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龙亭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00332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龙亭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龙亭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龙亭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龙亭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龙亭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龙亭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河南省龙亭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龙亭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龙亭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河南省龙亭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龙亭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股肱(gōng) 百福并臻(zhēn)    韶光(sháo) 不稂不莠(liáng)    

B.崔嵬(wéi)运筹帷幄(wù)     秉承(bǐng) 草木菁菁(jīng)    

C.巢穴(xué)独当一面(dāng)    诤友(zhèng) 流水浅浅(jiān)    

D.起讫(qì) 嗟来之食(jiē)      镌刻(juàn) 泥古不化(nì)    

2.(2分)(2017·天津模拟)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表率  黄粱梦  震聋发聩  弥天大谎    

B.坐阵  绩优股  礼义廉耻  涣然冰释    

C.怄气  和事老  指手画脚  苦思冥想    

D.通缉  急就章  钟灵毓秀  额首称庆    

3.(2分)下面各组歇后语,对应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B.飞机上挂水壶——高水瓶(平)            芝麻开花——节节高

C.隔着门缝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D.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王婆卖瓜——光卖不吆喝

4.(2分)(2017高三下·武昌月考)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①业主希望解除双方的物业管理合同,而对于法院起草的协议书,物业公司却十分小心翼翼。

②被撞伤的老人倒地不起,先后有十几个行人路过,却都漠然置之,后来才有人拨打了报警电话。

③珠海水湾路酒吧街,嗓音超标,扰乱民众生活,市民多次反映,但珠海市环保局谨言慎行。

④针对美舰进驻南海一事,洪磊昨天答记者问时表示:

希望美方与时俱进,不要损害两国友好关系。

⑤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旁白过多遭吐槽,为体现原著深沉厚重而谨小慎微,忽略了影像本身功能。

A.①④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5.(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半岛晨报记者在“清明”小长假期间走访众多楼盘发现,昔日喧嚣的售楼处变得门可罗雀,在部分商品房售楼处更是出现了销售人员数量超过看房者的现象。

B.今年是我省课改后的第三个高考,从《考试说明》来看,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将遵循以“平稳过渡”为原则,将体现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着重考查考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

C.选考内容中探究类的题,对于一些考生会觉得头疼,对此考生要注意审题训练,把握题的要求,一些信息,往往题干中会有暗示,因此,要注意表达的训练,要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免出现会说但说不出来。

D.中国古典诗词(特别是律诗和词)是一个有着严密体系的语言艺术系统,它涉及语言各个方面的知识。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才能真切了解古典诗词写作的难度和要求,才能更好地欣赏和掌握中国古典诗词。

6.(2分)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哥偷的不是菜,哥偷的是寂寞。

”小白领“偷菜”上瘾的背后,折射的是一种扭曲的社会价值观,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空虚的无聊文化。

B.按照计划,德、英的风力、挪威的水力、比利时和丹麦的潮汐以及其他国家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所发出的电力将形成互通的输电网,用于解决单个发电厂由于天气等原因造成的供电不稳定问题。

C.依我之见,少年写作文,就应该多写一点“有意思”的事。

何必那么深刻,何必那么深沉?

故作高深,一本正经,老气横秋,少了童年的童趣和稚气,倒没有什么可爱之处。

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充《论衡》)总理引用这句名言意在说明:

要想了解政策的缺失,就必须深入民间调查。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8分)

7.(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战国时各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王朝之后,推行“书同文”以统一全国文字。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并没有制订与之相类似的“言同声”的政策。

为什么?

同声难,同文易。

汉字“立形见意”,其字符系统总体上与事物之间存在可理解或追索的视觉联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较强的通约性,比较有利于跨越时空进行信息交流。

而以记录语音为主的字符系统,却很难具备这一优势。

因此,不论发音差异多大,只要识别出汉字字形,就可能领悟其意义。

北方人到广东、香港或者闽南、台湾,用方言与当地人交流很困难,然而只要写出字形,就基本没有障碍了。

汉字可以记录言语,却又超越言语乃至时空,极有助于以文化育天下的伟业。

我国方言众多,然而地无分南北,时不论古今,文化主脉,千秋一系,沛然而下,浩浩如江河,至今不衰,汉字之功可谓大矣!

