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建筑考研城市规划真题及答案总结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4138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0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大建筑考研城市规划真题及答案总结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天大建筑考研城市规划真题及答案总结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天大建筑考研城市规划真题及答案总结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天大建筑考研城市规划真题及答案总结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天大建筑考研城市规划真题及答案总结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大建筑考研城市规划真题及答案总结2.docx

《天大建筑考研城市规划真题及答案总结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大建筑考研城市规划真题及答案总结2.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大建筑考研城市规划真题及答案总结2.docx

天大建筑考研城市规划真题及答案总结2

2004CityPlanning

简答

1.居住用地规划原则:

(PlanningallP26)

1)要作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组成部分,协调和整合城市总体的功能、空间与环境关系,在规模、标准、分布与组织结构等方面,确定规划格局与形态。

2)组织要尊重地方文化脉络及居住生活方式,体现生活的秩序与效能,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3)要重视居住地域同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系统的关系,使居民更多地接近自然环境,提高居住地域的生态效应。

4)要遵循相关的用地与环境等的规范和标准,在位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区环境的前提下,确定建筑的容量、用地指标,并结合地理的、经济的、功能的因素,提高土地的效用,保证环境质量。

5)城市居住区作为定居基地,具有地域社会即社区的性质,居住用地规划要为营造安定、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提供空间与设施支持。

6)居住用地的组织与规模要有利于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

2.水文及水文地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PlanningallP23)

1)水文条件:

江河湖泊的水体不但可作为城市水源,同时还在水运交通,改善气候,稀释污水,排除雨水以及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

为防止洪水,在城市用地选择时要按洪水频率,利用高亢地形,同时避开洼地、滞洪区等部位。

2)水文地质条件:

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以及动态等条件

地下水常常是城市水源,特别是远离江湖或地面水量水质不敷需用的地区

按成因与埋藏条件: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在城市规划布局中,地下水的流向应与地面建设用地的分布及其他自然条件一并考虑,防止因地下水受到工业排放物的污染,影响到供水水源的水质。

3.城市环境保护需要注意的方面

1)城市特别是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的保护。

2)城市布局的调整。

3)城市外围环境的控制。

4.城市设计定义及对象(P524)

定义:

对城市形体以及三位空间环境的设计。

内容:

包括土地利用、交通和停车系统、建筑的体量和形式以及开敞空间的环境设计

类型:

1)城市总体空间设计;2)城市开发区设计;3)城市中心设计;4)城市广场设计;5)城市干道和商业街设计;6)城市居住区设计;7)城市园林绿化设计;8)城市地下空间设计9)城市旧区保护与更新设计;10)大学校园及科技研究园设计;11)博览中心设计;12)建设项目细部空间设计.

5.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内容(PlanningallP54)

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的审批和违法建设的查处

建设项目的审批包括

1)建设项目选址管理

2)建设用地管理

3)建设工程管理

论述

1.举例说明矿业城市、旅游城市、港口城市布局特点

矿业城市:

1)矿藏分布对矿区城市结构有决定性影响,矿区工业又与矿井分布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矿井比较分散,因此也就决定了矿区工业分不分散的特点。

矿区有一定的蕴藏量,也有一定的开采年限。

矿区城市的发展年限、规模和布局必须与矿区开发的阶段相适应

2)矿区生产须有频繁交通运输、大量的动力用电和生产用水,矿区的排水与防洪问题也必须妥善处理

3)矿区工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矿区居民点布局的形式,居民点应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一般可选条件较好,位置适中的地段作为整个矿区城市的中心居民点。

其中人口、工业较多、生活服务与文化设施齐全的可作为矿区的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中心。

4)矿区大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和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的地方,因此矿区的规划布局要很好地考虑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

5)矿区与农村联系较密切,

6)不同的矿产性质和种类的矿业城市在规划布局上也有不同的特点与要求。

旅游城市:

1)城市布局要突出风景城市个性,维护风景和文物的完整性

2)正确处理风景与工业的关系

3)正确处理风景与居住区的关系

4)正确处理风景与交通的关系

港口城市:

