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研究开题报告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99963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意象研究开题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意象研究开题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意象研究开题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意象研究开题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意象研究开题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意象研究开题报告doc.docx

《意象研究开题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意象研究开题报告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意象研究开题报告doc.docx

意象研究开题报告doc

意象研究开题报告

篇一:

唐诗意象研究开题报告

唐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内涵研究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高一(4)班研究性学习小组

一.课题研究背景唐诗是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在唐诗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即意象,它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

因此从常见的意象内涵入手来分析诗歌是我们提高诗歌鉴赏水平的不二选择。

然而同学们对于诗歌的鉴赏水平欠佳,因此,为了提高诗歌鉴赏水平,我们需要同学们做个有心人。

那么,唐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哪些呢?

它们又有什么特殊内涵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计划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便确立为“唐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内涵研究”。

二、课题组的组成及任务为了多研究些问题,而又减轻每个成员的课外负担,我们这个课题组计划组成一个大组,而分四个小组。

四个小组一起开展活动,一起搜集资料,一起进行调查,相互帮助,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相互配合,只是任务上各有侧重,总结研究成果时分步进行。

“唐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内涵研究”

这个课题分为四个子课题:

1、边塞诗常见意象内涵研究;2、思乡诗常见意象内涵研究;3、怀古诗常见意象内涵研究;4、送别诗常见意象内涵研究。

四个子课题研究分由四个小组承担。

多方面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内涵。

小组组成及任务分工:

组长:

朱思婧

第一小组:

陈宇

(负责子课题1)

第二小组:

余少阳

(负责子课题2)

第三小组:

陆颖怡

(负责子课题3)

第三小组:

张昆

(负责子课题4)

指导教师:

李敏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唐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内涵,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2、研究唐代诗歌中的言辞,欣赏并恰当的借鉴、运用

到写作中去

3、拓展同学的知识面,增强同学对唐代诗歌的了解。

4、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立志成才;锻炼自己搜集资料、调查研究、综合分析、撰写论文的能力,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才干。

四、研究方法

1、查询常见网站:

利用平时常用的网站,关注网站上的有关资料、图片,并整理下载到软盘上以供学习研究。

2、查询图书资料:

在学校及校外各图书馆查询有关资料并做好记录,或全文复印,以供学习研究。

3、案例分析:

利用咨询老师,整理相关案例,分析唐代诗歌中意象内涵对唐诗的重要意义。

五、研究计划及步骤

第一阶段:

(,确立研究课题,明确各小组承担的研究任务。

第二阶段:

(3.30---4.20)查询资料,通过咨询、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搜集有关唐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内涵的各种图文影像资料,分类整理保存。

第三阶段:

(4.205.10)对唐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内

涵进行分类整理,对如何运用到语文学习中作进一步验证。

第四阶段:

(5.105.30)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发掘其中

的有启示的内容,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总结研究

成果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五阶段:

(5.306.30)撰写研究报告及有关论文,

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六阶段:

(6.307.1)展示研究成果。

六、成果形式

1、撰写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3份)。

2、每人写出一篇研究性学习论文或心得。

3、将整个的研究情况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成果展

示。

XX年4月19日

篇二:

唐诗英译中的意象研究开题报告引言: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是世界文化瑰宝中璀璨的明珠,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体诗(格律诗)的创作达到了鼎盛

唐诗语言优美、文字流畅、意境高雅、情感真挚、思想开放而深邃,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精华,也是绽放在世界文苑里的一枝奇葩。

诺贝尔文学评奖委员会主席埃斯库马克盛赞中国文学独特的艺术美时曾说:

“世界上哪些作品能与中国的唐诗和《红楼梦》相比呢?

”唐诗作为瑰宝,具有丰富的人文气息和艺术之美。

诗歌的意象为诗歌美的重要体现形式,而意象的翻译直接关系到原诗美的传递。

本文从美学角度出发,着眼于诗歌“意象”的定义和审美特征,阐释了诗歌的意象是人的存在形式通过“赋比兴”等手法而进行的诗意的表达,而人的本性和事物的异质同构的特点使诗歌意象的翻译成为可能。

通过结合唐诗英译的例子,通过对译本分析并总结出,诗歌意象翻译中对原诗意象和意象背后的意境的理解是关键,在实践中还要结合译入语境对意象作阐释或调整,这些策略对诗歌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翻译的过程属于文化再现的过程,应该将文化背景纳入考虑范围,做到形美意美的统一。

1.目的及意义随着汉语热在全球升温以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不断落户,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

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缩影,集历史,文化,经济,内涵于一体,意象更是传达这些含义的重要媒介。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集中地体现在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

英国汉学家威亚瑟.韦利把意象视为诗歌的灵魂,因为意象积淀和折射出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

