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摄影技术》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44198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大《摄影技术》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华中师大《摄影技术》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华中师大《摄影技术》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华中师大《摄影技术》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华中师大《摄影技术》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中师大《摄影技术》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

《华中师大《摄影技术》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大《摄影技术》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中师大《摄影技术》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

华中师大《摄影技术》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摄影技术》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相机快门速度盘上标定值125其实际值为秒,与其相邻的两档为和。

2、黑白胶片冲洗中,显影的作用是将还原成。

3、当闪光灯指数为GN28,闪光距离为7m时,应使用的光圈。

4、鉴别彩色照片是否偏色,应以照片上的和部位为准。

5、相机镜头光圈环上与F8相邻的两档光圈为和,F8光圈的通光量是F4的倍。

6、ISO200的胶卷其感光度比ISO100的大倍,30DIN的胶卷其感光度比15DIN的大倍。

7、黑白相纸按的不同,可分为1、2、3、4号相纸。

8、闪光灯指数为GN32,光圈为F8时,闪光距离应为。

9、镜头上有灰尘、水、指痕时,可用镜头纸。

10、胶片曝光正常的部分是特性曲线的。

11、过期胶片的感光度会。

12、DX编码作用于。

13、曝光不足,底片的反差会。

14、曝光不足是利用了胶片特性曲线的。

15、以春、秋季为标准,冬季曝光量。

16、光源距被摄物1m时,用1/60秒、F5.6拍摄;若光源距离改为2m,曝光组合应是。

17、阳光普照,薄云蓝天,一般阴天,浓云密布四种天气其曝光量各相差。

18、灰板测光法测的是。

19、聚光灯的光照性质是。

20、散射光照明,物体投影。

21、漫射灯的光照性质是(直射光/散射光)。

22、顺光时,景物的立体感(较弱/较强)。

23、定影的作用是。

24、洗印照片所用的显影液是。

25、调节放大机机头的高低可控制影像的。

26、闪光管可反复放电,使用寿命。

27、闪光灯的色温接近于。

28、防“红眼”的办法是和。

29、光的三原色是指、、和。

30、色彩是物体。

31、彩色感光材料感蓝层显影后生成。

32、彩色感光材料感红层生成。

33、彩色反转片冲洗后影像颜色与景物颜色。

34、日光型彩色片平衡色温为。

35、彩色反转纸的底片是(彩色负片/彩色反转片)。

36、彩色片拍摄时,景物光比要小于。

37、减色法校色片由组成、和。

38、黄和品红滤色片叠放在一起成为。

39、试样偏黄色,校色时应。

40、摄影构图的基本要求是。

41、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

42、影响摄影构图的因素是和。

43、景别选择的实质是确定和的关系。

44、黄金分割是一个比例关系,其比值约等于。

45、人像摄影的艺术要求是。

46、表现人的心态,要注意观察人的和。

47.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在(《墨经》)一书中提出的。

48.黑白相纸按用途可分,。

49.在画面影调中占主要地位的影调是。

50.镜头的种类主要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望远镜头和、镜头。

51.选择拍摄点应从三方面考虑:

不同的摄距、不同的、不同的高度。

52.遮光罩是加戴在前边的一个附件。

53.摄影镜头的视角的,主要取决于的长短和的长度。

54.焦距,视角。

55.黑白胶片的主要特性:

,,,。

56.镜头的焦距值等于或略大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是。

二、选择题

1、以下相机中没有视差的是()。

A.平视光学取景相机B.单镜头反光相机C.双镜头反光相机

2、曝光过度且显影过度的底片其影像反差()。

A.较小B.正常C.较大

3、拍摄黑白照片时,为了使蓝天色调较深,应加用()。

A.黄滤镜B.绿滤镜C.蓝滤镜

4、曝光不足且显影不足的底片其影像反差()。

A.较大B.正常C.较小

5、光源色温是()的标志。

A.光源色调冷暖B.光源光谱成分C.光源的温度

6、拍摄体育运动宜选用()自动相机。

A.光圈优先B.快门优先C.程序控制

7、胶片宽容度小于实际景物亮度范围时,应按景物的()曝光。

A.亮部B.暗部C.要表现的主要部位D.中间灰

8、在黑白胶卷冲洗中,常用的定影液名称是:

()

