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与劳动仲裁》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07019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争议与劳动仲裁》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劳动争议与劳动仲裁》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劳动争议与劳动仲裁》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劳动争议与劳动仲裁》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劳动争议与劳动仲裁》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劳动争议与劳动仲裁》课程教学大纲.docx

《《劳动争议与劳动仲裁》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争议与劳动仲裁》课程教学大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争议与劳动仲裁》课程教学大纲.docx

《劳动争议与劳动仲裁》课程教学大纲

《劳动争议与劳动仲裁》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16163602

课程名称:

劳动争议与劳动仲裁

英文名称:

LaborDisputesandLaborArbitration

课程类别:

专业限选课

学时:

32

学  分:

2

适用对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三学生

考核方式:

考试

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劳动争议与劳动仲裁》在介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法的基本理论、原则以及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对劳动争议处理所涉及的适用范围、处理体制、举证责任,以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诉讼等各个阶段的具体制度进行了讲授,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劳动争议与劳动仲裁的基本理论,同时结合案例教学与实务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于劳动争议的综合解决能力。

ThecourseofLaborDisputesandLaborArbitrationintroducethethebasictheory,principlesandhistoricaldevelopmentoflabordisputehandlinglawinourcountry,thescopeoflabordispute,thehandlingsystem,theburdenofproof,andthemediation,arbitrationandlitigationoflabordispute.Inaddition,thiscourseenablesthestudentstograspthebasictheoryoflabordisputesandlaborarbitrationandcultivatestudents’comprehensiveabilitytosolvelabordisputesbycaseteachingandpracticestimulati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劳动争议与劳动仲裁》课程的基本要求包含以下方面:

掌握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我国劳动争议和劳动仲裁的法律法规及其历史演变,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帮助学生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仲裁法律法律,强化学生的制度自信;掌握劳动争议的主要解决方法,能够结合不同案例,对劳动仲裁及劳动诉讼的程序进行模拟演练;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于对劳动争议处理的实践和认识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特征

2.区分劳动争议与其他争议的区别

3.了解劳动争议的种类

4.思考我国劳动争议的现状、问题及产生原因

(二)教学内容

1.背景:

中国劳动力市场变化及劳动争议重点的转变

1.1中国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几个阶段

1.2不同劳动市场变化阶段中的劳动争议重点的转变

2.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特征

2.1劳动争议的概念

2.2劳动争议构成的要素

2.3劳动争议的特点

2.4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

3.劳动争议解决方式的种类

3.1协商

3.2调解

3.3仲裁

3.4诉讼

4.劳动争议与其他争议的区别

4.1劳动争议与民事争议的区别

4.2劳动争议与行政争议的区别

5.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

(三)思考与实践

1.劳动争议的主要解决方式有哪些?

2.劳动争议与一般民事争议的区别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运用课堂教学、分组讨论、演讲讨论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二章劳动争议协商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劳动争议协商的概念和特征

2.了解劳动争议协商的原则和形式

(二)教学内容

1.劳动争议协商的概念与特征

1.1劳动争议协商的概念

1.2劳动争议协商的特征

1.3劳动争议协商的作用

2.劳动争议协商的原则和形式

2.1劳动争议协商的原则

2.2劳动争议协商的形式

2.3工会与劳动争议协商

2.4集体劳动合同的协商处理

(三)思考与实践

1.简述劳动争议协商的特征是什么?

2.中国劳动争议协商的特色及其优势体现在哪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运用课堂教学、分组讨论、演讲讨论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三章劳动争议调解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特点

2.掌握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构成

3.理解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及程序

(二)教学内容

1.劳动争议调解概述

1.1概念及特征

1.2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

2.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3.我国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

3.1劳动争议调解的申请和受理

3.2劳动争议调解前的准备

3.3实施调解

4.劳动争议调解程序与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的比较

(三)思考与实践

1.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受理案件的条件是什么?

2.试述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区别

3.我国劳动调解和劳动争议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如何体现依法治国思想?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运用课堂教学、分组讨论、演讲讨论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四章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劳动争议仲裁的概念及特征

2.掌握劳动争议的管辖方式

(二)教学内容

1.劳动争议仲裁概述

1.1劳动争议仲裁定义

1.2劳动争议仲裁相关概念

1.3劳动争议仲裁的特征

1.4劳动争议仲裁与其他仲裁制度的区别

2.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与期限

2.1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

2.2仲裁时效与期限

3.劳动争议仲裁管辖

3.1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概念

3.2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原则

3.3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分类

(三)思考与实践

1.简述劳动争议特别地域管辖的内容

2.如何理解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3.仲裁时效的中断与中止有什么区别?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运用课堂教学、分组讨论、演讲讨论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五章劳动争议仲裁组织及仲裁参加人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劳动争议仲裁组织的构成及其主要职能

2.掌握几类不同的劳动争议仲裁参加人

(二)教学内容

1.仲裁机构组织形式

1.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1.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

1.3仲裁庭

1.4仲裁员

2.仲裁参加人

2.1当事人及共同当事人

2.2第三人

2.3代理人

(三)思考与实践

1.简述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2.劳动争议仲裁代理人应具备哪些条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运用课堂教学、分组讨论、演讲讨论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六章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诉与受理

2.掌握劳动争议仲裁庭开庭审理的程序

3.理解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

(二)教学内容

1.申诉与受理

1.1申诉条件及申诉方式

1.2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的受理

1.3仲裁前的准备工作

2.劳动争议仲裁调解

2.1仲裁调解的原则

2.2仲裁调解的程序

2.3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率

3.仲裁开庭审理程序

3.1仲裁开庭前的准备

3.2仲裁庭开庭审理的程序

3.3裁决书的法律效力

4.集体劳动争议仲裁

4.1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

4.2集体协商争议的协调处理

(三)思考与实践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的条件是什么?