立形见意,其“形”必然复杂:

点画种类以十计,部首数量以百计,单字总数以万计。

但复杂而不紊乱,殷商时期的数千单字就已基本形成体系。

此后绵延几千年,历经多次变化,最终凝定为篆、隶、草、行、楷五种字体。

其中有古(篆)、今(隶、草、行、楷)之分,又有主流字体(篆、隶、楷)和辅助字体(草、行)之别。

古今、主辅之间,看似差异很大,却保持了体系的延续性,大多数单字都可以理性地解析其形义渊源及演变理路。

今文字中,隶、楷、行虽然已失去“视而可识”等直接摹写自然而来的形体特点,但大多数合体字仍保持以部首统领事物类别等方式,存在“察而见意”的可能。

许多部首如“水(氵)”、“手(扌)”、“草(艹)”等所属之字,读者即使无法确知其音、义,只要知道部首的意义,仍可大致判断其物类归属。

即使是形体变异最多的草书(特别是狂草),许多常用部首和字形也还是有迹可循的,因而历代流传至今的草书字迹,大多数都可以识读。

立形见意使汉字成为方块字,一字一形,所占空间比较规则,为汉语文学的一些独特体裁和手法奠定了基础。

以骈文、对联等体裁创作的文学作品,语句对称,不仅音美、义美,而且排列形式也非常美观,至今很难找到相应的外文表现形式。

一些具体的文学创作技巧,更是直接依托于汉字字形,如“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上下联都以“火、金、水、土、木”为部首,“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将“破”“枯”拆解为“石皮”“古木”。

立形见意,使得汉字造字方法(特别是形声)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可以不断丰富自身的字形体系以满足生活的需要。

现在普遍使用的人称代词“她”以及许多化学元素的汉语名称,都是古代所无而近人创造出来的。

当然,造新字要求谨慎,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字的主要呈现方式无非是刻、铸或写等,以写为主。

汉字当然也不例外。

然而,汉字在视觉形式上具有两个潜在的特点:

一是基本合乎右手书写的生理习惯;二是可塑性强。

前者利于实用,后者利于创造,巧妙集于一身,再加上毛笔等特殊工具,于是形成了文字书写中的一个“例外”——书法艺术。

这是汉字在记录言语和传播信息的功能之外滋养出的一朵极其绚烂的艺术之花,不仅与诗、画等一同成为国人重要的精神生活方式,更堪称世界艺术之林中独一无二的奇葩。

(节选自叶培贵《智通天地道洽人文——汉字之美与书法之魅》,2013年8月28日《光明日报》)

(1)

下列对汉字“立形见意”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王朝之后,推行“书同文”和“言同声”的政策,因为汉字“立形见意”,有利于文化育天下的伟业。

B.汉字“立形见意”,其字符系统总体上与事物之间存在可理解或追索的视觉联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较强的通约性,比较有利于跨越时空进行信息交流。

C.汉字“立形见意”,北方人到广东、香港或闽南、台湾,用方言交流困难,只有识别出汉字字形,才可能领悟其中的意义。

D.汉字“立形见意”,是记录语音为主的字符系统,可以记录语言,却又超越语言乃至时空,使我国文化主脉,千秋一系,至今不衰。

(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字绵延几千年,历经多次变化,却保持了体系的延续性,都可以理性地解析其形义渊源以及演变理路。

B.立形见意使汉字成为方块字,一字一形,所占空间比较规则,使汉语的文字作品,语句对称,音美、义美、排列形式美。

C.立形见意使汉字造字方法具有强大的创造力,现在普遍使用的人称代词“她”以及许多化学元素的汉语名称,都是近人创造出来的。

D.汉字有两个特点:

一是合乎右手书写的生理习惯,利于实用;二是可塑性强,利于审美。

这两个特点加上毛笔等特殊的书写工具,形成了文字书写中独特的书法艺术。

(3)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今的汉字,尽管已失去“视而可识”的形体特点,但多数合体字仍有“察而见意”的可能。

B.汉字许多部首的所属之字,即使无法确知其音、义,也可以由部首的意义来大致判断其类属。

C.就创作技巧而言,“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依托于汉字字形,而,“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则是依托于字义。

