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安全培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5866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单位安全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施工单位安全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施工单位安全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施工单位安全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施工单位安全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单位安全培训.docx

《施工单位安全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单位安全培训.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单位安全培训.docx

施工单位安全培训

施工单位安全培训

1、对全体职工进行劳动安全教育,要求七个做到,八个不准。

1.1七做到:

⑴做到上班前充分休息。

⑵做到上班时精力集中,严肃认真。

⑶做到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⑷做到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⑸做到横跨公路一站、二看、三通过。

⑹做到工地场所整洁。

⑺凡能集体出工的工地,必须做到集体出收工。

1.2八不准:

⑴不准饮酒上岗。

⑵不准擅自离岗。

⑶不准工作时间打闹,做私活。

(4)不准当班睡觉。

(5)不准在边坡、危岩处休息。

(6)不准私自到当地的水里游泳。

(7)不准非电工人员进行电工作业。

(8)不准在生产现场穿高跟鞋、拖鞋

2.劳动安全“三控、两互”、“三不伤害”、反“三违”

2.1“三控”是指自控、互控、他控。

2.2“两互”是互包、互保。

2.3三不伤害:

在生产(工作)中做到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

2.4反“三违”:

反对违章作业,反对违章指挥,反对违反劳动纪律。

3.施工安全作业“三宝”防护。

1.1安全帽:

⑴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并系好帽带防止脱落。

⑵从事粉尘作业,要有防护措施。

⑶机械操作要束紧袖口,女工发辫要挽入帽内。

1..2安全网:

⑴高空作业超4米时,必须搭设安全网。

(2)搭设安全网应每隔3米设一根支杆,支杆与地面一般保持45度。

(3)网应外高里低,网与网之间须拼接严密,网内杂物要随时清理。

(4)安全网与其下方物体表面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米。

1.3安全带

⑴安全带要高挂低用,注意防止摆动碰撞。

⑵不准将绳打结使用,也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用。

⑶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悬崖的陡坡施工,必须系安全带。

2.施工安全作业“四口”防护。

2.1楼梯口、电梯口防护:

⑴分层施工的楼梯口的梯段应设高1.0~1.2米的临时栏杆。

⑵电梯口必须设置1米左右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电梯井内应每隔两层,并最多隔10米设一道安全网。

2.2预留洞口防护:

预留洞口、深沟、坑槽必须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安全网或其他防坠落的防护设施。

2.3通道口防护:

⑴结构施工自二层起,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包括井架施工用电梯的进出通道口)均应搭设安全防护栅。

⑵高度超过24米的层次上的交叉作业应设双层防护。

⑶地面通道上部3米的高度以外,应搭设防护栅,棚顶材料必须用相当强度的材料搭设。

2.4阳台、楼梯、屋面等临边防护:

⑴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蓬与挑檐边,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与楼层周边,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⑵防护栏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柱杆组成。

上杆离地面高度为1.0~1.2米,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米,坡度大于1:

22的屋面,防护栏杆应高1.5米,并加挂安全网。

3.防止煤气中毒的主要方法

3.1室内通风良好,作到没有风斗的屋子不生火;

3.2排烟设施要严密,火墙、烟囱不能漏气、冒火,不能堵塞,烟囱不能倒装,火炉盘砌要合理、坚固、不漏气。

3.3不堵塞煤灰每天封火前应将炉子底下及炉子排烟口附近的煤灰杂物清除,保证通风良好,上下通气,让煤能充分燃烧,尽可能少的产生煤气。

3.4在室外的烟囱,排烟口部分加装弯头,防止风的倒灌。

3.5还应加强管理,杜绝人为产生煤气、漏气的因素。

3.6生火前应坚持火炉合格证制度,不经上级安全部门检查颁发合格证不准生火。

3.7生火中,应由专人对火炉负责,禁止随意捅炉子、堵塞排风口。

3.8应在砌火炉时就彻底杜绝排风口的隐患,不设烟道挡板。

4.防止火灾爆炸的主要方法

4.1施工前的防火防爆准备工作

⑴进入施工前,应制订防火防爆安全计划,划分防火责任区到班组。

⑵料库、料场、临时厨房应设立明显的《严禁烟火》、《仓库重地,严禁烟火》等防火防爆标志。

⑶施工材料应堆码整齐,易燃易爆物品应专人负责看管发放,储藏时应与建筑物、烟火和水隔离。

并建立发放登记台帐。

⑷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受压易爆器具,要按规定放置安全场所,严加保管,严禁曝晒和碰撞。

