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演讲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22282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汶川地震演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汶川地震演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汶川地震演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汶川地震演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汶川地震演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汶川地震演讲稿.docx

《汶川地震演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汶川地震演讲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汶川地震演讲稿.docx

汶川地震演讲稿

汶川地震演讲稿

  篇一:

汶川地震演讲稿

  汶川地震演讲稿:

震在汶川,痛在我心

  汶川一震,举国同悲。

  地震发生后,死亡人数从5000多人到7000多人,再到8000多人。

据民政部门最新统计,截至今日7时,汶川地震已造成川、甘、陕、渝、滇等省市共9219人死亡(编者注:

据人民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强震致1XX人遇难)。

死亡数字仍有可能继续攀升。

目前,汶川地震震中地区有6万余人仍杳无音讯,生死不明。

  黑纸白字上的死亡人数每增加一个,这世上曾经鲜活的生命就会减少一个;时间每流逝一秒,一条生命得以存活的可能就会减少一分。

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阻隔在此时,比任何时候更让人备受煎熬。

生命,是的,此时此刻,挽救灾区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大过一切、急于一切。

  灾区的人们,我们也许并不确切的知道他们的名字和曾经的生活状态,但我们唯一知道的是,他们是我们的同胞,他们在某个时空上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有着生活的热望与梦想。

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让许多生命尚未充分展开便直接面向死亡,让许多也许普通至极的生活理想从此归于死寂,再也没有实现的可能。

  物伤其类,何况生命如此成批成批的倒下,在废墟中被掩埋,在黑夜和暴雨里挣扎。

灾区同胞的痛苦与呻吟,需要被听见,需要生者用尽一切力量去拯救正在受苦受难的灾区同胞。

有许多人在灾区奋力营救,或者正在奔赴救灾一线的路上,而有更多人也许无法去往灾区,冲向废墟,用脚感知大地的创痛,用手扒开掩盖在身体上的砖石尘土。

但我们有心,灾区同胞的生死下落、性命攸关,会触动每个人心灵中最柔软最敏感的部分。

心灵,可以超越一切时空阻隔,宛如在场,感同身受。

  我们的眼里充满泪水,我们的心灵充盈悲痛,让我们携起手,让温度相互传递,以最大的悲悯为灾区同胞祈福。

我们并不只有心灵,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

我们可以伸出手臂,献出红色的血液;我们可以解开包囊,捐出灾区急需的物资。

忙碌者请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行走者请暂时停下赶路的脚步,为灾区同胞默悼、致哀。

我们还可以点燃蜡烛,奉上鲜花,去照亮层层废墟下、阖上双眼的另一个国度的夜。

  灾区不是一座孤岛,灾区同胞不是自然宿命的牺牲者,让我们做一切能力所及的事情去护佑和温暖,让我们以最大的悲悯为灾区同胞祈福。

  天佑汶川,我们在一起

  天府沉陆,家园涂炭,斯民何辜!

北纬31度,东经度处。

汶川。

连日来,岷江呜咽,悲伤蔓延。

  这已是无须渲染的灾情:

至5月15日20时15分,汶川地震已造成19509人遇难,四川省受伤人数达102100余人,被埋12300余人。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估计,遇难人数将在5万人以上。

这已是绝地驰援的拯救:

至15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挺进58个重灾(公文有约为您提供)乡镇,已有来自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及日本的3支专业救援队伍到达汶川,理县到汶川的“生命线”已经打通,目前已经从废墟中救出13400余人。

这已是刻不容缓的情势:

