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4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11445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4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4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4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4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4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4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docx

《高考政治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4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4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4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docx

高考政治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4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考政治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4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命题热点突破一】材料信息的有效获取和解读

近年来,高考试题特别是非选择题,几乎全部都是材料分析题。

此类试题,问题因材料而设置,答案因材料而构建,通过考查学生把基础理论知识与试题提供的具体材料相结合的思维过程,来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

因此,研读和分析材料就成为解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例1、(2016·高考全国Ⅱ卷文综政治·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材料一:

民主促进会中央在调研的基础上建议有关部门在国家层面制定行业发展标准,提出环保要求,引导和规范低速电动汽车有序发展,民主建国会中央围绕京津冀联防联治破解大气污染提出提案,建议继续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新建商品房要设置配备充电电源的专用停车位,对老社区也要制定建设充电设施的改造计划。

(1)我国民主党派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为什么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12分)

【答案】

(1)参与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积极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建言献策。

(共6分)是由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参政党地位决定的;由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人才优势。

(共6分)

【方法技巧】

要从试题材料中有效获取和解读信息,明确答题指向,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概括中心论点。

快速阅读背景材料,把握材料的核心内容或中心议题。

有的材料内涵丰富,层次较多,对材料难以全面把握,因此,要把复杂的材料内容分解为若干层次,归纳提炼每一层次的中心,进而全面准确地理解材料的中心内涵。

2.找关键词。

根据材料的核心内容或议题,提炼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关键词句反映了题干材料内容的特殊规定性,能帮助我们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的中心意思,使思路迅速地进入到试题中去。

如主体关键词(党、政府、企业、公民等);知识范围关键词(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唯物论、辩证法等);内容关键词(措施是、制度是等);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以及能够体现教材知识点的关键词,如重点、关键、首位等与主要矛盾的联系;主体、主流、性质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联系等我们就一定要注意。

3.准确判断出有效信息。

判断有效信息的标准主要是看信息是否符合设问要求,不同的题型,不同的设问要求,其指向性是不同的,使用材料的角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提取信息的角度、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原因类:

提取与原因、结果相关的信息。

即材料中与“存在的问题、事物本身属性或规律的客观要求、作用或影响”相关的信息。

意义、影响类:

提取与结果有关的信息,或与该事物(事件)有联系的方面的信息。

措施类:

提取的信息应与采用了什么方法、手段,或是存在什么方面的问题有关。

认识分析类,因为涉及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因此,在提取信息时,应依题目的侧重点去提取相关信息,如果侧重为什么,则与原因类相同,如果侧重怎样做,则与措施类相同。

4.对有效信息进行解读。

明确哪些是有效信息后,必须把所获得的有效信息解读为理论,也就是寻找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的连接点。

审材料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读材料时既要把握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

(2)回归教材,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

读题时,必须判明答题时要用到教材中的哪部分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的范围。

(3)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变式探究】

(2016·全国Ⅲ卷·39)

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来了人类几千年。

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

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

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

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2)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10分)

【答案】

(2)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3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

(3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命题热点突破二】设问信息的获取和解读

设问不仅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生解题时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重要依据。

因此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从设问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有效信息,明确试题考查的具体知识点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理解试题的考查意图。

例2、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4年1~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等8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这期间,共有19512人次在网上提出62315条意见,对草案的修改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今后,不论是法律草案初审稿还是二审稿,都要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使公众有更多机会发表看法。

根据材料,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合理性。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知识,审问指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合理性实质就是原因,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回答。

政治生活主体的做法从根本上是国体决定的,然后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和公众政治参与角度回答,并分析这样做的现实意义。

【答案】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依法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渠道参与民主决策;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有助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或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有利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推动依法治国。

(若学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

【方法技巧】

从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设问的知识范围。

这就要求学生明确答题时所依据的知识范围,看这个知识范围属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模块,还是选修模块。

在回答时要注意两种情况:

第一,设问限定的范围是隐性的,需要结合设问与题干材料来确定;第二,答题所依据的知识具体到某一模块的某一知识点上时,答案不能超过这个范围。

2.明确设问的答题指向。

要弄清设问究竟是要求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还是要求回答“怎么办”。

如果是要求根据材料归纳问题、道理、启示或者要求分析材料所体现的某一知识等,则是要求回答“是什么”;如果是要求运用某个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则是要求回答“为什么”;如果是要求针对材料提供的信息探讨措施、提出建议等,则是要求回答“怎么办”。

3.明确设问中的主客体。

设问的主客体不同,答题的方向就不同。

一般来说,经济生活的主体通常有国家(政府)、企业(经营者)、个人(消费者)等,政治生活的主体通常有国家(国家机关)、党、公民、各类组织(含国内、国际)等,生活与哲学的主体通常是各种具体的哲学观点。

