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完整版1023170538424.docx
《简答题完整版10231705384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答题完整版1023170538424.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简答题完整版1023170538424
心理咨询对象一般应具备的特征有哪些?
适宜的求助者应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
智力正常、人格正常、动机正确、年龄适宜、内容合适、信任度高、行动自觉、匹配性好。
如何对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史资料进行整理?
提示:
按发展心理学分期,给出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生活情况,婚恋史、疾病史,既往重大事件及现在评价。
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一直写到求助时。
必须明确家庭教养方式,性萌动体验及处理方式,退缩、回避、攻击行为。
个人成长资料整理如下:
1、婴幼儿时期
2、童年(身体发育、家庭、事件、亲子关系……)
3、少年(青春期发育、亲子关系、学校、交友、性心理……)
4、青年(偶像、就业、恋爱婚姻、社交……)
5、成年——个人成长史中的重大转折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
对该求助者还应重点收集哪些资料?
(10分)
1、对被公司开除的认识。
(2分)
2、成长经历。
(1分)
3、婚姻情况。
(1分)
4、既往行为模式。
(1分)
5、既往情绪状况。
(1分)
6、既往身体状况。
(1分)
7、体重明显下降有无器质性病变。
(1分)
8、母亲及家族精神疾病史。
(2分)
验证资料可靠性的方法有哪些?
(1)可以使用补充提问。
(2)可以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的办法来验证。
(3)可以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
为确定资料的真实可靠性,需对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临床资料相互印证比较,请将本案例收集到的资料分类整理(30分)
1)求助者的主诉(3分):
……
2)家属报告(3分):
……
3)摄入性谈话(3分):
……
4)临床观察(3分):
……
5)心理测验(3分):
……
6)其他:
(2分)
你在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入点
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时应依据以下参照点: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依据心理测评结果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下达的会谈目标;
5、注意:
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摄入性谈话的注意事项
摄入性谈话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态度必须保持中立;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5、在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语,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针对该求助者的摄入性谈话如何避免提问方式的失误?
1、避免提问“为什么”的问题;
2、避免多重问题;
3、避免多重选择问题;
4、避免修饰性反问;
5、避免责备性问题;
6、避免解释性问题。
与求助者谈话时,对谈话内容的选择应把握哪些原则
应把握以下原则:
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
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不可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会谈讨论的内容)
7、会谈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地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
在咨询时,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10分)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
(2.5分)
2、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
(2.5分)
3、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
尊重(1分)
热情(1分)
真诚(1分)
共情(1分)
积极关注(1分)
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如服装、表情;
2、礼貌接待、礼貌用语:
3、间接询问求助者需要那些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4、结束后表明态度能否提供帮助;
5、避免紧张情绪
6、语速适中吐字清晰、避免使用方言;
7、反复说明保密制度;
8、不吸烟、不做多余、下意识动作。
对该求助者的遭遇,心理咨询师在表达共情时应当注意些什么?
(25分)
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
(5分)
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4分)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4分)
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4分)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4分)
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4分)
心理咨询师使用了面质技术,请说出其定义、求助者的常见矛盾及应用注意事项。
1、面质,又称质疑,对峙,对质,对抗,正视现实等,是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的矛盾。
2、常见矛盾:
言行不一致,理想和现实不一致,前后言语不一致,咨访意见不一致。
3、使用注意:
要有事实根据,避免个人发泄,避免无情打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可以使用尝试性面质。
心理咨询师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1、在于协助求助者促进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境况的深入了解;
2、在于激励求助者放下自己有意无意的防卫心理、掩饰心理来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应由此产生的富有建设性的活动;
3、在于促进求助者实现言语和行动的统一,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一致;
4、在于使求助者明了自己所具有而又被自己掩盖的能力、优势,即自己的资源,并加以利用;
5、在于通过咨询师的面质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以便将来自己有能力对他人或者自己做面质,而这一点是健康人生所需学习的课题。
阻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阻抗来自成长中的痛苦。
(1)开始新行为的问题。
(2)结束或消除旧的行为的问题。
2、阻抗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
(1)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即求助者从中获益。
(2)阻抗的产生源于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来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3、阻力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
(1)阻抗来自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
(2)阻抗来自求助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也无能为力的动机。
在咨询过程中如果出现阻抗你如何分析并予以解决?
