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科技学院上半年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07016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潍坊科技学院上半年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潍坊科技学院上半年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潍坊科技学院上半年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潍坊科技学院上半年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潍坊科技学院上半年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潍坊科技学院上半年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潍坊科技学院上半年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潍坊科技学院上半年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潍坊科技学院上半年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潍坊科技学院上半年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潍坊科技学院2020上半年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晴朗的夜空中,星星一闪一闪的原因是()。

A、对月光的反射

B、大气的折射作用

C、星际物质的遮挡作用

D、星星自身会发出闪烁的光

【答案】B

【解析】星星一闪一闪的原因是,星光必须穿过稠密的大气层才能到达人眼,而大气层在不断流动,密度分

布不均匀,对星光的折射程度也在不断变化,从而使人眼看到星星在不断闪烁。

故选B。

2、赵某在公共汽车上因不慎踩到售票员而与之发生口角,售票员在赵某下车之后指着他大喊:

“打小偷!

”赵某因此被数名行人扑倒在地致伤。

对此应由谁承担责任?

()

A、售票员

B、公交公司

C、售票员和动手的行人

D、公交公司和动手的行人

【答案】C

【解析】售票员的行为不属于职务行为,公交公司不承担责任。

售票员与动手的行人共同造成了对赵某的损害,但只是一种偶然结合的相互作用,双方不是出于共同的故意,也非共同的过失,因此不构成共同侵权,不是承担连带责任,而是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3、“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

”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答案】D

【解析】任何一个时代的真理既有确定性、绝对性,又有不确定性、相对性,因此对一定时代来说不可能的事情对以后的时代来说往往就是可能的,因此真理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

故选D。

4、长白山里的矿泉水本不是商品,但恒大集团在长白山建立工厂后,把新鲜的矿泉水装在瓶子里进行出售,这时矿泉水就成为了商品,其根本原因是()。

①人们不能随便获得长白山里的矿泉水

②恒大工厂把矿泉水装进瓶子里消耗了人们的劳动

③矿泉水对人们有用

④把矿泉水装进瓶子里是为了交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这是考查商品的定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既要满足是用于交换,又是劳动产品两个条件,所以选择C选项。

5、根据规定,场地使用费在开始用地的()内不调整。

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供需情况的变化和地理

环境条件的变化需要调整时,调整的间隔期应当不少于()。

A、5年1年

B、5年3年

C、10年5年

D、3年2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场地使用权及其费用管理。

根据规定,根据规定,场地使用费在开始用

地的5年内不调整。

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供需情况的变化和地理环境条件的变化需要调整时,调整的间隔

期应当不少于3年。

故选B。

6、下列权力中,不属于支配权的是()。

A、知识产权

B、物权

C、债权

D、人身权

【答案】C

【解析】支配权,亦称“管领权”,是指权利主体所享有的对权利客体直接管领和控制的权利。

如所有权、知

识产权等。

支配权包括:

物权、人身权和知识产权。

故选C。

7、向上级机关行文,不得抄送给()。

A、其他上级机关

B、平级机关

C、下级机关

D、ABC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的行文规则,上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故本题选择C项。

8、第二代电子计算机使用的是()。

A、电子管

B、晶体管

C、集成电路

D、大规模集成电路

【答案】B

【解析】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使用电子管,第二代使用晶体管,第三代使用集成电路,第四代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

因此B项正确。

9、公文主体部分称为()。

A、标题

B、作者

C、正文

D、印章或签署

【答案】C

【解析】正文是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故本题答案选C。

10、人们做事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

在下列成语中,体现了这一哲理的是()。

A、刻舟求剑

B、守株待兔

C、掩耳盗铃

D、画龙点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主要矛盾。

刻舟求剑反映了主人公忽视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守株待兔犯了将偶然性当作必然性的错误;掩耳盗铃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为你闭上了眼睛就不存在或者改变形状。

画龙点睛突出了重点,体现了主要矛盾的重要性。

故本题选D。

11、下列批办意见正确的是()。

A、阅

B、拟同意

C、请××部门办理

D、传阅

【答案】C

【解析】批办时应注明具体意见、承办部门、阅知范围等内容,不可只写“阅”、“拟同意”,应更具体。

12、“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

‘民以食为天’。

”这段

话表明()。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的本质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A