至15日15时,地震灾后救援的“黄金72小时”已过。

据地震专家称,震后第一天生命存活率90%,第二天50%-60%,第三天仅剩下20%-30%,此后存活即为奇迹。

愿天佑灾区,愿天佑斯民。

愿奇迹出现,愿生民不死。

愿无力者有力,愿悲观者前行。

愿亡灵能够安魂,愿伤者得到救治,愿那些惊恐万状的心灵得到抚慰,愿那些被掩埋以及失踪的人们仍拥有向生之门。

当灾难不由分说,死难仍在发生,悲怆仍在延续,那么援军及时的驰救,生命绝境中的坚守,才可能创造奇迹。

泪尽之后血续,前仆之处后继。

生命需要温暖,士兵需要突击。

每一分钟都是一个世纪,每一条生命都是全人类。

开辟通路,徒步也要提前抵达;寻声救苦,徒手也要尽力救援。

要比“提前一秒”更提前抵达,要比“百倍努力”更加倍救援。

  虽然不能替死者死,不能替伤者伤,虽然未能往灾难的现场出把力,未能在受伤者身边搭把手,但念兹在兹的忧切,骨肉不弃的捐助,却使我们感知与灾区人民在一起的力量。

数日以来,全国各地乃至国际社会的组织或个人,向灾区献血以及捐款、捐物的浪潮汹涌。

每一分钱币都带着体温,每一管血液都流淌爱心,每一件衣物都表达休戚与共。

在长沙,由本报发起的“黄丝带”祈福活动启动后,“满城尽飘黄丝带”,这寻找离散亲人的丝带,飘扬同胞手足之情,也招展着回家的方向。

灾难当头,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手掬一捧烛光、一瓣心香,为深陷黑暗的生命照亮,为仍在等待营救的同胞祈福,并表达生命顽强之信念。

只有行动着,才是信心的表达。

“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要的,这有什么益处呢这样的信心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

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藉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

”一个流(公文有约为您提供)泪的民族必然充满悲悯与坚强,但一个迅速开始行动的民族则永不沉沦。

因此我们呼唤这样一种行动着的信心,呼唤更多的人或组织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加入到赈灾中来。

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救灾部门以及慈善机构及时提供赈灾指南,向社会公布需要什么,应该怎么做。

我们也呼吁,在灾区交通不畅、物资运输不便的情形下,请同胞们更多地以捐款的方式表达爱心,也请留心相关部门的捐助提醒,使爱心的表达更有效率。

  “黄丝带”祈福活动中,本报记者拍摄的一张缠着黄丝带、双手合十的小女孩图片,打动着无数的人。

尤为令人肃然的是,昨日前来本报捐献款物的许多人,都以这种“双手合十”的姿势表明来意。

就从今天起,我们每个人,都是祈福的人。

我们祈愿在经过72小时之后,生命依然拥有迹象,拥抱依然拥有温暖,泪水依然拥有方向。

我们祈愿那些等待救援的人们,一定要挺住,一定要坚信,一定要得救。

  “5·12”,汶川,德阳,茂县,绵阳那哀鸿遍野之地,满目疮痍之所,风暴的眼,共同的心。

在今天,让我们捧一瓣心香,与灾区的人们一起,为逝者守灵,为生者祈福。

除此之外,请让我们各自好好活着。

  篇二: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

  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

  大地震,摧毁了无数和平和宁静的城镇,震动了大半个中国,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震惊了整个世界.那一瞬间,巴山蜀水的呻吟,祖国母亲的哭泣,大地悲歌,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

  然而在神州大地上,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里,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胡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温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人民军队第一时间冲上前线,铺天盖地的祈祷祝福,心灵鼓励,默默传递着整个华夏人民的温情力量。

  面对灾难,我们坚强,坚信,坚定,坚韧。

面对灾难,我们不抛弃,不放弃。

我们只记得总理说过: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

  我们相信,有全国人们的支持,有灾区人们的自力更生精神,地震震不垮灾区人民的信心和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战胜,灾区人们一定可以度过难关,重建家园,胜利一定属于坚强的灾区人民!

  如今时隔八年,在这八年中,灾区人们积极自救,社会各界人士也踊跃参与在灾区恢复重建的各个领域。

地震废墟上建起新小学,宝成铁路新109隧道灾后重生,汉旺新镇正在崛起。

灾区人民的脸上洋溢的笑容,无不显现出人们对美好新家园的期盼和重建家园的坚强信心。

  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向我们警示,必须提高防震减灾的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如地震发生时,可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学校避震应注意: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积极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有利于公众学习、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大家对防震减灾重要性的认识。

有利于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平安校园。

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提出以下三点倡议

  1,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参与首个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活动,以此为契机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自救互救的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防震疏散演练,学以致用;

  3、充分利用地震科普基地资源,锻炼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师生们,积极参加防震减灾活动,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提高防震防灾意识是我们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体现,因此让我们行动起来,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篇三:

纪念汶川地震五周年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坚强筑起民族的脊梁》

  今天,即XX年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

XX年5月12日,注定要使我们用一生去铭记。

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震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

那一瞬间,巴山蜀水在呻吟,祖国母亲在哭泣,大地悲歌,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无数的生命转瞬而逝,无数的房屋顷刻瓦砾。

汶川成为了川之伤,成为了国之殇!

