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教学案新版岳麓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60222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80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教学案新版岳麓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教学案新版岳麓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教学案新版岳麓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教学案新版岳麓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教学案新版岳麓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教学案新版岳麓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教学案新版岳麓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教学案新版岳麓版必修1.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教学案新版岳麓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教学案新版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教学案(新版)岳麓版必修1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教师用书独具)

●课程标准

展现本课课标,并理出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对于本课的学习目标了然于胸。

●重点难点

通过多媒体或者小黑板的展现,让学生对于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在学习中重点把握,重点学习。

重点难点

处理方法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容与特点

结合【史料探究】栏目,运用史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串,师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运用目标分解法:

将这个问题的处理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旨在让学生可以最终自主归纳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2.运用讲解归纳法:

结合【名师微博】栏目,首先归纳出清晰的条目,然后运用实例和历史的逻辑,逐条讲解透析,使学生全面理解,并牢记于心。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案例一——文字导入

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同学们是耳熟能详的。

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发展,由于战争的频繁,禹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致发展成个人专断。

据说有一次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一个首领因迟到而被禹杀了。

可见,禹似乎已不是群众的首领,而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了。

这反映了中国早期的政治管理制度已见雏形,由此导入新课——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案例二——图片导入

通过新鲜的祭祖拜祖或者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宗室家谱等图片导入,让学生观看后教师总结:

以上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宗法情节”,来源于我国古代西周的宗法制度,那么宗法制度为何影响如此之远,它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除此之外,我国古代早期还有哪些典型的政治制度?

本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教学流程设计

课程标准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点难点

1.分封制、宗法制的含义、对象、内容。

(重点)

2.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难点)

3.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难点)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朝

(1)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

(2)制度:

始创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2.商朝

(1)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2)制度:

内服与外服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

(3)特点:

商朝弥漫着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封邦建国

1.背景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

2.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3.核心

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畿是其直接驻地。

4.内容

对象

同姓亲族;异姓诸侯(功臣、姻亲、原来的附属国)

内容

土地、物资、武装和人口

权利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

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服从政令

5.作用

(1)分封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3)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阅读教材第3页“西周分封形势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分封制的哪些问题?

【提示】 

(1)分封对象多样:

既有同姓亲族,又有功臣,还有先代贵族的后裔。

(2)重点突出: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分封的地区都处于中央位置。

(3)目的明确:

巩固王室,维护统治。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1.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2)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二者关系是相对的。

3.特点:

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4.作用

(1)保障了贵族的“世卿世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2)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5.礼乐制度

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阅读教材第4页“大宗、小宗示意图”,可以看出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它与分封制的关系如何?

【提示】 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关系:

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

【判断回扣】

1.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

(√)

【提示】 大量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夏代己出现凌驾于全社会公共之上的权力,国家机构也初具规模,因此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2.分封制就是内外服制度。

(×)

【提示】 分封制是对内外服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种制度之下周王和诸侯的联系更紧密。

3.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

(√)

【提示】 王族是分封的主体,但不是唯一,因为除此之外分封对象还包括异姓功臣和先代贵族。

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4.“封邦建国”与“封建制度”中的“封建”含义不同。

(√)

【提示】 前者中的“封建”是指西周分封制中的分封诸侯的意思;后者是指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历史阶段。

5.宗法制下,长子不一定有资格继承王位。

(√)

【提示】 宗法制下只有嫡妻所生的大儿子即“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王位。

而“长子”有可能是嫡妻所生,也有可能是妾生。

前者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后者则没有资格继承王位。

分封制的特点

1.史料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

——[战国]荀况《荀子·儒效篇》

问题:

上述史料说明,西周分封的对象有什么特点?

【提示】 西周分封制下分封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

2.史料

问题:

从史料及其简要解读中可以知道,西周分封制还有什么样的突出特点?

【提示】 等级秩序森严。

 

分封制的四大特点

(1)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同姓亲族。

(2)等级森严,族权政治。

(3)受封者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权利),但要对上一级尽一系列义务。

(4)诸侯国为西周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2014·潍坊高一检测)《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这突出反映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是(  )

A.神权政治        B.禅让传承

C.族权政治D.内外兼顾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分封的诸侯国多为兄弟之国和“姬姓之国”,体现了明显的血缘关系,体现了宗法制的特点,宗法分封制属于以血缘为纽带的族权政治,故选C项。

材料没有体现神权政治和禅让制度。

材料虽然涉及内和外,但不是突出特点。

【答案】 C

【备选史料】(教师用书独具)

1.史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

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2.史料二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宗法制

1.史料 宗者,何谓也?

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

《礼》曰: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

——[西汉]班固《白虎通义》卷上《德论》

问题:

史料体现的我国古代宗法制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 血缘宗亲、等级分明,族权与政权密切结合。

2.史料 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吕氏春秋》

问题:

史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宗法制具有怎样的突出特点?