我国古代著名学者胡应麟也说:

“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意与象统一、情与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追求,在唐诗中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译诗即译意象,一首唐诗的英译过程,就是该诗的意象在英语中重组和再现的过程。

从意象转译的角度研究唐诗英译,无疑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

本论文以唐诗英译为研究对象,探讨“意象''在中西文化中的内涵、演变及其对诗歌翻译的影响,选取有代表性的翻译家进行个案分析,进而提出诗歌意象转译的原则与策略。

同时通过同首唐诗的不同翻译版本探讨诗歌翻译的注意事项,从而初步得出唐诗意象翻译的相关策略和技巧。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国近现代出现很多优秀的翻译家,严复,傅雷,梁启超,而唐诗英译更是翻译家乐此不疲的功课。

当代中国优秀的唐诗翻译家代表有许渊冲,舟晓航,刘祖慰,孙强新,高嘉正.。

以许渊冲着重唐诗的意象为例,他说过:

"理论来自

实践,又要受到实践的检验。

这是我提出'创中国学派文学翻译理论'的哲学基础。

"他正是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集毕生翻译之经验加以发展,提出了自成一派的翻译理论"优化论",用"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十个字加以概括,并且在《翻译的艺术》(1984)、《文学翻译谈》(1998)、《文学与翻译》(XX)等著作中,对形似与神似,求真与求美,翻译与创作,"翻译腔"和"四字成语",中西文化的差异,两种文化的竞赛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论:

"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是译诗的本体论。

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也就是说翻译是美的创造,所以神似胜于形似,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三美齐备。

"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是译诗的方法论。

分别利用加词、换词和减词等方法,通过意译来努力达到神似的境界。

"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是译诗的目的论。

知之是使人理解,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然后要求好之,能使人喜欢;最高的境界是乐之,能使人愉快。

同时唐诗在外国也是受到了关注和热捧。

西方学者译介

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唐诗)是从1898年赫本特•翟尔

(HerbertGile)的英译本《中国诗词》(ChinesePoetryin

EnglishVerse)开始的;20世纪20年代末或1929年威特•拜讷(WitterBynner)在纽约出版了英译本《中国诗选》(AChineseAnthology,美国最早的英译《唐诗三百首》);美国诗人庞德EzraPound(1885-1972)译过汉武帝的《秋风辞》和李白的《长干行》等不少唐诗。

1940年伦敦出版了叟姆•杰尼斯(SoameJenyns)《唐诗三百首选译》,1944年又出版了该书的增补版本。

杰出的美国女翻译家阿瑟•薇丽ArthurWaley(1889-1969)翻译出版了《诗经》,同时

她生前至少还译了170首包括唐诗在内的中国古典诗词。

1971年纽约出版了A.R.戴维斯英文版《杜甫》(TuFu)一书;1973年美国耶鲁大学出版了阿塞•怀特ArthurWright《唐诗赏析》(PerspectivesontheTang);1987年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许渊冲、吴钧陶等39位翻译家们英译的

《唐诗三百首》(在美国诗歌翻译出版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受到华人和美国学界的欢迎)。

以埃兹拉•庞德和洛威尔为例为例,他们意象派的代表诗人,庞德从中国古典诗歌、日本俳句中生发出“诗歌意象”的理论,为东西方诗歌的互相借鉴做出了卓越贡献,而庞德退出意象派后,洛威尔继续领导该派活动,提出6项原则性主张,即语言要通俗准确,创造新节奏,题材完全自由,用意象来写诗,表现要具体、简练、

浓缩。

后来洛威尔又加上“要含蓄,不用直陈”的原则他们力求以鲜明的意象和短小精悍的“中国式”诗体去反对陈腐的19世纪后期英国诗风,有积极意义,但重点追求诗歌的形式和技巧,有忽视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的倾向。

研究路线:

在阅读21篇文献以及35篇期刊后,本人拟通过比较方法以及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理论”分析唐诗的意象翻译策略以及经验,分为六部分进行。

引言部分引言综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对唐诗英译与意象转译的研究现状,在分析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方向。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主要从语言学途径、文化途径和诗学途径对中国古代诗歌进行研究,从翻译学角度研究意象的较少,尤其是将文化背景考虑在内尤为奇缺,本文拟从文学翻译和文化背景角度对比翻译作品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第一章以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意象”在中西文化中的内涵及其演变。

在对“意象"内涵进行历史性描述之后,着重分析了意象在中西方诗歌创作中的审美作用及表现形式,由此展示西方意象派诗歌中的意象与中国古诗中意象之间的差异。

第二章从文化学的角度对诗歌意象转译进行研究,分析诗歌意象的可译性及其局限。

通过对诗歌意象在中西文化中不同的审美情感表现,可以看出对诗歌意象的审美差异是构成可译性障碍的主要原因,而翻译过程中这种审美差异的克服程度决定了诗歌翻译水平的高低。

