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第四章世界资源状况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05630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概论第四章世界资源状况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四章世界资源状况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四章世界资源状况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四章世界资源状况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四章世界资源状况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概论第四章世界资源状况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

《世界经济概论第四章世界资源状况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概论第四章世界资源状况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经济概论第四章世界资源状况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

世界经济概论第四章世界资源状况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四章世界资源状况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世界人口与人力资源

1.人力资源与人口

(1)人力资源与人口的关系

①人力资源与人口的联系

人口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域、一定的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质量和数量的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人力资源仅指人口中那些已经成年并且具有和保持着正常劳动能力的人。

由此可见,人力资源是人口的一部分,是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那部分人口。

②人力资源与人口的区别

人口不一定是人力资源,人口规模庞大并不等于人力资源充沛。

素质低下的人口不能成为人力资源,也不能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人力资源作为一种以人的形式存在的特殊的经济资源,具有许多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①作为人力资源实体的劳动者是具有思想性和主观能动性的人,不仅能够认识世界,而且能够改造世界;②劳动者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③人力资源具有可再生性和可塑性。

(2)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及其结构变化

①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核心、最宝贵的资源。

有了人力资源,各种自然资源才能成为经济资源,才能够进入生产过程而成为生产要素,各种经济资源才能得到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

②人力资源的结构变化

产业结构的变化引发了人力资源结构的巨大变化。

当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时,人力资源的主体是农民、渔民、牧民及手工业者;当世界各主要国家完成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出现之后,对劳动者的智能和使用劳动工具的技能要求大大提高,人力资源的主体由原来的体力型简单劳动者转变为体力加智力的复杂劳动者,转变为掌握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技术工人和管理者;战后高科技产业(包括电子计算机、航天、原子能及生物工程等)的大发展,使高技能的智力型劳动者成为人力资源中最富有创造力的核心和生力军。

2.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及其影响

(1)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纵观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可总结为:

①世界人口增长的绝对量越来越大;②增长速度经历了缓慢、加快再到逐渐放慢的过程;③世界各类国家和各个地区人口增长很不平衡。

(2)发展中国家人口剧增及其影响

①发展中国家的巨大人口压力

发展中国家承受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战后以来,发展中国家居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b.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农业国状态,生产力水平低下,客观上需要不断增加劳动力;c.发展中国家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妇女地位很低,导致生育率居高不下。

②人口过快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人口增长过快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

a.经济发展负担沉重;b.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c.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

③人口过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过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

a.地球资源的消耗加快,并造成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b.南北经济差距加大;e.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快增长不仅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及其影响

①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决定了人口老龄化的世界性趋势,而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又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比发展中国家严重得多。

②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的影响

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造成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现象非常突出,而人口老龄化给各有关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b.劳动力短缺;c.社会保障负担加重。

3.世界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1)世界人口的分布

自然、经济、历史等一系列因素影响着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人口的分布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从纬度和地势上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沿海和低地平原地区;从海陆位置上看,世界2/3的人口集中在距海岸线500公里以内的地区;从海拔高度来看,世界上80%的人口集中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地平原地区。

总之,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状况是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沿海和低地平原地区。

②从各地区来看,世界上有四大人口稠密区,即南亚次大陆、亚洲东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此外,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非洲的尼罗河中下游地带等人口密度尽管不低于四大人口稠密区,但范围比较狭小;世界陆地面积的60%基本无人或很少有人居住。

③从各洲来看,无论是从人口总数,还是从人口密度来看,世界人口分布不均。

其中,亚洲人口总数最多,人口密度也最大。

(2)国际人口的迁移

世界人口的规模、空间分布及其增长趋势,不仅取决于出生率,也与国际人口迁移活动直接相关。

在15世纪以前,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分布在亚欧大陆南半部和非洲;15~16世纪,欧洲殖民者登上新大陆以后,美洲、大洋洲人口迅速增长,而非洲人口急速下降;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快,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国际人口迁移浪潮,其最明显的特征是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3)发达国家推行相对宽松移民政策的原因

发达国家推行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有其经济原因,主要体现为:

①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和老龄化,需要靠外国劳动力补充其劳动力不足;②发达国家很多重体力劳动的就业岗位,特别是那些脏、累、险的工作,没有人愿意干,需要靠移民来承担。

4.世界人口的素质

战后,提高人口素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

人口素质主要体现在人口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

(1)世界人口身体素质状况

目前,世界各国公认的衡量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标志是婴儿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