另外,试题中的相关材料也可能成为设问的主体。

设问的客体就是设问中要求分析的对象。

【变式探究】

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广东就一直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涌现了诸如美的集团、TCL、格力集团、海格通信、粤电力等成功案例。

2014年8月,新一轮国企改革方案《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正式颁布。

《意见》确立了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强调“引进非国有资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还原国有企业作为真正市场经济主体的固有本色。

2015年5月,国资委出台了《关于规范省属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此轮国企改革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重要抓手,将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实现保值增值,提高国企竞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企业经营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深化国企改革。

(2)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说明深化国企改革的哲学依据。

【答案】

(1)①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引进非国有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国有资本放大功能,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②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优化国有资产布局,促进国有资产优化配置。

③通过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靠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科学管理增强国企的竞争优势。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广东经济发展的现状要求深化国企改革并制定改革方案,该方案有利于提高国企的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广东深化国企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广东经济社会的状况,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因此必须深化国企改革,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命题热点突破三】依据设问范围,有效调用知识

题目设问限定了答题的知识范围和答题角度,知识调用要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

例3、祠堂是崇宗祀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

W村也曾有座老祠堂。

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

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

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

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W村要把祠堂文化转化为礼堂文化。

【解析】本题知识限定非常狭窄,属于小切口的题目,关于社会意识的有关知识。

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把祠堂文化转化为礼堂文化。

综合题目类型和问题指向,进一步确定本题的知识运用限定在区别祠堂文化和礼堂文化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不同的反作用,祠堂文化具有局限性,其中的封建残余,是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消极作用;礼堂文化是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答案】W村的祠堂文化必须加以转化,因为它有局限性,尤其是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是一种落后的社会意识,影响村民团结,对社会发展起消极作用;礼堂文化既继承祠堂文化的积极因素,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

【方法技巧】

1.明确知识范围

知识类别:

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哲学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四个部分。

知识形态:

微观、中观、宏观。

有些设问具体、直接指向某个考点(微观)。

如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

结合政府职能相关知识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政策建议。

有些设问的知识范围限定指向某个单元(中观)。

如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阐明,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的依据。

有些设问的知识范围限定指向某个模块(宏观)。

如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概述我国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主要经验。

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原理,阐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要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

【变式探究】

近年来,浙江初步探索出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带动创新的新路子。

开展全省创新创业大赛,形成全民创新的社会氛围,重点查处电子商务领域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建立了一整套长效化服务企业机制,省财政设立了3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大学生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可获得财政贴息贷款和税收优惠。

鼓励80后、90后青年创客创业,发展服务专业化、运

营市场化和资源开放化的“众创空间”。

创客小镇、梦想小镇、互联网创业小镇、云计算产业小镇等等创业社区纷纷涌现。

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首批就有48家企业、800多名创业者入驻,未来将吸引大学生创业者1万名,创业项目2000个,基金(管理)及相关机构300家,金融支持总额超过3000亿元。

阅读材料,应用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有关知识,说明青年创客创业创新的过程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答案】

(1)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用者。

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青年创客的创业创新既为社会做出贡献,又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每个人只有把自己的价值选择和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和人类的幸福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2)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创业创新的劳动是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美好生活、促进全面发展的前提。

(3)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价值。

在创业创新中,既要积极利用有利的社会条件,丰富和发展自己,又要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4)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创业创新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对挑战和失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命题热点突破四】概括材料信息,归纳调用知识

有些材料层次清晰明显,有些材料信息比较具体,与学科理论不能直接对应,可以通过归纳材料调用知识。

例4、四川作为内陆省份,处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点,是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走廊,拥有通往欧洲的快铁大通道,国际航线数量居西部第一。

四川电力设备、电子信息、服装纺织、农机农资、能源综合利用等产业基础较好、具有特色,但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存在富余产能。

借“一带一路”建设之势,四川力争3年内对沿线国家的贸易从200亿美元扩至300亿美元,集中突破20个对外投资项目;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领域打造一批新的千亿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信息服务、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型服务贸易。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四川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有哪些机遇。

【答案】四川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有以下机遇:

(1)发挥区位优势,成为对外开放前沿。

(2)扩大对外贸易,转移富余产能。

(3)扩大对外投资,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4)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方法技巧】

概括材料信息时要注意:

(1)找准角度。

按照题目要求准确地概括材料。

(2)突出主旨。

概括材料时中心思想要抓准,重点要突出,根据题目不同的要求,突出不同的重点。

(3)注意层次。

有些材料,层次性强,要逐层概括材料。

【变式探究】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但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对东道国市场缺乏全面了解,投资目标不清晰,随机性较强;在大型投资管理、资本运作、创新模式等方面缺乏相关经验;在品牌、环境保护等方面重视不够;遭遇贸易壁垒层出不穷,投资风险增加。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企业应如何解决材料所示问题。

