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选择题训练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2049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选择题训练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选择题训练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选择题训练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选择题训练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选择题训练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选择题训练解析版.docx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选择题训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选择题训练解析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选择题训练解析版.docx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选择题训练解析版

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选择题训练

1.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大

B.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C.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

D.若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

2.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显微镜是(  )

显微镜序号

A

B

C

D

目镜

10×

16×

10×

物镜

10×

10×

40×

A.AB.BC.CD.D

3.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则观察到的视野越暗、细胞数目越少

C.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拿与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D.在视野的右上方发现物像后,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可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4.关于使用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则对光完成

B.调焦时,先转动细准焦螺旋,再转动粗准焦螺旋

C.要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D.观察时,目镜用10×,物镜用10×,则放大倍数为100倍

5.丁丁同学在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使用显微镜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搭配错误的是(  )

A.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B.视野较暗﹣﹣选用凹面镜

C.物像偏上方﹣﹣向下方移动玻片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6.有的生物学实验需要测量数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重复组。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重复组的实验数据十分相近,则说明这个实验结果排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

B.如果重复组的实验数据十分相近,取其中一组的数据即可代表实验结果

C.实验时用更多的同样材料同时进行实验,也是开展重复实验

D.重复实验需要保证同一个实验在相同的条件下要重复做几次

7.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工具。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欲使显微镜内的视野更加明亮,可以换用反光镜的平面

B.欲判定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可移动玻片或转动目镜

C.欲使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D.欲使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可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8.用显微镜观察字母“d”的玻片,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  )

A.pB.qC.bD.d

9.科学家为了研究野生大熊猫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大熊猫出没的山林安装了几台摄像机,记录大熊猫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B.实验法C.比较法D.文献法

10.图1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时,可直接转动③,使其对准通光孔

B.转动⑥,使镜筒缓慢下降,眼睛应看着①

C.视野中出现气泡的原因,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D.向下方移动玻片,可将图2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11.在探究光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给黄粉虫提供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观察黄粉虫的分布情况。

这样设计的实验属于(  )

A.模拟实验B.对照实验C.直接实验D.检测实验

1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为了增加视野亮度,把凹面反光镜换成平面反光镜

B.为了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把40×物镜换成10×物镜

C.转动转换器,调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D.用餐巾纸轻轻擦拭,清除物镜上的脏物

13.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有气泡影响观察,为找到更好的观察视野,正确的做法是(  )

A.擦拭目镜B.移动装片

C.转动反光镜D.调节细准焦螺旋

14.为了解我省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用品的情况,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B.实验法C.分析法D.调查法

15.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应当借助显微镜。

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对光时使用高倍镜

B.光线较暗时使用平面镜

C.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D.可调节粗准焦螺旋来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16.实验课上,小明在低倍镜下看清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后,小红将显微镜轻移至自己面前观看,但看到的视野较暗。

此时,她应该(  )

A.缩小光圈B.移动玻片C.转动反光镜D.更换高倍镜

17.小明在家里花瓶的积水中发现孑孓(蚊子幼虫)大量浮在水面,他推测这种现象跟空气或光线有关,于是设计了下表实验方案(一段时间后记录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孑孓数(只)

光线

细密铁丝网

实验结果

上浮数(只)

死亡数(只)

20

光照

竖放

20

光照

横放

(不统计)

20

黑暗

竖放

(不统计)

(注:

细密铁丝网竖放水中时孑孓能浮上水面,横放水中时阻碍孑孓浮上水面)

A.细密铁丝网摆放方式可控制空气这一变量B.甲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空气对孑孓的影响

C.甲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光照对孑孓的影响D.增加每组实验的孑孓数可以避免实验误差

18.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操作过程与结果不匹配的一项是(  )

A.微调④﹣使物像更加清晰

B.向右上方移动玻片﹣使右上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

C.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有污点﹣擦拭反光镜

D.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染色时﹣滴加碘液

19.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奇妙的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

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光线暗时,使用平面反光镜

B.擦拭物镜和目镜时,使用纱布

C.物像偏左,欲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时,向左移动玻片标本

D.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20.为了解潍县萝卜各个品系以及栽培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各萝卜主产区,考察种植环境、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走访相关人员。

其主要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测量法

21.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线暗时须用⑦的平面对光B.使用②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C.转动⑥可使物像变得清晰D.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③④

22.下列生物实验所用常规器材中,对观察对象不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放大镜

23.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细胞图象,若要把该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____移动(  )

