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目标与要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49700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目标与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3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目标与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3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目标与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13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目标与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13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目标与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目标与要求.docx

《13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目标与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目标与要求.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目标与要求.docx

13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目标与要求

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目标与要求(细则1)

各年龄段语言教育内容与要求

一、倾听

小班

1.喜欢听和谐、悦耳的声音,乐意听别人说话。

2.在集体中会听老师和同伴说话。

3.能听懂普通话。

4.倾听时能注意说话人的口形,辨别语音。

5.听别人说话时,能保持安静,不打断别人说的话。

6.能理解较简单的指令指令,如关于一日活动常规的指令。

中班

1.能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

2.听别人说话时,眼睛看着对方,保持正确姿势。

3.能区分普通话和方言的发音。

4.能理解多重指令。

大班

1.别人说话时,能认真地、有礼貌地倾听。

2.能辨别不同的声调、语调。

3.在集体中能专注地、较长时间地听别人说话。

4.能理解较复杂的多重指令

二、表述

小班

1.愿意学说普通话。

喜欢与老师、小朋友交谈。

2.知道个别交谈时声音要轻,集体面前说话声音要响。

3.会保护嗓子,不大声喊叫。

4.别人说话时不随意插嘴,乐意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5.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

6.能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

7.能独立地念儿歌,复述简短的故事。

中班

1.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说话声音适度。

2.积极学说普通话,发音清楚

3.积极与别人交谈,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

4.会热情地与别人打招呼,乐意说出自己的意见

5.能用完整的句子较连贯地讲述自己经历的事、图片内容,能大胆、清楚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6.能讲述观察到的事物现象,会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和复述故事。

大班

1.会在不同场合用适度的音高、音量发音,说话声音自然,不妨碍别人。

2.坚持说普通话,发音准确。

3.能主动热情地招呼熟人,有礼貌地招呼客人,能在适当场合主动与别人交谈。

4.在集体面前说话,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

5.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思,勇于辩论,声调、语调自然大方;能根据不同情景、对方的身份,使用适当的词、句、语调。

6.能连贯讲述一件事或图片内容;有表情地表演诗歌、故事,并能自编或和同伴一起编诗歌、故事。

三、欣赏文学作品

小班

1.愿意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

2.能初步感受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

3.能初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

4.在保持原作品意思的基础上,学习改变其中的某些词句。

中班

1.喜欢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

2.能初步了解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及其构成因素,如故事由人物、情节、语言、主题等构成。

3.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会初步归纳主题。

4.能根据作品提供的线索,进行文学想象和创造,延续作品内容。

大班

1.乐意、主动地欣赏不同形式的儿童文学作品,并积极地参与文学活动。

2.能理解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及其构成因素。

3.在理解作品内容、归纳主题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作品中的特殊表现手法,能体验作品的思想、感情脉络。

4.根据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结构创编作品。

四、早期阅读

小班

1.知道一幅图画可以用一段话来说出它的意思。

2.知道一个字代表一定的意思,不同的字有不同的发音。

3.喜欢看书,对文字感兴趣,能学认常见的简单的文字符号。

4.学习看书的基本方法,会一页一页地翻书,知道故事从哪里开始,能看出画面的主要变化。

5.喜欢听成人讲述和朗读图画书的内容。

6.懂得爱护图书。

中班

1.知道说的话可以写成字,写的字可以读成话。

2.对图书的文字感兴趣,能主动学认常见的文字。

3.能按顺序翻阅图片,独立地细看熟悉的、感兴趣的图书。

4.能集中注意倾听成人讲述和朗读图书内容,理解书面语言。

5.喜欢描画简单的图形,能有顺序地书写图案符号,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6.爱护图书,并能按一定规则整理、叠放图书。

大班

1.知道书面语言和口语的不同表述方式。

2.对阅读文字感兴趣,积极学认常见的文字。

3.能观察到画面的细微变化,根据对画面的理解扩句和缩句。

4.会保护和修补图书。

会用绘画制作图书,并配解说词(由老师代写)。

5.喜欢按一定规则画出图形、写独体字,握笔姿势正确。

6.会按规范的笔顺书写自己的名字。

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目标与要求(细则2)