D.汉字书法是由汉字视觉上的两个潜在特点和毛笔等特殊工具共同形成的,它堪称艺术奇葩。

8.(12分)(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镌刻的信仰

徐涟

①从窗户望出去,是垂杨柳,李广桃树和近在眼前的沙丘。

那么切近,仿佛伸手就能抓到灼热滚烫的沙子。

柔和的沙丘曲线,向两边绵延伸展,白色的天空,向上再向上,才呈现出蓝色。

窗外的风景就这样入眼入心,没有远近纵深,分明中国画的景致,寂寥无声,凝固在时空的永恒当中。

瞬间,我迷失了自己。

②这是在敦煌。

沙丘就是鸣沙山。

我们住在鸣沙山脚下。

③从飞机上俯瞰,连绵不绝是的灰白色沙漠、灰褐色戈壁、道道伤痕似的雅丹地貌,以及远处终年不化的雪山。

纵使在心中已经揣想过千百遍,你仍然会惊叹大自然不可思议的伟大神力造就了这沙漠中的神秘奇观。

祁连山的雪水切割开坚硬的岩石,冲刷出千沟万壑,顽强地奔流在干涸的大地上,带来了泥土,也带来了绿洲,也因此诞生了这个古称沙州、今名敦煌的城市。

④然而仅仅是自然的伟力还不能够造就敦煌。

一千六百多年前,一个叫乐僔的和尚行脚至此,看见了鸣沙山东麓那耀眼的佛光。

于是,他在坚硬的石壁上开凿,开始塑造心中的佛国形象——莫高窟。

自此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在这古老的丝绸之路上,谦卑地索取土地馈赠的人们,在极端艰险的生存环境中,创造出了极端丰富的精神财富。

敦煌,因为信仰的镌刻,才由此成为敦煌。

⑤自乐僔开窟造像以来,莫高窟经历了北凉、北魏、隋初、盛唐、大宋、西夏、元朝……莫高窟七百三十五个石窟中,有四百九十二个石窟有佛造像,布满彩绘壁画,既描绘出人们祈祷憧憬的天国,也把人世间的耕种织造等等一切美好留在了画面上。

而建造石窟的工匠、画师,却没有留下一个名字。

时光流转,峨冠博带的贵人尽管面目依然清晰,他们的名字却早已湮灭在历史的深处;而那些默默无名的工匠、画师,却因为彩塑壁画的存在而凸显自身,他们一笔一画地创造了敦煌的历史,也将自己永远留在了敦煌的历史当中。

⑥敦煌地区干旱少雨,气候寒冷,冬天气温时常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

那个叫乐僔的和尚,执意要在这样的荒郊野岭修行。

后来又有叫法良的禅师跟随,自此,僧侣们在石窟修行、居住、瘗埋。

在无数个漫漫长夜里,他们如何忍受着饥饿与寒冷,在万籁俱寂中挑战着身体的极限,更抗拒着怀疑、失望、幻觉、迷惘、否定?

是信仰,犹如那道道金光,显现出千佛的形象,引导着一代代苦修的僧侣一步步走向觉悟。

在昏暗的洞窟中,无数个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的彩塑壁画,是如何被画师工匠从坚硬的岩石中一凿一斧、一笔一画地被创造出来的?

我想,那一定源于信仰,由信仰而生的光,早已照亮了黑暗,也照亮了心灵。

⑦我参观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参加有关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意产业开拓的讲座。

报告厅里坐满了敦煌研究院的年轻人,衣着素朴,神态安静。

我无意中发现一位瘦小而矍铄的老人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

她剪着短发,头发灰白。

我认出来了,她就是将半个多世纪的生命全部奉献给敦煌的樊锦诗!

她悄悄地来,听完又悄悄地离开。

我默默地想:

五十年的沉淀,她已抛开了功名利禄,抛开了得失计较,将事业和艺术的理想淬炼成信仰。

而如今,有多少人能够坚守这样的信仰,愿意把自己的一生交付给事业?

⑧我坐在胡杨树下,于丝丝凉风中陷入沉思。

往莫高窟的路,本是一条朝圣的道路。

一千多年前,来往于丝绸之路的人们千辛万苦赶赴这里,或是附近的居民,一步一步走来山里,表达无尽虔诚。

然而,我们今天到达石窟实在是太容易了些。

从北京直飞敦煌,不过2小时40分钟。

从敦煌城里一路坦途,直达莫高窟停车场,下车,站定,眼前就是举世闻名的九层楼!

这样的便捷,这样的容易,又如何奢望激动、震撼、深刻、独特的个体感受?

