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题型分类及解题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39356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阅读题型分类及解题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记叙文阅读题型分类及解题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记叙文阅读题型分类及解题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记叙文阅读题型分类及解题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记叙文阅读题型分类及解题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记叙文阅读题型分类及解题方法.docx

《记叙文阅读题型分类及解题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阅读题型分类及解题方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记叙文阅读题型分类及解题方法.docx

记叙文阅读题型分类及解题方法

“记叙文(写人、记事)阅读”试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一)记叙文阅读的分类及主题

1、写人(人物的品质特点或人物形象)

2、记事(由事引发的感悟启示或道理)

(二)如何快速找到记叙文的主题

一.看文章的4个重要部分:

1.题目

2.开头

3.详写(关键词句:

描写、评价人物的词句)

4.结尾

二.概括事件

【方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三)做“记叙文阅读题”的三个步骤

一.看懂文章(主题是什么)。

二.审清题意(提示的词语;限制的词语)。

三.准确条理(准确:

到位、全面、具体。

条理:

有几问分几段;每问有几条分几行)

(四)试题类型

一.主题类

1.分析或评价人物形象(写人记叙文)

2.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写人记叙文)

3.句子的含义(记事记叙文)

4.谈感悟启示

二.构思类

1.概括内容(全文;一个段落;几个段落;寻找人物情绪变化的词句)

2.理解题目(题目的作用;题目的含义;给文章命题目)

3.理清结构(句子或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开头的作用;过渡句或过渡段;结尾的作用)

4.抒情方式及作用

5.景物描写句子的作用

6.写作手法及作用(突出主题、曲折生动,吸引读者)

7.写作顺序及作用(顺叙;倒叙;插叙)

8.写作思路

9.详略安排

10.人称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

11.补写省略内容或续写

12.体会人物的心理及情感

三.语言类

1.词语(含义;作用;能不能删去;表达效果)

2.句子(赏析句子;句子的表达效果;句子的语言特色)

(五)解题方法

一.主题类

1.分析或评价人物形象

【方法】(找描写、评价人物的词句)

2.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

【方法】

(五种描写人物方法: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作用:

结合语境及主题)

3.理解句子的含义

(“理解句子的含义”类试题,所让理解的句子多为篇末议论或抒情的句子,即:

揭示主题的句子。

所以,回答时应“围绕主题”解释说明。

把句子的“书面语言”变为“口语”,把修辞还原。

较长的句子应逐层解释。

【方法】(结合主题,解释说明。

4.谈感悟启示

【方法】(结合主题)

二.构思类

1.概括内容(概括全文;一个段落;几个段落;找人物情感变化的词句)

【方法】

(1)概括全文;一个段落;几个段落: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找人物情感变化的词句:

(结合所给分值,先在文中找出题目中已给出的,再在文中向两头找。

2.理解题目(题目的作用;题目的含义;给文章命题目)

(1)题目的作用

①写出了文章的……。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环境、线索。

②暗示主题……。

(应详细答出“主题的具体内容”)

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渲染……的氛围。

(2)题目的含义

(说出题目对主题的作用,有修辞的还要结合修辞去说)

“……”,巧妙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3)给文章命题目

结合文章,分两步命题:

①选角度(主题、写作对象、事件、环境、情感)

②巧修饰(修辞、添加修饰语、套用文艺作品、设悬、组合词语)

3.理清结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开头的作用;过渡;结尾的作用)

这类试题让分析的句子或段落,一般是三个位置:

开头(倒叙:

(1)精彩片段: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引出下文对……的叙述。

(2)结果:

总领全文;

暗示主题:

……;

引出下文对……的叙述;

吸引读者。

顺叙:

吸引读者;

引出下文对……的叙述。

文中(过渡或承上启下:

承接上文的……;引出下文的……)

结尾

(1)总结全文的结尾:

总结全文;

揭示主题:

……。

(2)卒章显志的结尾:

卒章显志,揭示主题:

……;

出人意料,令人震撼。

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3)自然含蓄的结尾:

自然含蓄,深化主题……;

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4.抒情方式及作用

(1)直接抒情作用:

直接表达了对……(写作对象)的赞美之情;

