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对汽车行业竞争的竞争情报的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0444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对汽车行业竞争的竞争情报的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整理对汽车行业竞争的竞争情报的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整理对汽车行业竞争的竞争情报的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整理对汽车行业竞争的竞争情报的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整理对汽车行业竞争的竞争情报的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对汽车行业竞争的竞争情报的分析.docx

《整理对汽车行业竞争的竞争情报的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对汽车行业竞争的竞争情报的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对汽车行业竞争的竞争情报的分析.docx

整理对汽车行业竞争的竞争情报的分析

对于不同的评价单元,可根据评价的需要和单元特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的现状。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

(1)非煤矿矿山的建设项目(注:

对煤矿建设项目有单独特别规定);

(1)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管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导则的应用

表二:

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和平面布置示意图;

1.环境总经济价值的构成

规划编制单位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

(4)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汽车行业竞争的竞争情报分析

摘要

本文叙述了汽车销售竞争情报的收集与分析。

其中对近期的汽车行业事件给出了介绍并作出了一定的分析;同时对现今中国的竞争环境又又详细的剖析,尤其对中国的市场政策分类以及区域等环境作出了细致的解析;在了解自己的同时更要去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胜。

我们既要了解国内对手情报又要明确国外对手动向。

最后,我们对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些行业数据作出了分析,通过他们我们能更好的了解这几年国家的汽车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行业事件竞争环境竞争对手行业数据

 

Abstract

Thispaperdescribesthecarsalesofcompetitiveintelligencecollectionandanalysis.Oneoftherecenteventsgivetheautomotiveindustryintroducedandmadesomeanalysis;thesametime,thecurrentcompetitiveenvironmentforChina'sfurtherdetailedanalysis,especiallyfortheChinesemarketpoliciesandregionalandotherclassificationmadeadetailedenvironmentalanalysis;inunderstandingownthesametimegoingabouttheircompetitors,sotoknowourselvesandbattle-victorious.Weneedtounderstandthedomesticopponentsofintelligencebutalsoacleartrendofforeignrivals.Finally,ournationalBureauofStatisticsofsomeindustriesondataanalysis,bywayofthemweunderstandbetterthelastfewyearsofcardevelopmentandfuturetrendmaybethedeveloping.

Keywords:

IndustryEventsCompetitiveenvironmentCompetitorsIndustrydata

 

摘要I

AbstractII

1行业事件分析1

1.1签署收购协议对于吉利来说只是个开始1

2竞争环境3

2.1市场环境3

2.1.1欧系车加入使得SUV市场格局或将生变3

2.1.2对二三线市场的把握或是自主品牌市场地位上升的原因3

2.1.3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分析4

2.1.4部分80后购车消费习惯分析5

2.2政策环境5

2.2.1家层面落实鼓励民间投资具体措施即将出台6

2.2.2线路不明使得新能源汽车补贴或将延期6

2.3分类环境7

2.3.1铁矿石价格机制若变将给汽车企业带来成本压力7

2.4区域环境8

2.4.1东要求两年后各地政府电动汽车采购比例达到10%8

2.4.2北京二手车市场成交情况开始好转8

2.4.3俄罗斯或将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水平9

3竞争对手9

3.1国内对手情报10

3.1.1上海大众或实现朗逸对桑塔纳的顺利交接10

3.1.2江淮奇瑞均表示重组整合无望10

3.1.3一汽或提交接管菲亚特西西里工厂申请11

3.1.4比亚迪收购日本模具工厂11

3.1.5奇瑞和电池供应商联手开发电动汽车12

3.2国外对手动向12

3.2.1丰田未来新车型将分别集中在各个工厂生产12

3.2.2通用或将效法宝马的车型更新战略13

3.2.3戴姆勒或将和雷诺相互少量参股合作13

4行业数据14

4.1统计数据14

4.1.1今年前两月我国汽车出口现状14

4.2非统计数据15

4.2.12010-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15

致谢17

参考文献18

 

1行业事件分析

1.1签署收购协议对于吉利来说只是个开始

北京时间2010年3月28日晚21点,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瑞典哥德堡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

交易完成后,沃尔沃轿车的总部仍然设在瑞典哥德堡,并且吉利和福特双方将在2010年第三季度完成收购交割。

此次吉利将以18亿美元的总价,其中包括16亿美元的现金收购沃尔沃,剩下2亿美元将以支票支付,其他将以现金支付。

交易价格的现金支付比例可能会调整,因为交易价格通常会根据养老金赤字、负债、现金与流动资本有所调整,其最终的影响可能会使支付给福特的现金大幅减少。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收购价格之外,吉利还需要承担沃尔沃的运营成本。

