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发展体系贴近实际可操作性强.docx
《中学教学发展体系贴近实际可操作性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学发展体系贴近实际可操作性强.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学发展体系贴近实际可操作性强
滦南县第四中学
构建教学发展体系实施方案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滦南县第四中学尚处发展初期,因此,亟待形成科学、完整的教学发展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提升我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凸显我校的社会功能,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及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
一、把握教学常态,完善教学环节
(一)集体教研活动
集体教研活动体现了教师对教学资源的组织能力、策略的运用能力、过程的导引能力,我校将继续推行集体备课制度,严格落实集体教研活动,并形成我校的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化。
做到统一教案、统一课件、统一作业,避免一师一教案,一师一课件的资源浪费现象。
我校的集体教研活动分为固定教研和实时教研两部分。
1、固定教研
(1)开展过程。
每周有固定的集体教研时间,活动开始前,确定内容、主讲人、记录人,由主讲人提供相关教案、学案、课件、作业等内容。
其中,教案一般包括:
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实验操作、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小结等内容。
不得使用旧教案或以参考资料代替教案。
坚决杜绝抄教案现象。
教研活动过程中,发挥集体的智慧,同组教师对教研内容进行分析,共同探讨,查缺补漏,最终形成统一意见。
集体备课形成的导学案:
要求打印,规范美观。
学案格式完整(包括:
课题、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学方法设计、当堂检测、教学反思等)。
教研活动结束后,把最终形成的各项内容落实到教学工作中。
(2)活动记录。
要求集体教研活动要有完备、真实、明确的教研记录,包括:
时间、地点、主持人、年级学科、记录人、参加人员、备课内容、发言记录、备课小结等内容。
2、实时教研
扎实有效的开展教研活动,坚决杜绝教研活动走形式的问题。
每天课前说课,课后反思交流,在落实固定教研活动形成的教案、学案、课件等材料的过程中,如出现问题或发现不足,要随时召集同组教师进行实时教研,使相关材料更加完善,更能服务教学。
我校的备课组工作实施中层领导承包责任制,由分包领导监督备课组把教研互动落实到位,实现共享教学资源,完善集体备课制度。
(二)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好坏,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节奏都能够控制得当,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1、优化教学程序。
构建适应新高考要求、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魅力课堂,形成我校新课堂改革特色,对学生进行最适合的教育。
教师上课时,合理安排课堂节奏,讲练结合,师生互动,每节课留出15分钟让学生发言、板演、讲解,
2、夯实教学常规。
推行候课制度,授课教师提前2分钟进入教室,督促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上课时充分利用集体备课形成的统一教案,课后进行及时、客观的反思,形成文字材料,便于课后交流。
3、创新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备课组内课件共享。
备课组长针对本组人数及本学期所需可见数量进行分工,做到任务分解,这样,每位教师的劳动量也不会太大。
分工明确后,利用空闲时间制作课件,在最短的时间内,制作出一学期所需的课件,并在使用中同步完善,形成本组课件库,实现资源共享。
每周至少两次用多媒体上课,使教师多媒体教学的水平不断提高,做到既能上常规课,又能在短时间内准备展示课。
4、加强普通话教学。
普通话教学是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体现着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在教学中,正确地使用普通话,能够较早地让学生进入学境,可以较早较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师的个人魅力,同时,普通话教学也是参加优质课评比、朗诵比赛等活动的硬性条件。
如果教师们的普通话不过关,那么受影响的除了本身之外,更多的是学生们。
因此,我校全面推行普通话教学,由年级主管领导随时监督,对不使用普通话教学的教师提醒整改。
5、推行适合教育。
开展最适合学生的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学的层次性,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想学、学会、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提升学习内驱力。
教学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后作业等,尤其是课后作业,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拼组不同层次的作业,而不能搞一刀切。
作业必须形成电子版,按正规的格式打印出来,不能剪剪粘粘,以免降低作业的美观度,从而影响学生的做题兴趣。
6、鼓励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使教师可以由经验型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变。
