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04367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客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创客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创客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创客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创客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客教育.docx

《创客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客教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客教育.docx

创客教育

“创客”式学习影响基础教育发展

2014-09-3009:

52:

52 来源:

上海教育 

摘要:

根据蓝皮书预测,在未来5年后,技术的发展会直指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从而引起“核变”。

一个已经被预见到的趋势是,今后的孩子将要进入“创客”式学习的新时代。

  未来5年后:

进入“创客”式学习新时代  近年兴起的3D打印技术,对很多老师来说还是时髦的概念,但一些中小学生已经在通过3D打印探索具体的科学问题。

  根据蓝皮书预测,在未来5年后,技术的发展会直指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从而引起“核变”。

一个已经被预见到的趋势是,今后的孩子将要进入“创客”式学习的新时代。

  所谓“创客”,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原指不以盈利为目标,努力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当计算机全面介入个人学习后,学生们将会运用教师之前都未曾接触过的新技术。

  蓝皮书认为,学生将以“创客”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跨领域的融合,并不断地在设计中创造。

在“做”中学习的过程,学生们还可以作出具体的设计,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然后得出新的结论,再应用于探索创造中。

“创客”会极大地改变孩子的学习方式甚至是圈子。

  目前教育界对于“创客”式学习的预测是:

它以学生的兴趣为起始点。

假设一个孩子主动对一个内容感兴趣,他可以在网上阅读、转发文章,继而再通过博客、论坛等,接近这个行业领域和人物。

他会像发烧友一样收集一切资源,然后进行整理、对海量信息做出预判。

而与此同时,孩子的学习伙伴也是网络上的“小圈子”,他们年龄、学历多元化,互相学习,乐于帮助别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另外,蓝皮书认为人机相互学习将在今后5年崛起。

在一些特定领域,机器的功能已强于人类。

机器不仅代替了人类处理重复的体力劳动,并逐步超越人类在不同领域的脑力劳动。

  技术+教育=8大结构性变化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教育发展和进步往往靠名垂史册的教育大家在理论层面的建树来引领趋势。

而今,“技术”自身走出了附属或辅助的角色,第一次走上教育改革的最前台,推动着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

  近日发布的蓝皮书披露,技术与教育的相互渗透,正呈现8大结构性特征——  特征一:

教材多媒化  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的表现变得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

  特征二:

资源全球化  因特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无论教育者还是学习者都可方便地享用。

  特征三:

教学个性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

  特征四:

学习自主化  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事实上,超文本、超媒体之类的电子教材等网络学习资源已经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特征五:

任务合作化  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计算机合作的网上合作学习,在计算机面前合作的小组作业和计算机扮演同伴角色等形式,信息技术在支持合作学习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特征六:

环境虚拟化  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

现在已经涌现出一系列虚拟化的教育环境,包括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虚拟学社、虚拟图书馆等,由此带来的必然是虚拟教育。

  特征七:

管理自动化  计算机管理教学包括计算机化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功能。

最近的发展趋向是在网络上建立电子学档,利用电子学档可以支持教学评价的改革,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特征八:

系统开放化  系统开放化主要体现在内容开放、结构开放和功能开放这三方面。

其中,内容开放是指能通过超链实现本地资源与远程资源无缝连接,内容空间可无限扩展扩张;结构开放是指可利用构件化技术,允许随时更新教育内容和扩充教育系统的能力;功能开放是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能够支持按需学习,适时学习与弹性学习。

如何建设适合中小学的创客空间——以温州中学为例

2014-09-2314:

55:

57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作者:

谢作如

摘要:

创客空间是一个具有加工车间、工作室功能的开放的实验室,创客们可以在创客空间里共享资源和知识,来实现他们的想法。

从2007年起,全球各地共成立了超过2000多个创客空间。

2010年10月,“新车间”在上海落户,成为国内创客的大本营。

而后,北京的“创客空间”和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随之扬名,这些都是达到几千人甚至上万的创客组织先锋。