2.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街区保护方法的不同点

文物建筑保护单位本身应该采用保存的保护方式,即在将保护对象原封不动地保护起来的基础上,作必要地维护性的修缮、加固和恢复性的修复,以不改变其原貌为原则。

如果和城市建设发展有冲突,或者存在的环境已经被破坏而无法改变时,可以对其采取整体移位或原地原样、原材料复建的方法。

对尚未完全探明的地下历史遗存,应采用冻结保存的方法。

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要保持历史地段的风貌特征和城市生活,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即在保存其真实的历史遗存和历史风貌的同时维持并发展它的使用功能,保持它的活力,促进城市繁荣,使该地段居民的生活条件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并使该地段适应城市整体发展的要求。

内容可归纳为建筑的保护,街道格局,空间系统及景观界面的保持三方面。

3.举例说明解决交通问题的对策

应结合城市道路分类和道路系统的基本特征方面回答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大部分城市的道路按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三级划分。

主干道(全市性干道):

主要是联系城市中的主要的工矿企业、主要交通枢纽和全市性公共场所等,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

次干道(区干道):

为联系城市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性道路

支路(街坊道路):

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

现代城市道路的分类必须分清道路性质,应根据城市道路分为交通性和生活性两类

交通性道路:

是用来解决城市中个用地分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以及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的联系,其特点是行驶速度大,车辆多,交通性质以货运为主,车道宽,行人少,道路平面线型要符合高速行驶的要求,对道路两旁要求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

生活性道路:

解决城市各分区内部的生产生活活动需要,其特点是车速较低,交通性质以客运为主,行人为主,车道宽度可以稍窄一些,两旁可以布置为生活服务的人流活动量较大的公共建筑。

城市道路系统的特征:

应包括道路网结构型式、组成及其路幅宽度以及停车场等分布

我国城市交通阻塞的症结可以说是城市道路没有按功能性质分类

再加上个人分析和理解

4.绿地系统布局原则

1)促进人城市和自然的融合与共存,以优化城市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提高城市运营的机能,增强城市的自然性能和可持续发展性能。

2)构筑城乡一体,并联接区域的关联环境,进行各种功能绿地的合理分布,为城市多样的生活活动提供场所。

同时通过绿地与城市其他功能地域的组织,发挥整合化的功能与环境效应。

3)以人为本,考虑绿地的功用要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同时绿地分布要统筹兼顾、均衡和就近原则

4)城市绿地的规划形态,要结合城市用地与自然条件的分析,因地制宜,使各项功能绿地的分布各得其所。

同时城市绿地指标的确定要结合城市用地条件,合理而有效的利用城市土地资源。

5)城市绿地规划与布置要作为城市景观环境构筑的基本素材和手段,充分利用城市的山水林木等自然基础,通过绿化、建筑和自然地理特征的有机组合,塑造具有美学价值的城市景观,强化城市空间环境的个性。

同时要结合城市历史文化传统,从事和体现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提高城市的文化品味。

外国城建史

1.卡洪城、希波丹姆形制、营寨城

1)古埃及卡洪城,城市平面为长方形,边长380X260米,有砖砌城墙围着。

城市用厚厚的死墙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城西为奴隶居住区,城东为贵族和商人手工业者等住所,城东有市集,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南角有一大座坟墓。

2)希波丹姆模式于西波战争后从事大规模的建设活动中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格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希波丹姆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已取得秩序和美。

城市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

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有一个或者以上的街坊

3)营寨城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

中间的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南西北4门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

营寨城的外形已经不是圆形而是方形,因这时已经不用选用高地为城址。

2.巴黎改建、罗马改建

巴黎改建:

见06年简答题1

 

罗马改造:

17世纪巴洛克时期,封丹纳作为改建罗马的的规划师,修直了几条街道,建造了几个广场和25座以上的喷泉。

开辟了3条笔直的道路通向波波罗城门。

它们的中轴线在城门之间的椭圆形广场上相交。

在交叉点上安置一个方尖碑,作为3条放射式道路的对景。

他用高的方尖碑来标识这个城市北门的主要入口的关键位置。

这个时期轴线构图被广泛运用,重要建筑物往往属于教皇或权臣,放在城市的中心。

建筑物的体积构图受到了强调。

多数教堂采用单一空间的集中式构图,具有更强的纪念碑性格。

这种构思符合教廷建立中央集权帝国的梦想

3.朗科斯新城简图、80年代TOD模式

朗科斯是英国第二代新城

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建筑设计师哈里森·弗雷克提出,是为了解决二战后美国城市的无限制蔓延而采取的一种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综合发展的步行化城区。