为提升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以学科为单位成立课题组,通过共同研究课题,带动教师聚焦立德树人、学科教学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以课题研究带动全校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要求所有备课组都必须有研究课题,要小而精每学期完成一项课题研究,所有教师必须参与课题研究工作,既可以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逐步建立学校课题库,又可以为广大教师参与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课题评比做好准备。
所有课题按规定时间结题后,由学校组成课题评定委员会,对所有课题进行综合评定,通报评定结果,对优秀课题给予奖励,并优先递交上级部门,参加课题申报评奖活动。
二、锤炼教师队伍,推动专业发展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促进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
基于此,滦南县第四中学紧紧围绕“成就明天的我们”的办学思想,采取多种模式锤炼教师队伍,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一)提升教研交流质量。
加强与滦南一中的学习、借鉴、交流活动,邀请一中备课组长到四中在我校同备课组全体教师陪同下听取观摩课,并开展评课活动,然后为相关年级基于同课异构讲一节观摩课,并通过讲座对年级组长进行培训。
(二)提升教学理论水平。
每学期请专家教授到我校进行讲座,为我校教师带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使我校教师打开眼界,扩展知识面,提升理论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三)提升培训活动收益。
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外出培训、研讨、听课等教学交流活动,共训同研,吸取精华。
回学校后,针对外出活动内容面向相关人员进行二次培训,谈感受、讲收获、说经验,做到活动收益最大化。
我校名师、骨干教师享有外出培训的优先权。
(四)提升整体把控能力。
为了高三教师对高三备考整体把控能力,高三教师以年级为单位制定总体教学规划,各备课组制定本学科的教学计划,每个阶段都要有明确的工作安排及预期效果,迅速提升高三教师备考能力。
还要审视故有的、陈旧的教学经验,去粗取精;主动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尤其是高三备考理念,促进高三教师的专业成长速度与质量。
(五)提升教师实战能力。
为了加快教师专业提升,提高教师做题能力,学校在每年高考结束后,给每位高三教师发一本题册,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做题、核对答案及修改等工作,必须有用红笔修改的痕迹,学校将对于完成情况较好的教师给予奖励。
(六)提升教师文化素养。
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阵地,是学生文化素养滋生的摇篮,我校把“四中一家亲,家人共成长”确定为主题文化,“家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中亘古不变的文化主题,我校把家文化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成为全体师生的文化信仰。
因此,我校以“文化讲堂”为阵地,以“家文化”为核心,要求全体教师充分挖掘本学科所蕴含的文化元素,能够立足本学科为全体师生上一节文化课,从而实现促进教师加强对本学科的研究、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学术创新、丰富教师生活的目的。
三、把握年级特点,分层整体推进
(一)高一年级工作
高一学生处在初、高中过渡的阶段,我们应在心里上帮助他们很好的度过这一过程,不要一开始就是高考,我们应重视他们基础的培养,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上,既要照顾全面又要重点突出,既要让加强班的学生学足、吃饱,又要让普通班的学生打牢基础,稳中求进。
1、做好初、高中衔接工作。
初、高中知识具有一定的跨度,因此教师应做好学生知识衔接工作,在授课过程中,立足最基础的知识,加入初中的相关内容,形成知识和心理的缓冲,避免学生产生“初中知识没有用,高中知识不可知”负面想法,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的完成初、高中知识上的过渡。
2、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
针对我校学生的素质水平,高一年级把对学生学法指导、学习习惯培养放在首位,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学习成绩的重中之重,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科指导,如课前预习、课中听讲、课后独立完成作业、科学合理的记笔记,充分利用错题本等。
加强学生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如上课时听讲要坐直,互动要积极,回答问题用普通话等,写作业时答题要规范,书写要清楚美观等。
这就要求广大教师特别是语文和英语老师加强引导与示范。
4、完善选课走班工作。
选课前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培训,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避免选课工作完成后出现大量学生后悔甚至改选的情况。
5、推行分层培养模式。
滦南四中的生源质量差距很大,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面对全体学生的教学内容成了当务之急,我校决定采取分层培养的模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最适合的教育。