【解析】“民以食为天”,说明只有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去从事其他的一切活动。

所以,本题A项正确。

B、C、D项观点错误。

因为历史的基础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人的本质的是社会关系,社会发展的根

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故选A。

13、没有理性的指导,眼睛是最坏的证人,意在强调()。

A、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B、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重要

D、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重要

【答案】B

【解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不同阶段,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

识是感性认识的指导。

“理性的指导”是指理性认识,“眼睛”所见到的是感性认识。

这句话意在强调理性认识的

重要性,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但并不是说理性认识地位高于感性认识。

故选B。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生产力总体水平落后

B、商品经济不发达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完善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健全、不成熟

【答案】ABCD

【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①生产力落后是最基本的特征;②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③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④科技教育文化落后;⑤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⑦各方面的体制还不完善;⑧努力建设精神文明;⑨同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

15、剧烈运动后,人们常常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主要是因为皮肤的什么功能?

()

A、保护和排泄

B、排泄和调节体温

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D、保护和感受外界刺激

【答案】B

【解析】皮肤有汗腺组织,能排除一些体内代谢物,并以排汗的形式表现出来。

人剧烈运动后,人体内的温度很高,为保持体温的恒定,皮肤表面血管扩张,毛孔增大,排汗增多,汗液蒸发可以带走一定的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

即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作用,故本题答案为B。

16、下列关于公文收文办理的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收文办理中的审核主要是对下级机关上报的公文而言的

B、拟办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拟明批办人、拟明承办部门、拟明阅读范围、拟明处理问题的方案

C、公文的批办是指负责人就来文应如何办理对承办部门和承办人员提出批示性意见。

最常见的批办意见有

“阅”、“拟同意”等

D、承办是公文处理程序的核心环节,是公文发挥现实效用的基本保证

【答案】C

【解析】批办是指机关负责人对文件提出处臵意见。

批办时应注明具体意见、承办部门、阅知范围等内容,

不可只写“阅”、“拟同意”,应更具体。

故选C。

17、销毁公文的主要方式有()。

A、焚毁

B、重新制成纸浆

C、掩埋

D、清洗消磁

【答案】ABD

【解析】销毁公文的主要方式是焚毁、重新制成纸浆、粉碎、清洗消磁(磁盘、磁鼓、磁带等)。

18、有人指出:

没有产品的广告,又怎么能知道好的产品?

一些好的文章性的广告,让消费者了解新的产品,从而增加选择的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有些人却认为:

广告多了令人心烦。

另外一些人则提出如果没有广告又觉得空空的,可选择的余地太小,总之,众说纷纭。

这说明()。

A、意识的不同主体之间具有主观差别性

B、意识的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主观差别性

C、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主体会有一致的反映

D、意识的主观性表现为对客观对象的歪曲反映

【答案】A

【解析】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表现在:

一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二是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

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题干说的是不同主体意识的主观差别,因此只有A项是正确的。

故选A。

19、有人指出:

没有产品的广告,又怎么能知道好的产品?

一些好的文章性的广告,让消费者了解新的产品,从而增加选择的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有些人却认为:

广告多了令人心烦。

另外一些人则提出如果没有广告又觉得空空的,可选择的余地太小,总之,众说纷纭。

这说明()。

A、意识的不同主体之间具有主观差别性

B、意识的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主观差别性

C、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主体会有一致的反映

D、意识的主观性表现为对客观对象的歪曲反映

【答案】A

【解析】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表现在:

一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二是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

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题干说的是不同主体意识的主观差别,因此只有A项是正确的。

故选A。

20、以下对汉代农业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轮作制的推广

B、牛耕技术得到普遍推广

C、形成了整套田间灌溉系统

D、产生了先进的灌溉和排水机械

【答案】C

【解析】汉代在南方有了双季稻。

在土地多余的地方,还推广轮作制,并普遍推广牛耕技术。

汉代还有龙骨

水车,这是比较先进的灌溉和排水机械。

故选C。

21、光年是()计量单位。

A、时间

B、长度

C、体积

D、质量

【答案】B

【解析】光年是光一年所经过的距离,所以光年是长度单位。

答案为B项。

22、俗话说: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这是说勤奋的人在最冷的“三九天”和最热的“三伏天”里都坚持锻炼。