(一)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心理咨询中的阻抗表现:
(1)首先是讲话程度上的阻抗。
表现为三种:
沉默、少言和赘言。
(2)其次是讲话内容上的阻抗。
表现为四种:
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和假提问题。
(3)第三是讲话方式上的阻抗。
表现为五种:
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
4)第四是咨询关系上的阻抗。
表现为四种:
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以及请客、送礼。
(二)解决方法:
(1)要解除戒备心理。
(2)正确地进行诊断和分析。
(3)以诚恳助人的态度应对阻抗。
移情的类别、如何处理移情
1、类别:
(1)正移情:
将咨询师当成以往生活中的某个重要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表现出友好、敬仰、爱慕情绪
(2)负移情:
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情绪的对象
2、应对:
出现移情是心理咨询中的正常现象。
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对方,并运用移情来宣泄对方的情绪、引导对方领悟
(1)分析求助者移情的原因
(2)婉转地向对方说明出现了移情,有策略地、果断地、及早地进行处理
(3)实在难以处理,可以转介
心理咨询师应如何进行转介?
1、咨询师如果发现自己与该求助者不匹配时,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
2、首先征求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原因或理由,
3、向该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有关情况,
4、向咨询者介绍该求助者的情况,
5、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
6、不能在该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
请写出对该求助者的诊断程序?
(怎样对求助者做出诊断?
即诊断程序)
诊断程序:
1、根据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三原则诊断:
心理活动正常/异常【如是异常,可详细写违反了哪一条或哪几条,如果不清楚违反了哪些,但确定是异常心理,可直接写“根据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三原则,判断该求助者心理异常”】
2、分析求助者的自知力,是否有求治愿望,有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3、分析求助者的心理冲突,是常形还是变形。
如是变形,按“ABCD”走,如是常形,按“abc”走。
4、变形:
【提示:
可能是神经症,最起码也是可疑神经症】
A.按照许又新教授神经症诊断三维度进行。
【根据许又新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1)病程:
不到3月1分;3月到一年,2分;一年以上,3分。
(2)精神痛苦程度:
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1分;需借别人帮助或处境改变才能摆脱评2分;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开导或陪他娱乐或异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3分。
(3)社会功能:
照常工作学习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害着评1分;中度受损,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或改变工作,或部分工作,或某些场合不得不回避,评2分;完全不能学习工作,某些必要场合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3分。
】
B.找主导症状【强迫/抑郁/焦虑/恐惧/抑郁】
C.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
D.下诊断:
***性神经症
4、常形:
【提示:
可能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顶多是可疑神经症】
a1.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即为心理问题。
b1.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
c1.下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
a2.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社会功能受损,列为严重心理问题。
b2.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
c2.下诊断:
严重心理问题
a3.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列为可疑神经症范畴。
——建议直接使用许又新教授三维度评分标准——一点点投机取巧。
b3.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
c3.下诊断:
可疑神经症
如何对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
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来判断求助者心理活动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2、根据求助者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性为表现进行定性
3、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判断
4、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
如何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系统分类诊断?
存在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分类即对心理不健康问题进行分类。
(1)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
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即为心理问题。
(2)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久(两个
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有时伴有某一方
面的人格缺陷,列为严重心理问题。
(3)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列
为可疑神经症范畴。
通常从哪些方面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
(1)临床症状表现
(2)求助者的自知力
(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
(4)求助者本人的痛苦
(5)问题持续时间
(6)问题是否泛化
(7)心理测量量表的评定
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如何进行量化评定?