(1)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针对学困生要降低学习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和最基础的知识点即可;中等生要求在前一层次的基础上,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目标;优等生须在完成完成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侧重于能力提升和思维拓展训练,培养他们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学生学习水平的变化适时调整其层次,逐步实现学生的整体进步。
(2)分层管理。
由于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同,因此行为习惯也存在很大差异,对学生进行管理时也不能一刀切,对于自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降低监管力度,但要提高要求;对于自制能力差的学生应该加强监管,并降低要求。
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促进其不断进步。
当然,管理分层也不是固定的,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实行动态管理,对分层的学生进行适时调整。
(3)分层考试。
针对学生不同的分层采取分层考试,考试试卷设定为A、B、C三个等级,A卷主要针对学困生,侧重于对基本概念和最基础的知识点的考查;B卷侧重于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目标的考查,难度类似于学业水平考试试卷难度;C卷侧重于对综合思维能力与运用能力的考查,难度类似于高考试卷难度。
(4)分层德育。
从心理学与教育学原理来看,德育是有层次的;从现实情况看,滦南四中的学生较为复杂,学生的经历、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存在很大差异,造成道德品质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德育工作一定要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高一年级应该注重德育观念层面的培养,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个人修养、师生关系、人际关系、社交技能、团队精神等具体技能的教育入手,使学生树立起处理个人与师长、与家庭、与集体、与其他人、与社会、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正确观念。
除了组织各种德育活动,更要加强礼仪教育和纪律教育。
6、规范社团发展。
高一的社团是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选拔特长生的重要阵地,因此,必须进一步规范社团发展。
为高一社团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教学及活动场地,提高社团专业教学活动的规范性,这就要求专业教师提高重视程度,对学生渗透积极的专业理念,通过自身专业素质和个人魅力得到学生的信任,因为“爱其师”才能“信其教”。
(二)高二年级工作
高二是学生高中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一个转折期,一个过渡期。
此时的学生们既失去了高一刚入学时的新鲜好奇、踌躇满志,又没有高三学生面对高考的紧迫感和拼搏精神,最容易松懈、涣散、对学习失去主动性。
因此,高二应注重打好基础、养成习惯、学好方法、培养能力、全面发展,多管齐下,为升入高三奠定坚实基础。
1、强化习惯养成教育。
在高一年级习惯养成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继续规范笔记、错题本的书写与应用,监督学生课上认真听讲、坐姿端正,课下独立完成作业,规范书写。
2、关注学业水平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是高二学生面临的最重要的考试,因此,广大教师应精准把握学考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学考层面的知识传授的同时做好心理辅导,提高学生优秀率和过关率
3、做好教学衔接工作。
做好高二和高三教学衔接工作,以高二学考备考为契机,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精准把握入手,开展与高三一轮复习相衔接的“小一轮复习”,制定统一的周密计划,同学科之间步调一致,不能各自为战,确保学生升入高三后有相同的复习进度,提升高三一轮复习的质量。
4、提升学生做题效率。
为了提升学生的做题效率,尤其是考试时的答题速度与准确度,推行“作业考试化”制度,提升学生的时间观念,增强其计划观念,充分利用考试、测验等工具,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大学科小测的规范性,引导学生养成科学规范的答题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自律意识。
5、做好特长生的选拔工作。
在高一社团培养的基础上,规范特长生选拔程序,提升特长生质量,让学生喜欢并爱上所选的专业,这是其学有所成的前提条件。
加强特长生的培养工作,特长教师必须充分备课,做好长期和短期教学计划,上好专业课,同时加强思想指导和纪律要求。
文化教师加大文化教学力度,对特长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实行教师分包制,每位教师对自己负责的特长生重点培养,重点辅导,确保特长生专业、文化双丰收。
6、加强理想教育。
继续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高三复习备考的信息,以及高三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心态等,使学生提前感受高三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进入预高三状态。
