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镇总体规划说明书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2716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7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镇总体规划说明书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XXX镇总体规划说明书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XXX镇总体规划说明书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XXX镇总体规划说明书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XXX镇总体规划说明书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镇总体规划说明书2.docx

《XXX镇总体规划说明书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镇总体规划说明书2.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X镇总体规划说明书2.docx

XXX镇总体规划说明书2

醴陵市石亭镇总体规划(2009—2030年)说明书

第一章现状概况及分析

一、现状概况

1、区位位置

石亭镇位于醴陵市的西部,距醴陵市城区27公里,离株洲市区28公里。

该镇东邻神福港镇,南邻均楚镇,西与株洲县洲坪乡和南阳桥乡毗邻,北与株洲县仙井乡接壤,2005年元月撒乡并镇,由长岭乡、石亭镇合并为石亭镇。

2008年我镇已列入“长株潭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境内有313省道和醴军线(醴陵城区至军山)经过,形成畅达的对外交通体系,水系有渌水横贯其境。

2、行政区划

本次规划所指的石亭镇包括现石亭镇行政区划范围(长岭乡已于2005年与石亭合并为石亭镇)。

现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分别为樟树村、长塘村、永红村、苏家垄村、石塘岭村、渔潭洲村、花溪村、上保村、长岭村、高冲村、聂湖村、妙泉村和石亭居委会。

3、自然条件

石亭镇域地形北窄南宽,大多属岗地,北有少量丘陵地区,渌水横贯其境。

石亭镇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为南风,历年平均气温17.4℃,年平均降雨量1500mm,年平均日照1650小时。

石亭境内拥有多种丰富的自然资源。

矿藏主要有铁、锡、钨等;境内动植物资源也较丰富,具备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木生长的良好条件;主要旅游资源有风景胜地吉姑仙等。

4、人口情况

2008年末全镇总户数9952户,总人口为37537人,农业人口37021,非农人口516人;全镇共有劳动力24168人。

男性19662人,女性17875人,男女比例为1:

1.1。

集镇人口5200人,城镇化水平13.85%。

5、产业经济情况

2008年石亭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34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工业总产值1.13亿元,同比增长17.8%,农业总产值2.21亿元,同比增长5.7%;镇级财政收入375万元,同比增长15%;完成国地两税收入116万元,其中国税46万元,地税70万元,完成地税是年度任务的109%;农民人均收入达5452元,同比增长10.6%。

农业方面。

2008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达到58100亩,种植率达到98%,全年总产粮食近3万吨。

在突出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蔬菜、畜牧、家禽、水产等高效产业。

推广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达1200亩,中档稻5000亩;种植西瓜1500亩;种植油菜400亩;发展种植蔬菜70亩以上大户2户;种植粮食60亩以上大户3户;年出栏牲猪13000头;年饲养鸡17万只,鸭12万只,珍禽5万只,鱼32万条。

工业方面。

2008年全镇工业增加值实现2100万元,同比增长22%;销售收入完成8500万元,同比增长17%。

全年引进项目三个,招商引资额达2430万元。

其中和力公司投资1500万元,凯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凤凰堡特种珍禽养殖场投资150万元,如意种植、养殖基地投资180万元。

旅游服务业方面。

目前,石亭镇第三产业还未得到有利开发,发展缓慢。

现状商贸服务主要集中在镇区,多以居民私营为主。

旅游景点主要为吉姑仙,山高险峻,,但是缺少投资与开发。

二、土地利用现状

镇政府驻地石亭居委会,镇域辖区面积107.6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2101.1公顷,其中:

水田面积2020公顷,旱土面积81.1公顷,山林面积6152.6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8%。

建设用地514.06,人均建设用地137㎡。

表1:

镇域现状用地汇总表

序号

类别名称

面积(公顷)

占总用地比例

1

总用地面积

10760.00

100.00

2

村镇建设用地面积

514.06

4.36

3

水域和其它用地

10245.94

95.22

其中

水域

450.20

4.18

耕地

2101.10

19.53

园地

1542.03

14.33

林地

6152.61

57.18

三、镇域发展条件分析

1、有利条件分析

(1)区位交通优势。

石亭镇位于醴陵市与株洲市中间,距醴陵市城区27公里,离株洲市区28公里,往两市均需30分钟车程。

往东距离株洲县城仅需15分钟车程,区位优势明显。

石亭镇境内有省道S313贯通,为西南各乡镇的交通动脉。

规划中的城市环线也将经过石亭镇,将为石亭镇的集散运输带来一点的机遇。

(2)生态优势。

石亭镇农田集中,且境内少有污染企业,适合种植绿色食品基地。

另外,石亭镇境内山林丰富,植被茂密,有诸多水库与山塘,加上有渌江贯穿镇域,旅游景点吉姑仙坐落于此,因此石亭镇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