不久,广州、杭州、南京、成都、西安等地的创客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引言

  创客空间是一个具有加工车间、工作室功能的开放的实验室,创客们可以在创客空间里共享资源和知识,来实现他们的想法。

从2007年起,全球各地共成立了超过2000多个创客空间。

2010年10月,“新车间”在上海落户,成为国内创客的大本营。

而后,北京的“创客空间”和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随之扬名,这些都是达到几千人甚至上万的创客组织先锋。

不久,广州、杭州、南京、成都、西安等地的创客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14年的地平线报告认为:

“世界各地大学校园教学实践的焦点正在发生转移,各个学科的学生正在通过制作和创造的方式进行学习,而不再是课程内容的单纯消费者……之前一直没有实验室或者实践学习环节的某些大学院系,也开始将实践学习环节集成进来,作为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经有数十所高校建立了创客空间,这些创客空间的建立,有效地满足了有创新想法并且爱好动手的学生的需求,便于引导学生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

  虽然很多大学相继建设了创客空间,但中小学里却鲜有建设创客空间的成功范例。

中小学有没有必要建创客空间?

中小学的创客空间怎么建设?

这些都很值得进一步探索。

为此,我和吴俊杰老师各自尝试在温州中学和北京景山学校,建设了一个学校创客空间。

这里,我以温州中学的DF创客空间的建设为例,介绍其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创客空间要明确建设目标

  创客空间的建设目标定位很重要。

上海新车间的定位是一个纯粹的供创客交流的场所。

而柴火创客、南京创客就不同了,他们还承担了“科技孵化器”的功能。

和这些创客空间不同的是,中小学的创客空间建设,则是为满足学生动手实践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用知识”的机会,努力将他们的奇思妙想实现出来。

从这点看,中小学的创客空间其实具有了开放实验室、社团活动室和图书馆等功能。

  为此,我确定了如下的目标:

温州中学DF创客空间面向温州中学三个校区,为爱好动手、爱好制作的学生提供一个固定的活动和交流场所。

通过各种创客分享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实践,研究跨学科的综合性项目,提升技术并交流创意,最终形成一个汇聚创意的场所,一个让想法变成现实的“梦想实验室”。

  创客空间要满足必要条件

  常常有老师向我求助,想了解建一个创客空间需要多少经费,需要采购哪些工具之类。

其实,创客空间并不神秘,也不需要很昂贵的工具和器材。

上海新车间的联合创始人李大维曾经说过,新车间开门的第一天,仅仅拥有15平方米的场地、5片Arduino控制板和几台遥控车。

但是,中小学创客空间毕竟是面向没有独立购买能力的未成年人,所以相对社会上的创客空间而言,工具和器材的准备尽量要全面一些,应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研究和实践的需求。

而且,因为使用对象是未成年人,工具和器材的选择要以安全为第一原则。

结合国内知名的创客空间的特点,我们可以归纳出中小学创客空间的一些必要条件。

  1.要有足够大的场所

  足够大并不是说越大越好,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创客空间只要拥有一个普通教室大小的房间即可,里面能容纳4~6张工作台,能容纳一些体积较大的加工工具,如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等,同时还有一定的空间来存放学生的创客作品和半成品的储物柜。

  考虑到创客空间要经常组织创客分享活动,所以选择场所时尽量要考虑其周边有没有公用的多媒体教室或机房。

而且创客演讲一般不会仅仅面向创客空间成员,而是全校学生都能参与,往往会有较多的听众。

一些规模较大的创客工作坊(WorkShop),也需要设置有能容纳更多学生的临时场地。

对中小学而言,创客空间的小会员还要学习一些基础的创客类课程,如3D设计和打印操作,S4A、Arduino和AppInventor等编程入门等,这些课程都将用到机房。

