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6409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分析报告.docx

《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分析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分析报告.docx

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9月

一、行业管理体系

1、主管部门及管理体制

光电子器件制造业属于市场化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

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是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

其中,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产业政策的制定,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结构调整,实施行业管理等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则主要负责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等。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是本行业的自律组织,下设液晶显示专业分会,其职能为协助政府制定液晶显示行业的发展规划和行业管理,帮助入会企业享受政府对液晶显示行业的政策支持;积极组织各种大型活动,协助会员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开展全国行业调查,召开专业会议,评估行业项目,推动液晶显示行业的发展等。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液晶显示是平板显示技术的重要分支,是国家长期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发展。

近年来出台的主要行业政策及产业政策如下表所示:

二、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液晶显示模组,其中液晶面板系最为核心的原材料,显示行业的发展决定了液晶显示模组的发展方向,平板显示的需求也决定了液晶显示模组的市场容量。

1、行业概况

显示器是将电子信号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系人机沟通的桥梁,早期以显像管(CRT)显示器为主。

由于平板显示器具有厚度薄、重量轻、能耗低、无辐射、无闪烁、寿命长等特点,符合人们对轻巧便携和节能环保的要求,已成为显示屏行业的主流。

平板显示技术(FDP)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兴起的高新技术,几十年来产业规模急剧扩大,与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构成信息产业中的两大支柱产业。

从技术分类来看,平板显示技术主要包括发射型显示技术和非发射型显示技术,其中发射型显示技术包括等离子显示(PDP)、有机电激光显示(OLED)、场发射显示器(FED);非发射型显示技术主要为液晶显示(LCD/LiquidCrystalDisplay),包括有源矩阵显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和无源矩阵显示(TN/STN-LCD),具体如下图所示。

与其他类型的平板显示器件相比,液晶显示器件具有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分辨率高、抗干扰性好、大规模生产技术成熟、成本较低等优点,并且由于价格不断降低,产品应用领域迅速扩大,液晶显示器已成为平板显示技术产业的主导产品。

TN-LCD、STN-LCD、TFT-LCD各自主要的技术和应用特点如下:

2、我国液晶显示行业的发展

中国大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液晶显示领域,并紧密跟踪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

目前,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LCD制造大国。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液晶产业的发展,扶持与鼓励液晶显示产品的规模化经营。

在全球制造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下,随着中国成为最大的电视、电脑、手机生产基地,液晶显示行业作为其关键产业正加速向中国大陆转移,国内液晶显示行业面临宝贵的发展机遇。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电子产品制造商通过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开始大规模把生产基地转向中国,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获得良性发展。

全球化的产业分工使中国成为世界性的制造大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之一,并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三大产业集群。

这不仅扩大了中国电子产业的市场空间,还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方式引入国内企业,推动了中国电子产业及其配套产业的发展。

液晶显示模组作为众多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越来越多的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电子厂商将其液晶显示模组的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大陆,使得中国液晶显示模组的产能每年以几何级数在上升。

2009年以来全球80%以上的液晶显示模组产能由中国大陆提供,而其中华南地区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

三、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

1、行业竞争要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液晶显示模组制造业作为其配套产业也随之发展,由于其市场需求较大、技术含量相对产业链上游较低,投资该行业的企业日益增加。

经过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洗礼,目前我国液晶显示模组生产企业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综合竞争力方面。

主要竞争要素如下表所示:

2、行业竞争状况

液晶显示模组制造业作为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电视等电子产品生产的上游配套行业,其企业分布状况与电子产品行业相似,呈现比较明显的产业集群效应。

目前,我国有两大液晶显示模组产业集群地,分别是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产业集群和以上海和苏州为中心的长三角产业集群。

此外,北京、武汉、成都等地方都有液晶显示模组企业落户。

(1)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中小尺寸液晶显示模组产业集群

珠三角液晶显示模组产品以中小尺寸为主,产品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

依托深圳手机、平板电脑等产业的发展,中小尺寸液晶显示模组产业在珠三角地区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涵盖液晶模组的专业加工设备制造、配套零部件加工及成品设计制作的庞大产业集群,成为全球手机、平板电脑等液晶模组最主要供应中心,产生了大批实力雄厚的液晶模组厂商,既有深天马、京东方等大型上游原厂,也有专业从事液晶模组生产的同兴达、帝晶光电、宇顺电子、雅视科技等企业。

(2)以上海和苏州为中心的长三角大尺寸液晶显示模组产业集群

长三角液晶显示模组集群以跨国企业和台资企业为主,产品以大尺寸液晶显示模组为主,主要包括夏普、索尼、三星、奇美等大型企业。

国内也有部分企业如海信电器、彩虹股份、康佳电器等参与到大尺寸液晶显示模组生产当中。

3、行业主要企业

中小尺寸的液晶显示模组生产及销售,与大尺寸领域的竞争交叉点较少。

经过近十年发展,伴随国产手机以及平板显示产品逐渐由弱到强,国内中小尺寸液晶显示模组产业展现出越来越强竞争力,主要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行业内主要液晶显示模组生产厂商有深天马、京东方、信利国际、帝晶光电、超声电子、宇顺电子、雅视科技、成都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亿华显示(深圳)有限公司、深圳煜彩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易欣达液晶显示有限公司、东莞市亚星半导体有限公司、比亚迪LCD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等。