从这两个指标来看,现在世界人口的身体素质与过去相比有了显著提高。

但是,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由于社会经济状况及医疗卫生事业水平的不同而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别。

(2)世界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状况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最主要标志是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衡量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指标很多,如成年文盲率、人口的中小学教育程度和高等教育程度、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占各国总人口的比例等,其中成年文盲率是基础指标。

战后以来,世界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但不同类型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

如今,发达国家的成年文盲率已经基本上为零,而发展中国家的成年文盲率仍然比较高。

二、世界土地与农业资源

1.世界土地资源及其总体结构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从事一切社会实践的基地和进行物质生产过程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是人类生态系统物质的供应者和能量的调节者。

(1)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其利用方式

①土地资源的分布。

全球五大洲中,亚洲土地面积最大,其次是非洲、欧洲、北美和中美洲以及南美洲,大洋洲面积最小。

②土地的利用方式。

土地的利用方式大致可以分为耕地、牧场、森林及其他用地等。

其中,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是前三类。

由于各洲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差异以及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的不同,各洲土地利用的方式有很大差异。

(2)世界耕地的分布情况

世界耕地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均衡,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从耕地面积在各洲及各种类型国家的分布情况来看,亚洲耕地面积最大,其次是欧洲、北美和中美洲、非洲,大洋洲耕地面积最小;发展中国家拥有耕地略多于发达国家。

②从各地区、各种类型国家的耕地面积占该地区(国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来看,欧洲最高,其次是亚洲、北美和中美洲;发达国家耕地占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略高于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比例较高,说明该地区农业较为发达,国土面积中可开发为耕地的部分较多,该地区较适宜进行农业生产。

(3)世界耕地面积的增长情况

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组织提供的数据进行估算,在1966~1995年间,世界耕地面积扩大了,但耕地面积的增减情况在时间和地区上是不均衡的。

随着时间变化,耕地面积的增长幅度在缩小:

发达国家的耕地面积在1986~1995年间呈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的耕地面积增幅在逐渐减缓。

从各洲的增长情况来看,非洲和南美洲的增幅在减少,亚洲的增幅在加大,特别是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其耕地面积增长幅度较大,欧洲在1986~1995年间耕地面积增长较快,而北美和中美洲出现负增长。

2.世界粮食生产与分布

(1)世界粮食产量的变动情况

从整个世界来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科技革命成果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机械化、良种化、化学化和工厂化的推进,世界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都有很大增长;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全球主要粮食产区大面积的自然灾害等影响下,世界粮食生产一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由此可见,世界粮食产量并未随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而同步增长。

(2)世界粮食生产分布状况

粮食作物是世界农作物中种植最普遍的作物。

从各大洲看,世界粮食生产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从世界各国来看,一般来说,凡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粮食产量都较高,如中国、美国和印度都是粮食生产大国。

谷物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一般来说,通常用谷物产量和贸易量代替世界粮食产量和贸易量。

世界谷物以小麦、水稻和玉米为主。

它们是粮食作物中的大宗产品,是人类日常消费最多的农产品,在世界农业生产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3.世界林、牧、副、渔业生产与分布

(1)世界森林资源的生产与分布

世界森林分布极不均匀,绝大部分集中在北半球,主要是人烟稀少的高纬度寒温带地区和热带地区;南半球森林较少。

世界上森林主要分布在以下四个地区:

①亚马逊河流域热带原始森林区,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的热带林区;②刚果河流域热带原始林区;③亚欧大陆北部寒温带针叶林区,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寒温带针叶林区;④北美洲北部寒温带针叶林区。

(2)世界畜牧业生产分布与贸易

①世界畜牧业的生产分布

从世界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来看,除少数几个土地面积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阿根廷)以外,畜牧业产品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东欧等地区。

畜牧业产品产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食物消费水平,进而决定了该国家或地区居民的营养水平。

②世界畜牧业的贸易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畜牧业产品产量的增加,其贸易量也不断增长。

发达国家为净出口国,发展中国家为净进口国。

畜产品的出口国主要有荷兰、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和法国;畜产品的进口国主要有日本、意大利,其中肉类产品主要进口国有德国、俄罗斯。

(3)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分布和贸易

①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分布

经济作物是指除粮食以外的重要农作物,其种类繁多,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分布概括如下:

a.棉花。

棉花是亚热带作物,其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北美洲南部地区,非洲东北部地区以及拉丁美洲地区以上四个地区;b.大豆。