  2.提供足够全的工具

  创客空间要鼓励学生动手,使用各类金属、木制、塑料以及电子工具进行创作,将想法实现出来。

所以3D打印机和小型车床、焊台、万用表等工具应该是标配的。

如果有条件,最好购买一台小型的激光切割(雕刻)机,能切割亚克力板即可。

  智能化是创客们的研究方向,所以Arduino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器材。

建议购买10套左右的入门套件供初学者学习。

另外再购买1~2套传感器模块比较齐全的套件,供水平较高的学生研究,也可以在一些展示活动中使用。

不建议囤积很多传感器,最好是根据学生项目的需求,去购买相应模块。

如果学校已经开设了Arduino的相关课程,应该把这些教学器材也提供出来,供学生课余时间自学。

  3.实现足够长的开放时间

  理想的创客空间是做到一周7天,全天开放。

但考虑到不能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中小学的创客空间应该能确保课余时间开放,如果可行,还要做到双休日向学校周边的学生开放,如现在很多高中的学生是寄宿的,双休日能在学校创客空间和同学们一起做做项目,应该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结合上述的三点必要条件,我开始在学校寻求合适的地址,并编写了建设方案。

因为今年有其他学校临时借用教室,致使学校的教室比较紧张。

我校的创客空间只好暂时选择了一个稍小一点的房间。

但是这个房间的位置非常适合,旁边有一个大多媒体教室,楼下则是机房。

我结合学校现有的工具和器材,新采购了一批器材。

目前创客空间的工具和器材清单如下表:

项目

名称

数量

电子

Ardunio学习套件

10

互动媒体技术学习套件

16

创意机器人学习套件

16

电子高手进阶教程(1~5)

5

Scratch测控板、酷乐宅、Kinect、Makeblock、yeelight套件、树莓派套件、pcDuino套件等

若干

加工

3D打印机(桌面型)

1

小型焊台

1

手持多功能电钻

1

多用锯套装

1

检测维修

数字示波器

1

实验室工具套装

3

防静电工作台,大小为(180×80×75)

4

便携式凳子

20

展示收纳

激光打印机

1

公用电脑

2

大屏幕电视机

1

不同规格的透明储物盒

30

学习

各种创客视频

若干

各种创客类书籍(含《爱上制作》系列、清华大学科技创新丛书系列)

若干

  本创客空间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将Arduino作为创客课程的主要实施平台、配制的Arduino的数量是适合大班学习的。

此外为了拓展学生视野,还配置了一些其他硬件平台,用于小组学习或教师演示。

为了让学生从电子世界步入到物理世界,创客控件提供了木材、金属、塑料加工机械,这些机械以小型化、安全、便于操作、可替代性强、供货稳定为基本配置原则。

检测维修工具方便学生自行修理、调试一些小故障。

在展示收纳环节当中,使用pcduino代替主机和大屏幕电视机结合,可以很好地在户外环境下展示学生的作品,用于参赛或者宣传活动。

储物盒要透明,最好能够叠放,便于教师管理和收纳。

工作台有两类、一类要稳定、坚固、防火,用于焊接和放置3D打印机这类需放置震动的设备;另一类要轻便、容易移动和拆卸,便于改变创客控件的格局或者释放空间。

最后,各种创客视频、书籍提供了一个自学的环境,学校可以自行购买一些、也可以鼓励学生捐赠或者相互借阅。

 ?

创客空间要制订运营计划

  建设一个创客空间容易,而要做到持续运营却不容易。

因为创客空间中毕竟有焊台、机床之类相对比较危险的工具,必须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活动。

而且在创客空间建设的初期阶段,学生中往往没有“高手”,需要专业教师来指导,并开展多种活动来宣传创客运动。

  目前,温州中学DF创客空间有多位教师轮流值班,并安排了创客空间的骨干成员为志愿者,协助教师管理。

创客空间的成员基本上由温州中学科技制作社组成,是学校官方认可的社团组织。

科技制作社由学生自由报名,然后筛选考核形成。

成员的筛选工作同样是由学生自行组织,考核内容主要为:

是否有创新的想法;是否有动手的意愿;是否有动手的能力,等等。

  创客空间平时仅对会员和Arduino相关选修课程的学生开放,一周组织一次小规模的会员活动,一个月组织一次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活动,活动由各种讲演或WorkShop组成。

每年一度的科技节都会组织“创客进校园”活动,请社会知名创客,或者联合温州大学的创客空间进行公益演讲,也会对一些成员的成熟作品做展示。

  DF创客空间对会员不收取任何费用,指导教师会根据学生的项目,每个学期遴选一部分优秀创意项目,由学校统一购买相关器材,作为鼓励和支持。

其余项目则由学生自行购买。

一些自发的WorkShop活动需要的器材,也是由学生自行组织购买的。

当然,学校在学生社团活动方面也给与了一定的经费补助。

  通过上面的介绍,或许我们对中小学创客空间建设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其实,我们甚至可以理解为学校创客空间就是一个向学生开放的劳动技术(通用技术)实验室。

硬件配置并不是最重要的,创客空间的核心功能在于开放、共享和指导。

我们非常希望,学校的创客空间能够和图书馆一样,成为学校的标准配置。

在课余时间,学生能聚在创客空间,提出各种跨学科的奇思妙想,并努力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温州中学的创客空间很幸运地得到了国内经营开源硬件的知名创客类公司DFRobot的支持,不仅捐赠了3D打印机和一些学习套件,还承诺在一些大型活动中派遣专业创客来做演讲和WorkShop,并邀请创客空间成员参加每年一度的上海创客嘉年华展示活动而且承担费用。

因为当前创客教育还没有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能指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研究、实践的师资也严重缺乏,寻求当地创客类企业或者社会(高校)创客空间的支持,来建设适合中小学的创客空间,或许是一条非常值得尝试的途径。

创客运动——学习变革的下一个支点

2014-09-2413:

44:

14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凯恩·蒙罗伊(CaineMunro)9岁那年,在父亲开设的二手汽车零件店傍边,用收集的纸箱和其它废品绑上胶带制作了一个完整的游乐场,能玩多种常见的游乐场游戏。

有一天,短片导演穆立克(NirvanMullick)在玩过这个纸箱游乐场后,对凯恩的才能赞叹不已。

在征得凯恩父亲同意后,穆立克把凯恩的游乐场制作成视频放到了互联网上。

不久后,这段11分钟的视频在Youtube上大放异彩。

凯恩和他的游乐场鼓舞了世界各地数百万人。

他收到了来自多个国家的访问邀请,获得了大学奖学金,并创建了一个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培养创造力的孩子。

  凯恩的成功得益于DIY运动和互联网的结合。

在这个背景下,一种基于设计、分享、交流、制作、开源的文化理念指导下的创客运动风潮正在席卷全球。

它代表着技术和创新。

创客运动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免费或廉价的新技术产品,同时它也正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方式。

  创客和创客运动

  创客,在XX百科的词条是这样定义的: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不以盈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并加以分享的人。

  在商品生产不发达的时代,人们会根据生活的需求,自己设计、动手制作出物品,或者对现成的物品进行改进,以此有利于更好的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比如陶艺制作、织毛衣等。

但是在以前,个别化的创意项目很少被人知晓。

而现在,互联网让这一现状得以改善,让鼓励协作、创造和积极参与的创客运动得以发展。

  “过去一些孤立的事情,现在被广泛的分享。

”非盈利教育技术组织GenerationYES的主席,《创造即学习》作者SylviaLibowMartinez说,“再加上新技术,让让人们自己制造有实用性价值的物品成为可能。

  她在一次演讲中分享了一个全球化协作的创客运动范例。

一位意大利的父亲为失去手的儿子制造了一个义肢。

他把设计放到了互联网上,来自爱荷华州的某人对其进行了改进,而一位非洲的需求者正好要用到;然后通过3D打印机制造出了这只新手。

  2012年《连线》杂志原主编克里斯·安德森的着作《创客-新工业革命》彻底引爆了创客和创客运动。

在安德森的眼中,创客运动是数字技术和个人制造的融合,由此将会诞生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创造即学习