语气强烈,感情充沛。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作用:

间接表达了对……(写作对象)的赞美之情

含蓄结尾,引人深思。

5.景物描写的作用

(1)表明事件发生的地点和……(主人公)活动的环境。

(2)为下文写……(主人公)的……作铺垫。

(3)渲染……的气氛。

(4)衬托……(人物)……的心情。

6.写作手法及作用(突出主题、曲折生动,吸引读者)

(1)托物言志作用:

突出……(主人公)的……,更好地揭示了主题。

(2)借景抒情作用:

衬托……(主人公)的……,更好地揭示了主题。

(3)衬托(正衬、反衬)作用:

突出……(主人公)的……,更好地揭示了主题。

(4)先抑后扬作用:

突出……(主人公)的……,更好地揭示了主题。

(5)对比作用:

突出……(主人公)的……,更好地揭示了主题。

(6)正侧描写作用:

突出……(主人公)的……,更好地揭示了主题。

(7)设置悬念作用:

吸引读者,为下文写……作铺垫。

(8)卒章显志

作用:

卒章显志,揭示主题:

……;

出人意料,令人震撼;

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9)线索(六种线索)

时线:

以“时间变化”为线索

地线:

以“地点变化”为线索

人线:

以“文中人物”为线索

事线:

以“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为线索

物线:

以“事物”为线索(实物;虚物:

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句话等)

情线:

以“人物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作用:

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10)伏笔照应(首尾照应、文中照应)

作用:

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7.写作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插叙的作用:

(1)写出了……。

(概括插叙部分的内容。

内容方面)

(2)表现了……。

(结合语境或主题。

主题方面)

(3)为下文写……作铺垫。

(结构方面)

8.写作思路

先写了……,然后写了……,最后写了……

9.详略安排

【方法】突出……(主人公)的……,更好地揭示了主题。

10.人称选择

人称优势(作用)不足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第二人称亲切感人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如第一第二人称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11.补写省略内容或续写

【方法】前后连贯。

三.语言类

1.词语(含义;作用;能不能删去;表达效果)

记叙文阅读试题中,让我们赏析的词语多为:

动词、形容词、副词。

【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句子内容),表现了……(结合语境或主题)。

2.句子(赏析句子;句子的表达效果;句子的语言特色)

(1)赏析句子。

(句子的表达效果)

记叙文阅读试题中,让我们赏析的句子多为:

比喻句、拟人句。

【方法】运用……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

(2)句子的语言特色。

【方法】

①赏析词语(方法同上)

②赏析句子(方法同上)

 

【真题分析】

一、概括事件(内容)类

方法: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题型一】概括全文内容(事件)

(一)《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2010年河南)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3分)

作文课上老师要求大家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但是由于同学们从来没有关注过母亲,作文课失败了。

(一句l分,意思对即可。

共3分)

(二)(2011年河南《漓江情韵》)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分)

在漓江边,“我”被一只鹦鹉吸引,结识了一位残疾的摇船人,被他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的故事所感动。

(意思对即可。

人物1分,情节2分,共3分)

(三)(2012年河南《桥在水上》)

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3分)

两个孩子给桥上乞讨的男子送早餐,和他拥抱、玩耍;孩子的行为让男子有了活下去的信心。

 (意思对即可。

孩子的行为,2 分;孩子行为产生的影响,1 分。

共 3 分)

【题型二】概括部分情节内容

(一)(2008年河南《梨一样的苹果》)

请以“梨苹果”为线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起因:

图画课上,尤里卡画了一个梨苹果,米哈朵夫老师责罚了他。

经过:

结果:

梨苹果嫁接成功,米哈朵夫老师真诚地请尤里卡再画一幅梨苹果。

经过:

米哈朵夫老师怀疑错怪了尤里卡,内心很痛苦;为弄清有没有梨苹果,他到处

询问,甚至找到国家园林科研所。

(二)(2007年河南实验区《让我看着你》)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共4分)

时间:

某一天   地点:

我的办公室门口   人物:

我的母亲、男孩的母亲和我

起因:

我劝男孩的母亲捐献儿子的眼角膜给患者,她不肯,还责难我

经过:

                                (2分)

结果:

                                (2分)

母亲要求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男孩的母亲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 (意思对即可。

一处2分。

共4分)

【题型三】找出人物神情态度变化的词语

(一)《妹妹扮演的角色》(2006年河南)

对待演出,妹妹的神情态度先后有很大变化。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下表。

(2分)

时间神情态度

报名时热情万丈

定角色那天

排练时很投入

排练归来

一脸冰霜兴奋(或:

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一处1分。

共2分)

(二)《我们是一家人》(2005年河南试测)

与家人“分伙”后,“我”的情感随时间的推移发生了一些变化,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3分)

时间推移:

刚开始那几天——半个月后——天冷下来了——还剩下三天——当晚

情感变化:

[]一[]一[凄楚]一[]一[松弛而又温暖]

自由的快乐(感觉好极了)(1分)仿佛被抛弃(1分)酸楚(1分)(3分)

【题型四】概括段落内容

(2009年河南《前方遭遇塌方》)

第③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环境的恶劣和行车的艰难(意思对即可,2分)

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为下文展开情节(描写人物)作铺垫。

(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共4分)

【题型五】概括多个事件

(一)(2011年江苏扬州《有一缕阳光叫感动》)

本文的题目为《有一缕阳光叫感动》。

阅读全文,用简短的文字概述“我”被“一对老人”的哪些事情感动了。

(4分)

⑴相依相携;⑵有说有笑;⑶参加巡逻(捉拿小偷);⑷收废度日;⑸婉拒低保;⑹回赠牛奶(不占便宜);⑺热衷读报。

(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得满4分为止。

(二)(2011年广东湛江《世上最辛酸的秘密》)

文章主要写了老白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4分)

①为了给儿子攒钱,老白不敢再婚。

②老白故意摔伤,牺牲自己,为儿子争取手术的机会。

二、“题目”理解类

(一)记叙文题目的作用

(1)明确文章的主要信息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环境、线索。

(2)暗示主题(应详细答出“主题的具体内容”)

(3)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试题指导】

(河南2006年实验区《六个馒头》)

文章为什么要以“六个馒头”为题目?

(2分)

(1)“六个馒头”是本文的线索。

(故事围绕这六个馒头展开)

(2)六个馒头凝聚了同学之间丰厚的友谊,暗示了文章主题。

(3)以极平常的馒头为题目,引起读者的兴趣。

(河南2007年《13元“遗产”》)

文章为什么用“13元‘遗产’”为题?

谈谈你的理解。

(2分)

(1)13元“遗产”最能表现女儿的懂事、孝顺。

       

(2)凝聚了母女之间的亲情,最能突出本文主题 。

   

(3)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出一点,意思对即可。

2分)

《会跳舞的向日葵》(宁夏2011年)

结合全文内容,说明文章标题“会跳舞的向日葵”的含义和作用。

(2分)

(1)运用比喻、拟人修辞,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暗示了主题:

向日葵的生长离不开太阳的引导,这正如文中我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引导一样,所以以“会跳舞的向日葵”为题。

《我愿为你收藏一粒盐》(新疆乌鲁木齐2011年)

文章以“我愿为你收藏一粒盐”为题,有哪些好处?

(3分)

(1)运用比喻,造成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2)暗示了主题:

把学生的错误埋在心里,宽容学生。

(3)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

(2012年河南《桥在水上》)

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桥在水上”的作用。

(3分)

①指架在水面上的桥,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

②指架在善良的人们与落难者之间的桥,点明主题。

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富有诗意,为全文营造美好的氛围。

 

(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一点 1 分,共 3 分 ) 

(二)记叙文题目的含义

方法:

说出题目对主题的作用(说出题目的表层及深层意思)

(湖南邵阳2011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有什么深刻含义?

(2分)

(1)标题形象生动,含有比喻意义,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暗示了主题:

生动地说明了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功的道理。

(广东茂名2011年《窗外》)

小说以“窗外”为题目,有何含义?

