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专项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98601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0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专项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物理专项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物理专项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物理专项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物理专项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专项练习.docx

《物理专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专项练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专项练习.docx

物理专项练习

物理专项练

 

一、实验探究题

1.   小周用图中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             。

(2)小周在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在光屏上再成一个更小的实像,小周应当把蜡烛向      移动.同时把光屏向    移动。

(3)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      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2.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

(1)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调整后,当他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发现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此

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3)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的实像,      (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选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

(2)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图甲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仪器,其中_______     遵循此成像规律。

(3)图甲所示中,当烛焰远离透镜至某一更远的位置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5)当烛焰距透镜7cm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乙中的(   )

4.   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图,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如图所示,此时应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可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2)若蜡烛放在光具座刻度尺的30cm至40cm位置间,移动光屏,在光屏上      得到烛焰的像(“能”或“不能”),此时眼睛应从透镜的      (选填“左”或“右”)侧透过透镜,可观察到烛焰的虚像.

(3)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明显变短了,此时应该再次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          、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5.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王朔同学利用图中的器材进行实验: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他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               上,是为了                        。

(3)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可得到清晰的        的实像。

若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的位置的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将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高为3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将测得的物距u、像距v以及所成像的像高L像分别记录在下表中。

在验证得到凸透镜成实像的初步规律后,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进行了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下表的后两列中。

  ①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距v随物距u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凸透镜成实像时,                        。

 

②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高L像与v/u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凸透镜成实像时,                        。

 

③该小组同学继续利用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a)根据实验序号1~3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变化量Δu与像距变化量Δv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b)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u变化时L像、u+v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         (上/下)调整.

(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           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左/右)移.

(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           (左/右)移.

10.   

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3甲所示。

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3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

凸透镜A的焦距     凸透镜B的焦距。

(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图13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3)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蜡烛的像将落在光屏的      (前/后)方。

(4)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             D.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

   

19.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⑴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竖直放在玻璃板后面,并不断地调整位置,直到              

                       ,从而确定像所在的位置。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凸透镜另一侧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倒立、       (选填“缩小”、“放大”)的像最清晰,从而确定像所在的位置。

⑵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应在图甲的         (选填“A”或“B”)侧观察。

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为观察透镜成像特点,应从图乙中凸透镜       (选填“左”或“右”)侧进行观察,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

⑶若图甲中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蜡烛A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若图乙中的蜡烛远离凸透镜,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得到烛焰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看到手指____________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看到房屋_________的像。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他猜想:

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有关。

于是,他在如图丙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体到

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到

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

像的大小

13.   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

某次的操作如下: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6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      g。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16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      mL。

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

(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17所示。

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           。

14.   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且甲、乙都是长方体形状.实验时,他们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15.   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东同学按照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并设计了如下记录数据的表格.

(1)小东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这时他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调好天平后,小东开始测量空烧杯质量,他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发现在将最小砝码加入右盘后,指针又如图甲所示,则小东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右调节游码C.取出最小砝码,再调节游码

(3)如图乙显示的是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后,置于调平的天平上,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图丙显示的是将烧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的情景.根据图中情景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

(4)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

先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1;接着向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后,测出总质量为m2;再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为V;然后计算出盐水的密度表达式       .则该同学的测量值比小东的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

16.   小夏同学在实验室测量了石块和盐水的密度,还意犹未尽地想测量其他物体的密度,老师拿出一件图甲所示的工艺品让他测量.

(1)小夏发现工艺品不能放入量筒中,他想出了如下的测量方法:

①用天平测量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它的质量m=           g.

②把工艺品浸没在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中,在水面处做好记号.取出工艺品,用装有200mL水的量筒缓慢向烧杯中加水至记号处.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工艺品的密度为           g/cm3.

③他测得的工艺品体积偏           ,密度偏           .

(2)小天利用已经测出的工艺品质量m,采用如下方法更准确地测出了工艺品的密度,请将小天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水的总质量为m1.