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种植大豆,但播种面积广、产量大的只有美国、巴西、阿根廷以及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大豆产量不断增长;e.茶叶。

茶是亚热带常绿植物,分布比较广泛,有40多个国家种植,主要产茶国有印度、中国、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土耳其等。

②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的贸易

经济作物在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粮食作物。

除棉花、甜菜、大豆以外,世界经济作物的生产与输出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主要经济作物的贸易如下所述:

a.棉花。

棉花的主要出口国有美国、埃及、印度、巴基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

棉花的主要进口国有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b.大豆。

大豆的主要出口国有巴西、美国、中国、阿根廷等。

进口国主要有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e.茶叶。

茶叶的主要出口国有印度、中国、斯里兰卡以及肯尼亚。

茶叶的主要进口国有英国、俄罗斯和美国。

(4)世界渔业的发展与分布

①世界渔业的发展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面积日趋减少,发展渔业对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食物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战后,随着海上捕捞与水产品加工技术的进步,世界水产品的产量不断上升。

②世界渔业的分布

世界水产品贸易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增长。

从水产品出口国家来看,目前,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厄瓜多尔等国控制了全球虾类出口;泰国、科特迪瓦、菲律宾等国控制了金枪鱼的出口;摩洛哥、泰国、毛里塔尼亚、越南等国控制了海洋软体动物的出口;秘鲁、智利等国的鱼粉出口居世界垄断地位。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挪威、丹麦、加拿大等是水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从水产品进口国家来看,水产品进口国主要有日本、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国家。

三、世界能源资源

1.能源工业生产布局和消费结构

(1)能源工业的生产布局

能源工业自产业革命以来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能源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生产布局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①能源生产总量不断提高;②能源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煤炭工业增长速度远不及石油和天然气快,水电、核电得到较大发展,在能源生产中的地位日益上升;③世界能源生产分布很不平衡,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印度、加拿大、英国、伊朗、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挪威和澳大利亚等国;④各国能源资源差异导致各国能源生产结构差别很大。

(2)能源的消费结构

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能源的消费量增长迅速,世界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变化较大。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世界一次能源的消费中,石油、天然气的消费增长最快,同期煤炭消费比重下降;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致使石油价格飙升,为此,各国尽量节约使用石油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石油消费比重略有下降。

但从总体上看,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至今仍以石油为主。

2.主要能源工业部门的生产布局与贸易

(1)煤炭工业

①煤炭资源的分布

煤炭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矿物能源,几乎各国都有煤炭矿藏。

但是,煤炭资源分布极不平衡,煤炭品位和开发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

从各地区来看,在世界煤炭总储量中,北半球占绝对优势;从各国来看,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煤炭储量相对丰富,此外,德国、南非、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的煤炭资源也比较丰富;从煤炭质量来看,南非、印度、中国、澳大利亚的优质煤比重比较高,而美国、欧洲产煤国的优质煤所占比重并不高。

②煤炭的消费与贸易

在煤炭的消费结构中,工业用煤为主,特别集中在发电和炼焦方面。

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是中国和美国。

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的国家有南非、中国、波兰、印度和澳大利亚等。

煤炭大多就近生产就近消费,世界上煤炭产区多与消费区吻合,因而煤炭的世界贸易量仅占其产量的很小一部分。

尽管如此,煤炭仍是国际市场上的大宗散货商品,而且贸易量的增长快于产量的增长。

煤炭出口国主要有澳大利亚、美国、南非、印度尼西亚、加拿大、中国、哥伦比亚、波兰和俄罗斯等;煤炭进口国家和地区主要有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德国、荷兰、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法国等。

(2)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①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

石油资源的分布,从各地区来看,中东地区和墨西哥—加勒比海地区是两个突出的油气区;从各国来看,世界石油探明储量靠前的国家有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委内瑞拉等国。

世界天然气探明储量靠前的国家有俄罗斯、伊朗、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美国、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等国。

②石油、天然气工业布局

石油的工业布局,从各地区来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东地区采油业崛起,并迅速在世界采油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各国家来看,重要的产油地区有俄罗斯和加勒比海国家。

天然气生产国主要有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英国、阿尔及利亚、伊朗、挪威、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和荷兰等。