2009年,沃尔沃公司亏损15亿美元,考虑到全球34万辆的销量,几乎每卖出1辆沃尔沃就亏损4400美元,这个巨大的窟窿是吉利未来要面对的首要难题,而未来吉利为了维持沃尔沃的运营所要支付的费用还是未知之数。

除了股权收购,该协议还涉及了沃尔沃轿车、吉利集团和福特汽车三方之间在知识产权、零部件供应和研发方面达成的重要条款。

这些协议将使沃尔沃汽车与福特汽车双方都能推行各自的商业计划,并能合理地避免误用。

这些协议也将允许沃尔沃汽车能把沃尔沃汽车使用的一部分福特汽车知识产权转让给第三方,包括吉利。

此前还有消息称,福特曾表示在沃尔沃被福特收购之前的知识产权是归属于沃尔沃的,而在1996年之后的知识产权是归属于福特的。

目前还没有关于吉利和福特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具体协议,不过从上述消息的表述来看,吉利使用沃尔沃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在自己的品牌上或许有一定难度。

吉利集团将保留沃尔沃轿车在瑞典和比利时现有的工厂,为了平稳过渡,福特也表示将在交易结束之后,将继续与沃尔沃汽车在多个领域内进行合作,但不会在沃尔沃汽车业务上持有任何所有权,并且还将在不同的阶段继续为沃尔沃汽车提供传动系统、冲压部件及其他汽车零部件。

不过吉利同时也将适时在中国建设新的工厂,使得生产更贴近中国市场。

目前有消息称北京、天津和成都三市都对沃尔沃项目落地提供了优厚的条件。

根据之前的报道,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清单主要包括:

9个系列产品,3个最新平台,2000多个全球网络。

具体而言,9个系列产品包括S40、S60、S80、C70、C30、XC90、XC60、V50、V70,这几乎是目前沃尔沃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所有车型。

3个平台指的是为沃尔沃的P1、P2、P24平台。

其中,P1平台专门生产紧凑型轿车,包括上述的S40、V50、C70、C30等系列车型,是福特汽车收购沃尔沃后,进行整合而构成的一个新平台,曾生产福特福克斯和水星品牌产品。

P2平台是生产大中型轿车的平台,包括上述的S60、XC90系列车型,是原来生产S80车型平台的升级版,亦曾生产福特的SUV系列车型。

P24平台生产包括XC60、V70、S80等大型轿车系列车型。

2000多个全球网络:

除了产品系列,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还包括完备的经销商团队和供应商体系。

经过多年的积累,沃尔沃拥有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的2500家经销商,其中60%和30%的经销商都分布在欧洲和北美市场。

如果上述消息准确,那么吉利获得了沃尔沃的大部分车型和平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从沃尔沃这些年的业绩来看,其被福特收购了之后大部分时间处于亏损状态,其最近一次季度盈利是在2007年第一季度。

但是总的来说,在金融危机之前,沃尔沃的亏损还不是很严重。

其亏损程度主要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第三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加重,利润最低时达到-22.72%,严重拖累了福特汽车公司。

从2009年沃尔沃各车型全年销量来看,除了2008年推出的XC60在2009年增长了786.8%之外,其他的车型销量均处在下滑的阶段。

也就是说,新车型是沃尔沃目前销量的主力,而未来吉利管理下的沃尔沃能否及时有效地推出新车型成为改善其不振现状的关键所在。

这起收购案的背景是:

中国汽车市场地位在金融危机之后迅速提升,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汽车工业分布日趋倾向于中国等新兴市场。

而吉利收购沃尔沃所谓的穷小子娶到了大明星,不仅提高了吉利的国际影响力和品牌形象,也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信心。

不过完成收购对于吉利来说仅仅是个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2竞争环境

2.1市场环境

——市场起伏变化与汽车行业兴衰息息相关

2.1.1欧系车加入使得SUV市场格局或将生变

2010年,SUV正在成为汽车市场最大的热点。

此前一汽奥迪正式发布了国产Q5,价格由37.98万覆盖至53.98万,近期,上海大众途观也将上市,在此之前,进口Tiguan已于2009年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售价为34万-38.5万,搭载大众2.0TSI发动机,配备大众4Motion四驱系统,配备了自动泊车辅助等高端配置。