  2004年,加拿大教授、连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创立者乔治·西蒙斯提出了一个观点——在数字时代,人们的学习将逐渐从对知识的消费转变成对知识的分享和创造。

而在随即到来的互联网的web2.0时代,在博客、微博、图片和视频网站上,用户们创造和分享了大量的内容。

时隔十年,在新媒体联盟发布的2014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中,再次提到了“学生从作为消费者到创造者的转变”。

这次提出的背景则是逐渐兴起的创客运动。

  在地平线报告中,关于加速高等教育技术采用的关键趋势的中期趋势条目中论述到“全球各地大学校园教学实践的重心正在发生转移,各个学科的学生正在通过制作和创造的方式进行学习,而不再是课程内容的单纯消费者。

...大学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越来越多地进行内容的创造和设计。

越来越多的高效和图书馆正在创建各种环境,为学生们开辟一起学习和创造的物理空间,并整合到以内容为中心和以产品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去,从而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方便。

这个趋势会越来越强,预计在三到五年内会达到最大影响。

”[page]

  而正在编撰中的2014年基础教育版地平线报告中,“创客空间”作为促进基础教育学习变革的数字策略之一,被选进了未来五年内影响基础教育的关键技术的12项大名单中。

在2014年基础教育版地平线报告的工作wiki中,人们对创客空间是否能入选公开发布版的6项技术名单进行了激励的讨论。

最终,创客空间没能入选。

不过在入选的6大关键趋势的近期趋势中,“转向真实世界的学习”赫然在列。

专家们认为,当前的学校教育最迫切的趋势之一是回归到真实世界的学习。

而创客空间或者创客教育,是真实世界学习活动之一。

  回归真实世界的学习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奉行创造即学习的创客教育,实际上是“做中学”的升级版。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和工具的快速发展让“做中学”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主要得益于以下两个条件:

  首先是开源硬件、3D打印机以及易于学会的编程语言让学生们动手创造更加简便。

  其次是在线教育的发展,让课堂不再是教师讲授知识的场所。

幕课正在改变着教育的走向,学校正从知识传授的中心,逐渐转变成实践应用和创造为中心的场所。

创客教育正是这一趋势的探索。

而远在欧洲的英国,注重创作和实践的工作室学校也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

  创客教育

  在孩提时代,儿童们就喜欢在纸上涂鸦,用橡皮泥捏出各种形状,以及用乐高积木堆叠成房屋。

但是,一路走来,学校教育变得越来越僵化,大量的作业和考试,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

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正在丧失。

  毫无疑问,创客运动将改变我们在学校的学习。

它能减少标准化教学和测试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带来的损害,用一种新的方法鼓励创造和创新——利用新的数字技术来设计、制作、分享和跨时空的学习。

一些年轻人已经通过创客运动展露出惊人的天赋。

除了文章开头介绍的凯恩外,11岁的西尔维娅(Sylvia)拥有一个网络直播节目,叫做“西尔维娅的超级无敌创客秀”。

她在父亲的帮助下,通过唱、玩、教的方式向数百万的观众介绍电子学、开源硬件Arduino开发,以及其它有趣的项目,非常受欢迎。

14的乔伊·哈迪(JoeyHudy),一个年轻的创客和企业家。

在白宫,用他自己设计制作的棉花糖大炮让奥巴马惊叹不已。

“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创客”

2014-09-2313:

35:

56 来源:

扬子晚报 作者:

王一凡郭靖宇

摘要:

9月20日上午的常州公开课,成为一个时尚和科技融合的讲台,一个现实与未来相通的课堂。

两个小时里,1300名听众在“潮男”创客—北京创客空间联合创始人王盛林的带领下,感受创客的精神,畅游创客的世界,从理想展望现实,从现实穿越到未来,揭开创意的奥秘,激发起人们投身创新实践的无限热情。