②将工艺品浸没在水中,在水面处做一个记号,再取出工艺品.

③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记号处,           .

④表达式,ρ工艺品=           (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18.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性质,小刚用水和酒精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时,他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如下所示.

表1表2

(1)小刚同学已经在坐标纸上画出了酒精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请在图上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

(2)小刚仔细地分析了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归纳出了以下的结论:

①分析表1或表2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

同种物质,          .

②分析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

不同物质,           .

19.   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1)首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的右侧,此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

(2)调节天平平衡后,小强又进行了以下三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B、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

如图所示,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由如图可得:

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           g,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该种液体可能是下面四种液体中的           (填字母代号).

A、水B、水银C、香油D、盐水.

20.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7分)

(1)实验器材有:

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直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

(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的关系.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________.

(4)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下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将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

21.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

(2)选用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

(3)移走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上光屏,在像的一侧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呈现,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选填“虚”或“实”)像。

(4)在此实验中,玻璃板要求竖直放置,而小明发现汽车的挡风玻璃却不会竖直安装,其主要原因是为了      。

 A.造型奇特               B.减小外界噪音的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             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22.   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             ;

(2)如果有3mm厚和1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某同学在做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放置没有点燃的蜡烛,都不能使它与点燃的那支蜡烛的像重合,原因是                           ;

23.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时,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可旋转的纸板         立在平面镜上,且使纸板上直线ON与镜面          (填“垂直”或“平行”)。

当纸板NOF与纸板EON在同一平面内,用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0点时,显示出如图9甲所示情形。

此时用         测得     角i和     角r的值,实验证实这两个角的关系为r    i。

比较图9中的甲和乙图可知光反射时的另一条规律是:

                     。

   

24.   下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可以沿ON向前、向后折的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让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AO射到O点,为了便于测量和探究,需要在纸板上记录的是入射光线和______________。

(2)将纸板的右半边F沿着ON向后折去,则在折过去的纸板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

C.多次改变AO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25.   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反射.

(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光沿BO方向射入时,反射光线沿OA方向,说明:

在反射现象中,          

26.   如图是小勇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2)为完成实验探究,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这个测量工具是          .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勇做了如下操作:

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        ,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

(4)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立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拿走蜡烛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

(5)实验中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物距/cm

5

10

15

像距/cm

5

10

15

结论: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

(6)拿走白板,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cm,再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      cm,同时发现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8)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请你说出这样会对实验操作带来怎样的影响?

                                                               .

 

二、作图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110.0分)

28.   如图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

29.   有一光源S在平面镜前,光源所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如图所示,请你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30.   画出图中的物体经平面镜后所成的像.

    

31.   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2.   如图所示,在房间内的A点能看到室外的景物,请通过作图画出在A点能观察到窗外景物的范围。

33.      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所示)。

请根据这两条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

(保留作图痕迹)

 

 

34.   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

如图,A是水池底某点,请作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的像A'。

35.   

(2分)“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

如图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空中的月亮用点B表示,请画出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36.   如图甲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束光。

请在图甲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37.   小阳到水族馆参观,透过玻璃看到水中的一条鱼在A点,而鱼的实际位置在B点,如图所示.请画出人看到鱼的光路.

38.   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AB和CD是挡板左侧的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上作出AB和CD对应的入射光线.(要求留下作图痕迹)

39.   如图,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40.   如下图所示,试画出光通过三棱镜时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并画出相应的法线.

  

41.   在下图中完成光路。

42.   如图所示,请画出AB的像A´B´的大致位置和大小。

   

43.   如图所示,OO′是凸透镜的主光轴,A′B′是蜡烛AB通过凸透镜成的像,试在图中画出光线AC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用作图的方法找出右侧焦点的位置.

44.   如图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并将凸透镜画出来.

45.   请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的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46.   在图中填上适当的透镜.

47.   如图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蜡烛,A′B′为蜡烛所成的像,请用作图法确定凸透镜及一个焦点F的位置,并将它们画出.

48.   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