A.D-72B.F-5C.D-76D.E-6

9、焦距与视角成();焦距与景深成()。

A.正比;反比B.反比;正比C.正比;正比D.反比;反比

10、如果把日光型片直接用于碘钨灯下拍摄,彩色影像偏()色;如果把灯光型片直接用于阳光下拍摄,彩色影像偏()色。

A.橙;蓝绿B.橙;橙C.蓝绿;橙D.蓝绿;蓝绿

11、在黑白放大过程中,常温下用“F-5”定影液定影时间为()分钟。

A.2B.15C.30D.60

12、通常把照相机摄影物镜简称为镜头,它主要由()和部分机械装置构成。

A.透镜组B.光圈C.凸透镜D.凹透镜

13、某物体表面到点光源的距离为S,照度为E。

当距离为2S时,照度应该是:

()

A.E/2B.2EC.E/4D.4E

14、从色温的角度看,灯光型彩色片适于在()的色温条件下拍摄。

A.5000KB.3200KC.5400KD.2800K

15、拍摄黑白照片时,为了使蓝天色调较深,应加用:

()

A.黄滤镜B.绿滤镜C.蓝滤镜D.UV镜

16、国产黑白相纸,有1号,2号,3号和4号之分,这里“纸号”是表示相纸()的代号。

A.反差B.纯度C.厚度D.质量

17、曝光不足且显影不足的底片其影像反差()

A.正常B.较大C.较小D.无法确定

18、散射光是否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

A.具有方向性B.不具有方向性

19、黄滤光镜可使什么色光通过?

()

A.黄光B.蓝光

20、凸透镜所成之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

A.正立的B.倒立的

21、胶片曝光多的部位影像较浓吗?

()

A.是的B.不对

22、底片上黑色的影像是银还是氧化银?

()

A.银B.氧化银

23、全色胶片是彩色胶片吗?

()

A.是B.不是

24、人眼能同时看清远处和近处的景物,是因为人眼能()

A.同时对远近不同的物体聚焦B.快速变换聚焦

25、报道日本“水俣病”的记者是()

A.路易斯.海因B.尤金.史密斯

26、20世纪30年代反映美国中西部农民生活状况的纪实摄影活动的组织者是美国()

A.农业安全署B.国会图书馆

27、按外形分类,120相机属于()

A.大型B.中型C.小型

28、机背取景相机()

A.有视差B.没有视差

29、双镜头反光相机调焦时()

A.取景镜头和成像镜头同步伸缩B.成像镜头伸缩,取景镜头不动

30、机背取景相机取景屏上的影像()

A.上下颠倒,左右相反B.左右相反,上下与景物一致

C.上下左右与景物一致

31、镜头镀膜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通光量B.提高清晰度

32、摄远镜头的景深比标准镜头()

A.大B.小

33、广角镜头使透视感()

A.增强B.减弱

34、F8光圈的通光量是F5.6的()

A.2倍B.根号2倍C.根号二分之一倍D.二分之一倍

35、光圈和物距不变,焦距越长,景深()

A.越大B.越小

36、超焦距的实质是充分利用()

A.前景深B.后景深

37、聚焦时运用超焦距扩大了()

A.焦距B.景深

38、裂像适用于聚焦()

A.有明显线条的景物B.无明显线条的景物

39、磨砂玻璃聚焦适用于()

A.运动物体B.静止物体C.所有物体

40、程序控制自动相机适于拍摄()

A.纪念照B.艺术照

41、夸大前景,要用()镜头。

A.标准 B.中焦  C.中长焦 D.超广角

42、“决定瞬间”是()提出的。

A 布列松    B 亚当斯    C 卡帕    D 吴印咸

43、能使主体产生轮廓光的是()

A 逆光    B 侧光    C 顺光    D 前侧光 

44、镜头口径越大,通光量越()

