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1819学年七年级第三次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652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1819学年七年级第三次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学1819学年七年级第三次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学1819学年七年级第三次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学1819学年七年级第三次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学1819学年七年级第三次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1819学年七年级第三次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中学1819学年七年级第三次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1819学年七年级第三次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1819学年七年级第三次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中学1819学年七年级第三次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漫洼初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三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1)愚蠢的人总是为昨天悔恨,为明天qídǎo(),可惜的是少了今天的努力。

(2)秋是xuānnào()的,也只有在这个季节才能尽情地品尝每一份收获的喜悦。

(3)为了向科学的高峰攀登,我们只有qièérbùshě()地学习。

(4)邓稼先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fùrújiēzhī()的名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场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1。

B.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别字,许多老师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问题不必较真。

C.在未弄清楚事情发生的缘由之前,我们暂且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D.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B.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

C.《金色花》这篇散文诗的作者是泰戈尔写的。

D.很多人热衷于用微博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乐此不疲。

4.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9分)

(1)独坐幽篁里,        。

(王维《竹里馆》)

(2)              ,云从窗里出。

(吴均《山中杂诗》)

(3)马上相逢无纸笔,         。

(岑参《逢入京使》)        

(4)《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及其艰辛的诗句是

                 ,                。

(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笛声,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两句是:

          ,             。

(6)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             。

5.综合性学习。

(6分)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比如,“‘两弹’元勋”邓稼先、获“马哈蒂尔科学奖”的袁隆平、“中国飞人”刘翔、获“中国奥林匹克金质奖章”的姚明等明星。

七年级

(1)班正在举行以“学习名人精神,引领人生航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项目。

(2分)

(2)从本单元的名人“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孙权、吕蒙”中任选一位,以“我想对________说”的句式,抒写出你对他的崇敬之情。

(2分)

我想对说:

(3)假如邓稼先爷爷现在还健在,学校小广播站要介绍核武器,而你是广播站的小记者,你要去采访邓爷爷,向他提一个有关核武器的问题,你会如何对他说?

(2分)

二、阅读与理解(47分)

(一)孙权劝学(10分)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见往事耳()

(3)即更刮目相待()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该文以对话为主,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

B.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

D.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从正面表现出孙权的劝学成果,也进一步告诉人们学习的重要性。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

(12分)

给狗留个位置

张建

开学没几周,一位老师生病住院了。

老校长找我商量让我接那位教师的语文课及班主任工作,我爽快地答应了。

老校长很高兴,亲自把我送到教室。

老校长把我介绍一番后走了,我便接着上课。

一会儿,一声报告,门口探进一个小脑袋。

“请进!

”我和蔼地说。

一个虎头虎脑、矮个子、浑身脏兮兮的男孩儿溜到了座位上,班里哄堂大笑。

我这时才看清楚,有一只小狗摇着尾巴紧跟着颠颠进来了。

我问是谁带来的,没有人理会。

我试着轰走小狗,可是小狗对我龇牙咧嘴汪汪叫。

我窘极了,于是试着环视一下教室,希望有同学出来解围,可是大家都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

我给自己找个台阶说:

“请同学下次不要再把小狗带进教室。

我们继续上课。

小狗也摇着尾巴来到那位迟到的男孩的座位旁,昂着脑袋望着小主人。

我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可这些孩子们却在底下逗引小狗。

小狗一会儿跑到这位同学的桌旁,一会儿又溜到那位的桌底下。

男生笑嘻嘻的,胆小的女生一惊一乍的,班里乱了起来。

我生气了,指着那位男孩呼呼地说:

“你看你,把狗带进班里,弄得大家还怎么听课?

”“我又没带它来,是它自己跑来的。

”男孩低着头,小声辩解。

“那这次就算了,下次千万别带进班里来。

”我语气缓和多了。

“嗯……知道了。

”男孩嗫嚅着。

下课了,我很扫兴地走了。

接连几天,我上课时再没有学生把小狗带进班里了。

一天,我在上课,上次的那位男生连报告都没打直接溜进教室急忙把门关上。

我一愣,正待说话。

门动了一下,“别报告了,直接进来得了!

”我一语双关。

门又动了一下,“叫你进来,你怎么不进来呢?

”我气呼呼打开门。

吓了一跳,那条小狗大模大样地摇着尾巴颠颠地进来了。

那个男孩窜过去就去撵小狗,可小狗在同学们的座位底下钻来钻去,就是不出去。

缓过神的我气得跑到男孩跟前,指着他说:

“你……你是存心捣蛋,我找校长去!

”我气呼呼地走了。

不一会,我把老校长叫来了。

老校长往门口一站,班里突然安静了下来。

那个男孩也回到座位上低着头,小狗伸着舌头喘着气趴在他的脚旁。

老校长径直走到小狗跟前,朝小狗一脚踢去,小狗哀哀狂叫,夹着尾巴往同学们的座位底下躲。

男孩起先是一震,接着咬着牙,噙着泪,一言不发。

老校长又拎着板凳做出砸的样子硬是把小狗赶出了教室。

老校长批评了那个男孩,说他不该把狗带到班里影响老师上课。

接着,又恨铁不成钢地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说他们不尊重教师,说我是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来给他们义务上课的,他们不珍惜这难得的机会。

孩子们都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老校长颤巍巍地走了,那个男孩趴在位置上抽泣……以后,我再上课时,没有发现那个男孩。

难道是因为上次小狗的事吗?