2.简述劳动争议仲裁庭开庭审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程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运用课堂教学、分组讨论、演讲讨论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七章劳动争议仲裁模拟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劳动争议仲裁开庭的程序,了解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劳动争议仲裁庭开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最终达到能够模拟进行劳动争议仲裁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

1.劳动争议仲裁案例分配及分组

结合之前已讲劳动争议仲裁相关知识点,分配不同劳动争议仲裁模拟案例。

观摩劳动争议仲裁录像,回顾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相关知识。

2.模拟劳动仲裁庭开庭

分小组结合不同模拟案例内容,按照仲裁庭准备阶段;仲裁庭庭审阶段;庭审辩论阶段;调解、裁决阶段模拟劳动仲裁的开庭过程。

3.仲裁模拟实训考核及模拟案例回顾

回顾劳动仲裁模拟案例,对每一个小组模拟过程中的优缺点及效果进行实训考核。

同时对案例中涉及的劳动争议问题及仲裁程序问题进一步分析,并明确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劳动争议仲裁庭开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思考与实践

结合分配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例,对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分小组进行模拟演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前几节课讲解劳动争议仲裁基础知识和程序的基础上,观看仲裁录像,分组并分配案例,进行劳动仲裁模拟练习

第八章劳动争议诉讼制度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劳动争议诉讼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2.了解劳动争议诉讼的基本制度

3.理解劳动争议诉讼证据的相关知识点

(二)教学内容

1.劳动争议诉讼概述

1.1概念

1.2基本原则

1.3劳动争议诉讼与一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区别

2.劳动争议诉讼的基本制度

2.1合议制度

2.2回避制度

2.3公开审判制度

3.劳动争议诉讼的受案范围及管辖

3.1劳动争议诉讼的受案范围

3.2劳动争议诉讼的管辖

4.劳动争议诉讼证据

4.1劳动争议诉讼证据概念和特征

4.2证据分类

4.3举证责任

4.2证明过程

(三)思考与实践

1.劳动争议诉讼与一般民事诉讼有什么区别?

2.如何理解劳动争议诉讼的管辖?

3.劳动争议诉讼证据有哪些法定形式?

劳动诉讼实行怎样的举证责任规则?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运用课堂教学、分组讨论、演讲讨论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九章劳动争议诉讼程序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劳动争议起诉的条件和方式

2.理解劳动争议诉讼开庭审理的程序

3.掌握劳动争议诉讼执行标的和措施

(二)教学内容

1.劳动争议诉讼审判程序

1.1第一审程序

1.2第二审程序

1.3再审程序

2.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

2.1概念和特征

2.2执行标的和执行措施

(三)思考与实践

1.劳动争议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的必备条件有哪些?

上诉的条件有哪些?

2.劳动争议案件一审及二审的程序是什么?

3.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运用课堂教学、分组讨论、演讲讨论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十章劳动争议诉讼模拟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掌握劳动诉讼的基本程序,了解劳动争议诉讼开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最终达到能够模拟进行劳动争议诉讼庭审程序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

1.劳动争议诉讼案例分配及分组

结合之前已讲劳动争议诉讼相关知识点,分配不同劳动争议诉讼模拟案例。

观摩劳动争议诉讼录像,回顾劳动争议诉讼程序相关知识。

2.模拟劳动争议开庭

分小组结合不同模拟案例内容,按照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调解、案件评议与判决等程序模拟劳动争议诉讼的开庭过程。

3.劳动争议诉讼模拟实训考核及模拟案例回顾

回顾劳动争议诉讼模拟案例,对每一个小组模拟过程中的优缺点及效果进行实训考核。

同时对案例中涉及的劳动争议诉讼程序问题进一步分析,明确在劳动争议诉讼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思考与实践

1.结合分配的劳动争议诉讼案例,对劳动争议诉讼开庭程序分小组模拟演练

2.劳动争议诉讼模拟对学生自身的法治意识有无提升?

体现在哪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前几节课讲解劳动争议诉讼基础知识和程序的基础上,观看相关劳动争议诉讼录像,分组并分配案例,进行劳动争议诉讼模拟练习

第十一章劳动争议仲裁文书和诉讼文书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劳动争议仲裁文书和诉讼文书的种类及示例

2.了解劳动争议文书的送达

(二)教学内容

1.劳动争议仲裁文书

1.1概念及特点

1.2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和答辩书

1.3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

1.4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和决定书

2.劳动争议诉讼文书

2.1劳动争议诉讼文书概述

2.2劳动争议起诉书

2.3劳动争议答辩书

2.4劳动争议判决书

3.文书的送达

3.1送达的概念及特点

3.2送达的方式

(三)思考与实践

1.劳动争议仲裁文书和诉讼文书各自特点是什么?

2.劳动争议文书的送达方式有哪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运用课堂教学、分组讨论、演讲讨论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实验

其他教学环节

第一章

4

4

第二章

2

2

第三章

4

4

第四章

2

2

第五章

2

2

第六章

4

4

第七章

1

2

3

第八章

2

2

第九章

4

4

第十章

1

2

3

第十一章

1

1

2

总计

30

1

1

32

六、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

考试

(二)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占比:

40%期末考试占比:

60%

(三)成绩考核标准

平时考核根据学生出勤情况、分组讨论情况以及回答问题情况而定,注重学生遵纪守法观念和法治意识的考核;期末考试则以考试成绩为准,在考题中融入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与劳动争议劳动仲裁方面的内容。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1.栾居沪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理论与案例评析,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

2.张宝贵编,劳动争议模拟调解仲裁与审判教程,法律出版社,2016

3.罗燕编,劳动争议处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