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1486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docx

《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docx

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Cl35.5Na23

第I卷选择题

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诗句的说法与分子运动有关的是

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开坛香千里,洗缸醉万家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水的净化C.燃料燃烧D.风力发电

3.富硒大米中的“硒”指的是

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

4.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是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

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少会导致水面上升

D.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

5.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

A.氧化铜和炭粉B.氯化钠和氯化钙

C.水和酒精D.碳酸钠和碳酸钙

6.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蒸发食盐水D.检查装置气密性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

A.KNO3B.H2C.Cl2D.NaOH

8.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用碱石灰干燥CO2气体

B.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是盐酸

C.用稀盐酸浸泡除去久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D.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到试纸上,测定其pH

9.“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质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气压和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

下面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混合物

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物质

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D.它的一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0.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

C.t1℃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0g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30%

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Ⅱ卷共6题,共45分。

11.(4分)

右图是某物质的分子结

构模拟图,图中“○”表示氧

原子,“●”表示氢原

子,根据图示回答:

(1)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该物质的化

学性质与水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填“相

同”或“不同”),原因是。

(3)举一例说明该物质的用途。

12.(7分)

毛巾用久了会变硬变黄,原因之一:

用毛巾洗脸时,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与肥皂作用产生沉淀物(沉淀物可溶于酸)附着在毛巾上。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钙离子可用化学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

(2)证明自来水是硬水,可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_____。

(3)为避免或减缓毛巾变硬变黄,一种方法是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例如,含CaCl2的自来水,可用碳酸钠处理。

处理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使用久的毛巾变软,日常生活中可采用的一条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6分)

新闻报道《河北秦皇岛:

小雨引“燃”一车电石》很好地说明水可“引火”。

该报道称:

5月9日傍晚,一辆储运电石的汽车因未做好防水工作,行驶过程中天降小雨,引发车厢着火……已知:

电石(CaC2)不可燃,与水接触剧烈反应产生乙炔(C2H2)。

(1)电石与水反应属于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电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X+C2H2↑,X为(填化学式)。

(3)根据上述信息,请从物质组成和化学性质角度,说说你对乙炔气体的认识(各一条)。

答:

组成;性质。

(4)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应该如何保存电石?

答:

14.(6分)

课外活动中,同学们玩起了以水为主题的“化学反应接龙”游戏。

游戏规则:

用前一个反应的一种生成物作为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并按序号和要求的基本反应类型循环,如右下图所示。

仿照示例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示例:

①分解反应:

电解水2H2O

2H2↑+O2↑

②置换反应;

③化合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15.(16分)

(1)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CH3COONa)固体和碱石灰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甲烷。

 

图A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②。

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

用C装置收集甲烷,发生装置的导管口应与(填“a”或“b”)端相连。

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为是Cu2(OH)2CO3。

[提出问题]铜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

小林对此进行了研究。

[猜想]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O2、、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计与实验]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林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如下图所示。

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B试管中的光亮铜片最先生锈。

 

1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A实验是多余的,他只考虑了水这个单一条件。

C试管中除光亮铜片、蒸馏水外,还有的另外一种物质为。

D试管中除光亮铜片外,还有的另外两种物质为;从D试管的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

②[评价与改进]小林设计的“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结论,还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

2[反思与小结]通过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我获得的启示是

16.(5分)

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这里

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

人们从盐湖中捞得的碱含少量的NaCl。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Na2CO3样品(含NaCl)25.0g,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8.8g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求:

(1)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2)反应中消耗盐酸的总质量。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2.C3.A4.D5.D6.B7.A8.C9.C10.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题,共45分)

11.(4分)

(1)H2O2

(1分)

(2)不同(1分)

分子的组成与结构都不同

(2分)

(3)消毒(或其它合理答案)(1分)

12.(7分)

(1)Ca2+(1分)

(2)肥皂水形成白色垢状物(每空1分,共2分)

(3)CaCl2+Na2CO3==CaCO3↓+2NaOH(2分)

(4)放在白醋中浸泡(2分)

13.(6分)

(1)放热

(1分)

(2)Ca(OH)2(1分)

(3)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易燃(或其它合理答案)(各1分,共2分)

(4)阴凉、干燥(2分)

14.(6分)

本题有多种可能答案,例如:

②H2+CuO

Cu+H2O(2分)

③CaO+H2O===Ca(OH)2(2分)

④Ca(OH)2+2HC

l===CaCl2+2H2O(2分)

(或②3H2+Fe2O3

2Fe+3H2O;③CO2+H2O===H2CO3;④2NaOH+H2CO3===Na2CO3+2H2O等合理答案)

15.(17分)

(1)试管(1分)

酒精灯(1分)

A

(1分)

b(1分)

CH4+2O2点燃CO2+2H2O

(2分)

(2)①CO2(或O2)(1分)

CO2和O2(2分)

水是铜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2分)

②取一试管,放入一块光亮铜片,加入少量蒸馏水浸没部分铜片,充入O2(或CO2)后,塞紧橡皮塞,放置,对比,观察(3分)

③从实验可知,铜生锈比较困难(或“铜生锈是铜、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相互作用的结果”;或“猜想要有一定根据,不能凭空想象”;或“实验探究,可采用多组对比实验的方法”等合理答案)(3分)

16.(5分)

解:

设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x,反应中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44

   25.0g·xy·7.3%8.8g (1分)  

106/44=25.0g·x/8.8gx=84.8%(2分)

73/44=y·7.3%/8.8gy=200g(2分)

答:

(略)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做法不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理念的是(  )

A.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B.工业上使用中水以节约水资源

C.将废旧塑料焚烧以减少白色污染

D.用电动公交车代替燃油公交车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正确。

B.工业上充分利用中水以节约水资源,故正确;

C、将废旧塑料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故错误;

D、用电动公交车代替燃油公交车,可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故正确;

故选C。

2.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B.拉瓦锡C.侯德榜D.张青莲

【答案】A

【解析】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A。

3.分析下面实验内容和结论,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内容

实验结论

A

带有火星的木条置于氧气瓶中,木条复燃

氧气有可燃性

B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有酸性

C

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二者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

氯化钙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带有火星的木条置于氧气瓶中,木条复燃可说明氧气有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此项不正确。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生成呈酸性的碳酸;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有酸性。

此项不正确。

C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不能说明二者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此项不正确。

D氯化钙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钙,所以可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此项正确。

所以应选D项。

考点:

物质的鉴别

4.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C.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D.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正确,B、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二个氮原子,错误,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根据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正确,D、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7+1×14+16×3+14×2=174,正确,故选B

考点:

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

5.为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加强对水资源监测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园林花圃采用大水漫灌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逐渐淘汰高消耗水生产工艺,能节约用水,选项正确;

B、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可以有效防止或及时处理水污染,选项正确;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能减少水体污染,选项正确;

D、园林花圃采用大水漫灌,浪费水资源,选项错误。

故选D。

6.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铁丝伸入稀盐酸中:

2Fe+6HCl=2FeCl3+3H2↑

B.硝酸银溶液与盐酸混合:

AgNO3+HCl=AgCl↓+HNO3

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

CO2+Ca(OH)2=CaCO3↓+H2O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Ba(OH)2+H2SO4=BaSO4↓+2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铁丝伸入稀盐酸中,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选项错误;

B.硝酸银溶液与盐酸混合,生成氯化银沉淀和和硝酸,反应方程式为:

AgNO3+HCl=AgCl↓+HNO3,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Ba(OH)2+H2SO4=BaSO4↓+2H2O,选项正确。

【点睛】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

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

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

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

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

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

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

7.2014年5月7日在南京丢失的放射源铱﹣192,于5月10日安全回收.铱﹣192是高危放射源,会危害人体健康.据图判断,有关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铱的元素符号是Ir

C.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7

D.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根据铱元素的汉字名称“铱”的偏旁“金”可知,为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右上角的字母可知,其元素符号为:

Ir,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77可知,其原子序数为77,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下方的数字192.2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

【点睛】

掌握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8.为了从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水中回收铜和硫酸亚铁晶体,某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x中只含铜B.试剂B是稀硫酸

C.溶液Z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和硫酸铜D.操作一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

【答案】B

【解析】

【分析】

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水加入过量的铁,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溶液(溶液Z)和固体铁、铜(固体X)。

铁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溶液(溶液Z)和铜(固体Y)。

硫酸亚铁溶液经蒸发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详解】

A、由分析知,固体x中含有铁、铜,错误;

