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3097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文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文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文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文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总结.docx

《论文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总结.docx

论文总结

一、《孙子兵法》的两个英译本比较

———从伽达默尔的阐释学角度

1、伽达默尔提出的“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三大原则对翻译研究影响深远。

2、因此,不同历史时期的阐释者由于翻译目的、个人兴趣和生活体验的不同而对同一个文本的理解也不同,每个理解都造成新的意义的生成,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理解,只有新的、不同的理解。

3、要举例子,对比不同英译本的句子。

例1: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篇)

格里菲斯译(简称“格译”):

Ifageneralwhoheedsmystrategyisemployedheiscertaintowin.Retainhim!

Whenonewhorefusestolistentomystrategyisemployed,heiscertaintobedefeated.Dismisshim!

陈炳富译(简称“陈译”):

Thecommanderswho

followthesestratagemsofminewillsurelywin,andI

shall,therefore,staywiththem;otherwise,theywill

definitelylose,andIshallleave.

这里格里菲斯和陈炳富对“将”产生不同的理解。

格里菲斯把“将”翻译成了“如果”,使用这种假设性词语,使句子在气势上更强,产生的威胁性效果更大,逼迫吴王立刻做出决定。

而陈炳富把“将”理解为名词“将领”。

在古代战场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以,将领的权力在某种程度上比君王的还大,士兵部署、调遣和任命都由将领来完成。

当然,对于“将”的理解我们不能求助于长眠已久的孙武了,但我们绝不能说格里菲斯和程炳富的翻译是错的或者哪个更好,只能说这两个译者的理解不一致。

尽管格里菲斯是一名汉学家,但面对博大精深的汉文化有时还是手足无措,所以他的翻译经常借助历代的注释家的评注,参考的主要是孙星衍的《孙子十一家注》。

而陈炳富本人很小的时候就读私塾,对中国的古文了如指掌,对于他来说阅读和翻译古文可谓信手拈来。

正如伽达默尔所说:

“文本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不只是偶然的,而是总是如此。

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行为。

例2:

计篇

格译:

Estimates

陈译:

LayingPlans

计篇是孙子兵法里的第一章的题目,主要讲的是战争的胜负因素和为将之道。

“计”在中文里有“计划,计算和评价”之意。

根据牛津字典的解释,estimate的意思是对某件东西的大小、成本、价值或质量作出判断。

而plan多用于商业用语,经常针对对手或市场需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然后要求相关部门根据所制定的计划去实施和完成目标。

因为陈炳富研究孙子兵法的目的就是要把孙子的一些策略应用到商业中去,出版英译本也是为了国外的企业人员和管理系的

学生更好地阅读《孙子兵法》,以便能从中受到启迪。

而格里菲斯是一名军事家,在军队里摸爬滚打多年,对部队情况十分熟悉,他特别不满当时美国只重视核威慑而忽视小规模战争思想。

所以他研究的目的是从《孙子兵法》里汲取经验和养料,更好地指导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和军事开支。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位译者都没有完全把作者的原意表达得淋漓尽致,都有一定的欠缺。

但我们从他们的翻译中可以看出,译者习惯于应用自己头脑中比较熟悉的词

汇以满足不同的翻译目的的需要。

例3: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计篇)

格译:

Thefirstofthesefactorsismoralinfluence,

thesecond,weather,thethird,terrain,thefourth,command,

andthefifth,doctrine.

陈译:

(1)morality;

(2)heaven;(3)land;(4)the

commanderand;(5)discipline.

对于不同时代的学者来说“天“有许多的含义。

最初“天”的含义指头的上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灵盖。

在古代我们也把做天下第一把交椅的皇上称为“天子”。

在封建时期的大家庭里,它也指丈夫或父亲,如左传里的“君,天也,天可逃乎?

”;在“天似穹庐”里指天空;《史记》里的“天将降大任”指上天;还有季节、自然和天气等含义。

在不同的宗教文化里“天”的含义也不同,如在基督教里,“天”指的是上帝呆的地方或者是好人死了之后所进入的天堂。

而在中国的儒家思想里,“天”指的是与人类活动毫不相干的四季更迭,

天气变化。

在道家思想里,“天”意味着人类世界的和谐。

在格译里,他没有把“天”翻译成“heaven”而是“weather”。

格里菲斯生长于美国,众所周知美国是个笃信基督的国家。

“heaven”在他的视域里是个耳熟能详的词,从小到大,几乎每一天都读基督,颂基督,唱

基督。

而且如果从读者接受度来说,要是翻译成“heaven”西方的读者很容易就能明白。

而陈从小耳濡目染的是中国文化,接受的是孔孟思想的教育,在他的视域里应该不会出现“heaven”这样的词语。

然而,他们的翻译恰恰相反,这是二位译者把原有的视域与目的语视域融合起来的结果。

例4: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作战篇)

格译:

Generally,operationsofwarrequireone

thousandfastfour-horsechariots,onethousandfourhorse

wagonscoveredinleather,andonehundred

thousandmailedtroops.

