论………………………………72
第一章项目建设的背景
根据《楚雄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组建方案》,研发中心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集成的原则,重点围绕云南珍稀中(彝)药材的人工种植研究和种植技术示范、推广,云南珍稀野生菌的人工、半人工栽培研究和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利用药食两用物品开发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等方面取得突破,以科研(应用型)成果转化成产业为目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进一步加快研发中心科研成果转化,将珍稀中(彝)草药、珍稀野生食用菌、森林蔬菜等种源保护、繁殖、种植规范、技术示范、成果推广等项目顺利实施,基地建设地点拟选择在学院驾驶培训站西南角的空地和荒山上,占地70余亩。
1.珍稀中(彝)药材
我国自2000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为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一直将中药材种植作为一项重点产业来推广、发展。
国家18个部委(局)提出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化”发展战略,在全国20多个省开展了中药材种植研究和规模化生产。
云南省以全国植物资源大省的身份积极投入到此行业中,并确定了打造“云药”的目标。
通过近十多年的努力,中药材种植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种质不清、优质种源缺乏、生产不规范、产品质量不一、产品与市场脱节等。
尤为突出的是,一些名贵中药材由于繁殖困难,造成种源不足,生产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学院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中心拟发挥楚雄彝州天然、丰富、独特的道地中(彝)药材土生土长优势,建设中(彝)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其最终目的是解决名贵中(彝)药材种源繁殖难的问题,推动楚雄州乃至云南省名贵中(彝)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
2.珍稀野生食用菌(羊肚菌)
楚雄食用菌品类繁多,其中,羊肚菌主要以野生为主,但产量少、采摘困难,最为珍稀名贵。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野生羊肚菌收购总量不足300吨,其中的80%出口到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仅限于高端酒店,而随着野生羊肚菌资源的逐渐枯竭,羊肚菌市场缺口进一步扩大。
因此,开展羊肚菌人工种植是一项前景非常不错的项目。
2015年3月9日,羊肚菌暨粮经复合高效生产模式现场会在四川省金堂县赵家镇召开。
这意味着人工种植羊肚菌在四川无论是菌种繁殖技术、还是种植栽培经验都已成熟,并在四川得到了成功的推广。
楚雄是我省乃至全国野生菌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野生羊肚菌的主产区之一,楚雄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通过对金堂县赵家镇羊肚菌种植情况的全面考察,认为引进和消化科技成果,在楚雄开展羊肚菌人工种植是一项技术成熟,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具备,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项目之一。
研发中心拟建设10亩以上羊肚菌种植试验示范基地,采用“从具有成熟制种技术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购进种源,引进其成熟的种植技术并在具有丰富种植经验的菇农的指导下,让羊肚菌先在实验、示范基地上落地生根”的运行机制。
实验、示范成功后,以此为依托,逐步向楚雄州九县一市气候资源适宜的地区进行栽培技术推广,基地职能转向以生产优质羊肚菌栽培种为主,为楚雄州羊肚菌种植户提供强有力的种源保障和种植技术支撑。
3.森林蔬菜
森林蔬菜是指生长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或在森林的直接蔽护下生长,没有农药、化肥、废水、废气污染,对人体有益而极少产生副作用的可食森林植物。
本项目旨在对现有野生林菜种类、分布及蕴藏量作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一些营养价值高又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珍贵野生林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对身体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绿色环保型食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野菜资源的开发逐渐受到重视,从原来的自采自食转向加工出口,已有十几个品种出口到日本、韩国、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但是,采集不平衡,资源破坏性大;加工技术落后,质次价低;人工栽培研究太少,形不成规模。
省外仅有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的研究比较成熟,其他野生林菜的人工栽培尚在起步阶段。
日本和韩国对鲜刺嫩芽(楤木)的生产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市场供不应求,还需要大量进口。
据报道,鲜刺嫩芽在日本市场上的单价仅次于鲜松茸和鲜辣木,而美国绿色植物饮料的年销售额已达到50亿。