四、行业主要经营模式

本行业企业经营模式与手机整机厂商的经营模式相关。

手机整机厂商经营模式主要包括自主品牌模式和ODM模式。

在手机自主品牌模式下,手机整机厂商具备自主产品设计和资源整合能力,建立自有品牌,并以此品牌进行产品市场推广的经营模式。

苹果、三星、诺基亚、LG、摩托罗拉、索尼、黑莓以及中兴、华为、联想、宇龙酷派、TCL等国内外手机厂商均采取这种模式进行经营。

本模式下,液晶显示模组的供货主要来自于两个途径:

其一、手机整机厂商组建内部液晶模组生产线,满足生产需要;其二、与专业的液晶显示模组厂商达成紧密合作关系,建立稳固的供货渠道。

在ODM模式下,手机整机厂商有关手机的设计研发及生产主要委托手机方案商完成,手机整机厂商主要利用其自身良好的营销策划及市场推广能力进行品牌运营。

目前国内主要的手机方案商主要有上海华勤、闻泰通讯、天珑移动、龙旗控股、西可通信等。

本模式下,手机方案商主要与液晶模组的专业厂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组建自身的产业链资源系统。

五、行业市场需求

1、全球手机庞大出货量提供为中小尺寸液晶模组提供充分需求空间

2009年至2015年全球手机出货量情况如下:

预期2016年、2017年全球手机出货量情况如下:

从2009年至2015年历史数据以及预计2016年至2017年关于全球手机出货量情况可知,全球手机的发展表现如下:

从总体来看,全球手机出货量逐年增加。

手机自1973年问世,从外形到功能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必备工具,根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统计数据,目前全球将近有80%的人拥有手机。

全球手机出货量持续稳定增长,由2009年11.28亿片增加至2017年21.86亿片,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9.92%。

从功能手机发展来看,2009年至2014年,功能手机的市场相对份额有所下降,但绝对出货量基本稳定在6-10亿台左右,占全球手机出货量较大部分;预期2016年至2017年,功能手机市场将继续萎缩,但绝对出货量依然较大,平均出货量约4.2亿台。

从智能手机发展来看,智能手机将逐步替换功能手机份额,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力。

2007年iPhone的发布为智能手机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和用户体验,自此智能手机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功能手机市场逐渐被替代。

2007年至2017年智能手机出货量逐年稳步增长,并在201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功能手机出货量。

由于二者出货量增长率的差异直接导致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渗透率快速攀升,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33亿台,较2013年增长10.15%,占手机出货总量的比重超过70%。

预计至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18.00亿台,届时全球手机出货量中80%以上将为智能手机。

受手机出货量攀升影响,全球手机液晶面板出货量在2013年达到18.4亿片、年增约11%,2014年全球手机显示器/面板出货量将再成长10%、达到20亿片以上规模(资料来源:

NPDDisplaySearch),按照一片手机液晶面板对应一套显示模组测算,未来两年内全球手机液晶模组的需求量在20亿套以上。

2、国内4G智能手机的持续高速增长为本土手机模组厂商发展壮大提供难得机遇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手机出货量5.18亿部,同比增长14.6%。

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4.29亿部,同比增21.1%,占比82.7%;4G手机出货量4.4亿部,同比增157%,占比85%,其余为3G、2G机型智能手机,可以预计,4G智能手机即将永久性地取代3G机型的地位。

我国4G用户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拉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增长。

本土专业手机液晶模组厂商主要服务于国内手机品牌厂商。

国内4G智能手机的持续高速增长为本土手机模组厂商发展壮大提供难得机遇。

3、较高的手机更换频率构成手机液晶模组保持旺盛需求空间的基础

在中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消费能力的持续增长,更换手机的周期也日趋变短,用户更换手机的频率也随之加快。

根据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显示,隔1年至1年半就更换一次手机用户比例超3成,达到32.0%。

其次为隔1年半至2年更换手机的用户,占比24.4%。

隔半年至1年和隔2年至3年更换手机的用户占比接近,分别为16.7%与17.1%。

3年以内更换手机的用户比例达到93%,绝大部分用户手机更新周期较短,为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及模组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六、行业壁垒

液晶显示行业属于典型的资金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较高、操作过程复杂、设备投资大、存在较高的技术和资金等壁垒。

液晶显示行业生产领域的主要壁垒主要为:

1、技术及工艺壁垒

液晶显示行业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技术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液晶显示模组制造的工艺流程复杂,主要包括COG工程、FOG工程、POL工程、模组工程四个部分,其中每一道工序又包含多道步骤,每个步骤都十分关键,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产品良率,因此如何设计出合理的制造工艺流程成为一个较高的技术屏障,这需要公司在技术团队、工艺流程和生产人员储备方面有着长期的积累并不断培养和改进,最终才能形成。

生产过程中不仅需要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无尘车间,在生成背后还需要大量具备长期生产经验的工人以及一支具备光学、材料学、电子信息等知识储备的人才队伍,为生产工艺流程提供技术支持,及时解决产品出现的问题。

2、专业的销售团队与客户资源壁垒

中小尺寸液晶显示模组主要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电子、车载电子等电子产品,该等电子产品个性化、时尚特征明显,品质、规格、款式多样易变,受此影响,中小尺寸液晶显示模组的生产模式一般为定制生产模式。

企业只有获得客户的认可才能够获得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