  XX年4月20日,又是一个含血带泪的日子,在汶川地震后,相隔五年时间,在中国四川雅安发生的级地震。

山崩地裂的几分钟过去后,我发现,我们的周围,我们所能涉猎到的事关雅安大地震的新闻中,有无以复加的痛在弥漫,有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浓浓的爱意在涌动,有悲壮而凄美的人性的美丽让我深深地感动着。

许多的瞬间,许多的片段,在阐释着大爱的真正内涵,在放射着人性中最美丽的光彩。

  地震可以震倒了房屋,可以阻塞交通,可以中断电讯,但是挡不住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深情。

在这一刻,巨大的灾难也让中华民族握紧拳头,凝聚力量,举国上下,全民动员;这一刻我们悲痛着,牵挂着,同时我们又感动着,振奋着;这一刻,党和国家领导人穿行在灾区,决策在前线。

这一刻,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不屈不挠,抗震救灾。

救援队军民用生命挽救生命,不分昼夜,无私奉献,打响拯救生命的接力战。

用顽强回报顽强,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

面对无数生命被掩埋在废墟中,失去亲人的人们对着废墟呼唤。

山悲水泣天垂泪,星暗云浓地含愁。

汽笛为故去生灵而哀鸣,国旗为百姓而垂

  降。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惊人的凝聚力,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真实地感受到:

我们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面对灾难,我们坚强,坚信,坚定,坚韧;面对灾难,我们不抛弃,不放弃。

我们在挫折中奋斗,在逆境中成长,在悲痛中崛起,在废墟上前行。

无数的同胞被救出,神州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画面。

经历了悲痛、镇定、坚强、抗争之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更加奋进,更加成熟。

精神的力量让我们一次次动容,一次次得到洗礼,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可贵,让我们看到了在和平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一代的责任感,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未来的希望。

  五年了,在历经512后的90后的我们,已经开始渐渐成长起来。

我们不再是不懂事的一代,我们对社会、民族、国家、生活、生命和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在灾难中前行,让我们学会了相处与沟通,学会了团结与友爱,学会了奉献与付出,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强。

历经过512的洗礼,我们以后的生活必将走得更加从容,我们也必将发奋图强努力成为祖国的栋梁!

让我们铭记那些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铭记那些共和国的忠诚卫士、白衣天使,铭记所有为抗震救灾奉献力量的人们。

让我们珍爱生命,承逝者之遗志,用爱筑起摧不垮的家园,用我们的决心和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XX年5月12日

  篇四:

512汶川地震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

  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

XX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8级大地震爆发!

其能量相当于几百颗原子弹!

顷刻之间,山崩地裂,桥梁坍塌,房屋倾垮,尸横遍野,哭声震天,大地悲泣!

顷刻之间,美丽的山河变得千疮百孔!

顷刻之间,温馨的家园被夷为平地!

这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使毫无准备的灾区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生死时刻,温总理来了。

垮塌的废墟上,留下了总理匆匆的脚步;被掩埋在残垣断壁中的伤者,听到了总理关切的话语。

在这生死时刻,抢险部队来了。

直升飞机被暴风雨打回来了,空降兵又去了!

步兵师被切断去路,便在暴风雨中徒步前行!

地面交通受阻,空军运输机、民航客机将数千吨抗灾物资空投到灾区。

在这生死时刻,东北的医疗队来了,北京的医疗队来了,海军的医疗队来了,武警的医疗队来了。

救援队从四面八方来了!

在这生死时刻,各省市的捐款雪花般飞来......在这生死时刻,灾区人们没有被灾难吓倒,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他们都积极地加入到救援的队伍当中,竭尽全力地救助受难的人。

最让我感动的人是一个年仅9岁的小男孩,最让我感动的话语是一句再平凡不过的"我是班长"。

这个感人的故事是这样的:

地震发生时,四川地震灾区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正走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教学楼瞬间倒塌,林浩被上面滑落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在了下面。

林浩奋力爬出废墟后,看到一个女同学昏倒在走廊上,就义无返顾地把这名女同学背了出来,交

  给了校长。

当时,林浩自己已经被砸伤,脸上,手上都是伤口。

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没想过自己一个人逃离,而是返回废墟里,又把另外一名同学背了出来。

事后,当记者问到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平静地回答:

"因为我是班长。

"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可爱的班长。

在地震发生后,这样冒着生命危险救他人的感人故事真是数不胜数......汶川大地震,不仅让我们各民族的心空前贴近,也让我们收获了精神上的成长,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希望,一个民族的力量,让中国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

  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

因为从那一天开始,我懂得了:

什么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什么叫众人拾柴火焰高;什么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我也更加懂得了:

我的祖国是多么伟大,祖国的人民是多么的可敬可爱!