近年来,国内一些宾馆、饭店也以经营“山珍野菜”为招牌、特色,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供不应求,带有环保标识的绿色食品在国际市场上更为紧俏。
野生林菜的生产和加工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手工。
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林菜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发展林特蔬菜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市场潜力。
绿色产业作为现代最具竞争力的朝阳产业,一直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欢迎。
国家从政策上大力支持和引导该产业的发展,把它作为一项国计民生的“菜蓝子”工程提上议事日程,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云南省、楚雄州相继制定和出台了《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鼓励改革种植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第二章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
3.《国务院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4.《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规划纲要》
5.《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6.《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
7.《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
8.《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
9.《中共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
10.《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天然药业发展的意见》
第三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楚雄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栽培、菌种(种苗)繁殖示范基地建设
二、项目承办单位及部门
楚雄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
三、项目属性及产权属性
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基地建设包括种植、栽培示范推广基地建设和菌种(种苗)繁殖推广基地建设工程。
产权属楚雄技师学院。
四、项目建设地点及条件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学院驾驶培训站西南角,是学院预留、闲置的空地和荒山,占地70多亩。
该地块独立、集中,自然条件较好,投资容易,是学院唯一一块比较适合生物产业发展(种植、栽培、示范、推广)的理想之地。
1.场地
本项目基地建设地点地貌组成大致为:
两山梁、一凹箐,有一个天然蓄水塘、三台田地坡地。
根据近十五年的气象资料显示,楚雄市年无霜期26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日照充足,年日照2100小时以上,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2.供电
本项目用电量小,由学院供电系统提供。
另配1台小型汽油发电机,即可解决不时之需。
3.供水
本项目供水由学院供水系统提供,完全可以可满足项目用水需求。
4.人力资源
学院经过近十多年的农林专业办学,有一批数量可观、实践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队伍,为珍稀中(彝)药材、珍稀野生食用菌、森林蔬菜的种苗繁育、种植技术研发、技术推广贮备了一定的人力资源。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项目建设是深化和加快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楚雄技师学院是一所包含工、农、林、管理、商务、学前教育等多个门类、50多个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综合性技师学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
职业院校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
根据上述要求,在学院内建设生物产业研发中心种植、栽培、菌种(种苗)繁殖示范推广基地,通过基地密切产学研结合,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正当其时。
本基地既是农林项目的科研基地,产品开发基地,更是农林专业实习、实训、生产实践的重要基地,对于培养面向现代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学生的专业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具有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项目建设是做强做大我州乃至我省生物产业的需要
我州生物产业发展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不少骄人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与国内外、省内外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主要是,生物产业总体实力与生物资源优势不相称的状况长期存在,生物产业的发展实际上仍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表现在:
现代生物产业所占比重小,现有生物产品仍以原料和粗加工产品为主,深度开发不够,产业链短;大规模、高档次、深加工、精加工的龙头企业缺乏;科技研发与产业化体系不健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新产品研发能力弱,科技对产业支撑不够。
楚雄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紧紧抓住“生态、健康”这一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潮流,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州的战略目标,切实抓住生物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坚持走特色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支撑,根据国内外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面向食品、健康等领域的重大需求,以中(彝)药材保护、繁育为特色,以绿色健康食品(珍稀野生食用菌、森林蔬菜)驯化种植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将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通过生物产业研发中心种植、栽培、菌种(种苗)繁殖示范基地向全州推广辐射,帮助贫困农户获得森林资源(中药材、森林蔬菜、菌类)开发、种植的实用技术,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引导和激励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全州农产品市场竞争的能力,为实现绿色经济强州,增加农民收入做出积极贡献。
3.项目建设是发展生态农业,顺应消费者对绿色、无公害、纯天然食品广泛追求的市场需要
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充分利用云南优越的自然禀赋和发展基础,按照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顺应绿色经济发展潮流,发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优势,建设“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的生态云南。
“丰富多样”,就是要生产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生态环保”,就是要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优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楚雄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积极响应省州党委政府的号召,利用地域、设施设备和专业人才优势,拟选择驯化、培育、种植无公害、绿色、有机、优质的珍稀中(彝)草药、珍稀野生食用菌、特色森林蔬菜等,以满足当今消费者对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品质需求。
随着消费者自我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渐意识到天然植物药的重要作用,越来越重视和追求绿色食品、纯天然制品。
这使得国际植物药市场和健康营养品市场发展十分迅猛,平均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中(彝)药对医学界、美容界护肤方法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中(彝)药主要来源于天然植物或野生动物,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治疗,经过几千年的临床使用,反复筛选,毒副作用小。
中(彝)药对一些老年疾病、慢性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
随着“回归大自然”的呼吁日益高涨,人们渴望采取温和的保健、治疗方式。
在这方面,只有中(彝)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近几十年,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彝)药的开发利用更是日新月异。
我国各种中(彝)药产品不断推出,其中有不少产品取得了巨大成功,有的已经成长为在国际上颇有竞争力的民族品牌,中(彝)药养护系列就是其中成功的典范。
中(彝)药医疗、保健、美容方面需求的持续扩大,导致中(彝)药材需求的急速增长。
如生物产业研发中心选择种植和推广的珠子参、白芨、黄精是药食两用植物,也是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的品种。
又如珍稀野生食用菌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被称为当代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
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食用菌将发展成为人类主要的蛋白质食品之一。
因此,食用菌产业作为国际性的“健康食品”标志性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效益空间。
在广阔的森林中,有许多植物的芽、茎、叶、花都可以作为蔬菜食用,这些由森林植物产生的能食用的野生植物,被称为森林蔬菜。
森林蔬菜(野菜)生长在空气新鲜的林地环境中,没有受到废气、污水、农药、化肥和浮尘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对人体十分有益,故被誉为“山珍”、“林海珍品”和“绿色食品”。
如我们能在市面上买到的香椿、竹笋、黑木耳等等。
