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96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县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全县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全县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在全县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在全县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全县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报告.docx

《在全县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县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全县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报告.docx

在全县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报告

在全县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报告

 

  

  ——让××村富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

  各位领导和同志们:

  今天,作为一个基层党组织的代表能走上今天这个讲台,我深感荣幸和自豪。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村基本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为全县经济实力第一村和全省“五好”村党组织,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的结果。

是全村干群艰苦创业的结果。

我作为党总支书记,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而各级组织给了我很多荣誉,这是对我的鼓舞和鞭策。

多年来,我心里一直有一个信念支持着我,那就是:

既然群众选我当书记,组织上让我当书记,我就要使出全部的力量,干出个样子来,不能辜负了组织和人民的希望。

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

让××村富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

  1992年2月12日,对我来讲,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全村60名党员一致推选我为村支书。

当选为村支书,这对有些人来说也许是一件值得庆幸和骄傲的事,然而是对我来说,却丝毫没有一点儿喜悦,感到肩上的担子十分的沉重。

当时的××,虽然地处××镇郊,“汉十”公路穿心而过,襄渝铁路横贯东西,地理位置比较优越。

土地肥沃,山场广阔,自然资源相当丰富。

但××村一直是“守着金碗讨饭吃”,整天都在进行传统的劳苦耕作,全村父老乡亲还是摆脱不了“贫穷”二字。

村集体没有一分钱积累,办什么事都靠找老百姓摊派,当时××村被群众戏称为“平摊村”。

在这样的困境下,怎么能实现祖祖辈辈希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对此,我也忧虑过,甚至有打退堂鼓的想法,可想到党对自己多年的培养,上级领导对自己的信任,群众对自己的期盼,只能豁出去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清醒地知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选准发展路子。

为此,我和村支两委一班人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反复研究村情,分析优势和劣势;到外地先进村学习取经,解放思想;找村民座谈,广纳良言,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向荒山秃岭要效益,大力兴办绿色企业;同时,大力兴办村组工业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

  思路再好,不干还是白搭。

××村拥有3600亩山场,但有树不成林,杂草遍地生。

“哪里是秃山,那里就是××”,当时县委主要领导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善意的批评。

看着这广阔的山场没有被利用,没有给××人民带来多少收益,我当时心急如焚。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看干部,干部看支部”。

从1992年夏天开始,我带领全村1000多劳力,顶着烈日,冒着酷署,开始了消灭荒山的大会战。

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口凉水;手磨破了包一包再上阵。

人心齐,泰山移,奋斗了两个冬天,开挖出了1000亩柑桔基地。

在随后的几年里,我们又组织村民相继开发出1000亩板栗基地,100亩茶叶基地,200亩银杏基地,并建成了三个林场。

昔日的荒山秃岭乱草岗,如今变成茶成垄、树成行、果飘香的绿色银行!

1997年,××村被林业部授予“绿化千佳村”光荣称号。

  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我感到集体经济实力强不强,关键看有没有像样的村组企业。

有一次,我外出到十堰,了解到二汽需要大量包装材料的信息,村支两委一合计,决定办一个包装材料厂。

没有钱我就求亲戚、找朋友、靠大伙来凑钱。

厂子建起后,由于没掌握生产技术,企业一度陷入困境。

为了把村里这第一个企业办成盘大,我和村干部张善国一道赶到二汽,专门翻垃圾堆,收集用过后作为垃圾处理的旧包装袋进行剖析,直至弄清生产程序和生产技术后才返回××。

第一批产品出来了,我和包装材料厂的几个销售员一起背上产品,到二汽所有需要包装材料的分厂车间请人家试用。

经过不断改革,探索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包装产品在二汽站稳了脚根,成为十几个分厂的定点供货单位。

企业越办越大,生意越做越红火,现在已发展到拥有现代化厂房、设备,能生产草绳、草袋、塑料包装等10大类30多种的综合包装企业,98年产值达250万元,年创利税30万元以上。

  成功的实践和探索,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大办村组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我当时的想法是:

穷日子祖祖辈辈真是过怕了,富就要富出个样子来。

随着形势的变化,要发展企业,靠现有家庭太少,靠自我积累太慢,靠银行贷款太难。

要发展壮大,必须走民营化发展之路。

根据我们的情况,解决这些难题,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两眼向外”搞招商引资。

  近几年来,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全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实实在在的说,我们××有优势,但优势并不大,我始终认准一个理,好的优势如果不去发掘,再好的优势也会变成劣势,没有优势,我们要创造优势。