(4分)

(1)交代了本文的主要事件和特定环境;一位小女孩站在窗外听课;

(2)“窗外”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现在还有一些农民工的子女被拒绝在教室的窗外,指出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4分)

《点燃一个冬天》(2012年福州市)

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

(4分)

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学生们送的木炭能满足孙老师夫妇一个冬天取暖的需要

爱心使孙老师夫妇和学生们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到温暖

(或:

孙老师用爱温暖着学生。

学生也用真挚的爱回报老师,使寒冷的冬日充满暖意)

(4分,每点2分,言之有理均可)

三、理解赏析词语类

记叙文阅读试题中,让我们赏析的词语多为:

动词、形容词

方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

(2005年河南《宝石项圈》)

第⑾段中,“期待和自豪的泡沫”怎样理解?

(3分)

①“期待”:

老人期待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期待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子孙。

②“自豪”:

老人为自己有这么多的子孙而自豪。

③“泡沫”:

这些子孙并没有把老人放在心上;老人非常孤独、失望;她对子孙的期待如同泡沫一般不可实现。

(2005年河南试测)《我们是一家人》

“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挨”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3分)

艰难度日(1分)。

不甘心前功尽弃,骑虎难下的处境(1分),表现我与亲人隔阂、怄气的凄楚心情。

(1分)

(2005年河南实验区)《父亲不写信》

第⑧段中“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的含义是什么?

父亲在冷峻的外表下对“我”有一种深深的爱。

(或:

“平静的水波”比喻父亲外表的威严和冷峻,话很少,笑很少,从不表示亲昵,也没有大悲大喜的情感流露。

“激流”比喻父亲对儿子深沉而强烈的爱)

(理解“平静”1分,理解“激流”1分。

共2分)

(2006年河南《妹妹扮演的角色》)

命运赋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

再小的角色也有可能边成主角。

第⒀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加点词语“主角”有何含义?

指积极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他人和社会认可的人。

(2008年河南)《梨一样的苹果》

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⑦段中加点词语“令人尊敬的痛苦”的理解。

(4分)

(1)“痛苦”指的是:

(2)“令人尊敬”的原因是:

(1)“痛苦”指的是:

米哈朵夫老师怀疑自己错怪并伤害了学生尤里卡,内心感到不安、自责。

(意思对即可)

(2)“令人尊敬”的原因是:

①这种痛苦体现了他作为教育者的爱心和责任心。

②他到处询问,千里奔波,这种求实态度和执著精神,同样令人尊敬。

(2010年河南《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⒀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

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

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的,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

体会第⒀段加横线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4分)

“干净漂亮”从侧面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精心照料,反衬出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

“从来也没有”写出了孩子们潜意识里认为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是理所应当的,而自己不需要关注母亲,与上面对同学和明星穿戴的关注作对比,突出了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

(一处2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

(2012年河南)《桥在水上》

话还没说完,女孩伸出细小的胳膊,绕住男子的脖子,男子犹豫了一下,紧紧地抱住了女孩。

随即,男孩也扑过去,三个人拥抱在一起。

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3分)

示例一:

“绕住”“扑”等词语具体细致地展现了两个孩子拥抱男子的感人情景,突出了孩子的纯真善良。

 

示例二:

“犹豫”“紧紧”等词语细腻地表现了男子内心的波动, 突出 了孩子的纯真善良带给男子的感动。

 (言之成理即可。

写出体现细节的词语,1 分;具体分析, 2 分。

共 3 分 ) 

四、赏析句子类(语言特色)

记叙文阅读试题中,让我们赏析的句子多为:

比喻句、拟人句。

方法:

运用……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

(2003年河南《选择》)

第⑧段中作者把__________比喻为“潮水”,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____________(3分)

父爱给自己的感动;内心所受到的感动很深、很强烈、不可抑制(或:

父爱;父爱的博大深厚)(两组答案均可,意思对即可,前一空1分,后一空2分。

共3分)

(2005年河南《宝石项圈》)

甲就像一个好猎人下了套子,看到你的爪子果不其然地被她绊住了,老奶奶兴奋地溢于言表。

乙项圈是美丽的,但如此近距离地观看,这苍老的面庞,在晶莹剔透的宝石的映照下,有一种残酷的枯萎。

从第⑹段第⑺段画线的甲、乙两处句子中任选一处,具体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好处。