⑸焊接场所应远离料库、宿舍,同时设立“严禁烟火”等警示标志。

⑹照明用电、施工器具用电电缆应布置整齐牢固,无破皮现象。

4.2施工中的防火防爆工作

⑴对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必须有专人保管。

⑵搬运装卸及使用时要措施得当,慎防起火、爆炸和中毒。

⑶严禁用喷灯或明火烧烤油桶及融化油脂,杜绝油桶爆炸伤人、起火事故发生。

⑷严禁挨近机器用汽油装填打火机。

⑸严禁用汽油、煤油、柴油等生火做饭或点燃火炉。

⑹生活照明不得擅自拉线、接灯、装插座等。

⑺对常备的防火器具,要有专人负责,固定地点,定期检查,并不得随意动用。

5.施工用电规则

5.1施工用电线路架设和设备安装必须符合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有关规定。

(凡施工期在一年以上的工地,其临时照明和动力设备线路应符合正式工程标准)。

5.2现场安装变压器应设护栏,设门加锁,设置“高压危险、切勿接近”的警示牌。

5.3现场配变电设备处所,应备有高压安全用具及专用灭火器具。

5.4抢修电器设备时应停电作业。

5.5现场架设的低压电线线路不得用裸导线。

5.6临时敷设电线不得缠挂在钢筋、模板、脚手架、树木等物体上,必须按规定设在绝缘支撑物上,保证线路稳固、绝缘良好且线路距地面最小距离应保持2.5米的高度,定期检修。

5.7严禁私自烧电炉和使用其他电气设备。

5.8停止使用的电气设备及时拆除电源线和开关。

5.9电气装置跳闸时,严禁在未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前合闸。

5.10严禁用其他金属丝来代替熔丝。

5.11严禁非电工进行电工作业。

5.12用电设备必须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

5.13各类电器开关和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接地或接零,在同一供电系统上必须一致,不能有的接地有的接零。

5.14经常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特别是雨季节假日和特殊天气前后,要进行全面检查。

主要检查内容为有无漏电、绝缘老化程度、有无裸露的带电部分和断线情况。

5.15随时对电气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观察。

注意升温、气味和声音。

如有异情应立即停电检查。

5.16架空电线应有一定高度。

沿地面铺设的临时导线在行人多的地方应穿入钢管内。

5.17高压设备及接地点周围应设围栏,并挂上警告牌。

5.18临时照明灯和经常移动的照明灯,以及地下和沟道照明灯应作用36伏以下安全电压。

5.19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应单机单闸或专门插座,用软线连接。

露天使用的开关应有防水装置。

5.20手持电动工具一般应有两人操作。

副手牵移软线和照顾闸刀,操作者掌握工具及工具上的开关。

5.21电气设备拆除后,不应留有可能带电的电线。

如必须保留,应将电源切断,将线头弯转并包上绝缘胶布。

5.22电气设备工作时,如遇停电,应立即拉闸。

等候来电后重新起动运转。

5.23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应合理可靠。

6.劳动场所的防护

6.1道路的安全

(1)各种工作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道,并须经常保持整洁、畅通。

工件、材料工具等须排列整齐,不得妨碍通行。

(2)施工场所内停留的各种车辆,应拉紧手闸,各尽头线的线路终端,应有良好的土挡及防护标志。

(3)为生产需要所设的坑、壕、井、池等,应设有围栏或盖板,并禁止将油垢、渣浆之类倾泻于坑、壕、井、池内或人行道上。

(4)地沟、水井、水池口盖,应以混凝土或铁板制成,如用木质盖板,其材质必须坚硬,厚度必须大于50MM。

(5)高空作业场所设备应完整坚固,并必须有栏杆或扶手。

(6)爆炸品、易燃品应设有专用仓库或场所,与一般生产房舍隔离,严密加锁和施封,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在容易看见的位置,应揭示红色《严禁烟火》字样的警告牌。

(7)对规定设置的消防设备,如:

水龙袋、消火栓、灭火机、干沙箱、水桶以及火钩、火挠、火帚之类,必须指定专人保管,并配合有关部门实行定期检查。

6.2施工场所的照明和电气设备安全

(1)凹凸不平的工作地点,或特殊要求的工作场所,夜间施工时应加强照明。

(2)凡机械设备上带有压力表、水表及其它仪表等装置的处所,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装置。

(3)移动式的作业灯,电压不得超过36V,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处所工作时,电压不得超过12V,灯泡外应装防护罩。

(4)电力刀闸应设有闸箱和闸盒,闸箱门上应加锁。

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有接地线。

(5)各种电器插销应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一切电气动力设备的开关应指定专人负责,未经许可禁止擅自搬运。

(6)动力电线与电灯线应使用良好的绝缘线和保持一定高度。

照明及动力导线如有暴露在外部的导电部分,必须用绝缘胶布包好,并应进行定期绝缘电阻检查试验。

6.3各种机械、设备的安全

(1)对人身有危害的和对劳动环境有污染的现有设备,必须采取有效的防

治措施;不符合安全卫生要求有无法改造的,必须报废。

报废的设备,任何单位不得启用。

(2)对各种设备(包括运输工具),必须建立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和报废制度,不得超负荷和带病运行。

设备的安全卫生防护装置,必须保护完好,正确使用。

(3)各种机械、设备的设置,应根据设计规程保持相互间隔或与建筑物建留有一定的间隔和良好的工作条件。

(4)机械、设备的危险部分,特别是机械上外露的转动部分,必须安设防护装置(如防护网、罩、板、栅、栏等)。

(5)各种动力机械防护装置,不得低于1m。

动力传动装置的必要处所,亦应实行防护。

电动机械或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其它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都必须有保护性接地。

(6)各种新装、改造或大修后的机械设备,均须经过实验,符合安全技术要求,方准使用。

(7)由本单位自行设计制造的机械设备,必须经过技术鉴定与上级批准,并须制定有关安全操作细则,在对工人进行教育与实际指导后,方准正式使用。

7.模板安装与拆除

7.1模板安装必须牢固、稳定,满足刚度要求;

7.2组合模板,大模板等定型模板及配件应有出厂合格证;

7.3同一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不得用钢、木、竹等材料混合使用;

7.4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7.5不得利用支撑、拉杆等攀登上下(设专门梯子、马道等);

7.6安装或拆除模板高度大于2米时应按“高空作业”的有关规定进行;

7.7使用吊车安装大片模板或整体模板,必须在模板就位并联接稳定后再进

行摘钩工作。

7.8拆除模板及联接件,支撑件应逐层传下或吊下,不得向下直接抛掷。

7.9拆下的模板应指定地点进行堆码整齐。

8.高空作业

8.1参加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经体检合格。

8.2高大、技术复杂的高空作业,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8.3高处作业时应佩带安全帽,安全带和支挂安全网等用具。

8.4高处作业应精力集中,不得嬉闹。

8.5酒后严禁高处作业。

8.6严禁人员跟随起重物上下。

8.7高处作业所用料具应放置稳妥,禁止抛掷。

8.8高空作业应有统一规定的信号。

旗语、手势、哨声,对讲机等与地面联

系。

8.9高处作业时应与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如遇有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

8.10上下交叉作业必须采用隔离措施。

8.11夜间不宜进行高处作业,必要时,必须要有足够的照明和夜间施工安全措施。

9.脚手架工程

9.1脚手架在使用前应进行认真的检查验收。

9.2大风、大雨后应对脚手架进行检查,是否有倾斜、下沉、崩扣、松扣等现象。

9.3立杆埋深不小于0.5米,坑底应坚实。

9.4各种脚手板必须铺平,严禁有探头板。

9.5外脚手架高度超过7米时,应与建筑物连接牢固。

9.6脚手架上不得悬挂任何垂直运输设备。

9.7现场照明设备及动力电线路不得直接接触脚手架。

9.8各种脚手架均应在醒目处设置最大允许承载量挂牌,严禁超载使用。

9.9脚手架应自上而下逐步拆除,严禁推倒或拉倒。

9.10拆下的脚手架材料应及时堆码好,严禁随意抛掷。

9.11拆除脚手架时,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

10.预防物体打击事故的措施和要求

物体打击事故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多发性事故。

这类事故主要是坠落物体砸伤和物体搬动时的砸伤。

在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0.1教育职工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任何人都不准从高处向下抛投物料,各工种作业时要及时清理杂物和渣土,以防无意中碰落伤人。

