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会古诗 注释解释 配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01686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必会古诗 注释解释 配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生必会古诗 注释解释 配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生必会古诗 注释解释 配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生必会古诗 注释解释 配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生必会古诗 注释解释 配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必会古诗 注释解释 配画.docx

《小学生必会古诗 注释解释 配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必会古诗 注释解释 配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必会古诗 注释解释 配画.docx

小学生必会古诗注释解释配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1、杜少府:

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

2、蜀州:

一作蜀川。

3、城阙:

指京城长安。

4、三秦:

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

5、五津:

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6、比邻:

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

”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

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

【作者小传】:

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

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

译文:

雄伟的长安城有辅佐的三秦,

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

因为都是离家在外做官之人。

只要四海之内有一知己朋友,

纵使远在天涯也如就在近邻。

不要因为我们就要离别两地,

就像普通儿女一样泪湿衣襟。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①赠汪伦:

李白在泾(音经)县(今属安徽省)桃花潭游玩时,村人汪伦以美酒款待他。

李白乘船要走时,汪伦赶来送他。

这首诗是李白送给汪伦的。

②欲:

要。

③踏歌:

边唱歌边用脚踏地打拍子。

④桃花潭:

在今安徽泾县。

⑤不及:

比不上。

赏析: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告别诗。

李白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汪伦深情地唱着歌赶来送行。

诗中用“桃花潭水深千尺”夸张而形象地表达了对朋友汪伦深情厚谊的赞美和感激。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四年(755),是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到泾县,游桃花潭后和友人汪伦分别时所作。

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曾经做过县令,辞官后居泾县桃花潭,家有别墅。

他豪爽好客,同李白等诗人相友好,常有诗文来往。

李白这次来访汪伦,汪伦以美酒招待他,李白临别时写赠此诗。

这首诗以叙事开头: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写李白离开桃花潭时的情景。

此时人已登舟船就要开了,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边走边唱的走了过来。

“忽闻”,说明李白并不知道会有人来送行;“踏歌”,写出送行之人边走边唱从岸上走来的神态。

他是谁呢?

这句诗中并未直接写出,直到最后一句才点明,原来是友人汪伦。

这件事感人之处在于:

一是出乎李白的意料(“忽闻”一词可见),二是送别的方式特别,洋溢着热情。

因此李白才会抒发这样的感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四两句抒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句用的是说话的语气,礼拜说:

桃花潭的潭水纵然有千尺那么深,却总及不上汪伦送我的这翻情谊呵!

”千尺“形容极深强调潭水极深,意在表明妄伦和自己的友情更深。

这里用”深千尺“来和”送我情“相比,而且加上不及两字,显得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2]

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

【注释】:

之:

去,往.广陵:

扬州.意思是:

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1]故人:

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西辞:

辞,辞别.西辞,由西向东行.

意思:

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

[2]烟花:

指艳丽的春景.下:

顺流直下.

意思是:

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直下到扬州去.

[3]孤帆:

单独的一条船.碧空:

晴朗的天空.

尽:

没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

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

只.天际:

天边.

意思:

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

 

送别

王维唐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诗文解释】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你要到哪里去?

你说因为不甚得志,要到终南山那边隐居。

只管去吧,我不再多问,那白云没有穷尽的时候。

【诗文赏析】

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

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评析】: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

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然而细细无味,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

诗的开头两句叙事、写饮酒饯别,以问话引起下文。

三、四句是交代友人归隐原因——“不得志”。

五、六句是写对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对隐居的羡慕,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否定。

全诗写失志归隐,借以贬斥功名,抒发陶醉白云,自寻其乐之情,诗的后两句韵味骤增,诗意顿浓,羡慕有心,感慨无限。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董大:

唐玄宗时代著名的艺人董庭兰,善弹琴,被誉为"古琴王子"。

大,表示在兄弟中排行第一。

  曛:

日色昏暗。

这里是说天空阴云密布,太阳黯然无光。

  知己:

知心朋友。

  识:

赏识。

  君:

古代对人的尊称。

这里指董大。

    

  【古诗今译】  

  一望无边的昏黄阴云笼罩着昏暗的天地,连太阳也显得昏黄暗淡,失去了光芒。

只有一群群叫声凄婉的大雁,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

此去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之人谁会不赏识像你这样优秀的人呢?

