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058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实施细则.docx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实施细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实施细则.docx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实施细则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

鉴定评审指南

(试用)

 

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

2005年9月5日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指南

1总则

本指南依据《特种设备鉴定评审机构监督与管理规则》、《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锅炉如流入秋制造许可条件》和《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工作程序》制定,是实施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本指南适用于压力容器制造许可的鉴定评审工作。

也适用于压力容器安装改造许可的鉴定评审工作。

鉴定评审机构和鉴定评审人员在鉴定评审中应当依照本指南的要求开展工作。

2引用文件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特种设备制造许可鉴定评审机构监督与管理规则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工作程序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实施细则

其他有关安全技术规范

3许可鉴定评审大体进程

许可进程

第一次许可:

申请——受理——试制产品——鉴定评审——审批发证。

增项许可(已被许可的单位,在许可证有效期内需增加许可项目):

申请——受理——试制产品——鉴定评审——审批换发新证。

换证许可:

申请——受理——鉴定评审——审批发证。

4申请

申请第一次许可的制造单位应当填写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制定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申请书》,向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

申请单位提出许可申请时,应当向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交以下资料而且对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a)申请书原件(一式四份)及电子文本;

b)依法在本地政府注册或记录的文件(复印件);

c)工厂已取得的认证或认证证书的复印件

d)工厂概况说明

e)典型产品名称及相关参数和规格

f)产品图纸和设计文件(适用于有型式实验要求的产品)

g)工厂质量手册

h)其他必要的补充资料。

申请增项许可的制造单位除提交上述申请资料外还需提交现许可证的复印件。

申请换证许可的制造单位应在其许可证有效期满之前6个月,向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提交《特种设备制造许可申请书》原件(一式四份)及电子文本、法人资格证明文件(复印件)、现许可证(复印件)、需要说明事项文件等资料。

5受理

申请资料补正

申请资料不符合要求的,许可实施机关将在接到申请资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数内容。

受理和不受理的决定

申请资料符合要求的,许可实施机关将在1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不是受理的决定。

同意受理的,在申请书上签署受理意见,返回申请单位。

凡属于各相关规则中规定的不予受理情形的,在申请书上签署不受理意见并说明理由,返回申请单位。

6试制产品

申请第一次许可或增项许可的申请单位,在约请鉴定评审之前,应当在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控制下试制造至少二台产品,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a)试制产品类别应当与申请级别相适应;

b)试制产品的材质应该能够覆盖其申请的材料范围;

c)试制产品允许一台为半成品。

7鉴定评审

约请

约请机会

申请单位收到受理通知后,应当在12个月内约请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认定而且发布的评审机构进行鉴定评审。

约请时申请单位应当向鉴定评审机构提交的资料

约请鉴定评审时,申请单位应当向评审机构提交以下资料:

a)《特种设备鉴定评审约请函》(附件一);

b)《特种设备制造许可申请书》(已经签署了受理意见);

c)质量手册文本及程序文件目录;

d)必要的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约请的同意

a)评审机构同意申请单位的约请,应当向申请单位提供鉴定评审指南。

b)评审机构不同意约请,应当在约请函上签署意见说明原因,而且在收到约请函的5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机构,退回提交的申请资料。

鉴定评审工作安排

资料确认

评审机构同意申请单位的约请后,应当对提交的资料进行确认。

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内容。

鉴定评审的工作日程安排

资料确认符合规定的,评审机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与申请单位商定具体的鉴定评审日期,所商定的日期应当确保评审机构在同意约请后3个月内完成现场鉴定评审工作。

因申请单位自身原因或战争、自然灾害、疫情等不可抗力造成的鉴定评审迟延,不受上述期限限制。

在实施现场鉴定评审的7日前,评审机构应当向申请机构寄发《特种设备现场鉴定评审通知函》,并抄送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区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评审组

现场鉴定评审工作由评审机构组织的评审组进行。

评审组一般由2~4名评审人员组成,其专业组成应当与申请许可项目相适应,而且应当与申请单位无直接利害关系。

现场鉴定评审的工作时刻

现场鉴定评审一般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

增项评审仅针对所增加项目进行评审,按照申请增加许可项目情形,评审组一般由2~3两人组成,其中一名组长,现场鉴定评审时刻为2~3日。

现场鉴定评审的主要内容

现场鉴定评审的主要内容如下:

a)核查申请单位各项证明文件的真实性;

b)审查申请单位的人员、生产场地与设施、查验检测仪器装备等资源条件是不是达到《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第三章的要求;

c)审查申请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成立与实施是不是符合《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第四章的规定;

d)审查产品安全质量。

增项鉴定评审主要审查与所增加项目相关的内容。

现场鉴定评审的实施

现场鉴定评审工作进程包括评审前预备、预备会、第一次会议、现场参观、分组审查、评审组合议、意见交流、末次会议、出具现场鉴定评审报告等环节。

现场鉴定审查前的预备

现场鉴定评审组组成后,评审机构将申请单位的申请资料转交评审组组长。

评审组组长在充分了解申请单位大体情形的基础上,对评审分工、评审范围、评审依据、评审工作日程和评审用文件进行预备。

预备会

在评审工作开始前,评审组组长应当组织召开由全部评审组人员、本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代表和申请单位有关人员参加的预备会,向本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代表通报情形,明确评审组人员分工(一般分为条件组、质量管理组和产品质量组,条件组1人、质量管理组1人、产品质量组1人或2人)和评审计划安排、评审要求、评审方式等。