陈译:

Launchingawarwillusuallyinvolvethousands

ofchariots,thousandsofvehiclesloadedwith

gearandsupplies,andahundredthousandsoldiers

withfoodsufficientforathousandmilesmarch.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文里数字有时不是指一个确定的概念,而是虚指。

但是在英文里,数字的概念是十分固定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在上面的例子里,“千驷、千乘”都不是指真的就带着一千辆车,而是形容设备众多,军事力量强大。

很明显格在翻译“千驷、千乘”时以他固有的视域去理解这些数字,没有很好地把译者视域融合进原文本视域,造成了误译。

这一点陈译得比较妥当。

二、《孙子兵法》英译本及其文本外影响因素对比研究

1、翻译中的文本外影响因素”(extratextualSource)概论。

文本外因素包括半理论性或评论性的表述,例如“规定性的翻译理论,译者、编辑、出版商以及其他相关人士的陈述,对单独译作或对译者行为。

翻译学派行为的评价”。

鉴于翻译的社会性,为了更为系统全面地研究翻译,有必要采取“语境还原化”(contextualization)的方法,即超越文本的藩篱,将译本放回其产生的历史、社会、文化等超越文本的“文本外”语境中,去研究与这一翻译行为有关的多项因素,进而对多种翻译现象做出解释。

2、格里菲斯英译《孙子兵法》及其文本外影响因素翻译活动是一种目的极强的社会活动,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作为一种跨语和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不可避免地要同意识形态、主流诗学、主流社会价值体系文本外因素等发生关系,进而被打上烙印。

翻译者在将一个外民族文化的话语所包含的观念引入本民族文化时,必然会对这异域文化的价值观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然后决定转达的策略是直译还是意译;是异化还是同化;是“剜鼻削眼”,还是另起炉灶。

格里菲斯的译本体现了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语言地道而不拖沓,在做到通俗易懂的同时,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文章的军事理论特色。

例1: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SunTzusaid:

Warisamatterofvitalimportancetothestate;theprovinceoflifeordeath;theroadtosurvivalortoruin。

Itismandatorythatitbethoroughlystudied.

在全书第一句话,格里菲斯订正了前人将“兵者”译为“兵法”(artofwar)的谬误,将其改译为“战争”(War)。

至于全句“兵者,国之大事”,格译为“WarisamatterofvitalimportancetotheState”。

在整个《谋攻》篇中,格译从专业的角度以及战略的高度出发,完整表述了“上兵伐谋”这一至关重要的战争指导原则,订正了前人对“伐谋”、“伐交”等处的误译。

例2: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格译:

ByweatherImeantheinteractionofnaturalforces;

theeffectsofwinter’scoldandsummer’sheatandtheconduct

ofmilitaryoperationsinaccordancewiththeseasons.

“阴阳”是典型的中国文化专有词,指自然界中相互对立的两大基本法则。

同样,“寒暑”、“时至”也都是饱含中国意象的术语。

译者在这里采取了文化归化法,将源语表达形式省略,代之以译入语的表达形式,使得译文更容易为西方读者所接受。

格里菲斯的译本中的专业性、理论性特点首先是由于各种文本外的意识形态因素决定的。

作为美军高级指挥官,格里菲斯承载了西方军事战略学界透彻理解《孙子兵法》的期待心理。

此译本由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哈特(B.H.LiddellHart)作序,在为格里菲斯译本所做的序言中,哈特作出了如下阐述:

在当代,人们更需要有一个《孙子兵法》的新译本,“能更完整地、更准确地解释孙子的思想”。

可见在新的时代,战争对人的军事战略储备与灵活的用兵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迫切需要。

有一个《孙子兵法》的新译本,能更完整地、更准确地解释孙子的思想。

综合看来,是孙子兵法中的军事启蒙性思想和战术运用吸引了哈特为代表的西方军事学家们的关注,而这部作品的主要读者也正是军事学院的学生。

本书较为实际的写作目的和独特的写作背景决定了其在某些方面的偏重,这些文本外因素正是作品的“赞助人”,它们像一双“看不见的手”,塑造出了格里菲斯译本的专业化特点

3、、林戊逊英译孙子兵法及其文本外影响因素1994年出版的林戊逊《孙子兵法》英译本在中国影响深远。

与格里菲斯译本侧重传达军事理论不同,林译本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保留原文形式,更多地采取保持原汁原味的文化风格的异化方针。

林戊逊译本中很多例子正是这一翻译思想的集中体现。

例3:

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者,风起之日也凡

在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林戊逊译文:

Thedayswhenthemoonpassesthroughthe

constellationsoftheWinnowingBasket,theWall,theWingsand

theChariotPlatformarethebestforlaunchingafireattackbecause

thosearegenerallythedayswhenthewindsrise.