其中公共交通主要是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m(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区。

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型开发的有机协调模式。

TOD是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开发模式。

同时,也是新城市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之一。

 

4.60年代以来发生了那些规划有关的变革和思想方法、技术等

《马丘比丘宪章》邻里单位、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有机疏散思想、理性主义及其批判、城市设计研究、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决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全球城与全球化理论

参考07年

 

2005

名词解释:

1、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

雅典宪章(CIAM国际现代建筑会议1933提出)依据理性主义的思想方法,对当时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核心是提出了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

而城市规划的主要工作就是将这个四个类型在位置和面积方面做一个平衡布置,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

它在西向上认识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确立了以人为本的防线。

强调了经济原则、功能原则对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提出大批生产和机械化建造。

认识到城市与周围区域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地区的重要性。

评价:

功能分区的思想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可以缓解和改善城市问题。

对传统城市规划思想方法进行了重大改革,突破了形式主义局限。

然而,理性主义缺少社会与文化的根基,并不能满足现今社会的动态演进和人的需求。

马丘比丘宪章:

1977年12月,由一些世界知名城市规划设计者聚集于秘鲁签署的新宪章,它是继1933年雅典宪章以后对世界城市规划与设计有深远影响的又一个文件。

雅典宪章以及不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变化,而马指出城市规划与设计在新形势下应该由什么知道思想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2、田园城市和带形城市

田园城市

代表人物:

霍华德

内涵:

基于城市和乡村的优缺点,使城市和乡村的生活像磁铁一样互相吸引,共同结合,提出了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任何城市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应该停止增长,过量的部分应该由邻近的城市来接纳。

最终形成若干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城市的形态。

带形城市:

代表人物:

马塔

内涵:

城市沿着一条交通线延长,宽度一定,长度无限。

评价:

城市与自然保持亲密接触而又不受规模影响,但是缺乏对商业规律的考虑。

对城市分散主义有一定的影响。

3、城市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规划

城市生态系统:

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通过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经济复合体。

生态系统规划:

将生态学的思想原理渗透于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使城市规划生态化,同时关注城市的社会生态、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

4、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

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就其深度和内容来看,属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工作。

5、城市规划体系和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规划体系:

包括规划法规、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三个方面。

城市发展战略:

是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前的先导研究,在我国近几年规划编制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其关注的是对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要因素进行先行研究,即有关城市长远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物质环境的主要因素。

问答

1、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内容P580

我国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体系包括1、建设项目的审批和2、违法建设的查处两部分。

而建设项目的审批又包括一书两证: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风景旅游城市布局特点

总要求:

充分发挥风景旅游这一主要经济和历史文化等职能的作用。

应处理好以下关系:

1、城市布局要突出风景城市的个性,维护风景和文物的完整性。

2、正确处理风景与工业的关系

3、正确处理风景区和居住区的关系

4、正确处理风景与交通的关系

5、正确处理风景旅游与休疗养的关系

6、纪念性城市:

应突出革命纪念地和历史文物遗址在城市总体布局中的主导地位,正确处理保护革命纪念旧址,历史遗存物与新建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3、列举文艺复兴时期的广场建设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的改建追求庄严宏伟的效果,显示资产阶级的权势。

早期广场继承中世纪,布置自由,空间多封闭,雕像在广场一侧,如佛罗伦萨西格诺利亚广场。

后期和盛期的广场比较严整,常采用柱廊形式,空间较开敞,雕像往往放在广场中间。

实例:

佛罗伦萨安农齐阿广场、罗马市政广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罗马纳伏那广场。

4、历史地段的保护原则和主要内容

原则:

