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T 0305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指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97711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01T 0305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3301T 0305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3301T 0305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3301T 0305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3301T 0305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B3301T 0305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指南.docx

《DB3301T 0305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01T 0305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指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B3301T 0305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指南.docx

DB3301T0305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指南

ICS13.100

C50

DB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3301/T0305—2020

 

 

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指南

 

2020-04-09发布2020-04-09实施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目次

前 言II

引 言III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3健康码申领1

4健康码赋码规则1

4.1总则1

4.2日常应用与服务赋码规则2

4.3应急管理赋码规则2

4.4转码规则3

5健康码应急管理3

5.1总则3

5.2交通管理4

5.3居住区管理4

5.4工作单位管理4

5.5公共场所管理4

5.6风险预警管理4

5.7疫情应急处置4

6健康码日常应用与服务5

6.1总则5

6.2就医服务5

6.3健康服务5

6.4交通服务5

6.5其它服务5

7健康码保密6

7.1总则6

7.2保密管理6

7.3安全维护6

参 考 文 献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引言

 

健康码是杭州市人民政府基于实现疫情防控与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现实需要,在全国率先运用大数据手段建立的数字化公众健康风险防控措施,同时也是数字赋能“健康杭州”建设的综合性平台,是利用杭州数字技术的优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国际首创,为疫情精密智控和企业安全复工复产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后疫情防控”时期,健康码在健康医疗、健康消费、健康出行和医保结算等服务方面可为健康码持有者带来便利,成为数字赋能群众健康的重要手段。

健康码可在推动数字健康产业发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城市治理数字化高地、“城市大脑”建设和引领数字经济国际潮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为促进健康码管理和使用,深化健康码常态化应用,更好服务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健康杭州”建设,制定本标准。

 

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健康码申领、健康码赋码规则、健康码应急管理、健康码日常应用与服务、健康码保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健康码的个人和组织。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健康码healthcode

行政管理部门通过个人身份标识建立的个人健康卡电子账户,或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组织健康统一标

识,按照特定场景的健康状况进行风险分级并生成的彩色二维码。

注:

在特殊条件下,健康码可采用特殊群体易于识别的图文和语音提示等方式展现。

2.2

识读终端readingterminal

识读健康码并与后台应用系统进行交互的终端。

注:

一般包括健康码的识读设备和终端机上的应用软件。

2.3

个人终端individualterminal

通过个人平台(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运行的健康码客户端应用软件接入的管理信息系统。

3健康码申领

3.1健康码应在行政管理部门指定或授权的平台或终端申领和使用。

3.2健康码申领应遵守个人自愿申领的原则,自愿选择申领和使用健康码的平台及方式。

3.3健康码可通过有效证件的扫描、刷卡、号码输入以及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方式在识读终端申领和使用。

3.4录入信息真实完整准确后,自动生成健康码。

3.5老人、小孩可由直系亲属代为申领,孤寡老人可由所在社区代为申领。

3.6健康码持有者应妥善保管本人的健康码,不得借予他人使用。

4健康码赋码规则

4.1总则

4.1.1健康码赋码规则包括健康码日常应用与服务赋码规则和应急管理赋码规则。

4.1.2

根据不同场景应用赋予健康码不同的颜色,用三种颜色赋码,分别是:

红色健康码(简称红码)、黄色健康码(简称黄码)、绿色健康码(简称绿码),见图1。

在特殊情况下可增加其他颜色。

图1三色健康码示例

 

4.2日常应用与服务赋码规则

在日常应用与服务时,健康码结合“人”、“环境”、“时间”、“场景”等各种维度,并根据应用场景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赋码规则,这些赋码规则主要有但不限于:

——用于健康档案管理时,依据个人健康档案,对健康状态按“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分级,分别赋予绿码、黄码、红码;

——用于健康素养评价时,基于健康相关数据,建立个人健康评估模型,可生成“健康素养评分”,按“健康素养评分”高、中、低分别形成健康素养绿码、黄码、红码;

——用于机动车驾驶员以及重点车辆驾驶员健康状况评价时,符合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精神病等法定身体状况标准的赋予红码,其它赋予绿码;

——用于职场健康证明时,依据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有效、临近失效、失效三种状态,分别赋予绿码、黄码、红码;

