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4560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1.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自读自悟;细读悟情;品读体会。

  课前准备

   学生已学了两篇回忆性的文章,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

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琦君(1918—)现当代女作家。

原名潘希真。

浙江永嘉人。

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

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后定居美国。

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3.介绍桂花:

桂花:

也称木犀,木犀科。

常绿小乔木,高达15m,冠卵圆形。

叶对生,硬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全缘或具疏齿。

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

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

原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

变种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

是传统的名贵香花,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种。

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二)检查预习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因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历代文人墨客经常用美好的诗词歌颂它。

你们读过哪些有关桂花的名句来跟同学交流一下好吗?

我们却从未听说桂花会下雨。

   2.抽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

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

“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三)自读自悟细读悟情

   1.自读自悟(出示思考题)

    

(1)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

勾出有关的词句。

    

(2)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

   2.细读悟情(讨论交流)

    重点理解句子: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

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

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2)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理解“总是”)

   (3)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四)品读体会

   1.八月桂花,十里飘香。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可是母亲说: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

为什么?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

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

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

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

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

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

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

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

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

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六、板书设计

                7*、桂花雨

               桂 花 飘 香 十 里

               摇 花 真 像 下 雨

               爱 花 赏 花 拾 花

               仿 佛 回 到 故 里

 

2.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兰、箩”等10个字,会写“桂花、木兰花”等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本内容,说说“桂花”给“我”带来哪些美好的回忆。

4.理解句子含义,感受桂花香,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出示桂花图片:

同学们,这是什么花?

——桂花(师板书:

桂花)

2.师: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叫——桂花雨(师板书:

雨齐读课题)大家已预习过课文,谁来说说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么?

(桂花雨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二、自由读文,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着重强调要读准前后鼻音:

“兰”、“浸”、“缠”为前鼻韵母,而“饼”是后鼻韵母。

3.指名逐段读课文。

4.疏通课文脉络。

三、初读课文,初闻花香。

1.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桂花的喜爱,是因为桂花很美吗?

请大家找出课文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想想作者喜爱桂花的原因。

(课件出示描写桂花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我喊着:

“啊!

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5)可是母亲说: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这些句子中,哪个字最能体现出桂花的香气呢?

(“浸”)

3.“浸”本是指泡在液体里,在课文中也是这个意思吗?

点拨:

理解词、句的意思,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4.是什么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

浸泡时间有多长呢?

(“邻居”“整个村子”“全年”)

5.从这几个词语,你读出了什么?

联系上下文理解: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理解:

桂花盛开时,花香弥漫四方。

不开花时,人们可以把以前晒干的桂花拿出来,做各式食品,如文中所说的桂花茶、桂花糕,除此之外,还有桂花酒、桂花元宵,等等。

因为有了桂花食品,人们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桂花香甜的气息。

也就是说,村里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

四、品读文段,再闻花香。

1.对作者而言,她的童年又是如何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

(1)结合课文内容,我们来看看。

(摇桂花、品花茶、吃糕饼、送桂花。

(2)再看看插图,结合我们童年的生活经历来想象一下,作者可能还会在桂花树下做些什么?

(在桂花树下读书、玩游戏、喂小鸡,清晨迎着花香去上学,晚上坐在门前数星星、听长辈讲故事……)

3.小结由此可见,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

人的一生中,童年快乐的时光是最难忘的,难怪每见到桂花,每提起桂花,作者就会想起故乡童年时代对桂花的记忆,这份记忆是香香的、甜甜的。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温故知新。

二、创设情境,感受摇花乐。

⒈体验摇花乐

(1)师:

年少的琦君,站在桂花树底下,望着星星点点的桂花,闻着迷人的花香,她是多么想快点摇桂花啊!

默读第五自然段,找一找,划一划那些句子,从中可以感受到“我”当时的迫不及待。

 

(2)课件出示: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

“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

“啊!

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 

(3)情境对话,我总是缠着母亲问:

“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想想我会在什么时候缠着母亲问呢?

(早晨睁开眼睛,吃饭的时候,睡觉前,放学一回家)体会迫不及待的心情 

(4)带着这种迫不及待的心情齐读这段话  

出示课件: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

“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

“啊!

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 

3.师生对话体验情感:

师: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着纷纷扬扬的桂花轻轻地落在了你的头发上,落在了你的脸颊上,落在你的眼睛上,你的脖子里,你的手心里,你的全身都是金黄的、散发着迷人的清香的桂花,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预设:

(桂花轻轻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

多幸福啊!

)(桂花落在我的颈间,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

多舒服啊!

多快乐啊!

 师:

此时此刻,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喊?

 

 课件出示:

我()地喊:

“啊!

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  

(快乐、激动,拍着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闭着眼睛、陶醉)

4.快乐齐读“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

“啊!