A.左下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右上方

24.显微镜是人类探索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正确的是(  )

A.当环境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凸面镜B.对光完成时,应观察到明亮圆形的视野

C.在下降镜筒过程中,眼睛应该看着目镜D.清洁收镜时,使用纱布擦拭物镜、目镜

25.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

欲将乙视野中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进一步清楚地观察。

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使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C.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26.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镜头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最大的是(  )

A.目镜5×物镜4×B.目镜10×物镜4×

C.目镜5×物镜10×D.目镜10×物镜10×

27.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

B.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

C.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

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28.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课上,某些同学对调节镜筒进行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先转动细准焦螺旋,再转动粗准焦螺旋B.转动细准焦螺旋时,会使镜筒快速升降

C.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会使镜筒缓缓下降D.镜筒下降时,要从侧面看物镜和玻片的距离

29.如图示显微镜的操作步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载玻片中的“上”字,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下”字

B.②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伤镜头

C.③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平面镜

D.④上升镜简时,可转动细准焦螺旋寻找物像

30.下列盖盖玻片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31.下列有关测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测量体温时,将体温计消毒后立即置于腋下并夹紧,测量时间为3﹣5分钟

B.可以用量筒和水来测量一粒葡萄的体积

C.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尽可能少误差

D.利用方格纸可以粗略测算一片叶片的面积

32.使用显微镜时想把图中的甲细胞看的更清楚,不需要调节(  )

A.粗准焦螺旋B.细准焦螺旋C.反光镜D.转换器

33.如图所示,如果要将显微镜中观察到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第一步:

移动装片,将像移至视野中心

B.第二步: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第三步:

换用大光圈,增大进光量

D.第四步:

调节粗准焦螺旋,重新找清晰的像

34.图1为显微镜的两个视野,其中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图2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小辉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的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在对光的过程中,转动转换器使①号镜头对准通光孔

B.为了看到更多的细胞,选择①号镜头与④号镜头组合

C.略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D.由视野A转到视野B,应把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

35.小明取玉米和花生的叶片进行研究,发现玉米的叶脉为平形状,花生的叶脉为网状小明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A.观察B.讨论C.调查D.测量

36.为了调查我市中学生的冬季流感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下列那种方法(  )

A.调查法B.观察法C.比较法D.实验法

37.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都是初中基本的实验操作,下列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在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活动时候,我们应对草履虫进行染色便于观察

B.在制作血涂片时,我们需要在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生理盐水用于保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

C.在显微镜下发现“

”,只需将载玻片逆时针旋转90°即可变成“上”

D.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存在小污点,则污点一定存在目镜或物镜上

38.下列显微镜操作中,转换镜头的正确操作是(  )

A.

B.

C.

D.

39.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是(  )

A.观察和实验B.读书和默写C.假设和推理D.测量和调查

40.在科学探究中,实验结果与作出的假设不符,那么不应该(  )

A.重新提出问题,作出新的假设B.再次制定计划,重新开始实验

C.修改实验结果,得出预期结论D.整理分析资料,相互表达交流

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选择题训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解答】解: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小,错误;

B、扭转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打开聚光器上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光强时用平面镜,光较弱时用凹面镜。

这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只要视野中光亮程度适中,光就对好了,正确;

C、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错误。

D、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所以载玻片上写的是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d”,错误;

故选:

B。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

【解答】解: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5×10=50(倍);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4×10=40(倍);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0×16=160(倍);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0×40=400(倍);

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D.400倍,所以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目镜10×、物镜40×。

故选:

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

3.【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解答】解:

A、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

所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这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

A正确;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则观察到的视野越暗、细胞数目越少,B正确;

C、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拿与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C正确;

D、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在视野的右上方发现物像后,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可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D错误。

故选:

D。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解答】解:

A、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则对光完成,A正确;

B、调焦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如物像不清晰,再转动细准焦螺旋,B错误;

C、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C正确;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观察时,目镜用10×,物镜用10×,则放大倍数为100倍,D正确。

故选:

B。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显微镜各部件的作用。

【解答】解:

A、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A正确;

B、视野较暗,应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B正确;

C、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物像偏上方,向上方移动玻片,C错误;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即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D正确。

故选:

C。

【点评】显微镜各部件的作用容易被忽视,这部分内容是基础,也是重点,要注意掌握。

6.【分析】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少获取实验数据的误差,常常设重复组,科学实验的数据,应当取各重复组的计算平均值。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考虑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增加重复次数。