(3)土地优势。

石亭镇镇区及313沿线多为低矮丘林,少农田,建设用地较多,给企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4)电力优势。

石亭镇镇区紧靠渌江,且有石亭水电站,能保证镇区生产和生活用地稳定。

2、不利因素

(1)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层次低

石亭镇工农业经济总量低,产业结构优化滞后,服务业发展不足,三产业联动效应不明显,特色中心功能缺乏,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2)设施设施的不完善

石亭镇内有省道S313穿过,但在整个乡域交通系统组织上,横向交通发达,纵向交通缺乏联系,东部交通发达,西部交通薄弱,不能组成良好的交通网络。

村级道路,各村各自为政,虽有部分已经硬化,但缺乏整体协调,很多造成很多村道在部分村内仍通行不便,造成居民的出行不便,也不利于产业发展。

第二章相关规划及修编情况

一、相关规划情况

1、《株洲市两型社会发展战略规划》(2009)

(1)区域核心确定

《株洲市两型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确定了“一级、两核、三中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一级核心:

株洲城区

二级核心:

醴陵城区渌口——雷打石组团

三级核心:

东富镇白关镇石亭镇

(2)核心产业定位

石亭结合现状基础,接受城区的产业扩散,发展陶瓷工业等。

2、《醴陵市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

(1)中心镇辐射范围

《醴陵市城镇体系规划》依据醴陵城市发展的整体要求,逐步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周围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军山、高桥、长岭、茶山岭、栗山坝、石亭、神福港等乡镇合并到均楚镇。

由中心镇——均楚镇辐射周边乡镇。

(2)中心镇规模控制

根据人口政策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均楚镇总人口规模宜控制在12-14万人。

规划期末均楚镇区的总人口规模将达到2万人。

规划城镇建成区总用地中居住用地0.61平方公里。

3、《醴陵市村庄布局规划》(2006—2020)

(1)行政区划变动

均楚镇(合并高桥乡、军山乡);

石亭镇(合并长岭乡);

栗山坝镇(合并茶山岭镇);

因此、中心镇——均楚镇将辐射石亭镇、栗山坝镇和神福港。

4、《醴陵市石亭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城镇性质:

石亭镇城镇性质是是醴陵市西部地区次中心城镇,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以花炮和建材为主,农副产品加工为辅的工贸型集镇。

(2)城镇规模:

人口规模:

近期至2010年规划镇区人口规模为3800人;

远期至2020年规划镇区人口规模为7200人。

用地规模:

近期至2010年规划用地规模为42.0公顷(110㎡/人);

远期至2020年规划用地规模为87.0公顷(120㎡/人)。

二、修编的必要性

1.两型的建立

随着株洲市两型社会的建立,石亭镇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将发生变化,镇域性质职能和发展方向需要重新调整,城镇功能、空间需要重组。

作为两型社会确定的重点镇,石亭镇需要急需合理的镇域总体规划促进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2.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变

由于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特别是S313的改线,城市布局需要做相应的战略性调整,为城市发展带来第二次机遇。

3.用地空间的突破和土地集约化的要求

城市实际发展用地空间过于分散,土地利用集约化的呼声和要求越来越高。

4.迅速发展的城市建设热潮迫切需要科学的总体规划指导

进入新世纪以来,城镇化进程加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

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石亭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急需城镇总体规划进行宏观指导。

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依据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1、围绕两型社会的核心、打造株洲区域环保型、节约型重点城镇。

2、以种养业为基础,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发展家禽养殖、农业等特种经济作物,利用农业循环经济等模式,创建绿色食品基地。

3、利用石亭镇镇区的建设带动工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打造醴陵西部地区的商贸物流基地。

4、加大对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以镇区辐射周边,甚至带动周边乡镇发展,形成石亭镇的经济文化中心。

5、改善投资环境,引进资金和技术人才,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形成规模经营。

6、进行综合动态规划,保持弹性,留有余地,增强规划预见性和可操作性。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