第三章选取中西方在唐诗英译上颇有成就与影响的几

位译者一一埃兹拉•庞德、许渊冲以及其他几位中外唐诗翻译家的部分代表性译作进行个案研究。

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进一步研究中西语言文化影响下诗歌意象的差异性,以及意象转译的技巧与局限性。

第四章作者运用翻译的层次理论对诗歌意象的翻译进行研究,提出诗歌意象翻译的原则与策略。

结论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说明意象翻译是诗歌翻译的关键问题,而考虑文化背景更是重中之重,亟待翻译理论界深入研究。

本译实践分析不够,本课题研究还存在不足,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化。

篇三:

古诗开题报告

篇一:

古诗文开题报告

国家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

科(教)研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课题类别课题承担人所在单位

《古诗文启蒙教育活动化实践研究》

立项课题陈令骧

高邮市周山镇中心小学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

江苏教育出版社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实

验教科书编委会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

XX年6月2日

篇二:

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本课题于XX年04月申报。

XX年5月被汉滨区教研室批准立项。

本课题XX年6月开题。

预计XX年6月结束。

为期1年。

一、课题的提出古诗词是我国伟大的历史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优秀的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古诗词的优美词句、丰富的内涵、高远的意境,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古诗词的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从而热爱古诗词,

热爱传统文化,提升语文素养。

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对古诗词的教学重视不够,尤其是农村小学在这方面更加有待提高。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小学生文化积淀不够,觉得古诗词含义深刻、字词生涩,难以理解,缺乏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教师的传统教法,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急于求成,教学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步入以下几个误区:

一是倾盆大雨式的背诵;二是信口开河式的问答;三是填鸭注入式的串讲;四是囫囵吞枣式的翻译。

这些方法仅仅满足于语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学生难以深刻的体会诗歌最美的情感。

诗词是生命的歌,是美的化身,是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应当让学生用心灵去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

然而,教师仍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研究标准答案上,现今不少语文课堂教学依然要求学生采用“死抠字词——理解句意——总结思想”的老三套做法,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千古佳句。

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蕴藏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也深受影响。

二、研究理论依据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也新增了许多优秀诗词,从数量中我们也可以清醒的认识到,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踏实钻研,刻苦探索,尽快摸索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古诗词教学策略,增强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就目前情况分析,迫在眉睫。

三、课题界定:

小学古诗词教学资源包括适合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小学古诗词教材及相关内容的适当拓展和有利于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陶冶情操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

古诗词言简意丰,表达准确,意境深远。

通过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活动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中华古典文

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通过《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小课题的研究活动,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古诗词的能力,能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

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古典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对中国的古典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小学XX级1班、小学XX级1班、小学XX级1班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原则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及内容1、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2)通过研究,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自觉地在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教(转载自:

小草范文网:

意象研究开题报告)学水平,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语文教学研究能力。

(3)通过研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内容常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古诗词的积淀,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文化素养。

但是,目前,农村小学的古诗词教学,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主观方面的不重视,面临着教学困境。

此课题研究意在探索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古诗词教学策略,积极利用农村的丰富地理资源,结合农村学生的认知特征,发掘与古诗词的审美内涵相平衡的切入点,让学生在现有的水平下,能很快的进入古诗词的学习当中,领略古诗词的审美魅力,提升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古诗词中的入选小学课文的很多名篇也农村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胡令能的《小儿垂钓》等,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完全可以安全的前提下,尝试场景还原,让学生农村实际的生活场景中,体会诗歌表现的审美情趣,设身处地的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样既丰富了教学的模式,也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

从而有效的提高古诗词教学策略。

(三)研究原则及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学校古诗词教学研究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成果和现状等,进行学习。

3、行动研究法:

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古代诗词教学的行动研究,通过定期组织的课题研究活动,增强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意识,提升古典文学素养,践行古诗词教学研究行为。

4、观察分析法:

观察教师、学生在古诗词教学研究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提高古诗词教学研究的有效性。

5、个案研究法:

及时发现、收集、整理古诗词教学研究活动中典型的个案,并加以分析和研究,从中探索古诗词教学研究活动中的优秀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6、经验总结法:

及时收集整理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并加以科学分析,总结出古诗词教学研究活动中的有益经验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六、研究实施步骤及措施研究步骤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XX年5月至XX年9月

此阶段主要做好课题研究内容的分解工作,明确责任,并撰写研究方案。

是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研究任务。

加强学习,广泛搜集,充实有关资料,并建立档案。

第二阶段:

发现问题阶段:

XX年9月至XX年12月主要以与学生交流、调查研究问卷等形式,帮助学生分析了解古诗词的特点与分类,掌握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遇到的问题从而掌握学情。

根据了解到的问题和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讨论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成员根据调查情况撰写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叙事等。

第三阶段:

逐步研究课题阶段:

XX年12月至XX年3月研究《新课标小学古诗词教学大纲》,找准教学要求。

调查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学习习惯、学习

困惑及学情掌握。

通过听课、评课授课多种形式,分析各种教法的利于弊。

总结如何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与自我情感调控能力。

在此期间要求课题组成员积极完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第四阶段:

结题总结阶段:

2105年3月至XX年6月

对前期和中期的实践和理论探索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结题报告,力求做到研究现象具有普遍性,理论依据具有科学性,实施对策具有可行性。

在此期间完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论文。

整理课题研究期间各位成员在实验中取得的原始资料和相关成果(如获奖的论文、教案、课件、观摩课、评优课和竞赛课的获奖证书和资料等),接受专家评估。

请上级课题主管部门进行课题成果鉴定。

七、预期研究的效果及成果形式预期的主要效果,增强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成果形式课题经验总结、课题有关报告、课题结题报告、教师日志、课件展示、成果图片展示、学生活动方案、教师论文集等。

八、完成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1、人员保障,本课题负责人是小学高级教师

都是从事各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具有较高的各科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经验,有效地保证该课题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结合,本课题组参与的语文教师都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研究水平较高的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

课题吸收了学科骨干教师力量的积极参与,对于课题的实施提供了各种保障;人员同在一所学校工作,人手配备一台电脑,工作信息化。

并建立讨论群,交流方便,随时随地均可交流。

资料的查询方便;组内成员年轻有朝力,工作积极,团结协作,奋进创新,精益求精。

2、课题时间保障。

合理分工,协调配合,科学分配时间,按计划完成指定研究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教育部

2、《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网络篇三:

唐诗意象研究开题报告唐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内涵研究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高一(4)班研究性学习小组

一.课题研究背景唐诗是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在唐诗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即意象,它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

因此从常见的意象内涵入手来分析诗歌是我们提高诗歌鉴赏水平的不二选择。

然而同学们对于诗歌的鉴赏水平欠佳,因此,为了提高诗歌鉴赏水平,我们需要同学们做个有心人。

那么,唐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哪些呢?

它们又有什么特殊内涵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计划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便确立为“唐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内涵研究”。

二、课题组的组成及任务为了多研究些问题,而又减轻每个成员的课外负担,我们这个课题组计划组成一个大组,而分四个小组。

四个小组一起开展活动,一起搜集资料,一起进行调查,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只是任务上各有侧重,总结研究成果时分步进行。

“唐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内涵研究”这个课题分为四个子课题:

1、边塞诗常见意象内涵研究;2、思乡诗常见意象内涵研究;

3、怀古诗常见意象内涵研究;4、送别诗常见意象内涵研究。

四个子课题研究分由四个小组承担。

多方面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内涵。

小组组成及任务分工:

组长:

朱思婧

第一小组:

陈宇

(负责子课题1)

第二小组:

余少阳

(负责子课题2)

第三小组:

陆颖怡

(负责子课题3)

第三小组:

张昆

(负责子课题4)

指导教师:

李敏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唐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内涵,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2、研究唐代诗歌中的言辞,欣赏并恰当的借鉴、运用到写作中去。

3、拓展同学的知识面,增强同学对唐代诗歌的了解。

4、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立志成才;锻炼自己搜集资料、调查研究、综合分析、撰写论文的能力,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才干。

四、研究方法

1、查询常见网站:

利用平时常用的网站,关注网站上的有关资料、图片,并整理下载到软盘上以供学习研究。

2、查询图书资料:

在学校及校外各图书馆查询有关资料并做好记录,或全文复印,以供学习研究。

3、案例分析:

利用咨询老师,整理相关案例,分析唐代诗歌中意象内涵对唐诗的重要意义。

五、研究计划及步骤

第一阶段:

(,确立研究课题,明确各小组承担的研究任务。

第二阶段:

(3.30---4.20)查询资料,通过咨询、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搜集有关唐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内涵的各种图文影像资料,分类整理保存。

第三阶段:

(4.205.10)对唐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内

涵进行分类整理,对如何运用到语文学习中作进一步验证。

第四阶段:

(5.105.30)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发掘其中的有启示的内容,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总结研究成果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五阶段:

(5.306.30)撰写研究报告及有关论文,

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六阶段:

(6.307.1)展示研究成果。

六、成果形式

1、撰写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3份)。

2、每人写出一篇研究性学习论文或心得。

3、将整个的研究情况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成果展

示。

XX年4月1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