  

  【赏析】  

  高适(702-765),唐代诗人。

字达夫。

为人性格落拓,不拘小节。

他半生漂泊,熟悉边疆生活,边塞诗写得慷慨苍凉,真实而有气魄。

  

  本篇是一首写朋友送别的诗作,诗人送别的对象就是诗作中的董大,当时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当时诗人和董大的境况都不佳,处于相同贫贱的境遇之中,正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作者才能写出这样的佳作。

  

诗人在诗作中起笔便采用白描的手法写眼前景物:

呼啸的北风,遮天蔽日的千里黄沙,昏黄的阴云,原本明媚耀眼的太阳此时也黯淡无光。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着,成群结队迫于北风严威而于雪中南飞的大雁,渲染了一个荒凉、凄寒而又令人仿佛没有了着落的送别背景。

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这样一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复杂的别离心绪可想而之,难免溢于字里行间。

北风呼啸,苍穹昏黄,阳光惨淡,大雪纷飞,雁叫凄凉,不禁使人产生伤感,同是才人却要遭如此漂泊沦落,教人欲哭无泪。

诗的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劝慰朋友,你此去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

于宽慰之中充满着激励,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此诗作一反唐人赠别诗的那种凄清缠绵,低徊留连,表现了送别时刻的一种超乎他人的昂扬和悲壮,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给后人以启示,“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

【白居易】年代:

【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又作"草"

1、离离:

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

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

茂盛的样子。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评析】: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

诗是应考的习作。

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

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

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

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

“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

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

“道得个语,居亦易矣。

”并广为延誉。

(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

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就结了缘。

但要写出“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尤其是要写出新意,仍是不易的。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

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啊,这话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

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

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

“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

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

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

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

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

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

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

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

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

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

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

“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

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

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

“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

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

“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

“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

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

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该是如何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

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

“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

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

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注释]

1.郭:

外城

2.为别:

分别

3.孤蓬:

又名飞蓬,枯后根易折断,常随风飞旋。

诗中借喻远行的朋友。

4.萧萧:

马的嘶叫声。

5.班马:

离群的马。

[赏析]

这是一首情意绵绵、感人肺腑的送别诗。

首联以对偶句写景,未见“送别”二字,但细细品味,那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你看,送别已至城外,主客两人却仍难舍难分。

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

山清水秀,如此美景,怎不令人流连忘返。

可是现在,两人却不得不分手了,又怎不留恋万分?

“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

颔联是诗人对友人远行的看法。

蓬草枯后根断,常随风飘飞,古人常用以比喻飘流无定的游子。

“一为别”就成“孤蓬”,实为感伤;而“孤蓬”之“征”遥遥“万里”,连明确的目的地也没有。

可见朋友此去,并不是有了什么归宿,而只是去寻找归宿。

如此别离,怎不令人心酸?

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油然而生。

“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颈联由眼前之景道心中之意。

通过“浮云”与“落日”表现“为别”时双方的心理活动。

朋友即将告别远游他方,行踪如浮云飘游一般,看到浮云就能体会到游子的心境。

而诗人看到那逐渐下落的夕阳,想到同友人的分别已是不可再拖,更是万分留恋!

“游子”之“意”及“故人”之“情”虽未明言,却可由特定景物“浮云”、“落日”引发联想,手法委实高明。

尾联写离别时的场景。

惜别已到“落日”,万般无奈,这才“挥手自兹去”。

“挥手”既指分别双方各自挥手,珍重道别,也指诗人伫立原地,深情凝望,长久挥手,以示难舍之情。

“兹”近接“落日”,指“此时”;遥承首联,指“此地”。

“萧萧班马鸣”一句,实际是借离群之马的鸣声来寄托他和友人的离情。

表面上是写马,实际上是写离情。

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佳作。

诗中出现的青山白水,使人联想到朋友间深厚而纯洁的友谊,构思极为新颖。

易水送别

作者:

【骆宾王】年代:

【唐】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释]

(1)易水:

在今河北省北部易县境内。

战国时期,侠士荆轲受燕国太子丹(即诗中的燕丹)的重托,到秦国刺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的秦始皇)。

临行时,燕丹等人在易水为其送行。

荆轲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与众人诀别。

后来刺杀秦王未遂而被杀。

(2)壮士发冲冠:

壮士,指荆轲;发冲冠,即怒发冲冠,愤怒到头发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非常愤怒。

[译文]

想当年,荆轲和燕太子丹在此诀别,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

昔时的侠士已经不在了,然而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据史载,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