下列不是“三伏天”最热的原因的是()。

A、地面辐射增温

B、太阳光直射

C、空气湿度大

D、晴朗少云

【答案】B

【解析】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阳光最接近直射的日子,但由于夏至时,地表湿度较小,地面吸收的热量晚上会散发一大部分,所以并不是最热。

而进入伏天以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变多,散发的热量变少,地表层的热量会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当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也就最热了。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

B项当选。

23、公务员意识中一种强烈的行政责任感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是()。

A、行政良心

B、行政规范

C、行政权力

D、行政信念

【答案】A

【解析】行政良心表现了公务员自我内在的责任感和良知。

故选A。

24、陈某是某控股公司员工,且持有本公司的一些股票。

年底获3万元股息收入,这3万元属于()。

A、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

B、技术要素获得的收入

C、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

D、经营获得的收入

【答案】A

【解析】资本要素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投入最终产品和劳务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和金融性资本,主要有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所以答案为A项。

25、24小时降雨量为25.0~49.9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8.1~15.9毫米的雨称为()。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暴雨

【答案】C

【解析】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0毫米或l小时降雨量小于2.5毫米的雨称为小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为10.0~24.9毫米或1小时的降雨量在2.5~8.0毫米之间的雨称为中雨;24小时降雨量在25.0~49.9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8.1~15.9毫米的雨称为大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50.0毫米和1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16.0毫米的雨称为暴雨。

因此C项当选。

26、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有关的有()。

A、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

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

C、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

D、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峰顶终年积雪

【答案】ABC

【解析】山脉顶峰积雪是因为海拔越高温度越低而形成的,与冰川无关。

其他都与冰川有关。

故选ABC。

27、瑞典文学院成员、作家瓦斯特·伯格为莫言宣读诺贝尔奖授奖词:

“莫言小说的主人公把整个所处时代的

角色和性格非常好地体现出来,也展现了他们当年生存的状态。

”这段授奖词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

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案】A

【解析】莫言小说中的主人公的角色和性格展现了他们当年生存的状态,角色和性格是人物意识的表现,通

过人物的意识展现当时的社会,体现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哲学思想。

B、C、D选项均错。

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与历史的创造者这些哲学思想在题干中均没有具体体现。

故选

A。

28、吸烟有害健康,其原因是吸烟时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害人害己。

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最容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A、尼古丁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香烟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尼古丁、烟焦油等物质。

其中,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大约是氧气的200倍。

C项正确。

29、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看,人的价值在于()。

A、实现马斯洛理论中第五层次的需求

B、个人对社会的尊重与满足

C、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D、社会对个人的责任与贡献以及个人对社会的尊重与满足

【答案】C

【解析】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来看,人的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所以答案为C项。

30、关于中餐礼仪,不正确的是()。

A、在席间说话时,不要把筷子当道具,随意乱舞

B、喝酒时。

一味给不胜酒力的人劝酒、灌酒,是失礼的表现

C、按礼仪惯例,面对正门者是上座,背对正门者是下座

D、够不到的菜,可随意起身或离席去取

【答案】D

【解析】D项不符合就餐礼节,正确的是如果多人入席,桌子很大,又不能旋转,菜离你比较远,最好不要站起来将胳膊伸到对方面前去夹食。

相反,如果自己身边的菜别人够不着,应站起来帮助对方,这样既符合礼节。

又显得亲切。

31、下列学者观点与其代表的哲学派别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泰勒斯:

万物产生于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陆象山: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客观唯心主义

C、老子:

道生万物,道就是无——主观唯心主义

D、德谟克利特:

一切事物都是由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组成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答案】A

【解析】A项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理论,正确。

B项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C项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Ү䧘ᅛ璴⢟璴⢟鱨ᅎ촐ႄ鱨ᅎ魤ҡ

32、()是社会主义制度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动力。

A、解放思想

B、艰苦奋斗

C、实事求是

D、改革

【答案】D

【解析】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动力。

故选D。

33、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使层次清楚,条分缕析,言之有序,是为了()。

A、突出主题

B、不事曲笔

C、突出特色

D、撰文要求

【答案】A

【解析】在公文写作中合理安排正文结构,使层次清晰,条分缕析,言之有序,是为了突出主题。

故选A。

34、人民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

A、创造经济规律

B、消灭经济规律

C、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D、利用经济规律能动的改造世界

【答案】D

【解析】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

人们认识规律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因此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经济