【提示】 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3.史料 

问题:

从上述史料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宗法制具有哪些特点?

【提示】 大宗和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二者之间既有血缘宗亲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且等级森严。

 

宗法制的三个特点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2)大、小宗是相对的。

(3)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2013·海南高考)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  )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解析】 题目要求回答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我国大部分朝代的皇位继承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故选B项。

一夫多妻制在宗法制之前就已经存在,排除A项。

宗法制分大宗和小宗,排除C项。

宗法制是协调家族内部关系,排除D项。

【答案】 B

【备选史料】(教师用书独具)

 史料 “宗法制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继承法,也是继统法。

这种继统法,必须首先严格区别嫡庶关系。

”“由于西周奴隶制国家体制是与宗法制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各奴隶主贵族十分重视‘宗子’的特殊地位,十分注意树立牢固的‘尊祖’观念……西周时期,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这就成了维护宗法制度的基本信条。

——白寿彝《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史料 商朝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

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要由神意来决定……

问题:

阅读上述史料,特别是画线部分的内容,它体现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哪一特点?

【提示】 商朝时期,神的意志起到了很大作用。

2.史料 “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问题:

上述史料反映出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什么?

【提示】 当时的统治集团还没有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3.史料 (西周)国家政权是由“大宗”、“小宗”的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

问题:

阅读上述史料,特别是画线部分的内容,它体现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哪一特点?

【提示】 宗法制与分封制密切结合、家国一体。

4.史料 夏朝存在了400多年,商朝存在了600多年,周朝则存在了800年之久,时间之长,远远超过了以后的任何一个朝代。

问题:

史料中三个早期王朝相比,周朝延续了更长的时间。

由此可以分析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怎样的特点?

【提示】 史料体现出早期政治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四个特点

(1)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

(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族权政治,血缘色彩浓厚。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2013·浙江文综)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图表括号中注明的文字信息为“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而形成的宗法等级。

因此④正确;周天子将“周公”等同姓子弟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也体现了②;按照分封制和宗法制,受封者有世袭统治权,可世代为官,体现了以“世卿世禄”为特点的世官制,③正确。

禅让制是一种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的政治制度,在这张“谱系图”中无法体现。

【答案】 D

 

图示法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实质上说明了(  )

A.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

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宗法制与礼制之间是因果关系

D.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解析】 由材料“由是而生……并由是而有……”可知,考查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材料大意是:

周人建立嫡长子继承制,形成宗法制,与之相适应又建立分封制。

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答案】 B

【备选训练】(教师用书独具)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从唐德刚的划分来看,“封建”指奴隶社会阶段,即夏、商、周时期;“帝制”指封建帝制存续阶段,从秦朝皇帝制度确立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治”指从中华民国开始的历史。

本题要求回答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夏、商、周时期政权与血缘关系密切结合,故应选A项。

【答案】 A

 

一、选择题

1.从下图可以看出,在夏朝的王位继承已经开始实行(  )

夏朝世系示意图

A.禅让制度        B.世袭制度

C.内服制度D.外服制度

【解析】 夏朝世系示意图形象的说明,在夏朝的王位传承中,主要实行的是世袭的传子制度,即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传承的方式或者是父子相继,或者是兄终弟及。

【答案】 B

2.(2013·湖南学业水平考试)西周时期,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度,其分封的对象包括(  )

①王族 ②功臣 ③古代帝王的后代 ④平民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平民属于被统治阶级,不可能被分封。

【答案】 A

3.

2014年9月8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的必备习俗。

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

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上述图文材料(  )

A.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宗法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

B.可以从古代禅让制里找到历史根源

C.我们应该主要从阶级史观的角度去研究分析

D.所反映的古代制度,是我国官僚政治的开始

【解析】 材料中的“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的信息,与我国古代的宗法制关系最为密切。

从中可以看出,宗法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

我们对其研究的时候,应该主要从社会史观的角度去研究。

郡县制是我国官僚政治的开始。

故此,选A项。

【答案】 A

4.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即嫡妻的长子,所以③有资格继承王位。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5.(2014·淄博高一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印象夏朝》

“及禹崩,虽授益(人名)……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

材料二 《印象商朝》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

材料三 《印象西周》

   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     大宗、小宗示意图

(1)从《印象夏朝》中可获得哪些信息?

(2)据《印象商朝》分析商朝的政治统治具有什么显著特征?

