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规程管理细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1724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规程管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作业规程管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作业规程管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作业规程管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作业规程管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业规程管理细则.docx

《作业规程管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规程管理细则.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业规程管理细则.docx

作业规程管理细则

西山德威矿业管理公司作业规程管理细则

为了加强矿井技术管理,做到科学地组织生产,实现正规循环作业,规范作业规程、措施编写,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章作业规程管理

1、编制规定

1.1作业规程必须依据采区和工作面设计、地质说明书、技术装备情况、《煤矿安全规程》、《工种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及上级有关规定进行编制。

1.2编制作业规程时,要根据各个工作面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要求和措施,真正起到指导生产,促进技术进步,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1.3作业规程编写者在编写前应做到以下几点:

1.3.1明确施工任务和计划采用的主要工艺。

1.3.2熟悉现场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研究。

1.3.3熟悉有关部门提供的技术资料。

1.3.4熟知《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采、掘、开、运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评分办法》中的相关内容。

1.4作业规程编制前地质、通风、机电等专业必须及时提供以下图纸:

1.4.1地质说明书(包括采掘开地质平、剖面图、综合柱状图),由矿生产科提供。

1.4.2工作面设计图纸,由矿生产科提供。

1.4.3机电设备型号、数量、供电系统图,由矿机电科提供。

1.4.4通风系统、设施、监控系统图、断电系统图,由矿通风科提供。

1.5作业规程内容必须做到清晰明了,通俗易懂,叙述准确,图表正确,标识清楚。

1.6每个采掘开工作面,都必须在搬家前两周编写完成,送交矿生产科,由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会审批准后,必须在工作面开工前打印下发。

编写人员必须将作业规程电子版交矿生产科存档。

1.7采、掘、开、运、综安作业规程参加会审人员:

总工、安监、生产、通风、机电、地质、调度分管技术的科长、施工单位的队长及规程编写人。

业务科室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规程会审时,可由同级别、具备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代替。

1.8采掘开工作面在作业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地质构造、顶底板变化、矿压增大、过空巷、开口、贯通等)要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编写补充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与原规程一并贯彻执行。

1.9各施工队队技术员要及时收集技术资料,将技术资料统一存放保管,做到存放有序,齐全整洁。

2、作业规程编制说明见附件

3、作业规程贯彻学习及复查

3.1作业规程的学习:

工作面开工前一周由队长组织,队技术员向全队职工(包括队级领导)进行贯彻,并签名盖章,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对轮休或请假缺席人员及时补学补考。

3.2作业规程编制审批结束,工作面开工前各矿由矿长组织生产、机电、安全矿长学习作业规程,做好学习记录,学习必须签字。

3.3生产过程中,队长和技术队长每月必须组织全队职工学习作业规程和补充措施,做好学习记录,并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对轮休或请假缺席人员及时补学补考。

3.4作业规程复查:

矿总工程师每月组织一次对采掘运作业规程、措施及贯彻、学习情况进行复查,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修改完善。

3.5矿生产科、安监处按作业规程规定检查、发现不符合作业规程要求时,给予纠正。

如遇情况发生变化的,及时组织队技术人员编写补充措施。

3.5作业规程评比

作业规程评比工作由矿总工程师组织,矿生产科对采掘运规程及其管理工作每半年进行一次评比,对优秀规程编写者和有关负责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二章技术措施编写的有关规定

1、技术措施编写的条件

1.1施工中改变支护形式、断面参数、施工工艺变更、过地质构造、开掘巷道开口、贯通、采煤队初采、收尾等特殊情况时,必须编写补充措施。

下列情况编写专项措施指导生产。

1.2单项工程,施工时间不超过30天。

如:

劈帮、拉底、小型硐室施工、水沟浇筑、大型设备的安装、更换、运输、风桥施工、永久闭施工等。

1.3整巷工程施工时间不超过3个月,施工工艺简单,有可靠通风系统。

1.4正常掘送巷道长度不大于50米,施工时间不超过1个月,施工工艺简单。

2、技术措施编写的内容

2.1、封皮:

要求打印,纸型为A4(裁剪整齐)。

2.2、编制该技术措施的原因。

(从生产、安全、技术角度上写,不得写矿领导安排)

2.3、技术要求:

包括施工地点、断面规格、支护方式、施工方法及其地质条件、现场现状、工程量。

2.4、平面布置图、断面及支护图,要标明各种数据、单位、比例及图名,并有符号图例。

2.5、简述通风系统、供电系统,采用局扇通风的必须有风量计算,并有监控、断电控制图。

2.6、新施工地点要求说明避灾路线。

2.7、施工工艺流程:

步骤齐全,写清每个工序的作业方法,操作要领。

2.8、炮眼布置图、爆破说明书;炮眼布置不规律的,要用文字说明,写明炮眼深度、雷管种类、段别,火药种类,装药量、装药结构,封泥长度、连线方法、起爆次数。

2.9、爆破、运输等警戒设置的准确位置。

警戒区域复杂,不易用文字表述清时,必须附警戒位置布置平面图。

2.10、安全技术措施:

要针对每一步骤结合《煤矿安全规程》、及西山集团公司有关技术规定逐项编制。

3、编写要求

3.1、技术措施严格按照技术管理有关要求进行编制、审批。

3.2、各施工队技术员负责编写技术措施,其相关施工工艺、支护方式等要提前与有关单位、相关领导进行沟通,确保符合实际,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3.3、按比例绘图,图上尺寸要齐全、准确,标注位置正确。

3.4、常规措施在使用前三天审批完毕,特殊紧急措施在使用前一个班审批完毕。

4、几项规定

4.1编写技术措施前矿生产科分管技术科长、队技术人员必须到现场,按照施工地点实际情况编制,确保与现场相符。

4.2生产科分管技术科长从形式到内容严格把关,技术要求合理,书写认真,格式规范。

不合格措施坚决不允许上报审批。

4.3技术措施审批完毕,复印后及时发放到相关单位。

4.4技术措施要认真贯彻学习,做好记录,并进行考试。

4.5临时施工地点附近200米无电话时,必须安设电话,矿生产指挥中心安排安设,开工前电话到位。

4.6临时施工地点监控探头要按规定在开工前安设,矿生产指挥中心安排安设。

4.7未按规定编写措施,延误施工,由矿总工落实相关人员责任。

说明

1、本细则及附件只是针对《作业规程》、《采煤工作面联合设计》进行规范,未提及之处严格执行《山西焦煤集团公司生产技术管理若干规定》

2、采煤工作面联合设计,采、掘、运、安拆作业规程编写标准附后。

3、本细则自2010年3月1日起执行。

附件:

1、采煤工作面联合设计

2、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写要求

3、掘进工作面规程编制要求

4、开拓工作面规程编制要求

5、运输作业规程编制要求

6、综采工作面安装(拆除)作业规程编写标准

7、综采工作面电气设备安装(拆除)作业规程编写标准

8、关于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排版说明

二〇一〇年二月四日

附件1:

采煤工作面联合设计

1、总的要求

1.1、采煤工作面联合设计和审批严格按照西山煤电发《采煤工作面设计审批和验收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设计与审批。

1.2、所有采煤工作面(包括回收队工作面)都必须有正规的设计,并履行审批手续,采煤工作面联合设计在工作面掘送前45天必须完成,并报请西山德威公司验收。

1.3、工作面设计必须做到清晰明了,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叙述准确,图表正确,标识清楚。

1.4、工作面设计应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系统完善,合理可靠”、“数据准确,图表一致”、“重点突出,详略有序”的要求。

1.5、工作面设计图(包括地质、机电、通风等提供的图纸)的图签(含签字)、图例、比例要规范统一。

1.6、西山德威公司审查采煤工作面联合设计时,矿必须提供以下资料:

1.6.1已批准的采区地质报告和经审批的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1.6.2采区工作面设计

1.6.3瓦斯、煤尘鉴定报告

1.6.4有关安全技术评价

1.7、采煤工作面联合设计,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生产科牵头组织地质、通风、机电部门共同完成;生产科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采煤工作面联合设计程序:

(见附图)

1.8、各单位职责:

1.8.1各专业负责技术的科长为本专业相关内容编制负责人,必须严格把关。

采煤工作面联合设计程序

矿根据采、掘、开年度衔接计划下达设计通知书

地质专业提供设计区域地质资料

生产科根据地质专业提供地质资料进行工作面设计

地质专业人员编制采区、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及绘制平、剖面图

采煤工作面通风设计采煤工作面机电设计

生产科负责技术的科长审核把关通风负责技术的科长审核把关机电负责技术的科长审核把关生产科负责技术的科长审核把关

生产科汇总

矿总工程师组织相关科室会审

报请西山德威公司验收

1.8.2矿生产指挥中心、通风科、机电科是各专业相关内容编制主体单位。

2、地质方面

2.1、采区地质报告及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必须在生产科采区工作面设计下发后一周内完成并下发,下发单位:

生产科、通风科、机电科及相关队组。

2.2、采煤工作面联合设计所需绘制的图纸,由矿生产指挥中心负责打印,包括采区工作面设计图纸、通风系统图纸、机电设备布置图等,必须在相关单位送达3天内完成。

2.3、采煤工作面联合设计地质部分编写工作由矿生产指挥中心负责,编写依据为《采煤工作面设计审批标准》地质部分,必须按规定时间完成。

2.4、工作面位置及周边采掘情况

2.4.1开采水平、采区、盖山厚度

2.4.2井下四邻及上、下部采掘情况,特别要叙述设计工作面与已采面小窑破坏区及上、下层的距离。

2.4.3开采对地表的影响

2.5、煤层及储量情况

2.5.1设计工作面范围内煤层总厚度变化范围及平均厚度。

2.5.2煤层结构。

2.5.3煤层赋存状况、稳定程度、煤种及煤质指标。

2.5.4储量计算。

其工作面设计应按规定划定停采线,并标明距离,说明原因。

2.6、顶底板情况

2.6.1逐一叙述基本顶、直接顶、伪顶、直接底和老底的岩性、厚度、容重、抗压强度、坚硬程度、节理和层理发育情况、评价顶板稳定性和完整性,如有变化说明变化范围。

2.6.2重点说明煤层上部5倍采高范围内和煤层下部较近距离的煤线、粘土泥岩等软弱结构面的情况。

2.6.3综合柱状图

2.7、地质构造

2.7.1简述设计范围内煤层的总体构造形态。

2.7.2简述对采掘影响较大的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情况。

2.7.3推测的地质构造应说明来源。

2.7.4根据探测地质构造的需要,提出巷道施工顺序建议和构造探测方法。

2.8、水文地质

2.8.1说明对采掘有影响的临近工作面、上覆工作面和古窑、小窑采空积水的面积、水面标高、水压、水量以及与本工作面的距离等情况。

2.8.2含水层含水情况与构造导水情况

2.8.3说明对生产有影响的充水水源,测算最大涌水量,平均涌水量。

2.8.4针对本工作面进行单独的探防水设计及探放水措施。

2.8.5对带压开采的工作面,应说明水压值,并计算突水系数。

2.9、对工作面开采时有可能导致突水的构造,要有观测内容要求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2.10、瓦斯涌出量,煤尘爆炸性和煤层自燃情况,应与通风设计相符。

2.11、提供设计图中的经纬网、煤层底板等高线、地质构造、上覆采空区及小窑破坏区、指北针。

2.12、工作面巷道剖面图比例要与工作面平面图比例相对应。

3、工作面设计

3.1、工作面设计在工作面掘送前2个月完成并及时下发地质、通风、机电等有关部门。

3.2、采煤工作面联合设计部分编写工作由生产科负责,编写依据为《采煤工作面设计审批标准》工作面设计部分。

3.3、工作面设计参数

3.3.1说明工作面巷道组成、采长、走向长度、并简述选择依据。

3.3.2巷道布置层位:

根据煤层情况说明巷道是跟顶留底、跟底留顶、跟顶跟底、破顶或破底等。

3.3.3工作面平面图:

走向长度小于800米,按1:

1000比例绘制;走向长度大于800米,按1:

2000比例绘制。

3.4、采煤方法

3.4.1简述工作面采用的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3.4.2采煤设备型号由机电科提供

3.4.3工作面运煤系统和运料系统

3.4.4计算工作面设计回采率,应与地质科协调。

3.4.5编制遇断层、陷落柱时的安全技术措施

3.5、巷道断面

3.5.1说明巷道断面形式及几何尺寸。

3.5.2说明满足设备安装的最小几何尺寸,其设备标准尺寸由机电科提供。

3.5.3说明满足工作面通风要求的最小断面,通风科提供相关要求及数据。

3.6、巷道支护

3.6.1说明巷道支护方式,并验算其支护强度。

3.6.2根据选定的工作面支架验算其支护强度。

3.6.3说明两端头支护形式。

3.6.4编制支护监测方式和管理规定。

3.6.5编制工作面过断层、陷落柱、空巷等特殊条件下的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4、机电方面

4.1、机电设计部分编写工作由机电科负责,编写依据为《采煤工作面设计审批标准》机电设计部分。

4.2、安装设计

4.2.1说明采煤机、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皮带机的型号、长度、运输能力、安装位置、搭接关系、转载能力、数量等。

4.2.2说明支架型号、组数、最大、最小支撑高度,并验算支护强度。

4.2.3说明系列车的安装位置。

4.2.4说明整体设备安装顺序。

4.2.5工作面设备布置图。

要求:

A、标明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安装位置及编号;B、采煤机、运输机、支架三者配套关系;C、端头支护与工作面支架和设备之间的相关关系;D、有缩短或延长的工作面要绘制出最大、最小控顶条件下的支护方式。

4.3、供电设计

4.3.1工作面负荷统计:

说明工作面设备名称、型号、功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台数,并合计总量。

4.3.2选择计算:

合理选择变压器、开关,并说明其型号、整定与效验计算电缆截面,对线路电压损失进行效验。

4.3.3供电系统图:

标明电缆型号、长度、设备名称与功率、高开型号、容量、编号、短路点、瓦斯超限断电点等。

实现断电要求的电路连接方式要在供电系统图中表明。

5、通风方面

5.1、通风部分编写工作由通风科负责,编写依据为《采煤工作面设计审批标准》通风设计部分。

5.2、通风系统

5.2.1有采区通风能力核定:

论述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说明理由。

5.2.2采区必须设置专用回风巷。

5.2.3通风系统图:

A从地面→工作面→回风井的所有巷道;B工作面通风设施与构筑物;C每条巷道的配风量。

5.3、安全监控

5.3.1必须有安全监控系统设计:

说明工作面监控系统传感器的安装种类、数量、位置、断电点范围和断电值等。

5.3.2安全监控系统图:

标明监控探头的种类、地点、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监控系统分站安设位置以及相应电源、信号传输线路。

5.4、防灭火

5.4.1工作面采取注浆、注惰性气体等防灭火措施时,要编制采取措施的理由。

5.4.2防灭火系统图:

标明防尘管路的管径、三通阀门、隔爆水袋的位置数量。

5.5、防尘系统

防尘系统图:

要标明防尘管路的管径、三通阀门、水质过滤器、煤体注水、采机内外喷雾、架间喷雾、转载点喷雾、净化风流水雾等。

5.6、五大灾害预防措施的编制要从实际出发,按设计要求进行编制,说明避灾路线。

 

附件2: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写要求

1、工作面概况

1.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工作面井上位置:

描述工作面周边在地面的相对位置、地面标高、开采范围内地面建筑、河流等。

工作面井下位置:

描述采煤工作面所处的水平、采区、标高(最高、最低)、走向长度、倾向长度、面积、以及在采区中的具体位置、四邻关系、煤柱设置。

1.2煤层赋存情况

煤厚、煤层产状、结构、容重、硬度、煤种、煤质、工业储量、可采储量

煤厚:

描述煤层最大、最小厚度平均厚度及其变化情况

产状:

煤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其变化情况。

1.3顶、底板情况

根据柱状图描述伪顶、直接顶、老顶及直接底的岩石性质、层理、节理、厚度、倾角、裂缝、结构、强度、顶板分类等情况及其变化。

附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

1.4地质构造

列表并有文字分析:

主要描述地质构造对工作面的影响程度、具体位置(断层、褶曲、陷落柱)产状等。

1.5水文地质

以地质说明书内容为主,叙述岩层含水情况,老顶积水情况及应采取的措施。

1.6瓦斯涌出量、煤尘爆炸指数、自然发火期。

1.7巷道布置和工作面基本参数

1.7.1描述采区巷道布置概况、巷道位置关系、长度、采高等。

1.7.2描述工作面运输巷、轨道巷、风管、切眼的断面、支护方式。

附巷道断面图。

1.7.3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图

2、采煤方法

2.1采煤方法

简述工作面采用的采煤方法,并对特殊情况下的采煤方法进行叙述。

2.2回采工艺

主要生产工序:

落煤→装运煤→移架(移梁)→推移运输机

(1)落煤:

采机型号、割煤方式、程序、进刀方式、割煤工序注意事项。

附进刀方式或炮眼布置示意图。

(2)运煤:

运输机型号、转载机型号、程序。

运煤注意事项。

(3)移架(梁):

支架型号、架数、程序。

移架(梁)注意事项。

(4)移溜:

移溜方式、程序及注意事项。

辅助生产工序

(1)移转载机:

叙述移转载机程序及注意事项

(2)拉移电气设备列车:

叙述拉移电气设备列车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3)移皮带机尾:

叙述移皮带机尾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4)预做缺口(机头、机尾割不透时):

叙述工作程序(附炮眼布置图、缺口支护示意图,应包括工作面的采高、打眼范围、炮眼个数、位置、深度、水泡泥、连线方式、起爆顺序等内容)。

放炮注意事项。

2.3提高回采率措施

主要内容:

(1)不留顶、底煤(按规程要求)

(2)清扫浮煤

(3)按规程要求收尾、停采。

(4)提高煤质措施

3、顶板管理及支护

3.1顶板管理方法

3.1.1正常情况下顶板管理

3.1.2特殊情况下顶板管理方法。

3.2工作面机头、机尾端头支护及两巷超前维护方式。

3.2.1工作面两端头支护方式

叙述支护方式及支护要求

3.2.2两巷超前维护形式

3.2.2.1原巷道支护方式

3.2.2.2两巷超前维护方式及支护要求

3.2.2.3附工作面两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示意图

3.3支架的设计选型计算:

叙述本工作面采用支架的型号、技术参数、架数。

验算:

3.3.1支护强度和工作阻力

采用公式:

支护强度:

Pc=72.3Hm+4.5Lp+78.9Bc-10.24N-62.1

式中:

Pc——额定支护强度不限KN/m3

Hm——煤层采高

Lp——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

Bc——控顶距

N——直接顶充填系数

工作阻力:

Fs=Pc(Se×Bc/Ks)

其中:

Fs——工作阻力KN

Pc——支护强度KN/m3

Se——架中心线距

Ks——液压支架的支撑效率

Bc——控顶距

3.3.2初撑力Q初=(0.6-0.8)Fs。

说明验算结果

3.4最大、最小控顶距、放顶步距

最大控顶距:

Lmax=d+e+s

最小控顶距:

Lmin=d+e

式中:

Lmax——最大控顶距

Lmin——最小控顶距

d——支架梁长度

e——梁端距

s——采机截深

3.5两巷回收规定、步骤、方法和措施

3.5.1叙述两巷回收规定

3.5.2回收步骤、方法。

分项叙述顶帮锚杆(锁)的锁具、托板、铁棚等回收步骤、方法。

3.5.3回收措施

描述回收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3.6支护监测

3.6.1确定支护监测内容,应包括采煤工作面支架(支柱)支护质量动态监测,巷道变形、离层观测、顶板活动规律分析等内容。

3.6.2描述支护监测的方法、数据收集、分析、处理。

3.7过地质构造、顶板破碎、初采、收尾、空巷等主要支护要求。

4、通风系统及管理

4.1通风系统

以箭头形式表述进、回风系统,并要有文字说明。

附通风系统图

4.2工作面风量、风速计算

风量计算:

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按井下适宜气候条件计算

按回采面最多人数计算

按炸药消耗计算

风速验算

V=Q/LMK

Q——回采工作面的需风量

L——最小控顶距

M——工作面采高

K——有效断面系数

确定所需风量,说明计算结果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要求。

4.3防尘防火的设施布置和安设要求

主要要求:

4.3.1防尘设施布置

①净化水幕

②转载机喷雾装置

③架间喷雾

④隔爆水袋(说明水量,长度,设置要求)

⑤煤层注水

安设要求:

分项简述

4.3.2防灭火设施布置

主要内容

①火工品的管理

②采用阻燃皮带,皮带头采用不然支护,配置沙箱、灭火器

③变电硐室,油脂库防灭火

④提高回采率

⑤仪器仪表的安置

⑥工作面结束后按规定及时封闭

安设要求:

分项叙述

附:

防尘、防灭火设施布置图

4.4瓦斯监测、监控仪器仪表布置

4.4.1叙述瓦斯监测、监控仪器、仪表布置位置、方法

4.4.2附瓦斯监测、监控仪器仪表布置图、监控断电控制图

4.5通风管理规定及措施

主要内容:

4.5.1瓦斯监测要求面层

4.5.2瓦斯仪器仪表的管理要求

4.5.3通风设施的管理要求

通风管理规定及措施编制,参照“一通三防”管理文件要求进行编制。

5、生产系统及管理要求

5.1运输系统及管理

5.1.1运煤系统:

以箭头表示。

5.1.2运料系统:

要有文字说明,描述运输设备型号、安装位置、固定方式

5.1.3运输管理要求

编制时参照《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结合沿线运输设施布置进行编制

附:

运输系统示意图

5.2供电系统

5.2.1设备配备及布置以图表方式表述

5.2.2供电系统

简要文字叙述

附供电系统图

5.2.3机电管理规定及措施

编制时参照《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结合本面机电设备情况进行编制。

5.3供水、排水系统

5.3.1以箭头表示路线

5.3.2供、排水的管理要求

5.3.3附管路系统图

5.4通信和照明

描述工作面及皮带巷道通信设施、方式、及与变电所调度信号联络方式。

描述工作面及皮带巷照明系统设置情况。

6、劳动组织

6.1循环作业图表

循环方式、循环产量、日产量、月产量计算

附正规循环作业因素

6.2劳动组织

描述作业方式,应根据工艺流程和劳动组织,合理安排各工序,尽量做到平行作业,提高工时利用率

描述劳动组织方式,说明劳动力配备情况,编制劳动组织图表。

6.3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中包括:

技术参数,走向长、倾向长、煤厚、采高、循环进度、循环产量、日循环数、日产量、日循环率,月产量,可采期、日出勤人数、回采工效、坑木、雷管、火药、乳化液、截齿、油脂等消耗情况及在册人数

7、安全技术措施

7.1工程质量要求

参照《生产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及评分办法》编制。

7.2设备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参照各设备检修、接链部件更换、安装、拆除操作规程及有关规定编制。

7.3防瓦斯防煤尘积聚防灭火管理措施

参照“一通三防”管理有关规定及工作面情况进行编制。

7.4防治水措施

根据地质说明书,掌握岩层含水情况,上层开采积水情况,断层,陷落柱附近情况,编制防水措施,要有针对性。

7.5其它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内容

7.5.1初采初放

7.5.2过1米以下的断层

7.5.3顶板破碎

7.5.4防倒架

7.5.5预防漏顶安全措施

7.5.6防单体柱倾倒

7.5.8其他事项

7.6避灾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图

7.6.1按各矿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和各矿防止重大事故安全技术措施要求,对五大灾害分项叙述,发生灾害时,应该采取哪些防护措施进行避灾。

7.6.2避灾路线:

以箭头表示

7.6.3附:

避灾路线图

8、附件

8.1附图:

8.1.1煤层柱状图。

8.1.2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