——用于游泳健身等特定场所的准入时,无不适宜游泳禁忌症的,赋予绿码;对有不适宜游泳禁忌症的,赋予红码;

——用于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公示时,依据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从信誉高到低依次分为

A、B、C、D四级),A、B级的赋予绿码,C级的赋予黄码,D级的赋予红码;

——用于评定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时,A级表示诚信等级高,赋予绿码;B级表示诚信等级中,赋予黄码;C级表示诚信等级低,赋予红码;

——其他日常应用与服务下的赋码规则。

4.3应急管理赋码规则

4.3.1总则

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期和其它应急管理状态下,依据法律法规、应急响应级别和疫情防控要求,通过风险评估,依据不同应用场景分别赋予红码、黄码、绿码、橙码。

4.3.2红码

红码表示健康处于高风险状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赋“红码”:

——确诊病人、疑似病人;

——与确诊病人、疑似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或到过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

——其他需要赋“红码”的人员。

4.3.3黄码

黄码表示健康处于中风险状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赋“黄码”:

——规定的时间内有防疫疾病症状之一的人员;

——其他需要赋“黄码”的人员。

4.3.4绿码

绿码表示健康处于正常或低风险状态,除“红码”、“黄码”界定的风险状态之外的人员,赋“绿码”。

4.3.5橙码

4.3.5.1橙码为橙色健康码的简称(见图2),在境外国家/地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期,橙码用于从疫情国家/地区来杭州和返回杭州的人员申领。

图2橙色健康码示例

4.3.5.2橙码表示健康处于高风险状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赋“橙码”:

——确诊病人、疑似病人;

——与确诊病人、疑似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正在实施集中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

——在规定的时间内,有境外高风险、较高风险、中风险国家/地区旅居史的人员;

——其他需要赋“橙码”的人员。

4.3.5.3从疫情国家/地区来杭州和返回杭州的人员申领黄码和绿码的规则分别见4.3.3、4.3.4。

从疫情国家/地区来杭州和返回杭州的人员申领的健康码称为国际版健康码。

4.4转码规则

健康码实施动态管理,当健康状态变化时,依据4.3转换健康码;若选用其它赋码规则,则按所选规则的要求转换健康码。

5健康码应急管理

5.1总则

5.1.1健康码应急管理一般是指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期和其它应急管理状态下,依据法律法规、应急响应级别和疫情防控要求,通过健康码对其持有者进行管理。

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期,因疫情防控等需要,要求出示健康码时,健康码持有者应主动出示。

5.1.2因疫情防控需要,企业等其他社会机构需要获取本组织人员的健康码信息时,可向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在符合相关保密要求后,获取本组织人员健康码信息。

5.2交通管理

各交通卡口实行管制时,车内人员持有绿码,可“扫码或亮码+测温正常”后放行;车内人员无健康码、健康证明且来自非疫情重点地区的,“测温正常+核录”后放行。

车内人员持有的为红码、黄码,若在本区域有固定工作或固定居所允许进入,但进入本区域后要由用人单位或所在小区(社区、村)落实“健康打卡、隔离观察”等规定。

5.3居住区管理

根据风险等级,实行居住区封闭式管理,对居住人员进入可选择“扫码或亮码+测温正常+出入证”、

“扫码或亮码+测温正常”、随机测温、随机抽查健康码或出入证等不同方式进行管理。

对外来人员和车辆加强管控,情况特殊确需进入的,实行“扫码或亮码+测温正常+登记”方式进行管理。

5.4工作单位管理

5.4.1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可使用健康码进行相关防疫管理。

单位人员通过“扫码或亮码+测温正常”进入工作场所,并应每日申报本单位人员健康状况。

对外来人员实行“扫码或亮码+测温正常+登记”方式进行管理。

5.4.2企业可使用健康码进行复工复产申请,根据行政管理部门要求,提前不少于规定的时间(如72小时)在指定平台上进行注册并申报返岗人员健康码情况,提交复工申请和复工方案。

5.5公共场所管理

封闭的公共场所应实行“扫码或亮码+测温正常”的方式进入。

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轮船等公共交通应实行“扫码或亮码”乘坐。

开放的公共场所应实行“扫码或亮码+测温正常”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查。

5.6风险预警管理

5.6.1健康码可用于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分析和预警。

可利用健康码对人员和车辆出入进行管控。

可利用健康码判断群体、区域的疫情风险等级,并实施相应的防控措施。

5.6.2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健康码开展区域范围疫情态势感知、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及多学科研究、健康教育精准投放等工作。