第一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由评审组组长主持,评审组全部成员、本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代表和申请单位有关人员参加。

具体内容如下:

a)与会各方代表介绍到会人员;

b)申请单位负责人简要介绍鉴定评审预备情形和自查情形;对换证申请单位还要介绍上次取换证以来开展工作情形、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形和换证预备工作情形和遵守许可证制度和同意产品监督查验、安全监察管理的情形。

c)评审组组长说明评审依据和评审组分工情形,通报评审范围和评审程序;

d)申请单位负责人明确联络与配合人员;

e)评审组组长与申请单位明确评审组的工作场所及有关工作条件;

f)评审组组长代表评审组做出客观、公正、保密的许诺;

h)本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代表发言,提出安全监察的有关要求。

第一次会议时刻一般为30分钟左右,与会人员应当在评审机构的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人员签到单上签名。

现场参观

第一次会议结束后,评审组参观申请单位办公场所及生产场地设施。

通过现场参观,增加鉴定评审人员对申请单位的直观熟悉,而且在参观进程中初步查实申请单位的环境、设施,了解相关人员的情形,需要时,还要进一步完善鉴定评审计划。

现场参观时,申请单位的生产车间、原材料库、一二级焊材库、档案室、设备库、资料室及无损检测、理化实验等场所为必需参观的场所。

鉴定评审方式及分组审查内容

鉴定评审方式

现场鉴定评审采取查阅文件、面谈、观察所涉及领域的活动和抽查产品质量档案、跟踪检查进程、观察设备操作进程、问询考核相关人员等方式取得证据。

而且能够采取电话问询,问卷调查、走访等方式向本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有关利用单位了解申请单位的质量管理情形。

条件组的评审内容和评审方式

条件组负责评审如下内容:

a)申请单位的法律地位;

b)人力资源情形;

c)生产场地、设备仪器;

d)库房,实验场地和设备仪器,检测设备仪器。

对换证申请单位还要评审如下内容:

a)上次取(换)证以来持续维持许可条件的情形;

b)上次取(换)证以来单位信息变更及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告知备案的相关资料;

c)上次取(换)证以来历年压力容器产品产量统计情形;

d)上次取(换)证以来专业技术人员和持证人员数量变更情形;

e)上次取(换)证以来生产场地、设备仪器变更情形;

f)上次取(换)证以来历年质量保证工程师、各责任师变更情形;

g)遵守许可证制度和同意产品监督查验和安全监察管理的情形;

审查与上述内容有关的资料。

申请单位能够参照附录预备好相应资料,及时提供给条件组进行审查。

查看下列实物:

a)生产场地、车间条件;

b)生产设备、模具的符合性;

c)检测场地设备、仪器及试样;

d)各类库房、档案室、图书资料室等;

e)办公场所条件。

人员考查

以座谈、了解情形的方式考查申请单位负责人的管理水平、组织能力和对特种设备法规、规范的熟悉程度;在现场巡视中考查设备操作人员的设备操作水平。

同意安全监察与用户服务质量情形调查

向用户单位和本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了解其同意安全监察与用户服务质量情形。

条件组需要增加的评审内容

质量管理组的评审内容和评审方式

质量管理组负责评审下述内容:

A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成立的合理性:

A1成立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A2成立组织机构;

A3管理职责的分派;

A4文件和资料控制;

A5设计控制;

A6采购与材料控制;

A7工艺控制;

A8焊接控制;

A9热处置控制;

A10无损检测控制;

A11理化查验控制;

A12压力实验控制;

A13其他查验控制;

A14计量与设备控制;

A15不合格品的控制;

A16质量改良;

A17人员培训;

A18执行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制度;

A19程序文件的齐全性、内容的合理性;

A20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齐全性;

A21各类执行表卡与体系要求的一致性。

B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B1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的公布;

B2质量管理手册的发布;

B3各级质量管理责任人的录用;

B4手册的发放与管理;

B5责任人员的到岗和尽职情形;

B6焊接工艺评定与申请材料范围的一致性、齐全性;

B7考察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形(设计控制、材料控制、工艺控制、焊接控制、无损检测控制、热处置控制、理化查验控制、压力实验控制、其他质量查验控制等);

B8考察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的管理程序的实施情形(合同评审、分承包方评价、文件与资料控制、人员培训、内部评审或沟通、计量与设备管理、质量改良等)。

对于换证申请单位需要增加以下评审内容:

a)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及上次取(换)证以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修订情形;

b)上次取(换)证以来质量管理职责的落实情形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记录;

c)上次取(换)证评审中提出问题和同意产品监督查验和安全监察管理提出问题整改后的现状情形。

审查与上述内容有关的资料。

申请单位能够参照附录预备好相应资料,及时提供给质量管理组进行审查。

现场抽查实施情形

现场结合产品实际质量考核管理体系运行情形。

人员考核

以座谈、问询的方式考核申请单位技术负责人、质量保证工程师是不是具有承担规定责任的素质;考核各责任师是不是具有担任其相应工作任务的能力;抽选部份专业技术人员,考查其对证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了解程度和工作能力。

产品质量组的评审内容和评审方式

产品质量组针对产品负责评审下述内容:

A设计控制

A1设计的合法性;

A2采用规范的合理性;

A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