  一副黑框眼镜,留着络腮胡子,搭配着一身休闲服饰—典型的“潮男”。

背包客、设计师、英文教师、期货交易员、创客—丰富的经历。

绘图机器人、能吃的钢琴、机器人阿凡达、多点触摸桌、脑电波控制的MP3—新奇的事物。

人人创客,创客人人—励志的话语。

  9月20日上午的常州公开课,成为一个时尚和科技融合的讲台,一个现实与未来相通的课堂。

两个小时里,1300名听众在“潮男”创客—北京创客空间联合创始人王盛林的带领下,感受创客的精神,畅游创客的世界,从理想展望现实,从现实穿越到未来,揭开创意的奥秘,激发起人们投身创新实践的无限热情。

  背景链接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不以盈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王盛林先生是国内最早的创客之一。

2011年初,他和好友合作创办了“北京创客空间”,现在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创客聚集地之一。

  不断行走,获取创意的源泉

  作为国内首个创客空间的创始人,这个1988年出生的大男孩,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生活经历。

参与举办国际性大型活动,作为交换生游学法国,在爱沙尼亚、乌克兰、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留下了足迹。

当谈到他的旅程经历时,他很享受那时的一切:

“在旅途中会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看到了不同的人,学会了与不同人的沟通,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了解了不同的观点”。

王盛林认为丰富的人生经历,是创意灵感的来源。

  在他的旅途中发生过很多事情,当事情过去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才发觉那些看起来很难的事情做起来也会一步步迎刃而解。

“也许很多人会羡慕这样的经历,其实真正当这个事情摆在你面前了,并且承接下来后才发现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大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王盛林对大学期间组织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袖论坛活动感慨颇深。

学习之余,王盛林还喜欢拍微电影,“一个单反,一幅场景,通过网络资源学习后期制作,最后软件合成就大功告成了,微电影其实也很容易!

  “我不懂编程”,“我不会设计电路”,“我没试过这个领域”……在王盛林看来,这些能力的局限对于创客来说都不是问题,只要敢于去做。

他说:

“大型活动、背包旅行、拍微电影、服装设计、画画打球、编程搭硬件,没有什么不同。

不要害怕,去学习,踏出一步,去创造,就有收获。

  从0到1,梦想其实并不遥远

  王盛林认为,其实大家不缺少创意,不缺能力,也不缺设计,而是缺动手操作的意识和坚定的信念。

他说:

“之前我们的教育方法,可能让我们教会了学生怎么从一到一百,这个过程我们的教育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了,但是如何从0变到1,如何将脑袋中的想法做出来,就是我们所缺少的,这也是创客所要传递的内容。

  大学毕业后,金融专业出身的王盛林,曾在香港做过一段时间期货交易员。

然而枯燥的生活、呆板的模式、创造精神的缺失令这位不安于现状的“冒险者”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在别人眼里看来稳定而收入不菲的工作,开始了追逐自己梦想的旅程。

  丰富的国外游学经历,给王盛林的创客生涯带来了诸多灵感。

曾经学习服装的他,设计了一款用电脑展示换装效果的装置;看到描绘触摸屏生活空间的视频,提示他建造了一个100英寸的多点触摸桌—可供多人同时使用的大型“iPad”。

“其实之前我还从事过很多职业,最后才发现还是这份工作最适合我。

”王盛林对创客这份工作的执着和对创造的热爱可见一斑。

  为了让现场观众对创客的工作有更直观的体验,王盛林在现场展示了一些国内外创客的经典作品。

地铁站台上会随风飘扬头发的广告人物、自动书写的文字、边写边擦的“小贱笔”、承担各类工作任务的机器人、家庭版“衣柜花园”、书页模样的台灯……观察生活,动手实践,一切皆有可能。

  人人创客,

  他们其实并不神秘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创客”。

在王盛林看来,有想法,去努力实现它,你就可以成为创客。

他认为创造其实很简单,“不外乎互联网+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