10.2在高处施工作业的架子起重工,机械安装工,安装玻璃工或设备的工人应备工具袋。

常用工具应加保险绳。

如架子起重工的钎子棍、扳手等工具要加保险绳。

在拆装机械和架子时,小零件、螺栓、螺母应随手放进工具袋内。

10.3吊运大模板构件时,要严格遵守起重操作规程,吊物上下不准有零站散件。

10.4人员搬运材料、构件时,要精神集中、互相配合。

搬运大型物体时,要有专人指挥。

零散材料要堆放整齐,各种构件模板要停放平稳、要垫平、垫实,防止倒塌伤人。

10.5抬运设备或物体时,要使设备或物体的重心处在最低位置,保持设备的重心稳定平衡。

多人抬时要求步调一致,喊号统一。

10.6施工操作时要精力集中,不准嘻笑打闹,不准上下投掷物体,不准乘吊篮上下。

11.机械设备

11.1非司机不得开动机械。

11.2机械开动之前必须检查润滑是否良好,制动是否可靠。

11.3各种机械严禁带病或超负荷运转。

11.4机械运输时,应遵守公路或铁路的积载限度和桥梁、轮渡的承载吨位。

11.5机械搬运时,必须捆扎牢固,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启动。

11.6推土坡上下坡坡度不得超过25度,横坡坡度不得超过10度。

11.7上坡和下坡均应用低速档。

11.8下坡时严禁脱档滑行。

11.9填沟和驶近边坡时,禁止铲刀超出边坡边缘。

11.10铲运机上下纵坡不得超度25度,横坡不得超过6度。

11.11铲运机转弯时,禁止把钢丝绳收到底。

11.12多辆铲运机同时工作时,前后距离不得小于10米,左右距离不得小

于2米。

11.13轮式装载机运转时斗子不能位于最高位,伸臂不能向前伸出,运转速

度也不能过快。

11.14卸料时要注意高度不得过高。

11.15严禁在斗臂运转半径内观察和行走。

11.16行驶时,除驾驶室外,任何地方严禁乘坐人员。

11.17砼搅拌站(机)必须由司机操作。

11.18料斗升起时,严禁人员在料斗下工作行走。

11.19不准用工具伸到转动的搅拌筒内扒浆和出料。

11.20不准满负荷起动搅拌机。

11.21停工后,应用水倒入搅拌筒内将筒内清洗干净。

11.22检修机械或工作人员进入搅拌筒内时,必须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

(人在筒内任何人严禁开动搅拌机)。

11.23任何电器在没有验明有无电以前,不能盲目触动。

11.24拉接临时电力线时,应从机具接向电源,断电时应先解除电源并及时

拆除。

11.26重要设备装设的电机,应采用交流接触器及磁力启动器。

11.277.5千瓦以上电机应采用减压启动方法,并加过载保护装置。

11.28合闸后如电动机不能正常运转,应立即拉闸,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

行启动。

11.29室外电机要有防尘防雨罩,基础高于地面,电源线要架空,不允许在

地上拖拉。

12.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2.1操作人员应熟悉机械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并具有对机械发生事故时采取措施的能力;

12.2操作人员应按机械设备的规定使用,不得超出规定的使用范围或超负荷运转;

12.3驾驶室或操作室内不得超乘、或运送易燃、易爆物品;

12.4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严紧疲劳作业,严禁机械带故障作业;

12.5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地点,并将带负荷的部件放松,并设有制动、防滑、防冻措施。

13.压力容器

13.1压力容器的技术档案必须妥善保管。

13.2压力容器不得超温超压运行。

13.3受压容器加载和卸载速度不宜过快。

13.4氧气瓶不得与其它瓶混放。

13.5氧气瓶在搬运中不得剧烈震动和碰撞。

13.6氧气瓶不得在阳光下暴晒,严禁使用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进行作业。

13.7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易燃易爆物或其它火点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0米。

13.8氧气瓶不得沾染油脂。

13.9检查氧气瓶是否漏气不得使用明火。

13.10氧气瓶的中的氧气不得用尽,至少应留49kpa(0.5kg/cm2)

13.11各类气瓶严禁混用。

13.12乙炔发生器必须有回火防止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