B、由分析知,试剂B是稀硫酸,正确;

C、由分析知,溶液Z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不含硫酸铜,错误;

D、操作一是过滤,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漏斗,错误。

故选B。

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固体应左物右码,B项放反了,故错。

10.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A

【解析】

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利用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正确;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错误;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错误;D、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铝与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错误。

故选A。

点睛:

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河北省第二届园林博览会”于2018年7月16日在秦皇岛开幕,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次传播园林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的盛会。

下列措施不符合秦皇岛园博会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园区建设与生态修复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B.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充分利用城市中水,实现全园雨水收集

C.用煤发电,以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

D.积极种植花草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园区建设与生态修复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不会产生建筑垃圾,选项正确;

B.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充分利用城市中水,实现全园雨水收集,实现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选项正确;

C.用煤发电会产生更多的废气与烟尘,加重空气污染,选项错误;

D.积极种植花草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选项正确,故选C。

12.常温下,有反应:

M+N→盐+水,其中M、N的类别不可能是

A.酸、碱

B.单质、氧化物

C.氧化物、酸

D.氧化物、碱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酸和碱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

B、非金属单质氢气、碳具有还原性,虽然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但不可能生成盐和水,错误;

C、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

D、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云南很多地方都有温泉,小艳同学取某地温泉水样,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探究。

①测得温泉水样的pH=7.4,可知该温泉水样呈______性。

②加入______后震荡,发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温泉水样为硬水。

③小艳同学发现长时间烧煮该温泉水的水壶中有水垢,她用厨房里的______(填标号)将水垢除去。

A食盐水B食醋C料酒D酱油云南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下列属于节水措施的是______(填标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

C淘米的水用来浇花

D公园草坪用大水漫灌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答案】碱肥皂水BABC氧气2H2O

2H2↑+O2↑氢元素、氧元素

【解析】

【详解】

(1)①测得温泉水样的pH=7.4,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可知该温泉水样呈碱性。

②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后震荡,发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温泉水样为硬水。

③小艳同学发现长时间烧煮该温泉水的水壶中有水垢,她用厨房里的食醋将水垢除去,这是因为食醋中的醋酸能和水垢中的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

故填:

B。

(2)A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此选项符合题意;B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此选项符合题意;C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此选项符合题意;D公园草坪用大水漫灌会浪费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填:

ABC。

(3)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故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

2H2↑+O2↑,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故填:

氧气;2H2O

2H2↑+O2↑;氢元素、氧元素。

14.用烧碱中和一定量的硫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烧碱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烧碱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当加入烧碱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

若改用ng熟石灰与相同量硫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选填“>”“<”或“=”)7。

【答案】

硫酸钠和硫酸>

【解析】

【详解】

烧碱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图可知,当加入烧碱mg时,这时pH<7,说明这时硫酸过量,故溶液中的溶质为:

硫酸钠和硫酸;

由图可知,当氢氧化钠加到ng时,pH=7,说明这时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设硫酸的质量为x

x=98n/80g

设与相同质量硫酸完全反应的氢氧化钙的质量为y

y=74n/80gy小于n,故氢氧化钙有剩余,溶液显碱性,pH>7。

1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成语“釜底抽薪”运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饮食均衡,身体才能健康.食用蔬菜、水果能获取的基本营养素主要是_____.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其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活中服用含Al(OH)3的药丸治疗胃酸过多症的原理:

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讯工具,一款智能手机通常含有41种以上化学元素.请回答:

①大部分手机外壳是用塑料或镁合金制成,二者中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

②手机线路的主要原料是铜,微电子材料还用到金、银、钽等,在此主要利用了铜的_____性.③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透光性好②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反应③易溶于水家庭常用的“84消毒液”中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A﹣1B+1C+3D+5

【答案】清除可燃物维生素2H2+O2

2H2OAl(OH)3+3HCl=AlCl3+3H2O塑料导电③B

【解析】

【分析】

灭火的原理:

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有机合成材料: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

【详解】

(1)釜底抽薪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

(2)食用蔬菜、水果能获取的基本营养素主要是维生素。

(3)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

(4)反应物是氢氧化铝和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铝和水,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

(5)①有机合成材料: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

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②手机线路的主要原料是铜,利用的是铜的导电性。

③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说明硅酸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