祖国在我的心中,不再只是一面国旗,一幅地图,也不再只是一种颜色,两个汉字。

祖国在我心中,是一座高高的山,是一条宽宽的河;是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原,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从那一天开始,我明白了很多,也长大了很多。

  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五:

四川汶川地震演讲稿

  -责任重于泰山

  各位**的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仪表公司的***,我演讲的题目是《责任重于泰山》。

  5月12日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虽然感觉不明显,但也心有余悸,可能好多人都不记得30年前,也就是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9分56秒,河北省唐山市发生强烈地震,这是中国历史上、也是400多年来世界地震史中最悲惨的一次,这次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波及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相当于国土面积的一半,这次地震共造成人员死亡万余人,重伤万余人,轻伤者不计其数。

但大家知道那次的震级吗?

是级。

  在12号的下午2:

28分四川汶川发生的地震也是级,从已知的报道看死亡人数已达万人,但还有6万人生死不明,据现场直升机发回的报道,汶川县城现在已经成为废墟,超过了48小时,生还的希望渺茫,空中救援部队的一个连已经冒着雷阵雨空降,150名解放军战士已经牺牲4名。

温总理在都江堰的临时帐篷中日以继夜的指挥救援工作,每到一个现场他总是亲自向被埋的幸存者喊话,鼓励他们一定要坚持,见到遇难者的遗体年过花甲的总理哭得不成样子,那场面真得让人揪心。

但他们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让所有人都平安脱险,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我真想说,老天爷,我愿意放弃几十年的寿命去换取那些被埋人员生的希望。

  对于现在我们这些安全的人,仅仅是应该庆幸吗?

还是继续去享受我们的快乐时光?

我们该反省了,我们该有压力了,我们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了。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成为国内一流的电力装备制造商和一流的电力装备系统集成商,到20xx年我们的销售收入要达到150个亿,利润要达到15个亿。

我们如何做到?

培养自觉地把份内的事做好的态度。

但如何做才能真正提高责任心并看到效果呢,我觉得每天早到1分钟,每天晚走1分钟,每天多做1件事,每天帮别人多做1件事,每天都对别人说1句礼貌用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坚持这样做,我们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并能创造出和谐的工作氛围和无缝沟通的合作渠道,到那时我们不仅是一支钢铁团队,更能创造比现在多十倍的经济价值;但有些人说了,让我天天多做事,我是傻子呀!

那大家看看这次救援的解放军战士,看看救援的青年志愿者,看看我们的总理,正是有了他们高度负责的态度,才有了被困群众生的希望,正是由于他们,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才能降到最低。

你想拥有更好的前途吗?

那就学傻子,做傻子,让我们做得每一件事情都能使自己和别人共同受益,有了这样的心态和行动,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目标

  所以提高责任心就是这么简单,重要的是能不能坚持这样的人生价值观,我相信我能行,我更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事都能比我做的更好。

现在我们的产品不仅销往全国也销售到其他国家,在这时产品所代表的含义便融入了国家情结,我们生产的产品不仅是“**制造”更是“中国制造”,当然,近阶段“中国制造”的威胁论又重新出炉,不幸的是,这次与以前多少还有点安慰感的产品倾销无关,这次它指的不仅是价格低,而且是价值次;这对我们中国企业是一种自尊上的打击,所以说我们今后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篇六:

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

  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

  XX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记住的时刻.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无数和平和宁静的城镇,震动了大半个中国,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震惊了整个世界.那一瞬间,巴山蜀水的呻吟,祖国母亲的哭泣,大地悲歌,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

  然而在神州大地上,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里,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胡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温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人民军队第一时间冲上前线,铺天盖地的祈祷祝福,心灵鼓励,默默传递着整个华夏人民的温情力量。

  面对灾难,我们坚强,坚信,坚定,坚韧。

  面对灾难,我们不抛弃,不放弃。

  我们只记得总理说过: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

”我们相信,有全国人们的支持,有灾区人们的自力更生精神,地震震不垮灾区人民的信心和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战胜,灾区人们一定可以度过难关,重建家园,胜利一定属于坚强的灾区人民!