原文中的“箕”、“壁”、“翼”、“轸”分别是中国古代对“人马

座”、“飞马座”、“巨爵座”、“乌鸦座”等四个天文星座的称呼。

为了保留了原作的文化意象,译者林戊逊把“WinnowingBasket”

、“theWall”,“theWings”and“theChariotPlatform”等东方意象浓郁的文化术语移植到了英语中。

这种异化法一方面传承了原文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让西方读者加深对中国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感性认识,丰富了英语文化内容。

4、综上所述,种种等文本外因素对《孙子兵法》的翻译的作用不可低估。

作为一位精通英汉双语同时又精通现代战争理论的学者,格里菲斯的译作背景、个人经历要求把孙子兵法的战争要略与精髓加以细细分析和总结阐释,而种种社会性和个体性翻译规范也为此译本定下了实用性的基调。

而林戊逊译本的基本立足点并不在于军事角度,而是本着向世界传播、弘扬中国传统军事思想和现代文艺精髓这一中心展开的。

其翻译过程反映了中国社会基本翻译规范,并获得了目标语读者的较高认同。

英译过程中,除了文本本身,译者的价值观、赞助人、主流意识形态等文本外因素也决定了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从而间接地塑造了最终的译文。

阅读两位译者的译文,“如同聆听读者主体、翻译主体、和接受主体共同的呼声”。

对翻译文本外影响因素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认识翻译学文化转向的必要性和规定性翻译方法的不足,这对于打破单纯“对等”中心论长期以来对翻译的束缚,实现翻译研究向描述性方法的转变有着相当的价值。

人们应该充分了解并积极对待这些文本外因素,这不但有利于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更将促进世界多民族思想与文明的全面进步。

三、《孙子兵法》英译本译者主体性蠡测

———以翟林奈、闵福德二译本为中心

从底本选择、体例编排、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四个方面,可深入了解译者的主体性

四、《孙子兵法》两个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比较研究(硕士论文)

Contents

Abstract..........................................................................................................................i

中文摘要.....................................................................................................................iii

Introduction..................................................................................................................1

ChapterOneTheArtofWarandItsTranslation......................................................5

1.1AboutSunWu..................................................................................................5

1.2AboutTheArtofWar.......................................................................................5

1.2.1TheContentofTheArtofWar.................................................................................6

1.2.2TheInfluenceofTheArtofWar..............................................................................6

1.3EnglishVersionsofTheArtofWar..................................................................8

1.4ResearchontheEnglishVersionsofTheArtofWar.....................................11

ChapterTwoCulture,LanguageandTranslation...............................................14

2.1DefinitionofCulture......................................................................................14

2.2CultureandLanguage....................................................................................16

2.3CultureandTranslation..................................................................................17

2.4CulturalTranslation.......................................................................................19

2.5Culture-loadedWords....................................................................................20

2.6TranslationStrategies.....................................................................................22

2.6.1DefinitionsofDomesticationandForeignization..................................................22

2.6.2DisputesonDomesticationandForeignization......................................................23

2.6.3RealizationofDomesticationandForeignization..................................................26

ChapterThreeTranslationoftheCulture-loadedWordsinTheArtofWar.....31

3.1EcologicalCulture..........................................................................................31

3.1.1AstronomicTerms..................................................................................................31

3.1.2GeographicalTerms...............................................................................................32

3.1.3WeatherTerms........................................................................................................34

3.2MaterialCulture.............................................................................................36

3.2.1MeasurementUnits................................................................................................36

3.2.2Numerals................................................................................................................38

3.2.3MilitaryEquipment................................................................................................39

3.3SocialCulture.................................................................................................41

3.3.1PoliticalTitles........................................................................................................42

3.3.2HistoricalFigures...................................................................................................46

3.3.3MilitaryAffairs.......................................................................................................48

3.3.4ReligiousTerms......................................................................................................49

Conclusion..................................................................................................................

 

五、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孙子兵法》的两种译本(贾尔斯、袁士槟前者经典而有西方色彩,后者现代而有东方神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