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07611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详案.docx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详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详案.docx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详案

24.司马光

红旗路小学周彩兰

【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部编版小学三年级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十分简短。

对于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的孩子来说,正确朗读和理解个别字词的意思并且在此基础上讲故事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难点,同时也是教学重点。

教师可以创设情境,通过学古人读文、做游戏等方法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通过教师范读、自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来画停顿线,读出文章正确的节奏;通过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给字组成词等方法理解文章大意。

【小古文教学年段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小学阶段的小古文短小精悍、文质兼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读诵既能让学生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又能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日积月累,还能形成良好的语感。

所以,小古文教学时应重视读诵积累,让学生在读诵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体会古文的韵味,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古文。

【单元目标】

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进行编排,主要由《司马光》《掌声》《灰雀》和《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课文组成。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不同人物的美好品格和伟大精神,受到高尚的情感熏陶。

同时,初步了解记叙一件事情的基本方法,学会叙写一件简单的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教学时要注意,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帮助他们提高默读效率;二是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理解课文;三是不要拔高文言文学习的要求,重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接触的简单的文言文,它犹如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这将为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对于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为打好学习古文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做好铺垫,并对其一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弃、持”五个生字,随文书写“司、登”两个生字。

2、通过跟着老师有停顿、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进而能用各种有趣的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最后能背诵课文。

3、借助组词、看注释法、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方法理解小古文,并能尝试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通过学法迁移,让学生初步感受小古文和现代文在语言上的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介绍:

1、名字介绍,关注“姓”。

(1)小朋友,很高兴认识你们,你能猜猜我姓什么?

(出示PPT,将名字放在角落)你怎么知道?

(2)老师也想认识你,你姓什么。

(问一组同学的姓名,师鼓励语:

这名字真好听;你好,张同学;很高兴认识你们。

(3)他姓什么?

(出示PPT)

预设1:

他姓司,名马光。

(师:

告诉你哦——猜错了。

预设2:

他姓司马(师:

你怎么知道的?

(4)是的,“司马”是一个“复姓”,你还知道哪些“复姓”?

预设:

诸葛、上官、欧阳、宇文、西门......

(师:

中国姓氏有很多,有些是单姓,有些是复姓,课后你可以去找找还有哪有复姓,免得以后闹笑话喽!

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设计意图:

通过姓氏入手,让学生了解复姓,激发学习兴趣)

二、导入新课学习

1、板书课题,教学“司”的书写。

师:

今天,咱们就来认识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们和他打打招呼吧。

齐读课题“司马光”,关注“司”的平舌音。

师:

“司”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的生字,我们观察这个字,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什么?

随机教学“司”。

板书课题:

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关注半包围结构,笔顺规则:

先外后内,提醒“口”的起笔在框的外面。

2、司马光,你了解吗?

说说你搜集到的有关司马光的资料。

3、师结合课件介绍司马光。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他主持编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于他小时候的一件事。

(设计意图:

学习“司”的写法,了解司马光的相关资料。

三、初步感知“小古文”。

1、了解学情。

(1)都预习过课文了吧?

说说和平时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预设:

1:

这篇课文字数比较少,内容很短,只有两句话。

2:

觉得特别难读。

读完之后,不知道什么意思。

3:

这是一篇“小古文”,以前学习的是“现代文”

4:

有些字上标有数字,(师:

你知道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

)下面有解释。

师:

这是古代人写的文章,它长度短短的,内容浅浅的,我们把它叫做“小古文”。

(设计意图:

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四、多样化读,读准全文。

(一)正音读

1、小朋友们,请你们打开语文书第102页,自由地读读这篇小古文,碰到难读的字请你多读几遍。

2、解决难读的音。

师:

小朋友们,刚才读小古文的时候,有碰到难读的地方吗?

都没有难读的?

我们班的小朋友太厉害。

我请一个学生当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来读读出现注音的生字。

(将本课注音的字标注拼音。

3、比较“瓮”和“缸”

点击“瓮”出现图片

(1)师:

瞧,这是“瓮”,这是“缸”,这两种都是装东西的容器,只是在形状上有些不同,你能发现吗?

师:

是的,收口为“瓮”,敞口为“缸”。

4、正确读文。

师:

前面这么难读的字音你们都会读了,那整篇小古文你们肯定会读!

谁愿意第一个站起来试读的!