食用森林蔬菜在日本、西欧和东南亚等国,被称为天然食品、健康食品。
它不仅野味诱人,有很多独到之处,而且具有独特的价值,是风行世界的五类健康食品之一。
首先,它是洁净无公害的天然产物,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的含量普遍高于一般蔬菜,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其次,森林蔬菜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佳品,是群众致富和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
第五章项目建设的内容和技术方案
本基地项目建设拟占用荒山荒地约70余亩,基地建设地点位于学院驾驶培训站的西南角。
主要建设共四个部分:
(1)中(彝)药材良种保存、繁育、种植示范基地;
(2)羊肚菌菌种制作、人工大田种植、工厂化种植示范基地;(3)森林蔬菜人工促繁种植示范基地;(4)基地内基础设施建设。
1.中(彝)药材良种保存、繁育、种植示范基地(10-15亩)。
近期中药材繁殖种植初步选择红牙大戟、珠子参、白芨3个品种。
实现高、中、低海拔都有具体品种,为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降低生产风险。
(1)红牙大戟。
红牙大戟长期以来基本上靠野生采挖为主,由于过度采挖造成资源严重不足,并且此药用途开发不断扩大,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是近五年才开展野生变家种的稀缺中药材,由于其种子繁殖率低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基本没有人工栽培。
目前,红牙大戟干品价格380元/kg,开展红牙大戟良种繁育研究和推广有深远的意义。
(2)珠子参。
珠子参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两省。
属于高海拔地区物种,由于研究起步迟,近年来在云南只有云白药集团在丽江有少量栽培研究,种子稀缺,种子价格达5800元∕kg,药材价格260元∕kg。
针对目前高海拔地区道路不好,经济发展慢,这些地区是发展中药材的相对空白区,推广珠子参种植有较大的空间。
(3)白及:
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和江浙一带,其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适宜种植区域广阔;白及生长中需要有与其共生的真菌才能生长得好,目前尚无人培养出专门的白及共生菌,种植存在一定的困难,扩大种植的推进速度较慢,全国各地均在大力盲目发展白及,但成功的少。
种源需求缺口在3~5年内将很大。
如果能成功的解决共生菌问题将极大推动白及产业的发展,短时期内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白及用途极广,其用途涉及工业、医药行业、美容业、烟草行业等,在5~10年内白及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红芽大戟
红芽大戟,茜草科红芽大戟属植物,多年生、直立草本,生于低海拔旷野草丛中。
KnoxiaL.红芽大戟属,茜草科,约2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和大洋洲,其中红芽大戟K.corymbosaWilld.等3种,我国西南部和南部亦产之。
直立草本或亚灌木;叶对生;托叶与叶柄合生,全缘或有刺毛;花小,近无柄,排成顶生的聚伞花序或伞房花序,罕为头状花序;萼管卵形,萼檐4齿裂,裂片短,近相等或1-2裂,裂片较长,宿存;花冠漏斗状,4裂,裂片镊合状排列;雄蕊4,着生于冠管喉部,花丝短,花药背着,线形;花盘肿胀;子房下位,2室,每室有胚珠1颗,花柱丝状,顶端2裂;果小,近球形,有2个不裂的果瓣;种子有一厚而粗的种柄,种皮薄,有肉质的胚乳。
资源分布: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
化学成份:
根含游离蒽醌0.12%及结合蒽醌0.1%,游离蒽醌有虎刺醛(damnacanthal),甲基异茜草素(rubiadin),3-羟基檄树素(3-hy-droxymorindone),红大戟素(knoxiadin)。
还含丁香酸(sy-ringicacid)。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
红大戟50%乙醇提取物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2.利尿作用:
生红大戟水煎浓缩液小鼠灌胃80g/kg,2-3小时后,尿量明显增加。
功效:
泻水逐饮:
主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形证俱实者。
也可用于痰饮积聚,胸膈胀满,胁肋隐痛。
消肿散结可用于痈肿疮毒及痰火瘰疠,内服外用均可。
临床应用:
1.用于水肿腹水,留饮胸痛等症。
大戟攻水逐饮的功效,与甘遂相似,故可用于胸水、腹水、水肿喘满等症,多与甘遂、芫花等同用。
2.用于疮痈肿痛及痧胀等症。
本品外用能消肿散结,内服能攻泻而通结滞。
如常用成方玉枢丹,即是红芽大戟配伍千金子、山慈菇、五倍子、雄黄、麝香等品而成,外涂用于消疮肿,内服治痧胀、腹痛、胸脘烦闷、呕吐泄泻等症。
3.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
大戟根洗净,刮去粗皮,切片,每斤以食盐3钱,加水适量拌匀,吸入后晒干或烘干呈淡黄色,研成细末装入胶囊。
日服2次,每次1.5~2分,隔日1次,空腹温开水送下,6~9次为一疗程。
共观察60余例,均有显著的消肿作用,一般经治6~7天后水肿即完全消失。
患者服药后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泻。
其泻下作用常在服药后2~4小时最为剧烈;如症状严重,可进食水果或冷糖开水,反应即可减轻。
服药期间用低盐饮食,禁食生冷、辛辣、鱼及猪头肉等发物.禁用于孕妇、心力衰竭、食道静脉曲张及体弱者。
4.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或其他肝硬变腹水