根据许又新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1)病程:
不到3月1分;3月到一年,2分;一年以上,3分。
(2)精神痛苦程度:
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1分;需借别人帮助或处境改变才能摆脱评2分;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开导或陪他娱乐或异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3分。
(3)社会功能:
照常工作学习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害着评1分;中度受损,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或改变工作,或部分工作,或某些场合不得不回避,评2分;完全不能学习工作,某些必要场合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3分。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答题思路:
按照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分类,将各种符合的症状明确的找出来。
详细举例:
(一)、生理功能状态:
躯体疾病、生理缺陷
(二)、心理功能状态:
1、认知方面(答题技巧:
如没有异常症状,千万别忘写无幻觉、无妄想、无逻辑思维混乱、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医等。
)
2、情绪、情感方面:
填写格式:
情绪情感方面:
情绪低落、恐惧感剧烈,
3、意志行为方面(答题技巧:
症状应逐条填写,如有强迫行为,则具体写上强迫洗涤、强迫检查等。
填写格式:
行为方面:
强迫行为(反复洗涤、反复检查试卷姓名、反复检查窗门关闭)。
4、人格方面(关注求助者人格倾向,从小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等人格特点。
)
(三)、社会功能状态:
工作学习效率、、社会交往状态
求助者产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一)、生理原因
1.生长情况
(1)遗传因素所导致精神方面的问题。
(2)发育不良、肢体创伤、躯体疾病。
(3)生理缺陷、肢体残疾等导致自卑。
2.年龄因素
(1)青春期自卑、焦虑、抑郁。
(2)处青春期,性意识性冲动。
(3)更年期考虑更年期缩合征。
3.性别因素
(二)、心理原因
1.认知偏差
成长过程中负性经历导致的认知偏差和不合理信念。
2.负性情绪
心理发育过程中的错误观念、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3.情感表现
(1)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抑郁、恐怖。
(2)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情感障碍。
(3)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等。
4.意志行为
(1)强迫意向会导致焦虑、回避、退缩。
(2)意向要求与常情相悖别人难以理解。
(3)自控能力差、言行缺乏前后一致性。
(4)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策略技巧。
5.人格特征
(1)追求完美、要求过高、争强好胜等偏执性人格表现。
(2)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交往面狭窄,导致性格内向。
(三)、社会原因
1.人际关系中的社会支持
(1)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观念和自身的生活经历内化为求助自己的认知。
(2)与父母关系、升职下岗、家庭教养方式可导致认知偏差和人格扭曲。
2.社会交往中的重大事件
(1)家庭变故、婚姻破裂、丧失亲人、挚友绝交都会造成心理障碍。
(2)错误评价、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观念冲突都会引发心理冲突。
(3)社会压力、人际冲突、司法诉讼等负性生活事件导致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师应怎样和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
咨询方案应由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
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方案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
2、按照咨询目标、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的责权义、时间与次数的安排、费用的估计及其他等项目内容逐一商定
3、咨询方案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最终制定的咨询方案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5、咨询方案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根据以上案例,请你为该求助者拟定咨询方案。
对某人的咨询方案如下:
(1)咨询目标:
需要有近期与远期
(2)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可一句话带过,如:
说明双方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3)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
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
(4)咨询方法、过程及原理:
a)针对求助者,采用的咨询方法是:
b)该方法的原理是:
c)过程:
(一)心理帮助阶段:
心理帮助阶段内的各个具体阶段描述:
a)该疗法实施阶段的原理及实际操作
b)该阶段咨询效果的评估:
方法与指标(语言、行为、情绪等。
)
(二)巩固提高阶段:
c)该疗法实施阶段的原理及实际操作
d)该阶段咨询效果的评估:
方法与指标(语言、行为、情绪等。
)
(三)咨询结束阶段
(5)咨询效果的评估
完成阶段性评估后,通过访谈法、观察法、测验法等方法和外部语言、行为、情绪等指标对咨询效果作整体评估。
(6)咨询费用: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7)其他问题及说明a)咨询的中断和转介:
b)咨询方案是否可更改
怎样和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时应注意什么?
)
1、首先向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
2、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的、可行、可评估的、双方都接受的及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逐一商定;
3、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
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
6、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在本案例中,你认为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什么原则?
心理咨询师怎样就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1、咨询目标由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商定(4分)
2、具体(3分)
3、可行(3分)
4、积极(3分)
5、双方可以接受(3分)
6、属于心理学性质(4分)
7、可以评估(3分)
8、多层次统一(3分)
9、咨询目标可以进行修改,但需双方重新商定。
(4分)
如何确定本案例的咨询目标?
或请结合本案例,为求助者拟订的有效的咨询目标。
答:
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协商不能确定,以求助者目标为主。
拟定的咨询目标是:
(1)近期目标:
(缓解情绪,减少不良行为,改变不合理认知。
)缓解焦虑情绪、逐渐减少强迫行为次数(商定该次数),直到强迫症状消失。
使用SCL90、SAS测验,复查焦虑分数、强迫分数是否降低至正常范围。
——具体案例具体作答
(2)远期目标:
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我,发挥自身优势,接纳自我的不完美,走向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
——基本上可以作为一个模板
结合本案例,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1)符合心理学原则:
解决求助者认知、情绪、意志、行为方面的困扰,属于心理学范畴
(2)积极的:
消除或减轻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所以是积极的;
(3)可行:
对求助者而言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进行,符合自身能力,咨询师也能提供条件,因此是可行的。
(4)具体:
将近期目标集中在症状的消除上。
(5)可接受:
咨询目标是双方协商的符合求助者愿望,咨询师也可以解决,协商不成以求助者为主,所以是可接受的;
(6)可评估:
可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如强迫出现次数、心理测验分数作为量化评定指标。
(7)符合多层次统一:
考虑到以症状消除为主的近期目标,也考虑到以自我发展、自我认识为主的远期目标,并将其有效结合。
咨询师应如何选择适合求助者的咨询方法?