各年龄段数学教育内容与要求

一、物体的分类

小班

1.学习从一堆物体中,根据范例和口头指示分出一组物体。

2.学习按照物体的某一外部特征(如颜色、形状)和量化(如大小、长短、高矮)的差异进行分类。

每类物体宜在4个左右。

3.理解并掌握有关词语。

如“一样”、“不一样”、“放在一起”、“都是”等。

中班

1.学习按照某一物体量(如宽窄、粗细、厚薄、轻重)的差异分类。

每类物体一般不超过5个。

2.学习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3.理解并掌握有关词语。

如“合起来”、“分开”、“分成”等。

大班

1.学习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如大小和颜色、颜色和形状、大小和形状、大小和厚薄等)。

2.按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自由分类,并用语言表达“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在一起”。

3.在分类过程中,初步理解类(集)与子类(子集)的关系。

(如苹果里面包含大苹果和小苹果,小苹果和大苹果合起来都叫苹果,“苹果”多,“大”、或“小”苹果少等)。

二、区别“1”和“许多”(小班)

1.区别1个物体和许多物体。

2.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即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3.能在生活中运用“1”和“许多”词汇。

三、比较两组物体相等和不相等(小班)

1.学会对应。

会将一个物体组与另一个物体进行对应比较。

2.在学会对应的基地上,不用数进行两组物体(每组物体不超过5个)的比较。

知道哪组多,哪组少。

或者一样多。

3.能理解和运用“一样多”、“不一样多”、“多”、“少“等词汇。

四、认识10以内基数

小班

1.会手口一致地点数量为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初步理解4以内基数的实际含义。

2.能按数(4以内)取物。

中班

1.能正确点数数量为10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正确认识10以内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10以内相邻两个数的多“1”、少“1”关系。

3.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或排列等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

大班

1.会10以内倒数、顺接数和倒接数。

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

2.学习按数群计数。

3.认识10以内三个相邻数的关系及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按顺序排列1—10的数目中,除1以外不管哪个数都比前面一个数多“1”,比后面一个数少“1”)。

五、认识10以内序数的教学(中班)

1.理解序数的含义,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10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会从不同方向(左到右、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六、认识10以内数的组成(大班)

1.理解数的组成的含义,知道2以上各数;都可以分成两个数,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

2.懂得一个数和它分出的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即一个数比它分成的两个数都大,分成的两个数都比原来的数小。

5.懂得分成的两个数之间的互补和互换关系,并掌握10以内各数的全部组成形式。

七、量的教学

小班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并说出大小、长短、高矮差别明显的两个物体。

能从5个以内大小、长短、高矮差别明显的物体中找出并说出最大的(最长的、最高的)和量小的(量短的、最矮的)。

2.能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或量(如大小、长短、高矮)差异进行3个物体的正排序。

中班

1.能区别并说出物体的宽窄、粗细、厚薄、轻重

2.能从五六个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厚薄、轻重不同的物体中(其中两个相同)找出等量的物体。

3.能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5以内正、逆排序。

大班

1.认识宽窄并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如比较三块不同宽窄的纸板,中间一块比前面的宽,比后面的窄,是宽是窄看它和谁比。

2.学习量的守恒。

知道物体的外形、摆放位置等发生了变化,它的量不变。

3.能按规律排列排序和自由排序以及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10个物体的正、逆排序。

初步理解依次排列物体之间的传递性的双重性关系并正确说出理由。

4.学习自然测量。

八、认识平面图形的教育

小班

认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能根据图形的名称取出图形并说出名称。

中班

1.认识长方形、椭圆形、能正确说出名称和认识图形的基本特征(如长方形有4个角,4条边,4个角一样大,2条边长,2条边短,对着的2条边一样长),能从周围环境中取出和图形相似的物体。

2.能不受颜色、大小及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辩认和命名图形。

3.初步理解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如1个正方形可以分成2个长方形和4个小正方形等,并能运用图形按要求或自由拼搭。

九、认识几何体的教学(大班)