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故选D。

35、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成就不是出自“赵宋之

世”的是()。

A、泥活字印刷术

B、《四书章句集注》

C、《清明上河图》

D、《农政全书》

【答案】D

【解析】宋朝时,在科技上,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在文学上,朱熹完成了《四书章句集注》;在绘画

上,张择端描绘了表现北宋故都汴京繁华景色的《清明上河图》,因此A、B、C三项正确。

D项《农政全

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是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编著的大型农业科学著作。

故选D。

36、市水利局向市财政局请求增拨水利建设经费应用的文种是()。

A、请示

B、函

C、报告

D、申请书

【答案】B

【解析】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市水利局和财政局是不相隶属关系,应该用函。

37、联合行文时确定成文时间的标准是()。

A、以第一个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B、以最后一个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C、以文件撰写的日期为准

D、以文件实际发出的日期为准

【答案】B

【解析】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38、在社会生活中,人生实践体现出一些价值。

其中,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指的是人生的()。

A、自我价值

B、群体价值

C、外在价值

D、社会价值

【答案】A

【解析】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

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故选A。

3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

A、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B、是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循环过程

C、是直线式前进的过程

D、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答案】AD

【解析】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螺旋式的上升或波浪式的前进:

事物发展的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的发展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40、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是()。

A、生动多样的标题

B、细致公正的调查

C、简明扼要的前言

D、陈述详细的主体

【答案】B

【解析】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查报告的生命。

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査,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

故本题答案选B。

41、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而加重处罚。

A、陈述

B、申辩

C、态度

D、陈述和申辩

【答案】B

【解析】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42、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互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取决于()。

A、效用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供求关系

【答案】B

【解析】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43、李白有诗云:

“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里的“天上”是指()。

A、地球的大气圈

B、地球的平流层

C、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

D、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黄河的源头巴颜喀拉山,D项当选。

44、下列作品与作者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梦溪笔谈》──沈括

B、《水经注》──徐霞客

C、《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D、《步辇图》──阎立本

【答案】B

【解析】《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因此B项对应不正确。

45、上行文可采取的行文方式有()。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达行文

【答案】ABC

【解析】上行文一般采用逐级行文的方式,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多级行文和越级行文。

直达行文是下行文的一种行文方式。

46、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

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

这首诗体现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A

【解析】A项,朴素唯物主义是用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朴素唯物主义否定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但由于受到社会实践和科学水平的限制,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缺乏一定的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带Ү䧘ᅛ璴⢟璴⢟鱨ᅎ촐ႄ鱨ᅎ魤ҡ

47、能够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是()。

A、朴素唯物论

B、庸俗唯物论

C、机械唯物论

D、辩证唯物论

【答案】D

【解析】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理论基础。

朴素唯物论试图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庸俗唯物论混淆物质和意识的严格界限,取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机械唯物论认为世界上物质的变化在根本上只有位置和数量的变化,所以,虽然它们都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但是都没有彻底认识到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多样性,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因此本题答案为D。

48、能够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是()。

A、朴素唯物论

B、庸俗唯物论

C、机械唯物论

D、辩证唯物论

【答案】D

【解析】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理论基础。

朴素唯物论试图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庸俗唯物论混淆物质和意识的严格界限,取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机械唯物论认为世界上物质的变化在根本上只有位置和数量的变化,所以,虽然它们都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但是都没有彻底认识到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多样性,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因此本题答案为D。

49、夏天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啤酒,发现啤酒瓶外面“出汗”,对这种现象正确的解释是()。

A、酒从瓶中渗出

B、空气中水蒸气汽化

C、啤酒瓶上的水汽化

D、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

【答案】D

【解析】由于啤酒刚从冰箱里取出,温度很低,接触外界空气后,啤酒瓶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急速液化,凝结成小水珠,才会有“出汗”现象。

所以答案为D项。

50、以下对汉代农业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轮作制的推广

B、牛耕技术得到普遍推广

C、形成了整套田间灌溉系统

D、产生了先进的灌溉和排水机械

【答案】C

【解析】汉代在南方有了双季稻。

在土地多余的地方,还推广轮作制,并普遍推广牛耕技术。

汉代还有龙骨

水车,这是比较先进的灌溉和排水机械。

故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