  如今时隔一年,在这一年中,灾区人们积极自救,社会各界人士也踊跃参与在灾区恢复重建的各个领域。

地震废墟上建起新小学,宝成铁路新109隧道灾后重生,汉旺新镇正在崛起。

灾区人民的脸上洋溢的笑

  容,无不显现出人们对美好新家园的期盼和重建家园的坚强信心。

  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向我们警示,必须提高防震减灾的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如地震发生时,可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学校避震应注意: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积极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有利于公众学习、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大家对防震减灾重要性的认识。

有利于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平安校园。

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提出以下三点倡议:

  1,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参与首个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活动,以此为契机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自救互救的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防震疏散演练,学以致用;

  3、充分利用地震科普基地资源,锻炼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师生们,积极参加防震减灾活动,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提高防震防灾意识是我们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体现,因此让我们行动起来,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篇七:

512汶川地震演讲稿

  篇一:

512汶川地震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

  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

XX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8级大地震爆发!

其能量相当于几百颗原子弹!

顷刻之间,山崩地裂,桥梁坍塌,房屋倾垮,尸横遍野,哭声震天,大地悲泣!

顷刻之间,美丽的山河变得千疮百孔!

顷刻之间,温馨的家园被夷为平地!

这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使毫无准备的灾区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生死时刻,温总理来了。

垮塌的废墟上,留下了总理匆匆的脚步;被掩埋在残垣断壁中的伤者,听到了总理关切的话语。

在这生死时刻,抢险部队来了。

直升飞机被暴风雨打回来了,空降兵又去了!

步兵师被切断去路,便在暴风雨中徒步前行!

地面交通受阻,空军运输机、民航客机将数千吨抗灾物资空投到灾区。

在这生死时刻,东北的医疗队来了,北京的医疗队来了,海军的医疗队来了,武警的医疗队来了。

救援队从四面八方来了!

在这生死时刻,各省市的捐款雪花般飞来......在这生死时刻,灾区人们没有被灾难吓倒,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他们都积极地加入到救援的队伍当中,竭尽全力地救助受难的人。

最让我感动的人是一个年仅9岁的小男孩,最让我感动的话语是一句再平凡不过的我是班长。

这个感人的故事是这样的:

地震发生时,四川地震灾区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正走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教学楼瞬间倒塌,林浩被上面滑落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在了下面。

林浩奋力爬出废墟后,看到一个女同学昏倒在走廊上,就义无返顾地把这名女同学背了出来,交给了校长。

当时,林浩自己已经被砸伤,脸上,手上都是伤口。

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没想过自己一个人逃离,而是返回废墟里,又把另外一名同学背了出来。

事后,当记者问到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平静地回答:

因为我是班长。

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可爱的班长。

在地震发生后,这样冒着生命危险救他人的感人故事真是数不胜数......汶川大地震,不仅让我们各民族的心空前贴近,也让我们收获了精神上的成长,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希望,一个民族的力量,让中国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

  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

因为从那一天开始,我懂得了:

什么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什么叫众人拾柴火焰高;什么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我也更加懂得了:

我的祖国是多么伟大,祖国的人民是多么的可敬可爱!

祖国在我的心中,不再只是一面国旗,一幅地图,也不再只是一种颜色,两个汉字。

祖国在我心中,是一座高高的山,是一条宽宽的河;是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原,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从那一天开始,我明白了很多,也长大了很多。

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二: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

  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大地震,摧毁了无数和平和宁静的城镇,震动了大半个中国,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震惊了整个世界.那一瞬间,巴山蜀水的呻吟,祖国母亲的哭泣,大地悲歌,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

  然而在神州大地上,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里,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胡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温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人民军队第一时间冲上前线,铺天盖地的祈祷祝福,心灵鼓励,默默传递着整个华夏人民的温情力量。

  面对灾难,我们坚强,坚信,坚定,坚韧。

面对灾难,我们不抛弃,不放弃。

我们只记得总理说过: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

  我们相信,有全国人们的支持,有灾区人们的自力更生精神,地震震不垮灾区人民的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