在保存其真实的历史遗存和历史风貌的同时维持并发展它的使用功能,保持它的活力,促进城市繁荣,使该地段居民的生活条件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并使该地段适应城市整体发展的需要。

任何使历史地段降低或失去其特色的改变都是不允许的。

主要内容:

建筑的保护,街道格局,空间系统及景观界面的保持三个方面。

5、现代交通趋向、特点以及城市交通系统组织原则

现代交通发展趋势:

1交通工具高速、大型、远程化2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3城市内外交通的延续与相互渗透4高速干道系统、城市街道系统以及不行系统的分离。

5城市交通组织的立体化6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

原则:

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的基础上,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5、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以及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论述

1、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城市中心区、商业街、古建筑、历史名城保护以及居住规划结构等方面的成就和探索?

这个时期各国对古城、古建筑保护、对市中心和重要商业街区的建设、对居住区的规划结构都进行了新的探索。

塑造了新的格局形态、空间特征,提高了城市的环境面貌和文化特征,满足了时代要求。

历史建筑和街区、名城的保护:

意大利罗马的避开古城、另建新城的规划手法是各国古城借鉴的榜样各国成片成区保护亦各具特色,并注意对乡土建筑的保护,有的整个村落、整个集镇和整个自然风貌被完整的保存下来。

商业街:

随着新城市的建设和旧城市的改造,各国出现了一些设计水平较高的城市中心和商业街区。

从商业干道发展到全封闭或者半封闭的步行街,从自发形成的商业街坊发展到多功能的岛式步行街,从单一平面的购物环境发展到立体化巨型商业系统。

居住区:

二战以后,各国都为解决房荒,需要大规模高速的进行建设,欧洲各国相继采用邻里单位或新村的形式组织居住区。

科学城:

5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认识到把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和高等学校集中在统一的区域综合体的范围内,是一种先进的组织模式。

50年代以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为典型。

城市中心:

战后50年代,随着一些新城市的建设,出现了一些设计水平较高的城市中心。

这些中心与城市总体密切配合,每条街和每个广场都有自己的特点,体现了多样性和各自独特的个性。

 

2、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编制体系、实施体系、行政体系的构成以及内容?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包括:

1、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实施性行政法规3、地方城市规划法规4、城市规划行政规章5、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6、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7、城市规划文本。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包括:

1、城镇体系规划2、总体规划3、分区规划4、详细规划。

城市规划实施体系包括:

1、建设项目的审批(建设项目选址管理、建设用地管理、建设工程管理)2、违法建设的查处

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包括:

 

2002————————————————————————————————————————————————————————

1.名词解释

中心地理论:

城建史p186从行政管理、市场经济、交通运输三方面对城市的分布、等级和规模进行研究,提出了理想的正六边形城市体系模式。

乡镇的理想分布形态应是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国家范围内,也就是位于六边形的六个角上,而位于六边形中心的点,起着管理丛书它的六个点的作用。

这个理论又是不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结构与基础的变化,但其基本原理有一定生命力。

控规(书p51)参考07年

总规纲要(书p49)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生态城市(书p186)良性循环、高效低耗、持续发展的城市。

带形城市(城建史P121)城市沿一条高速的交通线发展,城市的宽度应有限制,但长度可以无限。

使城市与自然保持亲密接触又不受规模的影响,但是缺乏对商业规律的考虑。

城市化(书p9)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的城市转化的过程。

城市设计(书p524)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

楔形绿地(书p155)楔形绿地,是以自然的绿色空间楔入城区,便于居民接近自然,有利于城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关于指标:

容积率(p461)、日照间距、道路面积率

2.问答题

田园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区别(资料p7、资料p11)

田园城市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卫星城市和新城则是其在实践运作下的两种状态。

已经建成的两个田园城市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1924年,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城市会议上,提出建设卫星城是防止大城市规模过大和不断蔓延的一个重要方法,从此,卫星城市便成为一个国际上通用的概念。

在这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卫星城市的定义,认为卫星城市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卫星城市强调的是与中心城市的联系,强调疏解功能,因此往往被理解成中心城的某种功能的接受地,出现了大量专业化的卫星城,如,工业卫星城,科技卫星城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人们发现这些卫星城带来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来源就在于对中心城市的依赖,因此开始强调卫星城市的独立性。