1.认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和长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如球体,不管从什么方向看都是圆的,把它放在平面上,可以向任何方向滚动)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2.区分平面图形和几何体,知道平面图形只有长短、宽窄、几何体有长短、宽窄和高低(厚薄)。

十、认识空间方位的教学

小班

1.会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自己身体部位的上下位置和在自己的上面和下面物体的位置。

2.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中班

1.能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方位;自己身体部位的前后位置和在自己的前面和后面物体的位置。

2.能够区分并说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上下、向前、向后。

3.学会按指定的方向运动,如向上、向下、向前、向后。

大班

1.能够区分并说出自身的左手和右手和自己与物体的左右关系。

2.学习辨别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左右关系。

3.学会向左或向、右方向运动。

十一、认识时间的教学

小班

初步理解早晨、白天、晚上和黑夜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时间词汇。

中班

能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含义及其交替。

理解快、慢、快些等时间词汇的含义。

学会正确运用以上时间词汇。

大班

1.认识钟表及其用途。

知道时针和分针和名称、用途和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和半点。

2.学会看日历,知道一星期有7天,7天的名称及顺序,能确定当天是星期几,昨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

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目标与要求(细则3)

各年龄段科学教育内容与要求

一、科学教学的内容

幼儿园科学教学的内容包括

1.动物:

认识常见的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类等动物外形特征、习性和生长变化(如青蛙、蚕等);动物与外界环境以及和人类的关系;学习照料动物的简单技能;培养对动物的正确态度。

2.植物:

认识常见的花草树木、蔬菜水果、农作物等植物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植物与外界环境以及和人类的关系;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学习栽培植物的简单技能,培养爱护植物的品质。

3.季节现象及四季劳动:

结合幼儿生活认识四季特征、变化顺序;认识自然现象(风、雨、冰、雪、雷电等);了解四季变化与动植物、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和四季相关的劳动(果实)和娱乐体育活动。

培养对劳动者的尊敬和对劳动果实的珍惜等品质。

4.物体的特性及理化现象: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水、磁铁、玻璃、塑料等物体的特征;感知声、光、热、电、力等幼儿感兴趣的理化现象及其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

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目标与要求(细则4)

各年龄段美术教育内容与要求

幼儿园美术教学内容包括绘画、手工[纸工(折、剪、粘贴)、泥工、自制玩具]和欣赏等方面内容。

●绘画

一、认识和使用绘画的工具材料,培养幼儿正确的绘画姿势

小班

1.知道绘画工具和材料的名称、用途和用法。

主要是彩色铅笔、蜡笔、油画棒和图画纸等。

2.有正确的坐姿;正确的握笔、用笔的姿势和方法。

要求幼儿做到:

肩平、背平、头正,身体稍向前倾,眼睛和画纸保持约30厘米左右的距离,左手按在纸上,右手执笔画画,姿态自然放松。

中、大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要提醒幼儿学习正确地使用新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注意幼儿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二、幼儿绘画内容、造型和构图

小班

用最简单的点、线、涂染等方法,画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和最感兴趣的物体的大致轮廓。

如树木、花草、人、小动物等。

中班

进一步表现自己在“生活中观察的物体”、“风暴”(包括人、动物、四季景物、交通工具等等),并且要求比较完整、清楚地表现物体的形状、颜色,“能画出它们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在构图上,要求幼儿“学习在画面上简单地布局”,通过画一些辅助物,表现简单的情节。

大班

能表现更为广泛的事物,包括看到的、听到的、记忆中的,还有故事、诗歌中学到的内容,并且要能画出它们的“基本特征和某些细节”,“会简单地描绘出人物和动物不同姿态(侧面、背面、有简单动作的四肢)”;同时,在构图上,要求“根据自己的生活印象和故事诗歌的内容画简单的情节画,初步学会恰当地安排画面”。

三、绘画中颜色的运用

小班

要“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教他们“认识并学会使用三至六种颜色”,主要是红、绿、蓝、黄、黑、褐色。