【解答】解:

在科学实验中所得的数据,往往出现误差,误差并不是错误,误差越小越准确,但是在实验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想使误差减小,要就同一个实验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几次,如果重复的数据十分接近,则说明这个实验结果排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比较准确,科学实验的数据结果应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则取其中一组的数据即可代表实验结果是错误的。

故选:

B。

【点评】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也是为了避免偶然性。

7.【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解答】解:

A、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欲使显微镜内的视野更加明亮,可以换用反光镜的凹面,A错误;

B、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

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B正确;

C、欲使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C错误;

D、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欲使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可向右上方移动玻片,D错误。

故选:

B。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8.【分析】对于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

【解答】解:

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

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

根据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可以判断:

“p”是“d”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平时养成良好的正确的操作习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分类、文献、实验等方法。

【解答】解: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科学家对放归自然界的大熊猫的活动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

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科学家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10.【分析】观图可知:

①是目镜、②是转换器、③是物镜、④是遮光器、⑤是反光镜、⑥是粗准焦螺旋、⑦是细准焦螺旋,解答即可。

【解答】解:

A、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低倍镜透光多,看到的视野范围大,容易对光;然后将遮光器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一定要睁开,便于同时观察画图。

转动反光镜,使其对准光源。

通过目镜看到一个圆形明亮视野,A错误;

B、转动⑥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眼睛应看着③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B错误;

C、视野中出现气泡的原因,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C正确;

D、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2中细胞位于视野的上方,视野向上方移动玻片,可将图2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D错误。

故选:

C。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1.【分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

对照实验:

在研究某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如果探究光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应该设计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要给黄粉虫幼虫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

故选:

B。

【点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12.【分析】使用显微镜时,可以通过使用较大光圈来增加视野的亮度;对光和观察时都要两眼睁开,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以备绘图;调焦时先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后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应转动玻片标本来移动物像使之到达视野中央。

【解答】解:

A、为了增加视野亮度,可以把平面反光镜换成凹面反光镜,A错误;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数目就越多,把40×的物镜换成10×的物镜,放大倍数变小,能够看到更多的细胞,B正确;

C、转动转换器,调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C错误;

D、为避免损伤镜头,应使用擦镜纸清除物像上的脏物,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显微镜使用的基本知识,正确使用显微镜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技能之一。

13.【分析】使用显微镜时,可以通过使用较大光圈来增加视野的亮度;对光和观察时都要两眼睁开,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以备绘图;调焦时先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后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应转动玻片标本来移动物像使之到达视野中央。

【解答】解:

A、擦拭目镜只能使除去目镜上灰尘,并不能除去气泡,气泡在玻片标本上,A错误;

B、移动装片可把气泡移出视野外,找到没有气泡干扰的细胞来观察,B正确;

C、转动反光镜只以改变光线的强弱,不能去除气泡,C错误;

D、调节细准焦螺旋只能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但气泡仍然存在,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显微镜使用的基本知识,正确使用显微镜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技能之一。

14.【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解答】解: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对实验对象用肉眼或一些辅助仪器进行的观测;

实验法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实验对象进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资料收集法是针对某一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

调查法是为了获得某一方面的数据或信息而采取的实地考察的方法;

为了解我省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用品的情况,通常采用的方法应属于调查法。

故选:

D。

【点评】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多种:

观察法、实验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调查法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实验对象和目的来确定。

15.【分析】使用显微镜时,可以通过使用较大光圈来增加视野的亮度;对光和观察时都要两眼睁开,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以备绘图;调焦时先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后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应转动玻片标本来移动物像使之到达视野中央。

【解答】解:

A、对光时应先用低倍镜,A错误;

B、光线较暗时,可用反光镜的凹面镜,遮光器的大光圈来增强光线,B错误;

C、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避免压破玻片标本,C正确;

D、可调节细准焦螺旋来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显微镜使用的基本知识,正确使用显微镜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技能之一。

16.【分析】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光圈和反光镜。

当光线较强时,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光线较弱时,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解答即可。

【解答】解:

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

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

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

在显微镜对光时,应该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所以实验课上,小明在低倍镜下看清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后,小红将显微镜轻移至自己面前观看,但看到的视野较暗,说明对光的光线角度改变,需要重新对光。

此时,她应该转动反光镜,故C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显微镜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显微镜的图示掌握。

17.【分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