新城即是50年代以后,设计规划的新建城市。

通常相对独立,与中心城的关系不如卫星城紧密,功能较完善,服务于周边区域,属于城镇体系的组成部分。

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截流作用。

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资料p19、20)

 

城市规划在各个层次上的作用及其表现(书p48)

 

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资料p20)

 

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之间的相互关系

 

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的调查内容及调查方法(书p47)

 

举例说明城市中心改造中的功能更新问题(书p50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书p51)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类型

城市化的类型可以按照不同标准,从不同角度划分出若干形式。

按其所处的经济体制,可分为市场型城市化和计划型城市化;按城市化发展水平,可分为发达型城市化和发展型城市化;按照城市的产生和特点,可以将城市化的类别化分为农基型城市化、工外型城市化和超载型城市化三类;按照与城市中心空间关系,可以将城市化的类别划分为向心型城市化和离心型城市化;按照城市化进程度结果来划分,可以分为两种城市化状态,即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按照城乡关系空间格局的变化和人口与非农业经济活动的不同,可以化分为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它又可在空间形态上分为连续型城市化和跳越型城市化)以及就地型城市化三类;从规模上可分为以大城市和城市连绵区为主的城市化,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从方向和动力上可分为自上而下的城市化,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国际分工型”的城市化,例如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模式。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和特色要素分析(书p548)

 

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内涵及其与城市布局和上地使用的关系(书p318)

 

2003——————————————————————————————————————————————————————

一、名词解释

城镇体系规划(书p168/资料40)一化二系三结构

生态城市(书p186)

带型城市(书p118资料37)

城市环境容量(书p186/资料43):

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下的一个相对量。

当人们在城市中的聚集超过一定的极限,将造成人们最基本的环境要求超出人们的忍受程度,并使社会文化环境遭到破坏,而再也难以恢复时,也存在一个绝对量。

城市环境容量是相对量和绝对量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个平衡的稳定值。

历史地段和历史街区(书p539)

历史地段在我国统称也称历史街区。

它是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且风貌想对完整的地段。

对于城市中的历史地段而言,还应具有具体的生活内容,通常称历史街区。

马丘比丘宪章(书p29/外267)

1977年12月,由一些世界知名城市规划设计者聚集于秘鲁签署的新宪章,它是继1933年雅典宪章以后对世界城市规划与设计有深远影响的又一个文件。

雅典宪章以及不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变化,而马指出城市规划与设计在新形势下应该由什么知道思想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二、论述题

1从时代背景、服务对象、结构模式等方面,(可通过列表和简图)比较“田园城市”与“新城”的各自特征。

(资料p7、资料p11)

 

219世纪中期欧斯曼巴黎城市改建和城市美化运动的主要成就(外102)

 

3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及其意义p28/资料9

 

4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的主要形态特征

 

5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和方法(p173、175)

 

6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战略意义(p184)

 

7从一般城市总体布局的特点谈风景旅游城市的布局要求(p268)

 

8现代交通发展的趋向和特点及城市道路系统组织的原则(p283、286)

 

9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之间的互相衔接(p51)

 

10从居住对象、居住区规划特征的角度分析居住区规划研究的动向

 

区域规划理论发展

一、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

“田园城市”设想了一种先驱性的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城镇群体组合发展的城市群体概念,闪烁着现代区域规划的思想光辉,区域规划的思想萌芽也就在此产生。

二、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学说

规划界公认格迪斯为西方区域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的创始人,是使西方城市研究由分散走向综合的第一人。

他指出,城市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和外部环境(包括和其他城市)相互依存的。

三、芒福德的区域整体发展理论

   美国学者芒福德明确地提出区域整体发展理论,“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

他指出解决某个城市发展问题,必须把它同区域联系起来。

四、战后区域规划中的城市空间分布体系研究

二战后,以城市为核心的区域规划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

区域规划理论研究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发展。

主要有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聚团原理、点轴开发模式、倒U字型理论、生产综合体理论等等。

德国克里斯泰勒1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