在是否选用物体相似色或固有色来绘画和涂色方面,不作专门的要求。

中班

“选择与实物相似的颜色画画”并且能“逐步做到涂色均匀”。

即不过稀、不过密,不出轮廓、不留空白。

大班

根据图画的内容和表现的要求,“会使用各种颜色”。

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颜色数量上的要求,要求教幼儿幼儿使用“各种”颜色,而不只是红、黄、蓝、绿、黑、棕、粉、紫、等,还要会用浅绿、浅棕、灰色等;另一是颜色运用技能上的要求,要求教幼儿涂色要进一步均匀,能够顺着物体的轮廓,一道一道地、由边缘向中心地轻轻涂染,甚至能根据内容和表现的需要而用较重或较轻的笔道涂出深浅不同的颜色。

四、装饰画

小班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在中班才开始提出。

对中、大班装饰画的要求,在范围与程度上是不同的。

中班

要求在长方形、正方形纸上用点、线、小圆圈、花朵、叶子等花纹简单地装饰,画出色彩鲜明的、简单的图案。

大班

要求不仅在长方形、正方形纸上,而且在圆形、菱形、生活用品形纸上,不仅在纸形的中心而且在纸形的边缘、角上,用学过的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纹,“有规律地”进行装饰。

强调装饰要有规律,即花纹、色彩的排列、布局要对称、均衡、有规则。

同时要求学会有规律地画图案画。

●手工

○泥工教学

一、泥工的基本技能

1.搓;2.团;3压;4.捏;5.抻拉;6.接合(粘合)。

二、泥工的教学要求

小班

1.认识泥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它们的名称、性质(柔软的,可以塑造的)、用途和用法等。

2.培养良好的操作常规(如不随便玩泥、爱护作品、保持衣物和桌面、地面的整洁等)。

3.学习用团圆、搓长、压扁、压坑的方法塑造最简单的物体。

中班

1.在小班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抻拉的技能塑造出较复杂的物体。

2.能表现物体基本部分的主要特征,表面比较光滑、均匀,连接处牢固无裂缝。

3.学习使用辅助材料。

大班

1.基本掌握幼儿泥工的全部技能。

要求分泥适当,接合光滑、牢固。

2.会生动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和细节。

3.学习塑造两个以上物体,或借用辅助材料表现简单的情节。

○折纸教学

一、折纸教学的基本技能

1.对边折;2.对角折;3.集中一角折;4.集中一边折;5.四角向心折;6.双正方折;7.双三角折;8.菱形折;9.反复折;10.卷折;11.组合折:

二、中、大班折纸教学的要求

中班

折纸一般在中班开始进行。

中班幼儿的折纸,一般是单张纸的简单平面折叠,要求幼儿会用基本折法中的前七项基本技能折叠出物体。

大班

学习并掌握幼儿折纸的全部技能。

○粘贴和剪贴教学要求

一、粘贴

1.认识粘贴的材料和工具,知道浆糊、刷子(或竹片、毛刷)干布以及垫板的名称,懂得它们的用途用法,

2.建立良好的活动常规知道应该保持画面、桌面、地面以及衣服整

3.学习、掌握正确的粘贴方法,培养幼儿粘贴得干净平整、牢固、美观。

教师要把握住以下三点:

学习合理定位,合理使用浆糊,正确进行贴压。

第一,先贴主要的、大面积的,后贴次要的、小面积的;第二,看准了原来摆的位置再往下贴,上、下、左、右都要恰当,并且要正而不歪斜;第三贴好后,用干布覆盖其上用手掌轻轻地压一压,或直接用手掌压,压时力要向下用,而不能手掌向四周转着压。

告诉幼儿不能用手指去摸、抹图形,以保持图形、画面的干净、整洁和美观。

二、剪贴

1.学会用剪子,知道应该如何握剪、如何用剪子将纸剪开:

要教幼儿用右手拿剪子,左手拿纸张,将右手的拇指伸入上剪股内,其余的四个手指伸入下剪股内,剪时要把纸放在剪刃间,然后从右至左,或从下向上地将纸剪开。

为了安全和保证学习效果,学习用剪最好在课前分小组进行。

2.学会三种基本剪法:

一是按轮廓线剪(由教师或者幼儿自己事先在纸上画好某一物体的轮廓,然后幼儿按照轮廓线把图形剪出来)。

二是目测剪:

纸上没有任何线条或痕迹,幼儿凭借着想象、直接用目测来剪。

三是折叠剪:

将纸折为两层、四层、八层等,然后再剪。

3.要求剪出的图形的边线比较光滑、整齐。

要求幼儿右手剪时左手要配合着右手的动作旋转图形,要求幼儿剪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认真、细致地看着剪,同时还要要求幼儿剪时不能又剪又撕,否则,图形的边线就一定很粗糙而不整齐、光滑了。

●美术作品欣赏

一、各年龄段美术欣赏教学的内容要求

中班

欣赏能够理解的美术作品(绘画、民间工艺美术品等)、自然景物、节日装饰、环境布置等,初步培养幼儿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大班

欣赏可理解的绘画、工艺美术作品,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培养美感和审美能力。

二、美术作品欣赏的选材要求

供幼儿欣赏的美术作品,包括中外绘画名作、优秀儿童画、本园本班同伴的绘画、雕塑、泥塑、陶瓷和剪纸等等。

1.供幼儿欣赏的美术作品,必须内容健康,格调向上,能正确地反映现实生活,给幼儿以良好的教育与影响。

2.供幼儿欣赏的美术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要尽可能选择创作水平较高的、形式比较完美的作品给儿童欣赏,以给幼儿美的享受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供幼儿欣赏的美术作品,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欣赏水平,要选择那些与儿童日常生活、知识经验接近的形象与内容,以利儿童理解和接受。

总之,在选择为幼儿欣赏的美术作品时,必须根据教育目的,结合幼儿的欣赏水平来进行,选择一些内容健康的,表现优美的,与幼儿生活接近的作品,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陶治幼儿的性情,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目标与要求(细则5)

各年龄段音乐教育内容与要求

一、音乐教学内容

音乐教学内容包括音乐欣赏、歌唱、舞蹈、韵律活动、音乐游戏、打击乐器。

(一)歌唱要求

1.能理解歌词内容,知道歌曲名称。

2.学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必须掌握的初步的歌唱技能:

①唱歌姿势:

身体自然、正直,口型圆。

②歌唱的呼吸:

歌词句、逗处呼吸,不中断词意,不发出吸气声。

③歌唱的声音:

自然、悦耳,不紧张,不喊叫。

④咬字吐词清晰、正确。

⑤唱准歌曲旋律。

⑥集体歌唱时声音整齐、和谐。

(同时起唱,同时结束,注意声音的和谐)。

3.学会有感情的独唱。

4.学会听前奏、伴奏唱歌。

各年龄段音乐教学内容与要求

小班

一、唱歌

1.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的内容,使幼儿喜欢唱歌。

2.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

3.训练听觉,逐步做到唱准典调,吐字清楚。

4.逐步做到用自然音唱歌。

5.跟着老师或在伴奏下唱歌,逐步做到一起开始和结束。

6.能独立地唱完一首歌曲。

7.学会十至十二首歌曲。

二、舞蹈和音乐游戏

1.培养幼儿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

2.能按音乐的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模仿动作:

打鼓、吹喇叭、开火车、小鸟飞、小兔跳等。

基本动作:

拍手、点头、碎步、蹦跳等。

3.学会三、四个歌表演,四至六个音乐游戏,能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三、音乐欣赏

欣赏五、六首歌曲和器乐曲,培养幼儿喜欢听歌曲和器乐典。

中班

一、唱歌

1.根据歌曲内容的要求,学习唱不同性质的歌曲(轻快活泼的、雄状有力的)。

2.会听前奏、间奏唱歌,整齐地开始和结束,学习换气、不中断乐句,并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独唱。

3.学会十至十二首歌曲(音域一般在C-b)。

二、舞蹈和音乐游戏。

1.按音乐的变化和节拍整齐地开始和变换动作。

模仿动作;根据幼儿生活选择一些易于模仿的、形象的动作蝴蝶飞、摘果子等。

基本动作:

如手腕转动、踵趾小跑步、踏点步、垫步等。

2.在音乐伴奏下变换队形(单圆、双圆珠笔,学会三至一个舞蹈,四、五个音乐游戏,能按音乐有表情地动作。

三、音乐欣赏

欣赏六至八首不同性质歌曲和器乐曲,培养幼儿安静听音乐的习惯和兴趣。

四、打击乐器

学习用打击乐器伴奏幼儿歌曲和律动乐曲,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大班

一、唱歌

1.根据歌曲内容和性质,正确地、较有表情地演唱。

2.学会十至十二首歌曲(音域C-C,最高到d)

二、舞蹈和音乐游戏

1.在音乐伴奏下,按音乐节奏协调地做动作。

模仿动作:

模仿幼儿熟悉的成人劳动的动作,如采茶、扑蝶、挤奶、骑马等。

基本动作:

如跑跳步、进退步、交替步。

2.在音乐伴奏下学会变换几种队形(圆圈扩大或缩小、横排、纵列)。

3.学会六至八个舞蹈、三、四个音乐游戏,会根据歌曲或器乐曲的内容和风格,整齐地、有表情地跳简单的舞蹈,能按音乐游戏的要求,在伴奏下创造性地表现出角色的特点。

三、音乐欣赏

欣赏六至八首歌曲或器乐曲,能根据音乐的片断辨认出已听过的歌曲和器乐曲。

四、打击乐器

学习用几种打击乐器,在音乐伴奏政齐奏、轮奏。

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目标与要求(细则6)

各年龄段健康教育内容与要求

一、生活与健康

小班

1.在成人帮助下,逐步学会饭前、便后和手脏时洗手,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2.愉快地进餐,正确使用小勺,饭后擦嘴。

养成喝水的习惯。

3.安静地就寝,睡姿势正确。

在成人帮助下能按次序穿脱衣服、鞋袜,并把它们放在固定的地方。

4.学会上厕所,养成每日大便的习惯。

5.学会正确使用手绢,不拖鼻涕。

不把手指和不干净的东西放在嘴里,逐步养成勤理发、洗头、洗脚、洗澡、剪指甲的习惯。

6.知道牙齿的用处,养成早晚和饭后漱口的习惯。

7.知道眼睛的用处,不用手和脏手绢擦眼睛。

8.知道鼻子、耳朵的用处,不抠鼻孔,不挖耳朵,不将异物塞入耳、鼻内。

9.坐、立、行保持正确的姿势(自然、舒适、不限制过死)。

10.不害怕健康检查和各种预防接种。

中班

1.学会正确地洗手、洗脸。

2.愉快、安静地进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剩饭菜,学习使用筷子。

3.独立地、有次序地穿脱衣服、鞋袜,并整理好放在指定的地方,学习整理床铺。

4.逐渐学会自理大小便。

5.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擤鼻涕(按住一侧鼻孔轻轻地擤另一侧鼻孔的鼻涕)。

6.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擤鼻涕和大小便。

7.知道保护眼睛的一般卫生常识,看书、绘画时保持正确的姿势。

8.知识保护牙齿的一般卫生常识,学习刷牙。

9.知道一些预防蛔虫寄生病和肠道疾病的一般常识,不吃不净食物。

大班

1.正确、迅速地洗手、洗脸,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2.进餐时不发出声间,不乱扔残渣,饭后收拾干净。

3.安静就寝,迅速有次序地穿脱衣服和鞋袜,分左右,会系鞋带,整理床铺。

4.保持仪表整洁,咳嗽、打喷嚏时会用手绢捂住口鼻。

女孩子学会梳头发(短发)

5.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不爬、不踩桌椅,不乱涂墙壁。

6.知道保护视力,不在光线太强、太弱和阳光下看书、写字、绘画,保持正确坐姿。

7.知道换牙的一般常识。

8.知道天气变化和运动前后及时增减衣服,饭前饭后不做剧烈火活动。

二、体育活动

幼儿体育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动作和基本体操。

基本动作包括走、跑、跳跃、平衡、投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