A  大       B 小

三、判断题

1、镜头的焦距与底片对角线长度大致相等,则镜头称为标准镜头。

2、放大纸是色盲性的,只对蓝紫光敏感。

3、电视图像是活动的图像,要将其拍清晰宜使用较快的速度。

4、色温是光源温度的标志。

5、一般家庭使用的黑白胶片是全色片,其感色性好,宽容度大,反差系数小。

6、袖珍型(傻瓜)相机的取景方式是平视旁轴取景。

7、摄远镜头焦距长,其影像放大率大。

8、黑白摄影中,要使绿叶颜色较深,可加用绿滤镜。

9、由于人眼的适应性,在红光下看起来正常的照片影调,在白光下看起来也是正常的。

10、互易律失效是因为相机快门速度过低或过高,感光剂不能正常进行光化作用。

11、相机的快门不能调在两档之间。

12、互易律失效时,无论照度过低或过高都要增加曝光量。

13、色温是光的冷暖温度的标志。

14、同轴取景器无视差。

15、背景明暗对平均测光的准确度影响较大。

16、声纳自动对焦系统测距时能透过玻璃或水面。

17、调节快门速度时可以放在两档之间。

18、相机放入干燥箱时应套上皮套。

19、相机不用时,光圈应调在任何一个光圈。

20、溴化银感光性能较强。

21、印相纸乳剂中的银盐用用氯化银。

22、银盐能感受可见光。

23、色盲片反差较大。

24、微泡胶片的影像由银组成。

25、若用彩色底片放大黑白照片最好用普通相纸。

26、胶片显影过度,则灰雾度大。

27、反差系数大的胶片,其特性曲线斜率大。

28、底片密度过大是由于曝光不足。

29、灰板测光法是代替测光法红的一种。

30、显影剂在碱性溶液中活力提高。

31、冲洗后可在明室操作的时间是显影完毕。

32、定影和水洗温度过低对冲洗质量没有影响。

33、散光式放大机使用乳白灯泡。

34、内置式自动闪光灯闪光指数较大。

35、专用型自动闪光灯需要根据闪光指数计算光圈。

36、帘幕快门相机上标示的闪光同步速度是实现闪光同步的最低速度。

37、闪光灯上标示的闪光指数值以ISO200/24胶卷为基准。

38、闪光灯长期不用,其寿命会延长。

39、欲消除闪光灯在墙上的投影,人离墙尽量近一些。

40、与滤光镜颜色相同的色光不能通过滤光镜。

41、与滤光镜颜色相邻近的色光能部分通过。

42、要使远处的景物清晰,应加蓝滤镜。

43、偏振镜可消除金属表面反光。

44、使用柔光镜要使柔光效果强烈,应缩小光圈。

45、纯度越低的颜色其明度也越低。

46、冷色是指蓝色、青色。

47、彩色反转片冲洗后没有色罩。

48、彩色反转片曝光宁欠勿过。

49、彩色负片冲洗后形成的影像由饱和染料组成。

50、E—2工艺首显温度高,则影像密度小。

51、C—41工艺明室操作可在彩显之后。

52、判断试样是否偏色,试样应该吹干。

53、取景时采用竖画面和放大时剪裁成竖画面,照片质量是不一样的。

54、拍摄跳水、投篮宜用竖画面。

55、为了交待环境,背景应清晰。

56、欲增强建筑物的立体感,应从斜侧面拍摄。

57、要增强影调透视效果,拍摄风光照片宜采用逆光。

58、为了通过对比使主体突出,背景应清晰。

59、均衡是指动态平衡。

60、室内现场光是指室内自然光。

61、拍黑白风光时,要想使白云突出,最好用黄橙滤色镜。

     

62、TV是表示光圈优先式曝光模式。

     

63、顺光是从被摄主体正面照射过来的光线。

                        

64、感色性 感光度 颗粒性 反差是黑白胶片的主要特性。

    

65、摄影镜头的视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焦距的长短和底片对角线的长度。

66、焦距越长,视角越小;焦距越短,视角越大。

67、乌云密布时是散射光。

                                        

68、GB是中国标准感光制式。

                                     

69、ASA是美国标准感光制式。

                                    

四、简答题

1、哪些因素影响光的照度?

2、用测光表测景物亮度时,为什么测反射率为18%的灰板比测实际景物更准确?

3、如何避免持机不稳造成的影像模糊?

4、广角镜头的特点是什么?

在什么场合下使用广角镜头较好?

5、怎样维护相机?

6、什么是光比?

哪些因素影响光比?

7、拍摄位置对影调有何影响?

8、显影的作用是什么?

9、使用自动闪光灯应注意些什么?

10、简述彩色感光材料的成色原理?

11、彩色片曝光要注意什么?

12、如何鉴别偏色?

13、人物摄影的艺术要求是什么?

14、拍摄夜景应注意什么?

15、什么是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16、什么是近距拍摄?

17、什么是景深?

18、冬天在北方摄影,最好使用什么类型的相机?

为什么?

19、简述正面摄影的特点?

20、简述俯摄肖像的特点

21、什么是摄影艺术?

22、什么是商业广告摄影?

五、论述题

1、常用的显影剂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点?

2、试论述前景的作用和运用。

3、简述放大的程序?

4、简述印相的程序?