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4、《湖南省规划实施管理办法》(1998)

5、《醴陵市城镇体系规划》(2001-2030年)

6、《醴陵市村庄布局规划》(2006-2020年)

7、《株洲市两型社会发展战略规划》2009

8、石亭镇现状统计资料

9、醴陵市十一五汇编

10、醴陵市规划局提供的1:

10000和1:

2000地形图

11、国家、省、市其它相关法律、法规。

三、规划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发展是前提,发展又必须坚持综合、长期、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逐步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规划将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核心思想,具体落实规划措,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生态性原则

生态环境即是21世纪城镇发展的制约与主题,也将越来越成为发展与再发展的动力,因此构筑并逐渐导向生态良性循环的环境与景观发展模式应优先目标体现在规划中。

3、城乡一体化原则

城镇发展应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战略的指导下,谋求产业发展、人口分布、居民点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的城乡整体有机考虑,通过强化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网络化和整体性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乡村城镇化,达到区域整体的持续协调发展。

4、以人为本原则

城镇的发展越来越要求规划不仅应从技术本身来看待问题,必须以一种人文关怀来审视与提升技术。

规划必须按照人的行为特征,满足人各方面的特质和精神需求,应通过适当方式,在环境和城乡居民点之间建立适合人类生活的和谐关系,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有一定乡土特征的社会与文化发展模式。

第四章规划范围及规划年限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石亭镇镇域范围,东至神福港镇和仙霞镇,南至均楚镇,西与北均接至株洲县,总面积为107.6平方公里。

二、规划年限

近期2009年~2015年

远期2016年~2030年

第五章镇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一、发展总目标

1、总目标

建设成为一个人民生活富裕、村庄环境优美、社会全面发展的两型社会重点城镇。

2、分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

把石亭打造为株洲市两型社会重点镇和绿色食品基地,醴陵西部商贸物流基地,石亭镇经济文化、工贸服务中心。

争取规划期末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1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7.5%。

到2015年人均收入争取达到6958元,2030年人均收入争取达到14465元。

社会发展目标:

加快人口集聚,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实现资源高效转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变,提高城镇化水平。

环境目标: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城镇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率达100%,空气环境质量达一级以上,地表水水质达

类。

加强村庄环境建设和国土整治,综合治理河网水系,创造良好的国土环境。

建设目标:

建立便捷的空间运行网络和信息疏通网络,健全村镇功能,完善镇域各级村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配套。

实现电话普及率100%,燃气及沼气普及率30%,烧液化气普及率20%。

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1、第一产业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利用石亭镇生态环境和区位的优势,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引进特色种植,学习其他乡镇的成功经验。

(1)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重点抓好特色的农产品基地建设,尤其是特色家禽、牲猪养殖基地和优质稻基地的建设。

(2)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组织和带动农户进行标准化订单式生产,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有效对接。

(3)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物防疫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实用技术、优良品种,特别是农业机械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2、第二产业

乡域企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步伐,促使乡域企业与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合理引导使工业向集镇工业区集中。

大力调整和优化结构,考虑到整个株洲市的产业状况,结合本乡镇现状较有特色的陶瓷、花炮和建材产业进一步优化和扩大规模。

农副产品加工业要培植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加工企业。

另外结合两型社会的建立,镇区对污染较大的造纸、化工等企业要进行入镇限制。

3、第三产业

(1)繁荣商贸流通业。

健全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级商贸流通体制,发展新型服务业。

以镇区主要街道为中心,发展以餐饮、超市等行业为重点的商业街,并积极发展休闲、信息、文化、物流等新型服务业。

(2)完善发展生产要素市场。

首先,要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开放、灵活的资本市场体系;其次,要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第三,要大力发展技术市场。

(3)大力发展文化广电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

(4)加大宣传的力度,极力开发本镇的旅游业,以农户私营为主体,以农家乐的形式带动农民增收。

三、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在高起点、全方位地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上,主要突出三个发展方向。

一是三次产业结构中强化农业基础,突出二、三产业发展,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是产业行业结构应以主导和特色行业为重点形成行业规模优势。

三是产业结构应实施强化名牌、特色产品战略,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形成精品、名品。

四、产业布局

规划确定石亭镇在规划期限内,发展第一产业,适当增加第二、三产业,在资源和劳动力的配置上将对第一产业进行倾斜。

本次规划将石亭镇分为:

“两轴、十基地”的总体结构。

两轴:

即沿313发展轴和沿渌江发展轴。

以省道S313为基础,石亭镇镇区为核心,沿线布置大量商贸服务设施,增加镇区吸引力,在镇区合理位置布置工业区,完善相关配套,引进两型企业,工业区沿S313向东发展布置。

沿S313向西连接株洲县,结合本村资源发展一定规模的农家乐旅游区。

利用优美的渌江景观,开发沿河风光带,吸引周边的人群,促进商贸服务业的发展。

另外利用有利的水利资源优势,可以发展高效的绿色农业基地。

十基地:

水稻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水果种植基地、林业种种植基地、油茶种植基地、荸荠种植基地、家禽种植基地、生猪养殖基地、水产养殖基地、旅游发展基地。

表2:

产业项目经济效益估算表

产业项目

规模(亩)

经济效益(元/亩)

经济总量(万元)

主要分布位置

水稻种植基地

21000

1500

3150

长塘村、樟树村、石亭居民委会、花溪村、上保村、渔潭洲村、石塘岭村

蔬菜种植基地

7200

1200

864

妙泉村

油茶种植基地

13000

600

780

永红村、花溪村

荸荠种植基地

7200

2000

1440

石塘岭村

水果种植基地

17000

2500

4250

高冲村、长岭村、上保村

林木种植基地

11000

1000

1100

苏家垅村

生猪养殖基地

2万头

1000元/头

2000

渔潭洲村

家禽养殖基地

60万只

20元/只

1200

永红村

水产养殖基地

640吨

1万/吨

640

长塘村

旅游发展基地

15000

聂湖村、上保村

工业区

3300

樟树村

第六章镇域体系规划

一、镇域人口规模预测

1、现状概况

2008年末全镇总户数9952户,总人口为37537人,农业人口37021,非农人口516人。

集镇人口5200人,城镇化水平13.85%。

2、镇域人口规模论证

(1)人口自然增长推算

迁移以及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预测,其发展预测应按下式计算:

Qn=Qo(1+K)n

式中Qn—总人口预测数(人);

Qo—总人口现状数(人);

K—规划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n—规划期限(年);

根据石亭镇历年人口分析,得到石亭镇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进期(2009—2015年)在4.5‰,远期(2016—2030年)根据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控制在3.0‰。

由此,到2015年,Q自然=37537×(1+0.0045)5≈38389人

到2030年,Q自然=38389×(1+0.0030)15≈40153人

(2)人口机械增长推算

劳动力预测

2008年,石亭镇有劳动力24168人,占总人口的64%,考虑到规划远期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规划确定2015年劳动力数目占总人口的62%,则将有23801个劳动力。

2020年劳动力数目占总人口的60%,则将有24092个劳动力。

农业人口预测

至2015年全镇农村劳动力分配及剩余劳动力,按每个劳动力平均负担7亩耕地,30亩林地、20亩水产养殖、20亩园地计算,则需劳动力:

耕地:

31516.5÷7=4502人

林地:

92289.15÷30=3076人

水产养殖:

6753÷20=338人

园地:

23130.45÷20=1157人

共计:

9073人

则到2015年剩余劳动力为23801-9073=14728人;

2030年剩余劳动力为24092-9073=15019人;

剩余劳动力转移预测

通过调查,石亭镇2008年外出打工人数为6170人,2006年至今每年新增外出打工人数为400人左右,预测至2015年,每年将有420个劳动力转移到镇区外打工,2016至2030年,每年有500个劳动力转移到镇区外打工,带眷系数为1.4。

则得出2008-2015年石亭镇向外转移人口8270人,2016-2030年石亭镇向外转移人口10500人。

则:

至2015年,石亭镇总人口约为30119人,

至2030年,石亭镇总人口约为29653人。

d:

区域间人口转移预测

根据《醴陵市城镇体系规划》预测西部乡镇总人口控制在12—14万人。

远期将有1万人左右的农村人口转移出农村,根据城市化水平预测,近期有30%,远期有50%的人口移往中心镇。

那么移往石亭镇区的人口近期为3000人,远期为5000人。

则:

至2015年,石亭镇总人口约为33119人,

至2030年,石亭镇总人口约为34653人。

二、镇域体系布局

1、镇域体系结构

发展以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级村镇体系

以镇区为核心、中心村为支点,基层村为依托,实现镇域的整体发展。

规划以石亭镇镇区为经济增长核心,以省道作为镇域发展的轴线。

镇区则通过经济发展轴将石亭镇的社会经济影响辐射到各级中心;另外的中心村通过道路与基层村联系,共享服务设施。

推动全镇的社会经济发展。

2.镇域职能结构

根据《醴陵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和《醴陵市城乡一体化及村庄布局规划(2006-2020)》,本次规划将镇域村镇划分为三个层次:

镇区(石亭居委会、长塘村)、中心村(聂湖村、长岭村)、基层村(永红村、樟树村、渔潭洲村、苏家垅村、石塘村、花溪村、上保村、妙泉村、高冲村)。

各自定位如下:

镇区发展定位:

石亭镇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服务与信息中心。

中心村发展定位:

村民集中居住、商贸服务与村镇企业聚集地。

基层村发展定位:

村民居住聚集地,有少量的商贸服务设施。

3.镇域村庄布局

根据《醴陵市城乡一体化及村庄布局规划(2006-2020)》布局要求,石亭镇村庄将进行合村并点,具体如下:

镇区:

居委会(长塘村)

中心村:

聂湖村(妙泉村)、长岭村(高冲村)

基层村:

石塘岭村、花溪村(上保村)、永红村(樟树村)、苏家垅村(渔潭洲村)

表3:

规划镇域体系结构一览表(2030年)

规划

等级

村庄名称

撤并村庄

人口规模(人)

主要经济职能引导

镇区

石亭集镇

居委会

13600

镇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科技、信息中心,农产品的加工、建材加工、陶瓷、集散和集市贸易为主的工贸型集镇。

长塘村

中心村

聂湖村

聂湖村

3153

养殖、经济林、旅游

妙泉村

长岭村

长岭村

3620

优质水稻种植、经济林、水果种植

高冲村

基层村

石塘岭村

石塘岭村

2800

优质水稻种植、特色养殖、荸荠种植

花溪村

花溪村

4210

优质水稻种植、水产养殖、油茶种植

上保村

永红村

永红村

3930

优质水稻种植、家禽养殖、花炮产业

樟树村

苏家垅村

苏家垅村

3340

优质水稻种植、经济林木

渔潭洲村

总计

34653

第七章镇域土地利用规划

一、镇域居民点体系布局规划原则

1、实施城镇带动发展战略,坚持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加速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产业化。

2、坚持“基础设施先行”,规划充分体现重大基础设施对镇域经济的影响,使镇域各项重大设施布局能符合县、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3、实施“点”“轴”开发战略,镇域发展应突出“以点带线,以线促面”。

4、实施城镇协调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实施科教兴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技产业,保护好自然资源,加大文物保护的力度。

二、镇域居民点规划

镇域居民点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强化和完善镇区的中心职能,提高其对周围村庄的经济辐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育形成方便生产生活、发展协调、布局合适的村镇居民点布局结构。

镇区和各村的居民点规划建设用地和人口如下表所示。

1.村庄建设标准和建设措施

集镇:

规划人均用地110平方米

中心村:

规划人均用地130平方米

基层村:

规划人均用地140平方米

表4:

镇域村庄规划一览表(2030年)

规划后村名

等级

现状人口

规划人口

居民点建设用地面积(ha)

居民点

人均建设用地

(㎡/人)

现状村名

人口

乡集镇

集镇

居委会

2773

13600

149.6

110

长塘村

3680

聂湖村

中心村

聂湖村

2930

3153

40.99

130

妙泉村

1870

长岭村

中心村

长岭村

3011

3620

47.06

130

高冲村

1830

石塘岭村

基层村

石塘岭村

4170

2800

39.20

140

花溪村

基层村

花溪村

3600

4210

58.94

140

上保村

2818

永红村

基层村

永红村

2800

3930

55.02

140

樟树村

3010

苏家垅村

基层村

苏家垅村

3400

3340

46.76

140

渔潭洲村

1518

总计

37537

34653

437.57

126

2.乡域退宅还耕、退宅还林

规划预测2030年镇域人口为1.36万人,村庄建设用地将减少。

规划在镇域范围内进行退宅还耕、退宅林地措施。

表5:

镇域退宅还耕、退宅还林一览表(2030年)

村名

等级

退宅还耕地(h㎡)

退宅还林地(h㎡)

占用耕地(h㎡)

备注

居委会

集镇

5.16

聂湖村

中心村

2.1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