⑨也许有一天,背一身简单的行囊,从敦煌数字展示中心出发,在炎炎烈日中,伴着尘土和沙砾前行,耗费几个小时,全身汗水湿透,穿过河水丰沛的大泉河,走过一排迎风摇曳的胡杨树。

我,追着信仰留下的光辉,又一次来到敦煌!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作者的一次敦煌之行写起,却没有具体写行程,而是围绕“镌刻的信仰”选材为文,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

B.文章第③段写飞机上的俯瞰之景,把沙漠戈壁的环境、敦煌的风貌展现在读者眼前,意在唤起人们对敦煌美景的向往之情。

C.作者认为,敦煌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能在这里留下精美绝伦的佛造像和壁画,最主要是靠信仰的支撑。

D.在古代,人们到敦煌石窟朝拜都需要经历一番艰辛,而现在人们乘坐现代交通工具很快就可以到达莫高窟。

(2)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作者在第⑤段既说工匠、画师“没有留下一个名字”,又说他们“将自己永远留在了敦煌的历史当中”。

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9.(11分)(2020高二上·六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姚希得,字逢原,嘉定十六年进士。

授小溪主簿,待次三年,朝夕讨论《六经》、诸子百家之言。

调盘石令,会蜀有兵难,军需调度不扰而集,更调嘉定府司理参军。

改知蒲江县,巨室挟势,邑号难治,希得绥强扶弱,声名著闻。

同知枢密院事游似以希得名闻,召审察,迁行在都进奏院,通判太平州,改福州,徒步至候官,吏不知为通判也。

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虽以病告曷若留奉内祠侍经幄亦足为朝廷重。

又言:

“财用困竭,民生憔悴,移此不急之费,以实军储,以厚民生,敬天莫大于此,岂在崇大宫宇,庄严设像哉!

”又条救钱楮三策,请置惠民局,帝皆以为可行。

入对,言君子小人邪正之辩,且曰:

“君子犯颜敢谏,拂陛下之意,退甘家食,此乃为国计,非为身计也。

小人自植朋党,挤排正人,甘言佞语,一切顺陛下之意,遂取陛下官爵,此乃为身计,非为国计也。

景定五年,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乃言用人才、修政事、治兵甲、惜财用四事。

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

会星变,上疏引咎,乞解机务。

度宗即位,授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寻授参知政事。

以言罢,授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

起知谭州、湖南安抚使,以疾甚,辞,乃仍旧职奉祠。

寻请致仕,诏不许,力请,以资政殿大学士、金紫光禄大夫、依旧潼川郡公致仕。

咸淳五年,卒。

遗表闻,帝辍朝,赠少保。

希得好引善类,不要虚誉,盖有诵荐于上而其人莫之知者。

蜀之亲族姻旧相依者数十家,希得廪之终身,昏丧悉损己力,晚年计口授田,各有差。

(节选自《宋史·姚希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虽以病告/曷若留奉内祠/侍经幄/亦足为朝廷重

B.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虽以病告/曷若留奉内祠/侍经幄亦足/为朝廷重

C.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虽以病告/曷若留奉内祠/侍经幄/亦足为朝廷重

D.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虽以病告/曷若留奉内祠/侍经幄亦足/为朝廷重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经”又称“六艺”,是《诗》《书》《礼》《易》《春秋》《乐》的合称,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B.“参知政事”是宋代的一个常设官职,职权相当于副宰相,设置这一官职的根本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致仕”在古代专指官员辞官或者退休,“乞骸骨”指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D.“卒”指大夫死去。

古人通常称天子死为崩,公侯死为薨,士死为不禄,庶人死则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希得读书勤奋刻苦,学而优则仕。

姚希得进士及第,待次期间精研诸子百家学说;蜀地遭兵难时他负责军需调度,后来调任嘉定府司理参军。

B.姚希得理政颇有政绩,在担任蒲江县知县的时候能安抚豪绅扶助弱者,把难以治理的县治理得很好。

C.姚希得才能杰出,深得皇帝信任。

姚希得条陈救钱楮三策,请置惠民局,提出用人、修政、治军、惜财四事,皇上都认为可以付诸实施。

D.姚希得做官恪守职责。

无论身处何处做官都尽心尽力履行职责,在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时正赶上星相变化,于是上书引咎辞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犯颜敢谏,拂陛下之意,退甘家食,此乃为国计,非为身计也。

②希得好引善类,不要虚誉,盖有诵荐于上而其人莫之知者。

四、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0.(5分)(2017高一下·莆田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

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请以“慎独”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8分)

7-1、

7-2、

7-3、

8-1、

8-2、

8-3、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9-1、

9-2、

9-3、

9-4、

四、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