而在4月初,北京现代也将推出战略车型ix35。

综观目前国内中高级SUV市场,价格区间仍然集中在15万-25万之间。

15万-18万的价格区间内,以狮跑、途胜和日产逍客为主。

而在18万-26万的价格区间内,则有CR-V、RAV4、奇骏以及汉兰达等车型。

东风本田CR-V在3月初推出了改款新车,在价格上虽然依旧没有让步,但车源供应已是大大好于以往;而在2009年还要加价提车的RAV4,现在不但现车充足,经销商还给出了一定程度的现金优惠;像起亚狮跑、途胜这两款中低价位的车型,经销商给出的让利幅度则更大,途胜包括精品在内,部分经销商有超过2万元的优惠,狮跑的优惠幅度也在万元以上。

只有汉兰达,提车等待时间仍然还要3个月。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国产Q5、途观以及ix35这些新上市的车型在未来几个月时间理顺供需平衡后,SUV的市场格局或会因此发生变化。

此前国内的SUV市场格局是日韩品牌唱主角,自主品牌则占领了低端市场,如今欧系品牌也开始强力介入市场重组的变革之中。

不仅如此,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车上市,预计国内的SUV市场份额也将随之扩大,价格区间也有望进一步扩大。

2.1.2对二三线市场的把握或是自主品牌市场地位上升的原因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陆续发布2010年1-2月国内汽车销售排行。

其中比亚迪F3以5.69万辆摘得单品牌销售桂冠,远超2009年同期上海通用凯越所创下的2.94万辆销售业绩。

不仅如此,在2010年前两个月销售排名前十位的轿车品牌依次为:

F3、捷达、朗逸、夏利、凯越、悦动、雅阁、桑塔纳、QQ和科鲁兹。

而在2009年同期,排名前十位的轿车品牌依次是凯越、悦动、QQ、卡罗拉、F3、捷达、伊兰特、桑塔纳、夏利和雅阁。

除去捷达、桑塔纳迎合公务车市场需求的特殊性,对照销售排名可以看出,家轿方面传统热销车型变化虽不大,但以F3、夏利、QQ为代表的自主品牌销售稳定且增长迅速,一汽丰田卡罗拉则滑到十名开外。

随着自主品牌车企近年来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完善产品体系,这使得自主品牌旗下的车型日渐丰富,吉利帝豪企划科相关人士就表示,吉利帝豪已经计划的产品体系就有SUV、MPV、皮卡等10多款。

而从近年来的趋势可以看到,二三线市场的地位逐渐加重,而自主品牌在二三线市场耕耘多年,具备一定的网络优势和价位优势,更熟知二三线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以上这些优势使得自主品牌的市场地位出现提升的状态。

2.1.3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分析

在能源危机和气候变暖的双重挑战下,电动汽车日益成为全球瞩目的新兴产业。

但是,“听上去很美”的电动汽车,尽管已被炒作多年,却迟迟未能大规模进入市场尤其是轿车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透露,我国已基本掌握了纯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系统的匹配与集成设计、整车控制技术,样车的动力性和能耗水平与国外相当。

但是,我国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整车产品在续驶里程、可靠性和工程化上仍落后于国外先进产品;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使用寿命等还不能满足整车要求;电机、电池所需部分部件、材料需进口,同时控制器基础硬件、芯片、高速CAN网关和信号处理放大部件等也依赖进口;电动附件还没有成熟的产品可用,成本高并依赖进口。

董扬认为,总体来说,我国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

不过,即便在国外,受电池技术发展所限,纯电动汽车大规模进入市场也为时尚早。

国外近期攻关重点仍集中在提高电池性能、降低成本方面。

但是,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尚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多数产品尚处于样车阶段,未经过多轮验证研究,未达到系统优化和批量生产要求;二是产业链尚不完整,关键原材料和电力电子元器件依赖进口;三是整车和零部件工程化不足,产品处于产业化初期,成本较高。

虽然我国混合动力汽车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与纯电动汽车相比,混合动力汽车更具有产业化推广的基础和相对优势。

2.1.4部分80后购车消费习惯分析

目前,1980年代出生的人都已步入而立之年,随着更多80后走向工作岗位,汽车走入他们的生活已是必然。

现在80后购车的比例已经超过3成,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曾预测,未来10年,这一比例将高达7成。