(3分甲:

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老人渴望向人炫耀自己子孙众多的心理

(或:

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老人达到预期目的时的高兴心情)

(答出比喻手法或生动形象,句子意思理解正确即可)

乙:

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宝石的晶莹剔透来衬托老人的苍老。

(答出对比或衬托,句子意思理解正确即可)

(2009年河南《前方遭遇塌方》)

整条岷江就在我们的左侧晃悠着,肆无忌惮地呼啸着,随时都有可能把我们连人带车一起揽进它的可恶的怀中。

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3分)

拟人(比拟、拟物)。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岷江江水的凶猛,突出行车的危险。

(答出修辞手法,1分;结合文意分析,2分。

共3分)

(2011年河南)《漓江情韵》

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

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从文中画波浪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3分)

a示例:

把雨雾中的漓江比作艨胧诗,把远处江中隐约可见的小舟比作破折号,形象地写出了小舟的形态,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

b示例:

把被笑声惊飞的水鸟比作一串黑色省略号,形象地写出了水鸟渐飞渐远的身影,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

(对比喻内容的分析l分,效果2分,共3分)

五、理解句子或句子的含义

“理解句子或句子的含义”类试题,所让理解的句子多为篇末议论或抒情的句子,即揭示主题的句子。

所以,回答时应围绕主题解释说明。

把作者的“书面语言”变为“口语”。

较长的句子应分层解释。

方法:

结合主题,解释说明。

(2005年河南实验区《父亲不写信》)

⑤我把泪咽进肚里,苦读了一年。

一年后当我把大学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

“兰州,到底远了点儿。

"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但很快他便忙着给我打点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

文中第⑤段写“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为儿子考上大学而欣慰,为儿子即将远离而伤感,这是不善表达而又难以掩饰的父爱的流露(2分)   

(2010年河南《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说说结尾第(16)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2分)

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

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先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委婉地批评了孩子们对父母的忽视,殷切呼唤我们要怀着一颗关爱父母的心。

从现在开始,及时回报父母。

(意思对即可。

2分)

《我愿为你收藏一粒盐》(2011年新疆乌鲁木齐)

我愿意把这粒盐一直收藏下去,因为,我想用我的永久收藏,来换得这位同学的一辈子不去犯错误的心。

请说说你对结尾(11)段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6分)

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我”不直接点明、批评,希望用这种不伤害学生的方式来换得学生自省,并永远保持自律。

(2011年云南省玉溪市《那一声吆喝》)

文章结尾一段写道:

“那苍老得近乎哀伤的吆喝,总像腊梅正艳时的那股若有若无的淡淡暗香,隐隐地、隐隐地在我心里浮动。

”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分)

①卖花老人的爱心让我“感动”,让“我”时时不忘。

②卖花老人外表朴实、家境普通却有爱心让我惊讶、难忘(暗香)。

③“我”始终牵挂、怀念着卖花老人。

④表达老人对“我”的鼓励、期望的感激、怀念。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每1点2分)

六、句子或段落的作用(结构方面)

这类试题让分析的句子或段落,一般是三个位置:

开头(倒叙:

设置悬念,总领全文,暗示主题,引出下文;自然含蓄,引出下文)

文中(过渡)

结尾(总结全文,揭示主题;自然含蓄,发人深思)

(2011年河南《漓江情韵》)

①雨霏霏,雾茫茫。

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

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

(1)吸引读者,引起下文。

(2)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

(3)营造朦胧的诗情。

(4)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

(意思对即可。

答出任意两点,一点1分,共2分)

《会跳舞的向日葵》(2011年宁夏)

①温暖的童年的家令我永远怀恋。

家里有爸妈,两个弟弟,我特别想说说爸爸和我的故事。

简要说明文章开头画线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3分)

总领全文(1分)。

暗示主题:

表现了作者对爸爸能给自己一个充满爱的快乐童年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1分)

引出下文对童年生活的叙述。

(1分)

(2010年河南《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14)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写完整、准确。

最后,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是大家对自己的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

   (15)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

记住爸爸妈妈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

第(14)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分)

过渡(承上启下)(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