我有些愧疚。

于是,我决定到男孩家家访,让他尽快来上课……

第二天,那男孩来到了班里,我把他的位置调得比别的孩子宽敞了许多,那条小狗静静地趴在他的脚旁。

老校长巡视时,看到了小狗,气冲冲地闯进来。

我拦住了老校长,老校长睁大了眼睛看着我。

“这个留守孩子太可怜了,唯一陪伴他的竟然是这条小狗……”我哽咽了。

老校长动情地握着我的手说:

“上次打小狗,我也不忍心,只是怕影响你上课。

你能这样做,我很高兴,还有什么比给小狗留个位置更体现人性化教育呢?

9.阅读文中画线的文字,写出“我一语双关”中双关的两层意思。

(2分)

10.下面是两处对小男孩的描写,请品味加点文字。

(4分)

(1)“嗯……知道了。

”男孩嗫嚅着。

(2)孩起先是一震,接着咬着牙,噙着泪,一言不发。

11.“你……你是存心捣蛋,我找校长去!

”这句话中的省略号和感叹号有什么作用?

(3分)

12.根据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说说结尾处“人性化的教育”指的是什么?

(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16分)

爱的下策

王举芳

  ①开学那天,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当本班最后一个学生走进教室后,王老师也走进了教室。

  ②“同学们好!

我是你们的班主任王焱,大家来认识一下吧,我点到谁的名字,谁就站起来,含笑伫立一分钟,让我看到你的魅力,可好?

  ③教室里发出一阵清脆的笑声。

点名完毕,王老师安排同学们互相交流、熟悉一下,便走出了教室。

④当她回到教室的时候,有些惊讶。

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们没有按照她的吩咐“交头接耳”,而是缄口不语,各自摆弄着自己的手机。

王老师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⑤课间休息间隙,王老师说:

“学生要以学习为重,不要做‘低头族’,把手机都放到我的办公室里好不好?

”同学们极不情愿地交出了手机。

  ⑥“王桐、林纾、邱华,你们仨神神秘秘,在做什么呢?

”王老师看他们三个围成一团,低着头,不知道在嘀咕什么。

  ⑦“老师,我想请个假,我忘记带生活用品了,我想出去买一些。

”王桐站起来说。

学校不允许住校生随便出校门,但王老师还是准了王桐的假。

  ⑧一天开完班务会,还不到下课时间,王老师拿出手机说:

“同学们,你们都加入咱班的QQ群了吗?

”同学们大多回答已加群。

  ⑨“那我给你们发个红包吧。

”此言一出,学生们争先恐后拿出手机,准备抢红包。

5元钱的红包刚投放到QQ群里,立马被一抢而光。

王老师翻看着抢红包的记录,笑得意味深长。

是谁抢的一目了然,她按图索骥,让带手机的学生把手机交出来,没一会儿功夫就收了十几部。

  ⑩“抢到了1分钱,手机却被没收了。

”被没收手机的同学一脸懊悔。

  ⑪“老师,您这是‘钓鱼执法’啊,不公平。

”有同学嘻哈着说。

  ⑫“我这样做只是不想让手机变成你们的‘精神牢笼’。

”说着,王老师拿着没收上来的手机,走出了教室。

  ⑬王桐摸摸口袋里的手机,暗自庆幸:

幸亏在QQ群里没有把网名改成真实的名字。

  ⑭奇怪的是,每天都有三五个人在QQ群里发红包,都是网名,不知道是谁发的红包,王桐不敢抢,他害怕又是王老师“钓鱼执法。

  ⑮“王桐,你的手机不是没有被没收吗?

快去群里抢红包啊,那么多红包,真诱人,可惜我的手机被老师没收了。

”王桐的死党邱华说。

  ⑯“会被老师发现吗?

  ⑰“不会,这几天快考试了,老师没时间进群了。

  ⑱王桐点开一个红包,居然还没有拆包,他打开,竟然有200元!

他很高兴。

他又拆开了一个红包,是100元!

他的心怦怦直跳,但没敢再点别的红包,他怕被王老师发现。

他的手机如果被没收,那就耽误大事了。

  ⑲周末,王老师把没收的手机还给了同学们,说:

“同学们,课余时间可以当当‘手机控’,也可以用手机做点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此刻,在我们班的QQ群里来场红包雨。

  ⑳王老师话音刚落,红包雨就开始了。

王桐这下抢得心安了。

 (21)发红包的人越来越多,抢红包的人越来越少,王桐查看着别人的“手气”,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眼里却盈起点点泪光。

 (22)“王老师,谢谢您!

”下课铃声刚响过,王桐走上讲台,给王老师深深鞠了一个躬,然后,转身,面对同学们,说:

“谢谢同学们,谢谢你们给我发的红包。

这些钱给我们家解了燃眉之急。

我的妹妹患有自闭症,爸爸妈妈已坚持给她治疗好几年了,不瞒同学们,最近我们家的经济情况十分拮据,因为妹妹的状况出现了好转,爸爸妈妈想快点让妹妹好起来,把家里的钱全拿到了医院,还借了亲友一些钱,我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