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丧服)送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歌声悲壮激越,“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这首诗的第一联,“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就是写的这件事。

“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

“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

如今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

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

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今日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第二联“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这两句用对仗的句式,由前一句自然地引出后一句。

这后一句也就是全诗的中心所在。

它寓情于景,景中带比,不仅意味着荆轲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而且还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

诗中用“已”、“犹”两个虚词,既使句子变得自然流利,也使音节变得纡徐舒缓,读来给人一种回肠荡气之感,更有力地抒发了抑郁难申的悲痛。

这首诗题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我们送的是何许人。

然而,人们却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

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

此诗题为送人,却纯是抒怀咏志。

作为送别诗的一格,这首绝句可说是开风气之先吧。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解】:

1、荆门:

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

2。

海楼:

海市蜃楼。

3、故乡水:

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韵译】: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

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

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

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

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劳劳亭》李白唐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赏析】

劳劳亭,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

李白写这首绝句时,春风初到,柳条未青,应当是早春时节。

不过,诗人要写的并非这座古亭的春光,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

诗的前两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以极其洗炼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

就句意而言,这两句就是屈原《九歌·少司命》所说的“悲莫悲兮生别离”和江淹《别赋》所说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但诗人既以亭为题,就超越一步,透过一层,不说天下伤心事是离别,只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

这样直中见曲,越过了离别之事来写离别之地,越过了送别之人来写送客之亭,立言就更高妙,运思就更超脱,而读者自会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不过,这首诗的得力之处,还不是上面这两句,而是它的后两句。

在上两句诗里,诗人为了有力地展示主题,极言离别之苦,已经把诗意推到了高峰,似乎再没有什么话好讲,没有进一步盘旋的余地了。

如果后两句只就上两句平铺直叙地加以引伸,全诗将纤弱无力,索然寡味。

而诗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条未青之景,陡然转过笔锋,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样两句,另翻新意,振起全篇。

谢亭送别

作者:

【徐浑】年代:

【唐】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释】: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

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李白《谢公亭》诗说: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反复不断的离别,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

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

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

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

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

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江淹《别赋》说: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

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

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

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自可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宛然在目。

“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

这和诗人当时那种并不和谐安闲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诗的前后联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

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

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

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

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

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

朋友的船呢?

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

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仿佛中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

(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

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

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

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

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送别

作者:

【王维】年代:

【唐】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解】:

1、饮君酒:

劝君喝酒。

2、何所之:

去哪里。

3、归卧:

隐居。

4、南山陲:

终南山边。

【韵译】:

请你下马喝一杯美酒,

我想问问你要去哪里?

你说官场生活不得志,

想要归隐南山的边陲。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问,

白云无穷尽足以自娱。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题解】

诗题“山中送别”,顾名思义,写的是诗人于山中送别友人。

一般认为,此诗作于王维隐居辋川期间。

送别诗一般都侧重写送别的过程,如送别时的景色、宴饮,送别时的殷殷话别、依依不舍,等等。

而这首诗另辟蹊径,直接从送别之后写起。

句意: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诗人在自己隐居的山中送别了友人,太阳西落时,他掩上柴门。

第二句又一下从白天送走友人,跳跃到傍晚关上柴门。

有过离别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依依不舍,但离别后的独处,才更令人黯然神伤。

此时,独自一人的追怀、遥想,反复的体味、咀嚼,都使那份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变得更加浓重,更加稠密。

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必定是千头万绪的。

可是,诗人只轻轻描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

太阳西落,掩门闭户,这只是一个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动作,但却已经足以让我们浮想联翩:

掩门之前,诗人是不是一直在思念友人?

他是怎样打发漫漫白日的?

白天终究还是相对热闹的,在继日暮而来的黑夜里,在周围一切都安静下来之后,诗人又将如何度过这漫漫长夜?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待到明年春天,青草就绿了,你还回来不回来呢?

这是诗人掩门后的所思所想。

《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感叹游子久去不归。

诗人化用此句,可见直到日暮,他仍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友人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

“王孙归不归”,本应是相别之际询问友人的话,却成了诗人独自思忖之辞。

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对早日重聚的急切期待,都包含在这一句问话中。

诗人默默自问,却无法自答。

明人唐汝询在《唐诗解》中将此诗解为:

“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友人之归期难必。

”春草必定一年一绿,而友人的归来与否,却还有无数的未知和悬疑。

想到这些,诗人大概要彻夜难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