5.6.3利用健康码归集相关数据、信息,建立时间、空间、人群传染病症状监测模型,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苗头预警。

5.7疫情应急处置

利用健康码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和聚集性疫情调查。

在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疫情以及乙类聚集性疫情发生时,按“绿、黄、红”三色健康码对传染源管控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管控。

5.8其它应急管理

其它应急管理是指在非疫情防控期,如在大型赛事、重要会议、大型集会等场景下,可通过健康码对其持有者进行管理。

用健康码进行其它应急管理时,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则,并予以事先通告。

6健康码日常应用与服务

6.1总则

健康码日常应用与服务一般是指以个人自愿为前提,通过使用本人健康码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也可享受其他组织通过健康码提供的便利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实现医疗健康服务和医保结算服务等。

6.2就医服务

6.2.1健康码与电子病历、社保卡绑定,成为通用的健康服务码,便于居民获取连续医疗健康服务。

6.2.2健康码持有者在规定的权限内,可在医疗机构或定点药店就医购药、医保结算和金融支付,可凭健康码进行体检、康疗、救护等服务。

支持使用健康码提供预约诊疗、先诊疗后付费、移动支付、互联网诊疗和在线医保结算等便捷就医服务。

6.2.3卫生健康管理部门与医保等部门可通过健康码开展协同服务和联合监管,如基于多码融合、交互认证实现患者医保费用安全结算及移动支付应用等。

6.3健康服务

6.3.1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健康码建立覆盖城市全人群、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服务全方位的健康身份统一标识和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6.3.2健康码可应用于家庭医生签约和双向转诊等服务。

可作为个人访问电子健康档案的入口。

6.3.3健康码可应用于慢性病管理、妇幼保健、计划免疫、老年人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6.3.4医疗机构可利用健康码对个人进行健康评价和健康预警,提供健康服务。

6.3.5医疗机构和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可利用健康码为个人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测评服务。

6.3.6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可以个人健康数据为基础,借助健康码在人、物、时、空的应用中积累的健康相关数据,综合水、气、土壤、环境质量等信息,开展人居环境健康评价和群体健康评价,为城市健康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6.4交通服务

6.4.1健康码可与市民卡等绑定,通过赋予健康码交通卡功能,可凭健康码乘坐市内各类公共交通工具;行政管理部门通过授权社会交通组织,凭健康码可乘坐网约车和出租车等。

6.4.2健康码可与驾驶证件互联互通,方便健康码持有者驾车出行。

6.5其它服务

6.5.1健康码可与身份证、公园卡等绑定,可作为进入公园、博物馆、展览馆等需要出示证件的公共场所的凭证。

6.5.2健康码可作为“电子健康证”,用于职业健康的准入证明,在餐饮、美容美发、幼托服务等行业“亮码上岗”,也可用于其它场所个人健康证明。

6.5.3健康码可与城乡养老服务体系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医养护一体化的养老服务。

6.5.4健康码可发挥社会心理的支持功能,通过开通健康码线上心理服务咨询接口和网络平台,实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线上线下融合。

6.5.5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利用健康码平台进行健康养生类的商业应用开发,促进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6.5.6经授权赋予健康码支付功能,可凭健康码进行消费。

6.5.7个人通过健康码可享受政府“最多跑一次”服务。

7健康码保密

7.1总则

健康码使用的各个环节应对敏感信息和个人隐私进行保护,应确保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各种技术平台和各类使用终端运行安全和稳定。

7.2保密管理

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康码信息保密制度,可通过签署保密协议和资质认证等方式,明确健康码相关方的保密责任。

7.3安全维护

应选择合法、安全、稳定、可靠的健康码技术平台和使用终端。

建立并落实安全稳定运行的风险评估、定期评估、运行维护和技术设备更新等制度。

 

参 考 文 献

[1]

GB/T

18284

快速响应矩阵码

[2]

GB/T

19488.6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3]

GB/T

21049

汉信码

[4]DB33/T2242传染病防控人员健康码管理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