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堂达标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99546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堂达标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堂达标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堂达标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堂达标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堂达标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堂达标题.docx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堂达标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堂达标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堂达标题.docx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堂达标题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学校班级姓名

一、读拼音写汉字,要把字写规范。

fēnxīwánqiánɡqīnshírónɡyùzhuóyuè

二、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并读读这些词语。

浸(   ) 衔(   )  蛟(  ) 蕾(   )燎(  )

侵(   ) 街(   )  效(   ) 镭(  )缭(  )

三、根据理解写出相应词语

1.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

2.严肃稳重,不随便,不轻浮。

()

3.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

四、我能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居里夫人拥有一克镭,她()可以设计一个镭研究院。

2.()居里夫人有着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说她有着伟大的人格。

五、指出下列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

1.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

2.居里夫人视名利如粪土。

()

六、课内阅读(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

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

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

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

1.“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

”中的“这”指的是

2.找出文中表明居里夫人爱国情感的句子。

3.文中“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

”中的“躺”字,你是怎么理解的?

七、课外阅读天山美景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到后边。

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

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入云影,就像在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

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

在那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开的巨伞。

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细碎的日影。

小山坡上,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鲜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耸立()特别()连续不绝()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骑马走在花海中,觉得人(),马()。

(2)文中作者具体描写了()()()等景物,写出了天山的美。

3.找出文中同诗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的情境相似的一句话,抄写下来。

4.把文中揭示中心的一句话用“———”划出来。

自评:

师评:

日期: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学校班级姓名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瑰丽(guīgūi)苍穹(qiónggóng)嫦娥奔月(bēnbèn)

不懈(jièxiè)参与(yūyù)锲而不舍(qìqiè)

二、请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嫦娥()()夜以()日()然长逝

九天()()()而不()坚持不()

三、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恰当的词语。

1.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

2.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

3.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

四、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给下列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

1.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沉重)代价,(坚定坚强)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2.那天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研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划过一道(亮丽绚丽)的曲线。

五、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人们的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探索。

2.()有几代人的执着追求及数十年坚持不懈的奋斗,()中华民族的梦想在2003年10月15日成为了现实。

六、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一)

2005年10月12日,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开始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

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于17日凌晨4时顺利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1.填空:

乘坐“神舟六号”飞船的航天员是()和()。

“神舟六号”起飞时间是()年()月()日,着陆时间是()年()月()日,历时()小时()分钟。

2.“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有什么意义?

3.假如你是名记者,当神六航天员安全走出返回舱时,你会怎样采访他?

(二)

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有了结果。

那天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发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苍穹之中。

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

航天员杨利伟在着陆场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

“。

”简单的三句话,对无数参与航天建设的人们作出了崇高的评价—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飞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1.在括号里用“/”把加点的字不正确的读音划去。

2.按原文内容填空。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震耳欲聋:

4.用“_”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

5.用简明的语言写出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6.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受?

自评:

师评:

日期: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学校班级姓名

一、读拼音写汉字。

xǐzǎodànshēnɡzhùmínɡyánjiūtànsuǒ

二、形近字组词。

澡(   ) 玫(   )  域(   )械(  )诞(  )

燥(  ) 攻(   )  或(   )戒(  ) 延(  )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其中两个写句子。

司空见()追根求()无()有偶见()知著

打破()锅()到底百思不得其()人声()沸

1.

2.

四、火眼金睛识真伪(把每组词语不属于同一类的画出来)

1.思考思索思想思念2.撒网打鱼下饵上网

3.流汗流血流泪流落4.鲜花干花梨花天花

五、句子加工厂。

(按要求改写句子)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走向自己的实验室。

缩句:

2.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明。

改为反问句:

3.在外国租界,谁又敢怎么样?

改为陈述句:

4.马老师身体不好。

马老师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六.选择题。

本课作者的观点是:

()

A.人们总是很尊重发现重要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

B.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

C.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D.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七、课内阅读。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平常()神秘()探索()灵感()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正恰当地说明了课文中的那句话?

3.选文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的顺序能颠倒吗?

为什么?

4.你认为“用准备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5.“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句中“这样的事例”是指怎样的事例?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事例”?

请列举一例。

自评:

师评:

日期:

21﹡我最好的老师

学校班级姓名

一、补充词语。

()无人()()无()事()()而入

欣喜()()()群()对()()不绝

二、根据解释写出本课中出现的词语。

1.睁大眼睛直视,嘴里说不出话来。

形容因惊诧、害怕、茫然而发愣的样子。

()

2.形容理直气壮不慌不忙说话的样子。

()

三、按原文填空。

1.他是一个很有__________的人,教学方法_________,常常有________________的举动。

2.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得______________,因为在我写下的每一个答案后面,_________都被画上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一个重要的道理:

四、课内阅读。

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怀特森先生总是想方设法让我们接受他的挑战。

有时,为了驳倒他的一个貌似正确的“论点”,我们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

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们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1.科学课上的“冒险”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2.请你谈谈对“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的理解。

3.对于你来说怀特森老师是最好的老师吗?

为什么?

4.怀特森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错吧,评价一下你自己的老师吧!

五、课外阅读。

嗅苹果

学生们向苏格拉底请教:

怎样才能坚持真理?

笑容可掬的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随后取出一个苹果,他用手指捏着,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

“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

问:

“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气味儿?

”有一位同学举手说:

“我闻到了,是香味!

”苏格拉底再次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

“请同学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从讲台走到学生们中间,让每一个学生再嗅一嗅苹果的气味。

经过三次“嗅一嗅”之后除一个学生外,其他学生都举起了手,都说闻到了苹果的香味。

那位没举手的学生环顾周围看了看,觉得一定是自己错了,于是也随波逐流地赶紧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

他举着苹果缓缓地说:

“非常遗憾,这是一枚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

1.你知道怎样才能坚持真理?

2.写一写你读后的体会:

自评:

师评:

日期:

回顾·拓展五

学校班级姓名

一、看拼音写字,注意书写工整、正确。

xián nì   xiè fèn

头()()时针 机()()土

méi  juān      shíyù

()瑰()赠侵()领()

二、请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各写三个词语。

()有成效坚持不()司空见()革故()新

舍本()末风华正()不()下问百()成钢

表示专心做事的成语:

、、。

表示品德高尚的成语:

、、。

三、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眼花耳鸣”和“花花绿绿”中“花”的意思相同。

()

2.“千年梦圆在今朝”中“千年梦”指中国人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

3.谢皮罗教授把“?

”拉直变“!

”证明了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

四、按要求完成: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缩句)

2.只要我们都讲卫生,健康和疾病就有保证。

(修改病句)

五、课外积累

通过本组课文及课外的学习,我认识了科学家:

、;我对科学精神有了具体的感受,我能用这几个词来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如:

尊重事实、一丝不苟、、、、。

六、课外阅读生命的礼物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

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

(植入时间)

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

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

美国人简直是疯子!

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

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我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

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

美国多数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很赞成这种做法。

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

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bīnpín)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

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

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xiangshang)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

“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1.给文章最后一自然段中缺标点的地方补上标点符号。

2.在文中括号中选择字的正确读音。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我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4.文中画波浪线处“另一种形式”是指。

5.母亲的话“……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的意思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