大戟鲜根洗净晒干磨粉,用小火焙成咖啡色,装入胶囊,成人每次0.6~O.9克,隔日或隔2日服药1次,7~8次后停药1星期,以后视病情再服.若腹水巳退,可选用人参养荣丸等调理。
曾试治20例,经服药5~36次不等,显效(腹水消失,健康改善,体力基本恢复)9例,好转(腹水显著减少,全身情况改善)9例,无效2例。
治程中主要反应为腹泻、恶心、呕吐及腹痛等,经数小时后可自行消失;但亦有人观察到,一般服粉剂0.6克时药物反应都能耐受,如超过1.8克时,则反应增重,有恶寒、震颤、头昏、烦躁、口干,有时呈极度恐惧感。
反应可持续2~6小时,如及时处理即可缓解。
禁忌证同前。
红牙大戟栽培技术方案
红牙大戟长期以来基本上靠野生采挖为主,由于过度采挖造成资源严重不足,并且此药用途开发不断扩大,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是近五年才开展野生变家种的稀缺中药材,由于其种子繁殖率低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基本没有人工栽培。
红芽大戟主要通过种子繁殖,但在自然条件下,其种子的生活力和萌发率较低。
由于种子未充分成熟或胚发育不完全。
自然散落在地上的种子发芽率不到l%。
且种子的贮藏时间在1年以后发芽率均有所降低,常规方法贮藏1年以上的旧种,基本丧失生命力,几乎不能出苗。
在前入的研究基础上可知:
红芽大戟利用自然种子繁殖的效率较低,而营养繁殖大都用其药用部位一块根进行繁殖,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其药用原料,造成药材的浪费,当药材供小于求时就会加速其野生资源灭绝。
所以主要利用红芽大戟芽、叶、茎等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的尝试,并努力在移栽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以探索出红芽大戟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最佳方式。
红芽大戟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不仅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有着积极的意义,且能缩短其生长周期,实现快速繁殖,满足市场对红芽大戟药材的需求;同时,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和开发利用也必定带动了种植业、药材加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技术路线
块根、种子种植后得到健壮植株(或野生健壮植株)
经消毒的芽、茎、叶
诱导分化试验
继代增殖试验
生根壮苗试验
炼苗、移栽试验、水肥管理
大田成活植株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红芽大戟块根、种子。
由农校药用植物园提供。
1.2试验方法
1.2.1外植体的灭菌将红芽大戟块根置于花盆中种植(土质为细沙、腐殖土、黄泥土按等比混合),在30天左右即可长成约20cm左右的小植株。
选取生长健壮的植株,用自来水将表面尘土冲洗干净,用75%的酒精进行表面擦拭消毒,然后在无菌操作台中剪成长度约为2cm的植株段和单独的叶片,置于已灭菌的宽口瓶用0.I%HgCl2浸泡10min,并不断地摇动,然后用无菌水冲洗4-5遍,再用已灭菌过的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置于超净台上备用。
1.2.2接种
诱导接种:
在超净工作台上,把已进行消毒的植株顶芽、茎段(取从顶芽到根方向,取第一、二节问的材料)、叶片(如叶片稍大的话,切成O.5.1锄2的小块,否则沿叶边环剪).顶芽和茎段平放于培养基中,叶片则背或腹面与诱导培养基接触。
继代增殖接种:
作为试验材料则剪取顶端留有两个节间的顶芽。
如为获取大量的继代苗用于实验或生根壮苗则将带有愈伤组织的芽丛进行接种。
生根接种:
剪取顶端留有两个节问的顶芽作为生根材料.
1.2.3移栽试验
l、炼苗。
先将在培养室的生根试管苗(不打开瓶盖)移到室温下放置5—7d,之后半打开瓶盖,同时往瓶中喷施清水,以浸没过培养基约0.5cm为好,3d后即可洗苗(在最后一天可将瓶盖全部打开,使小茁与外界空气完全接触)。
2、洗苗。
将生根试管苗小心从培养瓶中取出,放入l%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洗净根部的培养基,在取苗和洗苗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损伤根。
3、移栽。
将洗过的生根试管苗小心地移栽到装好基质的塑料杯中,置于大棚培养。
4、管理。
在移栽后lOd,要注意用塑料膜保温保湿,相对湿度控制在85%以上,温度控制在20-30"(2.在20d后开始喷施不同的水肥。
1.2.4培养基的选择(4种不同的培养基,成分、制作略)
1.2.5培养条件
在培养室内进行培养的光照为10.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1x,温度控制在25+2℃的条件下培养.在大棚中移栽为自然光照,太阳光照太强时需及时加盖遮荫网。
试管苗移栽
试管苗从试管内移到试管外,由异养变为自养,由无菌变为有茵,由恒温、高湿、弱光向自然变温、低湿、强光过渡,生态因子变化十分剧烈,从而影响着试管苗的成活率.因此,移栽要求的土壤质地、温度、湿度及光照都很严格。
试管苗的质量是影响移栽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叶大、浓绿、幼茎粗壮、发育正常无污染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明显高于叶小、幼茎细嫩、发育缓慢和污染的试管苗,因此选择茎基部无愈伤组织,
根、芽生长粗壮,发育正常无污染的健壮苗是保证移栽成活的前提条件。
移栽试管苗时,要进行过渡性的光培炼苗,逐渐降低湿度并逐渐增强光照进行驯化,逐渐恢复气孔功能,减少水分散失,促进新根发生,以适应新环境.如果降低湿度过快,光线增加过大,会使叶片褪绿和灼伤,导致试管苗死亡或缓苗过长而不能成活。
试管苗移栽成活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向生产过渡的实际应用。
在经过外植体取材、不定芽分化、试管苗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