③石油贸易

世界石油流通量巨大,是世界最大宗的贸易商品。

20世纪20-40年代,东半球国家的石油供应国主要有美国、墨西哥和委内瑞拉;战后,世界石油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中东地区一跃成为西欧和日本主要的石油供应国,而美国则沦为石油净进口国,由委内瑞拉和墨西哥向其大量供应原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贸易的重心转向中东;20世纪70年代以后,非洲成为世界第二原油出口区,此后,东南亚、英国、挪威都相继出口原油,由此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的世界多极化石油出口格局。

从出口贸易来看,中东仍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其次是独联体地区;从国别来看,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主要是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联酋等国,其中沙特阿拉伯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俄罗斯位居第二。

从进口贸易来看,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其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拉美和西非地区,加拿大、墨西哥是其最大的石油供应国;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其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地区;欧洲的石油进口主要来源于俄罗斯和中东地区。

(3)电力工业

电力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二次能源。

自19世纪电力作为能源开始应用以来,电力工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19世纪末,电力只能用于照明,发电所用原料是煤炭;进入20世纪之后,许多国家水力发电超过燃煤火电;战后,石油、天然气发电比重上升;20世纪70年代中期,火电的比重又大大超过水电,并一直保持至今。

火力发电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发电方式,但其生产分布极不平衡,发电能源分布状况与电力生产分布状况极不相称。

值得注意的是,核电工业是新兴的电力工业部门。

世界核电的发展,节省了大量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性能源。

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全球面临的资源问题

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的资源问题主要包括自然资源退化、粮食危机加深和生态环境恶化三个方面。

①世界自然资源退化

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已经导致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a.土地资源的过度或不当利用已造成土地的严重退化;b.淡水的不足以及淡水分布与人口分布的不一致,导致人均淡水资源严重失衡,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c.生物资源中部分物种的消失,正威胁着整个生态系统。

②世界粮食危机加深

世界各国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的严重不平衡,致使一些国家粮食生产过剩,而另一些国家粮食生产不足。

许多粮食短缺的国家,因贫困没有资金进口粮食,从而形成了牵动世界的“粮食危机”。

粮食危机对人的基本生存权构成直接威胁,引发社会混乱和政治动荡,影响其经济发展,这些又反过来加剧粮食危机,结果致使这些国家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③世界生态环境恶化

世界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酸雨、地球变暖和垃圾国际化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其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及其他工业化国家,在发展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经济中,推行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模式。

2.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的增长。

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或国民收入年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通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年增长率作为衡量尺度。

经济发展是指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甚至政治结构的优化。

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量的概念,而且是一个质的概念。

其含义既包括增加生产又包括改善分配,即既要注重增长的数量,又要注重增长的质量,两者缺一不可。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的联系表现在,经济增长会促进经济发展。

两者的区别表现在,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的含义更为宽泛。

经济发展不仅是指产出的增加和增长率的提高,还意味着普遍地存在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失业和收入分配不均状况有所改善。

(2)可持续发展

根据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达成的全球性共识,可持续的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要使世界各国的当代人和后代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②要使世界各国所有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同等机会;③要使人类和自然万物都享有同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做到人类生存发展权利与自然万物生存发展权利的统一。

3.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1)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和每个国家内部各地区及各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共同繁荣,人类社会财富的共同享受和共同富裕。

(2)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①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②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③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④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⑤依靠科技进步突破发展瓶颈;⑥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上述六个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其中,第一和第二方面条件的实现,可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第三和第六方面条件的实现,可以达到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第四和第五方面条件的实现,可以既满足物质资源的储备,又满足知识资源的储备,更好地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迫使人类必须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以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德国、日本等国在打造循环经济的道路上走在世界的前列,值得借鉴。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发达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达国家制定其可持续发展战略时的思路大体是,在维持其以往的高消费生活方式的前提下,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为此,发达国家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①通过技术和经济援助,转移污染工业,把危险性大和对环境具有潜在威胁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②在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控下,增加环保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实行清洁化生产;③通过发展高科技和技术创新,提高增长的质量,减少单位产值中资源的消耗及污染的排放量。

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实施的维持型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的基础之上,不足以成为世界环境保护的榜样。

另外,发达国家实施的维持型可持续发展战略仍坚持其原有以消耗自然资源为基础的高消费生活方式。

(2)发展中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难题:

①缺乏满足基本需求的经济基础和生产能力;②技术含量很低的粗放型高能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经济发展,危害很大;③为了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其结果是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两极分化现象日益加剧。

在追赶西方工业化的道路上,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其选择的追赶型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模式仍以经济增长为重点而只是兼顾环境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