【答案】

(1)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不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3)注重品牌效应,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增强规则意识和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遵循和利用世贸规则,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解析】首先注意设问的主体是我国企业,不能从政府角度作答,然后针对材料中我国企业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企业主要应从加强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承担社会责任、增强规则意识,善于利用国际规则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等角度展开分析即可。

【命题热点突破五】把握知识联系,联想调用知识

有些题目材料只提供背景,答案仅从材料中难以概括出来,设问又没有明确的答题指向,我们就可以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在知识结构中找到可用的知识。

例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

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

10.3%、9.2%、7.8%、7.7%和7.4%;《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结合材料,根据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稳增长、保就业”。

【答案】

(1)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面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2)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就业压力大的形势下,保就业就是保民生。

(3)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确保居民就业的基础;保就业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从而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4)“稳增长、保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

【方法技巧】

有些题的答案组织不仅仅是根据材料来的,还有些是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中获得,要依据关键词语,通过演绎、推导,在知识结构中找到可用的知识。

如回答人民群众的问题,从政治生活我们可以联想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的宗旨和原则,党的宗旨、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等;从文化生活我们可以联想文化创新的主体,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等;从哲学上我们可以联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等。

【变式探究】

2014年,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开局之年,各项新政不断出台,让人耳目一新。

高考改革落地,职教改革提速,校园足球“升级”,义务教育力争实现“无择校”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答案】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深化教育改革,不仅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而且深刻影响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民族的复兴。

(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3)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深化教育改革有利于发挥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重大影响。

(4)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命题热点突破六】透过现象看本质

有些图表型主观题,或者材料内容比较抽象、离学生实际有点远的主观题,设问大多为“材料体现了哪些经济、政治现象或道理”“根据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政治信息如何理解或看待这一现象或问题”等。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深入分析现象背后隐藏的实质性问题,不能仅仅进行简单的总结性、归类性、表面性表述,更要运用教材理论进行表达。

例6、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7~2013年我国GDP增长速度、消费贡献率与第三产业贡献率变动情况

注:

消费贡献率指最终消费需求增量与GDP增量之比;第三产业贡献率指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

解读材料中的经济信息。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全面解读图表信息(包括注解),从而得出GDP增长速度、消费贡献率和第三产业贡献率的变动趋势,进而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在改变,产业结构趋好,但不稳定”的结论。

答案 

(1)我国GDP增速总体放缓,消费贡献率和第三产业贡献率总体趋于提高。

(2)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在改善,产业结构趋好,但不稳定。

【方法技巧】

1.由表及里法

也就是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根据答题的需要,描述时要进行必要的阐释,即先描述现象(材料所直观呈现出来的),后透过材料,由表及里,看事物的本质,阐释事物的本质、规律、趋势。

2.由此及彼法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则要分别描述和阐释,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变式探究】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处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深化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继续保持我国经济稳中求进任务艰巨。

材料一 2015年1月与2014年1月相比我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出现新的变化,其中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涨跌幅度明显。

(如下表图)

2015年1月与2014年1月相比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涨跌幅度(%)

工业生产者购

进价格细目

环比涨

跌幅(%)

同比涨

跌幅(%)

燃料、动力类

-2.8

-9.9

黑色金属材料类

-1.2

-9.6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

-1.8

-4.8

化工原料类

-2.0

5.5

木材及纸浆类

-0.1

-0.7

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

-0.4

-3.0

其他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

-0.3

-1.9

农副产品类

-0.8

-2.2

纺织原料类

-0.4

-2.4

总涨跌幅度

-1.1

-4.3

注: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和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是生产者物价指数(英文缩写PPI)的主要内容,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

材料二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逐步收紧以及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我国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去产能化、去库存化和结构调整的阵痛,生存与发展压力不断增大。

从广东、浙江等地的发展情况看,中小企业除了外需不足,国内制造业产能过剩,创新技术相对不足,环境保护

压力较大等因素制约外,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资金成本和流通成本上升明显。

(1)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观点,正确认识我国GDP增长率下行压力大的问题。

【答案】

(1)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结构调整阵痛显现;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涨跌幅度明显,表明总体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通缩;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2)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应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由于近年来,外需不足,产能过剩,创新技术相对不足,环境保护压力较大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GDP增长率下行压力大。

从表面和近期上看,我国经济从高增长转为中高速,不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从本质和长远看,如果我们能在注重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的同时又恰当运用主观条件,在认识我国经济的不利条件的同时又重视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且加快我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我国的GDP不仅在增速上保持中高速度完全可能,而且在质量上会更好,坏事也许会变为好事。

【命题热点突破七】一分为二的观点和方法

辨析类、评价类、认识类等类型的主观题,有时也涉及影响类、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