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多么美丽、温馨的画面,难怪多年以后作者还总是想起这阵阵桂花雨,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板书:

摇花乐)

三、品读句子,感悟思乡情。

1.师:

“桂花雨”,是迷人的雨,是快乐的雨;如今,桂花雨,是回忆之雨,更是思乡之雨!

难怪母亲会说——(课件出示: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师:

同学们,请想一想,母亲会怎样说这句话?

(压低声音,放慢速度来说。

3.师:

试着轻轻地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想:

离开家乡二十几年的母亲,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除了桂花,母亲还会想起故乡的什么呢?

(板书:

思桂花)预设:

生:

想起家乡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

 生:

想起家乡的田野。

生:

想起家乡的老宅子。

生:

想起家乡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

生:

想起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

生:

想起家乡的桂花茶。

生:

想起家乡的桂花糕。

4.出示“这里的环境再好,也比不上(         )。

”“这里的邻居再热情,也比不上(家乡的左邻右舍好呀!

”)

5.师:

同学们,能自己模仿这个句式说几句话吗?

生交流。

6.师:

同学们,虽然母亲嘴上说的是桂花,其实心里想的是家乡,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怎样的情感呀?

(板书:

思乡情)

6.总结:

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

乡情难忘,童年难忘,千般情,万般情,化成了一场美丽的桂花雨,永远地萦绕在作者的心中,也飘落在我们的心间。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板书:

片片桂花雨,浓浓故乡情)

四、拓展阅读,加深感悟(课件出示琦君背景资料)

1.师:

琦君为什么对故乡有这么深的感情呢?

听了老师介绍她的生平以后,你就会明白了。

2.师:

琦君:

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11岁来到杭州,32岁移居台湾,60岁移居美国,84岁回故乡探亲,86岁定居台湾。

3.师:

就是这样一位背井离乡的老人,一生都在用笔写童年,写母亲,写故乡。

咱们来读一读课后“阅读链接”。

(1)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选自琦君的《<烟愁>后记》

(2)恋乡的人,终于忍不住喊出:

“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

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

”——选自琦君的《家乡味》

五、拓展延伸,抒写童年。

1.学习本文写法,写一写自己的童年。

(你的童年又是什么味道的呢?

请以“儿时的味道”为主题,写写你的童年记忆吧。

2.荐读琦君的作品:

《一对金手镯》和《下雨天真好》,让学生在浓浓的书香中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板书设计:

 

3.教学反思之一 《桂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琦君用抒情的笔调,写下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

文笔疏淡有致,令人回味。

文首开篇明旨,写小时候我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童年的摇花乐,文章后半部分,写母亲爱家乡的桂花。

上课时,我们要把教学重点放在:

  

1.谈话营造阅读期待,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在具体教学中,抓住一个“浸”字,扣住花香,感受桂花香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2.享受摇花乐,体悟母亲的思乡情怀。

借助朗读,把文字化成一幅幅画面,从画面中点出这是思乡之雨、回忆之雨。

这样的处理,主要是抓住了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牵出对童年的怀念,对故乡有留恋,让作者魂牵梦萦。

 

3.教学反思之二

《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写的这篇文章的确非常优美。

初捧这篇文章,我便爱不释手地读起来,如淋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

在那浓郁而迷人的香气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乡之情。

不过,虽然文章充满着琦君的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可也正如那“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一样得从字里行间细品方见。

所以一定要将自己全身心放入文章当中,你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那番思乡情,童年乐。

下面就是我今天在课堂上的小小的体会:

“摇桂花”这一段既是课文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

这部分教学我注意了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了“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然后从课文插图入手,让学生说说图画上的内容,再从文中找出描写图画内容的相关段落,让学生朗读后划出重点语句,然后步步深入,渐入佳境。

对于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摇桂花”的快乐,我引导学生阅读文字,从领会对话和动词入手,用分角色朗读和让学生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乐之情。

对于“桂花雨”的感受,我引导学生结合淋雨的生活经验来体验其舒服的感觉,然后又让学生直接来喊一喊:

“啊!

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呀!

”体验喊时的心情,然后带着这种感悟和体验再次进入文字,读出了其中的感情。

最后,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说说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进行情感和能力的迁移。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对于像我这样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来说,更是遗憾多多。

前半堂课课堂很沉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想,主要原因在于当学生划出了描写香气的句子谈感受时,脱离了文本具体的语言环境,孤零零地那么几个句子,确实很难入情入境。

让学生自读4、8小节,在语境中感受体会,或许情况就不同了。

我感觉教师牵得痕迹太浓,略读的味道没上出来。

但具体如何放,我不知道,这方面只有以后多关注,在教学实践中争取摸索出一点教学略读课文的方法来。

通过这次上课,我发现了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或许,有些不是一朝一夕能改正过来的,但学习无止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