可以预见,由80后启动并引领的个性化消费将改变中国汽车消费形态。

广汽本田中汇通合店总经理陆靖表示,2009年销售2112辆车,其中80后购车606辆,比例达到28.69%。

其中80后购买飞度的比例接近5成,80后女士比例购车达到56%。

东风日产三合店销售经理杨欣辉表示,骐达、骊威这样的车型购车人群80后是绝对主力。

从现在80后的购买比例以及未来80后的消费潜力来看,80后的很多购买习惯左右着未来中国的汽车消费,也左右着厂家的产品设计研发和服务。

据了解,80后最注重动力操控,这为运动型车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80后喜欢绚丽车身、个性内饰,这也为厂家的色彩营销奠定了基础;80后喜欢SUV、MPV等个性车型,这也为汽车市场车型的多样化提供了土壤,双门、轿跑等个性车型也会有更多市场;80后喜欢贷款买车,这为银行、汽车金融公司等提供了更多客户;80后喜欢精品装饰,这为厂家的水平事业和经销商的精品销售提供了商机;80后喜欢更快地换车,这对厂家的二手车业务提出了加快发展的要求。

换句话说,80后的消费习惯蕴藏着巨大商机,谁能够紧盯80后的消费习惯走势,谁就能更好地赢得市场。

2.2政策环境

——把握国家、地方政策形势变化

2.2.1家层面落实鼓励民间投资具体措施即将出台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解决民间投资准入难的问题,深化传统垄断行业和领域改革开放,规范投资准入门槛设置,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将民办社会事业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重要补充,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为民间资本营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央行和银监会将制定相关金融政策;财政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工信部将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有关部委将合力扫清拓宽民间投资道路上的障碍。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也指出,要尽快消除一切限制民间投资进入的不合理障碍。

加大对小企业和个体创业者的信贷支持力度,落实小企业信贷的财税优惠政策。

此前其实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但是由于相关措施不够细化且操作性不强,因此未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年内有望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

此外,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司长王黎明此前也曾表示,支持民间投资的相关配套细则将在年内推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中小企业、民间投资、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新能源等都有可能成为2010年贷款支持的重点。

2.2.2线路不明使得新能源汽车补贴或将延期

3月20日财政部经建司、发改委环资司、科技部高新司、工信部装备司在天津召开扩大节能和新能源推广工作座谈会,从此次会议上传出的消息,私人购新能源车补贴方案细则近期内出台无望,将延迟至2010年7月1日公布。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可能是由于此前补贴范围、标准难以界定,而业内对于优先发展何种新能源汽车的争议不减,早在“十五”期间,混合动力、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都作为研发方向,而“十一五”期间,又决定加大对传统能源汽车的技术升级,此后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又将混合动力汽车置于首位。

此外,“到底是按油耗标准,还是按排放标准来定补贴?

”一直没有定论,尽管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数次召开会议讨论,甚至在春节前组织了一个新能源汽车研讨班,但补贴范围、标准等依旧未能“盖棺定论”。

据消息称,在此次会议上,一汽、东风汽车、上汽、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江淮汽车等十余家车企方才达成一致:

关注从新能源汽车燃料研发、使用过程到报废中是否节能环保,而非仅以是否能降低油耗,来界定补贴范围、标准。

一位与会的车企人士透露,补贴范围分为节能车和新能源车,将纯电动车归于新能源车,而混合动力车则被列为节能车,补贴范围对于列入“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品公告”的42家企业的混合动力车型,加上100余款1.6L以下,满足油耗第三阶段排放标准的车型,一律按节能车补贴3000元;此外,列入产品公告内的新能源车补贴额度为3000-60000元。

2.3分类环境

——商用车、乘用车、零部件及相关产业环境

2.3.1铁矿石价格机制若变将给汽车企业带来成本压力

近日,关于铁矿石谈判的不佳消息不时传出。

巴西矿业巨擘淡水河谷表示,制定更灵活的铁矿石定价机制,将一改数十年的长期供应协议价格机制。

说白了,就是改长期协议价为现货价。

如果这一切属实,中国等无铁矿石控制权或者或参股跨国铁矿石巨头的国家,将步入铁矿带来的危机。

危机来自两方面:

一是考验车企定价机制(引发现在价格链的崩溃或潜在危机),二是由此引发的成本急剧上升。

据不完全统计,铁矿石成本占整体制钢成本的40%,即铁矿石价格如上涨一倍,制钢成本可能上涨40%。

对于汽车各细分市场来说,钢铁涨价的影响不同。

大体而言,轿车受影响最小(尤其是豪华轿车),重卡等商用车受影响最大,依据是钢铁占生产成本的比例、企业有无定价权等。

随着铁矿石价格近一步攀升,中国汽车的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上升。

但普通经济型轿车很难通过涨价来消化成本压力,至多只能通过部分涨价、部分自行消化的方式解决。

如此一来,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将会受到影响。

至于商用车(尤其是重卡),如果市场环境较佳,通常可能通过涨价方式消化压力。

2.4区域环境

——关注各地车市动态、区域性政策及重大事件

2.4.1东要求两年后各地政府电动汽车采购比例达到10%

《广东省电动汽车发展行动计划》日前颁布实施,提出在将电动汽车产业打造成为新兴战略产业的同时,将以鼓励机关事业单位购买、公共交通推广等手段,加快电动汽车在全省市场普及。

按照计划,广东将发挥政府采购在发展电动汽车中的导向作用。

自2010年起,将列入国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电动汽车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鼓励机关事业单位购买电动汽车,并在车辆定编和资金方面优先安排。

各地政府要逐年加大购车中电动汽车所占比例,力争到2012年达10%左右。

同时,广东还将选取若干试点城市开展电动公交车和电动出租车的示范运营,争取3-5年内电动汽车示范运营规模达3万辆。

以第16届亚运会等为契机,推动电动汽车在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的规模应用。

根据广东省的规划,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将广东建成为产业规模、品牌影响和技术水平均达到国际前列的世界电动汽车产业基地。

2.4.2北京二手车市场成交情况开始好转

 进入3月中旬,北京地区整体二手车交易量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北京本地购买量和外省市来京购买量同比上月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伴随着新车供货好转,大批二手车开始涌入市场。

以二手车拍卖为例,花乡二手车市场的即时拍卖业务非常红火,3月份以来即时拍卖每天接待客户超过100人,每天拍卖车辆平均超过50台,尤其是周末参加拍卖出售车辆的更多,最多一天达到将近100台。

目前进入二手车市场的车型,普遍年龄比较短,2005年之后的车型比例很高,比如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北京现代、广州本田、奇瑞、东风日产等,凯越、伊兰特、宝来、雅阁、东方之子、天籁、帕萨特等车型成交比例较高。

与以往相比,2000年之前的老旧车型数量明显减少,而2008年后的车型普遍增加,比如宝马X6、奔驰ML、奔驰C、奥迪A6L、丰田锐志、上海通用新君威等等,2年内2万公里内的准新车开始不断出现,有些甚至是2009年刚推出的车型就已经在参加拍卖。

近期,准新二手车成交情况开始好转,大部分的二手车经纪人表示这些车辆的销售速度比较快,即使高端车也不为卖车发愁。

分析认为,此类车辆的用户出让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更换新款车型,很多2010款车型在2009年推出的时候由于供应量不足,因此销售数量不多,年初供应缓和,不少高收入阶层两年换款的时机成熟,因此市场出现了不少2008-2009年的车型。

二是资金周转问题,虽然2009年的国内经济发展形势不错,但是仍有一些投资方存在短期资金压力问题,因此不少典当行、担保机构的车辆进入到二手车市场,往往这些车辆使用时间短,行驶里程不多。

三是汽车厂家大力开展品牌二手车,因此厂家的大部分试乘试驾车辆、展车、运输小事故车辆等开始进入到品牌二手车销售环节,往往这类车都在准新车范围,享受一定的质量保障和售后服务。

2.4.3俄罗斯或将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水平

据消息称,俄罗斯正在考虑降低进口外国汽车的关税至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这一提议将在联邦海关小组委员会的会议上讨论。

2009年1月12日以来,俄罗斯对外国品牌新车进口实行30%的关税,比金融危机前水平提高5%。

由于税收提高,外国新车的进口显著下降。

俄罗斯生产的汽车2009年份额从2008年的40.2%增加至51.5%。

之后,这一关税被延长至2010年7月。

此前俄罗斯提高汽车进口关税给中国汽车出口企业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如果关税有望降低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可能对中国汽车企业来讲是有利的。

3竞争对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1国内对手情报

3.1.1上海大众或实现朗逸对桑塔纳的顺利交接

2010年2月,在中汽协公布的十大畅销车排行榜上,朗逸再次超越桑塔纳,以1.63万辆夺得亚军。

与1月相比,朗逸的排名跃升了5位。

3月1日,一款全新的朗逸TSI运动版正式上市。

作为上海大众首款自主研发的量产车,朗逸的表现可圈可点。

2009年6月,上市一年的朗逸累计销量达到10万辆。

在此后的半年里,朗逸的月销量连续稳定在1.4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