7、推进分层教学。
教师应该明确文化类、特长类、单招类等三个层次的学生需要掌握的不同层次的文化知识,进而有重点的实时教学,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稳定学习心态,营造浓厚的教风、学风。
(三)高三年级工作
高考是对学生“实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察。
实力源自扎实的基础、流畅的思维,而心理素质是形成实力和使实力得以发挥的关键,平稳而又积极的心态,是取胜的关键。
因此高三年级工作应紧密围绕高考目标任务,以核心考点为依据,以考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托,用新理念、新教法、新形式、新手段做好各个阶段的复习,落实培优、辅中、转差,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不同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师生的备考积极性,实现高考的全面胜利。
1、制定复习计划
一轮:
开学——1月中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目标:
夯实基础知识,熟练基本技能,扫描所有知识点、实现知识系统化。
要求:
(1)知识层面。
知识梳理到位,在全面复习巩固所有知识的基础上,查漏补缺,扫除学生知识点的盲区和理解上的障碍,构建学科知识技能体系;
(2)能力培养。
围绕知识点,串点成线,铺线成面,使学生在整体把握知识脉络的基础上,熟练地运用知识;
(3)方法策略。
以学科为单位,按章节单元顺序,以学生手中的复习资料为蓝本,精选练习题,以练为主,讲练结合,巩固知识点,培养解题能力。
二轮:
1月中旬——4月中旬(专题+分解)
目标:
围绕考点,分解重难点,重组小专题,在强化训练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要求:
(1)知识层面。
紧扣主干知识,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2)能力层面。
采取专题训练方式,在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能力;
(3)方法策略。
以单元板块为线,以考纲考点为纲,精选典型试题,专题突破重难点,一方面解决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性的难点往往是考试中的易错点和易淆点,容易变成考试中的失分点,因此要采取比较、辨析的方法解决;个体性的难点由个体思维方法的差异、个体理解能力的不同或个体知识缺陷疏漏造成的,这些难点往往成为个别学生的拦路虎,要通过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的方式解决。
另一方面,要关注知识的交汇点,综合分析能力弱的学生往往望而却步,因此专题复习阶段要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点的迁移能力,在学科知识的交汇点上精选典型考题进行专题辅导专题训练。
三轮:
4月中旬——5月底(综合训练)
目标:
紧扣高考热点,强化应试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要求:
(1)知识层面。
注重学科知识的综合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交叉与整合,回归课本;
(2)能力层面。
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正确解答综合题目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方法策略。
以考代练,围绕摸底考试和模拟考试,规范解题思路,总结归纳解题规律,提升解题技能技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补充。
2、提高备考质量。
复习资料要高质量,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对复习资料和课下作业进行有效拼组,避免整体照搬他人资料,提升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把握高考动向。
结合近年新课改的高考备考实践,充分研究课标、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关注高考动态,分析高考命题趋势、周密计划、充分准备、务实基础,提升学生能力时刻,以取得最好的备考效果。
4、开展心理辅导。
高考是每个学生通往理想大学生活的独木桥,每年的这个时期考生自然就会产生种种的心理障碍和巨大的心理压力。
从而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复习指导的同时应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稳定学生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心理疏导分为集体疏导和个别疏导,集体疏导侧重于解决共性问题,指导学生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增强学习信心;个别疏导侧重于解决学生的个性问题,通过谈心(面谈或笔谈)的形式,鼓励学生客服负面心理,全身心投入高考复习备考,以饱满的激情迎接高考。
滦南四中教学发展体系立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侧重层次性、递进性、长远性,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规范,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指导性,广大教师应严格遵循,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学校将提出整改措施,确保我校教学发展体系更加完善,在我校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