5、举例论述影响光源的强度变化的因素。

6、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

7、数码相机技术的优势固然明显,但目前还存在某些不足。

试结合实例论述它的主要不足之处。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摄影技术》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1/125;1/60;1/250

2、已曝光的卤化银;银

3、F4

4、灰色;人脸

5、F5.6;F11;1/4

6、2;32

7、反差

8、4m

9、轻轻刷

10、直线部分

11、降低

12、片仓中有识别触点的相机

13、过小

14、趾部

15、多一档

16、1/30秒、F4

17、一档

18、反射率18%的灰板

19、直射光

20、不清晰

21、散射光

22、较弱

23、将来感光的卤化银溶解

24、D—72

25、放大率

26、5000次

27、日光

28、避免正面闪光先小光量预闪

29、红绿蓝

30、对光有选择的反射或透射的结果

31、黄色影像

32、青色影像

33、一致

34、5500K

35、彩色反转片

36、1:

64

37、黄、品红、青滤色片

38、红滤色片

39、增加黄滤色片

40、主体突出

41、内容限定形式

42、空间因素时间因素

43、主体环境

44、3:

2

45、形神兼备

46、面部表情动作姿势

47、墨子

48、印相纸,放大纸

49、基调

50、变焦

51、方向 

52、摄影镜头

53、大小,焦距,底片对角线

54、越长,视角

55、感色性,感光度,颗粒性,反差

56、标准镜头

二、选择题

1、B

2、A

3、A

4、C

5、B

6、B

7、C

8、B

9、D

10、A

11、B

12、A

13、C

14、B

15、A

16、A

17、C

18、B

19、A

20、B

21、A

22、A

23、B

24、B

25、B

26、A

27、B

28、B

29、A

30、C

31、A

32、B

33、A

34、D

35、B

36、B

37、B

38、A

39、C

40、A

41、D

42、A

43、A

44、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四、简答题

1、影响光的照度的因素有:

天气的阴晴,一年的季节,一天时间的早晚,光照的方向(顺、逆、侧)等等。

对于室内或人工光而言,还有光源到被摄物距离。

2、测光表是按反射率为18%的灰色作为基准设计的,这样利用特性曲线的中段,兼顾亮部和暗部。

也就是按测光表所测出的数据曝光,不论景物是亮是暗,正常冲洗后,最终得到的都是反射率为18%的中级密度为灰。

因此测反射率为18%的灰板比策实际景物更准,实际景物的平均亮度不一定正好等于反射率为18%的中级亮度。

3、

(1)持机姿势正确:

两脚分开,两臂靠拢身体,左手托住相机,相机靠紧头部,右手食指轻按快门;

(2)尽量使用三脚架或以桌椅、墙、树为依托;(3)快门速度不要太慢。

4、特点:

焦距短,视角大,视野宽,景深长。

应用:

(1)拍摄动态物体;

(2)需要景物前后有较大的清晰度;(3)在较狭窄的环境中拍摄较大的场面。

5、

(1)照相机要避免灰尘、水滴、指痕;

(2)避免剧烈震动,要防热、防潮、防化学气体的侵蚀;(3)照相机不能置于忽冷忽热的环境中;(4)保持机身清洁与干燥。

6、光比是指被摄体的受光面与阴影面之间的亮度比,是摄影用光的重要参数。

光比大,反映在照片上的影调硬,层次少,立体感强,反差大;光比小,反映在照片上的影调软,层次丰富,立体感差,反差小。

在摄影中,应根据被摄体的情况和摄影者的拍摄意图来确定和调控光比。

影响光比大小的因素很多:

一是光位的影响。

被摄体在正面光的照明下,光比小;在前侧光、侧光的照明下,光比适中;在逆光、侧逆光的照明下,光比大。

二是光质的影响:

直射光光比大,散射光光比小。

三是灯具发光功率的影响。

灯的发光功率大则光比大;发光功率小则光比小。

7、摄影的拍摄对象多为三维的立体形态,立体景物因光线照射,会形成不同的明暗影调,使被摄体显现出立体感来。

改变拍摄点就会改变光线的照射角度,从而改善影调的对比关系。

改变拍摄点:

一是改变拍摄的方向,二是改变拍摄高度,三是改变拍摄距离。

8、胶片曝光后,卤化银在光的作用下生成潜影。

这些潜影人们看不见,必须经过显影、定影,才能把这些潜影变成可见影像,再经印相或放大,得到与景物明暗一致的照片。

所以,拍摄后要得到照片,必须经过胶卷的显影、定影、负像转正像(印相或放大)等环节。

胶片曝光时,胶片上的卤化银由于光能的作用而分解成银离子和卤素离子,即光能AgBr————>Ag+Br感光多的部分分解的银离子就多,感光少的部分卤化银分解也少。

银离子与卤素离子放出的电子相遇成为银原子,构成了潜影。

显影过程是利用显影剂的还原作用,把胶片上已经感光的卤化银还原成金属银。

由于胶片各部位感光程度不同,还原出的银粒子有多有少,因而胶片各部位的密度也不相同。

9、使用自动闪光灯应注意的问题:

①不要挡住闪光灯的“电眼”。

其次,“电眼”的测光角度较窄,只有正对被摄体才能起作用。

②在自动闪光时,计算表中显示的曝光值应比手控闪光大一挡,以防曝光不足。

③在拍摄现场中,出现大面积的浅色环境,或大面积的深色环境时,自动闪光灯的测光元件仅对大面积的部分测光较准;小面积的主体会出现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此时,应改为手控操作,以防止曝光的缺陷。

10、彩色感光材料采用多层结构,在感光乳剂层中按一定顺序排列着感蓝、感绿、感红三层感光乳剂,且都含有彩色成色剂。

感蓝乳剂层中含有黄色成色剂,经过曝光和彩色显影之后,生成黄色影像层;感绿乳剂层中含有品红色成色剂,经过曝光和彩色显影之后,生成品红色影像层;感红乳剂层中,含有青色成色剂,经过曝光和彩色显影之后,生成青色影像层。

彩色成色剂本身并不是染料,而是一种能产生染料的中间体,这种中间体在彩色显影过程中与彩色显影液中的彩色显影剂氧化物偶合生成染料,而染料构成了彩色影像。

11、彩色负片的曝光可稍过,彩色反转片的曝光可稍欠,因为彩色负片的宽容度在曝光过度时比曝光不足要大,反转片恰恰相反。

有人做过实验,彩色负片的曝光宽容度为-l~+5级光圈(多曝光32倍),即使相差6级,也能得到一张可接受的彩色照片。

彩色负片如曝光不足,还原的银盐少,形成影像的染料也少,影像淡薄,且偏色难以校正。

据测试,彩色反转片的曝光宽容度为+0.5~-1.5,曝光过度仅容许半级光圈。

彩色负片过期要增加曝光时间,彩色反转片过期要减少曝光时间。

12、曝光试样出来后,判断试样是否偏色要在柔和的白光下观看,试样要吹干。

通常,可从两个方面作简单判断。

一看白色、灰色、黑色等消色部分。

例如白云、白墙、白衬衣、黑发、黑色衣裤等,如黑白灰中带有色,则照片偏色。

二看人物的肤色,只要有人物的照片,就应以人物的肤色为鉴别标准。

13、对专业摄影师来说,风光摄影所选择的照相机以大中型为好,如120照相机,因其画面较大,照片放大或制版印刷的效果也较好。

风光摄影的对象主要是静态的,较少有突发情况,因而大中型照相机虽笨重一些,仍是适用的。

多年来,由于135胶卷质量的不断提高,加上小型照相机轻便灵巧、更换镜头容易、应变能力强,许多人喜欢用小型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镜头的配备,最好从广角、标准到远摄都有。

如果配备一只28~80mm和一只80~200mm的镜头,就可减少携带多只镜头的烦恼。

除了机身、镜头外,器材装备还应包括几片常用的滤光镜和一只三脚架。

14、拍摄夜景,应事先观察并确定拍摄点,并用三脚架固定照相机。

曝光时可使用重复曝光装置进行多次曝光,以取得比现场更为完美的效果。

两次或多次曝光可以使景物轮廓变得明显。

当天空将暗且尚有余光之际,按正常曝光数据减少两级光量进行曝光,将景物外形先拍下。

天黑之后,再进行第二次曝光,此时可用B门或T门进行长时间曝光,大约l~10秒。

这样,画面既有景物轮廓的外形又可将灯光、车船等形成的光带轨迹适度地表现出来。

若照相机没有重复曝光装置,可在第一次曝光后按下倒片按钮的同时,摇动卷片轴上快门,进行第二次曝光。

15、新闻报道,必须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

因此,新闻摄影拍摄的必须是真人真事。

艺术摄影可以通过虚构去表现生活,新闻摄影则只能拍摄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发生的事。

为此,我们必须注意:

(1)不能捏造事实,不要为拍照片弄虚作假;

(2)不能歪曲事实,不要以偏盖全地片面报道,不要“眼见为实”地把现象当成本质,不作调查研究,仅凭主观臆断。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16、指在较近的距离内进行的拍摄活动。

有时需要表现某些细小的物体或某个物体的局部,如昆虫或花蕊,摄影者就要作近距离拍摄,照片往往能让人看清平时难以察觉的物体的细微特征,或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