师:

我们班孩子个个都是朗读能手。

不过读小古文,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来。

(二)、停顿读

1、打分读

师:

你瞧,金老师请来了“魔法小棒”。

我们要在“魔法小棒”的地方读出停顿。

老师读一句,你们跟一句。

我会根据你们的跟读来进行星级评分。

若是模仿得像,可以得到五颗星好评!

(1)师范读,全班跟读

师:

群儿戏于庭,(三颗星),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四颗星)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五颗星)

(2)指名读

师:

谁能学着老师刚才的样子读出节奏?

(3)齐读

师:

我们一起来试试。

2、去标点读

(1)横排去标点,

师:

刚才有魔法小棒和标点符号的帮助下,我们读出了停顿。

现在......全没了,你们还能不能读出停顿?

(2)竖排去标点读(齐读)

3、师生赛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师:

敢不敢跟我pk读?

我读红色,你们读黑色。

师:

换着再来一遍。

(设计意图:

通过正音,划分节奏,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通读熟文言文,为下面的理解文言文打好基础。

五、理解意思,品读感悟。

过渡:

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刚才把课文用不同方法读了好多遍,其中的意思你知道多少了呢?

要理解意思,当然少不了借助课文提供的注释来帮忙了。

解决“庭”字书写。

(一)学习起因“群儿戏于庭”

1、出示“群儿戏于庭”。

师:

我请一个小朋友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它的意思。

(1)以“戏”字牵“组词法”

师: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文中只出现“戏”一个字,你却把它组成一个词语“做游戏”。

嗯,这个办法好!

我们就把它叫做“组词法”。

(2)瞧瞧,课文中哪些字也同样可以用“组词法”来知道它的意思呢?

师:

不急,给你们30秒思考。

小结:

看来,“组词法”来理解小古文真是好用。

(3)感悟运用“于”

师:

在庭院里嬉戏,古人说成“戏于庭”

若是在(田野)里嬉戏呢,古人会说“戏于(野)”

若是在庭院里(学习)呢,古人会说“(学)于庭”

若是在教室里学习呢,古人会说“(学)于(堂)”

师:

真好,你们都变成古人了。

师: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嬉戏,你觉得他们心情如何?

(二)、学习经过“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师:

接着发生什么事了呢?

请自己接着往下读。

1、生质疑,生解惑

师:

在你刚刚读的过程中,有碰到不懂的地方吗?

请你大胆地提出来,会提问就是会思考。

师:

因为时间隔得长远,古人用词和我们略有不同。

不过,我们联系上下文就好理解了。

2、学习代词“之”

师:

有谁知道这个“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

若是持石击“缸”破之,那么这“之”,就是“(缸)”

若是有个调皮的孩子持石击“窗”破之,那么这个“之”,就是“(窗)”

若是有个聪明的孩子持石击“核桃”破之,那么这个“之”,就是“(核桃)”

小结:

原来后面这个“之”就是指代前面的词语。

3、根据“注释法”,“组词法”“联系上下文”自己翻译小古文

师小结:

我们运用“注释法”“组词法”“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谁能够用这些方法,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

不急,你们可以先说给同桌听。

(1)同桌互相讲故事。

(2)指名讲故事。

(3)指导朗读

4、联系上下文,理解“儿”

(1)师:

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ppt标红三个“儿”)

师:

“群”“众”都表示人多的意思,那“群儿”“众”一样吗?

2、读完这个故事,司马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我请同学来说说。

师小结:

是啊,这个故事让我们认识了一位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司马光。

师:

这都难不倒,看来你们是理解了。

那这样......你能把缺了部分,不看书填回去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理解文言文,因为学生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古诗,所以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容易。

六、填空记忆,熟读背诵。

1、出示: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全班背

2、出示全文

师:

所谓“熟读成诵”,你们都到了会背的境界了。

那这样......还敢挑战吗?

3、出示: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师:

最高级别的挑战来了。

“无字天书”,谁敢挑战?

4、出示:

空白

(设计意图:

在读通读熟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再练习读背文言文,训练文言文的语感。

七、拓展阅读,活用知识。

师:

瞧,又来了一位智慧少年,他叫“王戎”。

请你们运用“组词法”,“注释法”,“联系上下文”的方法,通过同桌合作,去读读这一篇小古文。

《道边李苦》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这支,诸儿竞走取之,为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会读

2、会翻译

3、三个“之”的理解。

(设计意图:

在学生学会了这则文言文之后再拓展学习道边李苦这则小古文,趁热打铁让学生多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板书设计】

24司马光

沉着冷静组词法

机智勇敢注释法

联系上下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