(3)解读《印象西周》两幅图片,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4)结合以上探究结果,总结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解析】 第

(1)问通过材料中“君帝禹”“即天子位”可以得出在当时出现了公共权力及父子相传的状况。

(2)问通过材料中的“尊神”“事神”可以得出王权神秘化的色彩。

第(3)问比较简单主要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及其关系。

第(4)问应综合材料一、二、三的信息来概括回答。

【答案】 

(1)夏朝已产生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3)西周实行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和诸侯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4)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一、选择题

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

其中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的是(  )

A.黄帝   B.尧   C.禹   D.商王

【解析】 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每日必定要占卜,遇事也必定要占卜,并以人为祭品,以敬酬鬼神。

【答案】 D

2.(2014·东营高一检测)商朝主要的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其中内服制主要管理(  )

A.商族活动区域    B.商族以外的活动区域

C.黄河中上游地区D.长江流域地区

【解析】 商朝外服制主要管理商族以外的活动区域,内服制主要管理商族活动区域。

【答案】 A

3.(2014·宁德高一检测)下图所示报纸的命名直接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某项政治制度,它主要在我国哪个王朝实行(  )

A.原始社会B.夏朝时期

C.商朝时期D.西周时期

【解析】 此题是图片考题,解题时注意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燕”“赵”“晋”可知是分封制。

这一制度主要在我国西周时期实行。

【答案】 D

4.“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姒笑一场。

”诗中体现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D.世袭制

【解析】 材料中反映的事件是指在分封制下,周王通过烽火这种形式传达军事信息,使诸侯前去保卫周王室的安全,体现的是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故B项正确。

【答案】 B

5.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主要给予他们(  )

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周朝分封同姓亲族以巩固周朝对全国的统治,土地和人口是分封的主要内容。

【答案】 C

6.(2014·日照高一检测)从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分封制,其发展趋势体现了(  )

A.中央与地方地位趋于平等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

C.地方对中央的干预能力大大加强

D.嫡长子的地位牢固确立

【解析】 在内外服状态下,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是有限的,但分封制下,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不断增强。

故B项为正确答案。

A、C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D项和题干没有必然联系且不属于发展的“趋势”。

【答案】 B

7.下图所示事件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关系最为密切(  )

A.世袭制B.分封制

C.宗法制D.禅让制

【解析】 本题考查迁移理解能力。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癸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由此可见,这种活动与血缘关系紧密相连。

而与之关系比较密切的是世袭制和宗法制。

但是,世袭制度更主要的是因为权力的传承,如果从祭拜祖先这个角度考虑,二者比较,宗法制更符合题意。

【答案】 C

8.维系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纽带是(  )

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

C.上下级关系D.君臣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含义。

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答案】 A

9.一历史学者指出:

“西周宗法制是一种以父系血缘为准绳的遗产继承法。

”这些“遗产”不包括(  )

A.王国统治权B.财富和爵位

C.指定继承人D.土地和人口

【解析】 结合对宗法制度的理解,从宗法制下诸侯—卿大夫—士的继承关系来看,王国统治权、财富和爵位、土地和人口均是其遗产,但指定继承人错误,宗法制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 C

10.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

“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  )

A.提倡一夫一妻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C.维护宗法制度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解析】 西周建立的宗法制不仅明确了家族内部的长幼有序关系,而且在财产、土地、权力继承方面确立了嫡长子继承的原则,有利于防止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维护和睦的关系。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毋以妾为妻”可判断答案为C项。

【答案】 C

11.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周与鲁的关系是(  )

A.依附B.兄弟

C.平等D.大宗与小宗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封弟周公”说明周公是分封的对象,而周王是分封者,周公是大宗,鲁国是小宗。

【答案】 D

12.《吕氏春秋·宰分览·慎势》言:

“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

”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  )

A.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B.消除诸子矛盾

C.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D.实现长治久安

【解析】 “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

”大意是立嫡子不让庶子僭(jiàn)越,僭越就会产生争夺,争夺就会产生混乱。

材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2014·咸宁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

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

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

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

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

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

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以上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各有何积极作用?

【解析】 第

(1)问判断何种制度很简单,先“贬其爵”后“削其地”的理由根据材料中爵位等级标准可回答。

(2)问从材料信息“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回答。

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分析。

【答案】 

(1)分封制。

原因:

按爵位的高低赐给土地。

(2)宗法制。

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3)积极作用:

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周公教成王说:

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

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三 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娰乃大笑。

——《史记·周本纪》

材料四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说明在周初能够取得“诸侯”地位的主要是哪些人。

这些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

(2)材料四中“周室衰微……政由方伯”说明了什么?

(3)分封制对西周政权起到了什么作用。

【解析】 第

(1)问根据关键词“先圣王”“黄帝之后”“功臣”“纳贡”“诸侯悉至”回答分封对象和义务。

(2)问根据关键词“周室衰微”“诸侯强”“政由方伯”分析政权的变化。

第(3)问从统治、领土方面回答作用。

【答案】 

(1)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服从周王命令,向周王贡献财物,派兵随同周王作战。

(2)周王室已经衰微,天子对诸侯国的支配权已转移到“方伯”(即诸侯之长)手中。

(3)西周前期,分封制起了巩固统治,扩大疆域的作用;西周后期,诸侯国势力壮大,周王室日益衰微。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