答:
选择咨询方法的一般原则:
(1)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
(2)不同的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3)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
(4)咨询师的专长和经验会影响方法的选择。
心理咨询师使用多种方法,其有效性的共同因素是什么?
1.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建立和谐、信任的关系。
这是最基本的共同点;
2.求助者强烈的求助动机,积极态度;
3.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
4.咨询师本身的特征
5.促进求助者认知改变、情绪调节,行为改善。
针对该求助者的咨询,应怎样划分咨询阶段,并说出其主要内容(10分)
诊断阶段(1.5分):
建立咨询关系(0.5分),
进行心理诊断(0.5分),
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0.5分)。
咨询阶段(2分):
帮助求助者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或行为(0.5分)。
巩固阶段(2分):
布置家庭作业(0.5分)
商定下次咨询的主题和时间等(0.5分)
做好咨询的回顾总结(0.5分)
巩固咨询成果(0.5分)
做好追踪研究(0.5分)
一个完整的咨询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0)
一个完整的心理咨询包括三个部分诊断、咨询和巩固三个阶段。
各阶段的任务是:
1、诊断阶段(1分)本阶段的内容包括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调整求助动机,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步骤。
(3分)
2、咨询阶段(1分)这是心理咨询最核心、最重要的实质性阶段,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或行为。
(3分)
3.巩固阶段(1分)这一阶段咨询师的任务是咨询的总结、提高阶段。
(1分)
使用心理测验对求助者进行评估,您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
量表选择的原则:
须有指向性。
(1)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量化问题严重程度。
如判断求助者焦虑情绪的程度,可选用SCL-90、SAS等。
(2)为了确定非情境性症状的性质,启用人格问卷,以探索症状的人格因素,如选择EPQ等。
(3)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探究远期影响因素。
如选用“生活事件量表”了解两年以内的重大事件等等。
(4)为排除其他疾病而使用量表。
临床表现超出心理问题范畴,鉴定其是否存在精神疾病、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可选用多项人格测验、智力量表、神经心理测验等。
对该求助者可考虑做哪些心理测验?
并说明理由。
(10分)
1、MMPI(1分),了解求助者的病理人格特征并做量化评估(1分)。
2、BPRS(1分),了解求助者精神疾病性症状严重程度(1分)。
3、SCL-90(1分),了解心理健康水平及躯体症状的特点(1分)。
4、EPQ(1分),了解人格特征(1分)。
5、16PF(1分),了解人格特点(1分)。
阳性强化法的原理及工作程序注意事项。
〔一)基本原理
1、行为主义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被它的结果所强化。
(2分)
2、如果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
(2分)
3、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止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就是阳性强化法。
(8分)
(二)工作程序
1、明确治疗的靶目标(2分)
2、监控靶行为(2分)
3、设计新的行为结果(2分〕
4、实施强化(2分)
阳性强化法的的注意事项:
1.设定的目标应是具体的、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
2.阳性强化的标准应是现实可行的,可达到的;
3.设计一个渐进强化时间表,促使行为超期望方向发展;
4.当求助者出现适当行为时给予强化;
5.内外强化物要同时使用,对求助者要有足够的吸引力。
6.在撤销强化物时,可采用逐步消除的方法,或用社会性强化物代替,以继续维持所需行为。
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及其本案例中ABC分别是什么以及过程?
(1)合理情绪疗法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1分)创造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1分),通过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1分),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2分),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1分)。
其核心理论是ABC理论(2分)。
A是诱发事件(2分),B是信念(2分),C是情绪反应、行为结果(2分)。
ABC的关系:
1、A不是C的直接原因(2分);
2、B不合理的、不现实的信念导致情绪困扰和神经症(2分):
3、治疗核心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来改变、控制情绪及行为结果(2分)。
结合案例阐述该案例的ABC分别是什么……
1.心理诊断阶段:
寻找求助者问题的ABC,解说原理,让求助者接受。
2.领悟阶段:
三种领悟信念引起情绪和行为后果;对情绪和行为后果负责;只有改变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和消除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3.修通阶段:
最主要部分,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信念,从而史症状减轻或消除。
4.再教育阶段:
巩固效果,强化新观念,重建心理与行为模式。
(3分)
系统脱敏法的原理、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系统脱敏疗法源于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
交互抑制的作用。
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