因此,为企业搞好服务就成了我们招商引资办企业的法宝。

近几年来,我们共投资260万元用于改善企业环境,支持企业发展,先后投资100万元,改农业用电为工业用电,电容量达1730千伏安,投资40万元从××镇区引来自来水,主管道达5000米,投资38.6万元硬化黄营火车站出口路1833米,投资3.5万元,硬化东华公司及草件厂门前场地1630平方米,投资1万多元维修琉璃瓦厂及装修办公室,投资2.1万元为东华公司架设一条高压线专线,投资6万元为草件厂新建一栋485平方米车间等等10多个工程项目。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截止目前,全村共引进项目25个,引进投资1000多万元,盘活存量资产400多万元,培育新的生产能力5600多万元,400个剩余劳力成了农民工,有力地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大发展。

  在引进保康磷肥厂厂长王道新办庄园磷肥公司当中,我是通过亲戚托朋友,三番五次上保康,给他讲我们村的条件,讲我们村的优势,讲我们的优惠政策,最后通过诚心打动他决定到我们这里投资。

刚开始企业经营效益不是很好,甚至还出现亏损。

王道新思想上一度产生动摇,有打道回府的念头。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咋办呢?

不能让他说我罗荣海把他害苦了。

要尽快帮助他摆脱困境。

我多次上门和他交流看法,给他打气鼓励。

很快,王道新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庄园公司迅速恢复了元气。

如今,庄园磷肥公司开发出的高品位磷肥和高含量的多元复合肥,产品远销河南、安徽、山东、河北等地,销售收入过千万元。

  在大力发展工业、农业的同时,我们还抢抓国家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机遇,充分利用“汉十”公路过境的有利条件,引导村民大力发展以饮食服务、便民超市为主的第三产业。

通过引导帮助,现在全村个体加工业已达到20家,商业35家,饮食服务业20家,运输业30家,建安业15家,个体私营经济产值达9150万元,占全村社会总产值的70%以上,成为村级经济的“半壁河山”。

  经过全村三千多人的共同努力,20XX年全村实现工农副总产值5800万元。

全村集体积累达到1000多万元。

农户积累达到8000万元,户均8.7万元,家庭存款10万元以上的有300多户。

95%的农户住楼房,人均60平方米,794户装有程控电话,手机、电脑、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等都进了老百姓的家。

70%的户吃的是自来水,65%的户看上闭路电视,有机动车辆336部,全村18家企业去年上交村纯收入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500元。

  ××村经济发展起来了,我们手里也有钱了。

有了钱,是否就可以大手大脚?

不行,组织上既然叫我担任这个领头人,群众推举我当这个班长,我就要在任一天,过硬一天,为群众造福一天。

现在集体富了,但群众还没有真正享受到现代文明。

俗话说:

“好钢用在刀刃上”。

几年来,我们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用到了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公益事业、改善生活和投资环境上。

  94年以来,我们先后投入资金100万元,改农业用电为工业用电。

增加变压器8台,使电容量从150千伏安增加至1730千伏安,有效地解决了村组企业用电难的问题。

  1995年至1996年间,又投入资金100万元,建成教学楼3栋91间,扩建操场2600平方米,使××村小学在全市率先成为“普九”合格学校。

还改善了村卫生室,使其成为襄樊市甲级卫生室,方便了群众就医。

  1995年,我们还投入资金40万元,延伸了自来水管道,使70%的农户用上了干净方便的自来水,接通了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

  1997年,我们投入资金100万元,建成四栋红顶白墙、蓝玻封闭的欧式别墅,通过出租的方式,现已成为增加村级经济收入的一个新亮点。

  从1994年至20XX年间,在没有享受国家路网建设扶持政策的情况下,先后投入资金200多万元,硬化村组公路8条共计20公里,架设桥梁4座:

达到了组组通水泥路,方便了村民的生活,改善了投资环境。

同时,还组织村民硬化美化街道,在集镇栽植花草,建路灯,配套供排水设施,改善街容街貌,让村里人也走上了城里的街道。

  20XX年,我们抓住国家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的机遇,动员农户改水,改灶,改厕,改栏。

通过干部带头、实行以点带面,当年建成沼气池113个并投入使用。

每户用沼气年可节约燃料500元,实现了改善环境与节约开支的双重效果。

现在,××村已有400多户农民用上了沼气,占全村户数的45%,成为全县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的第一村。

  近年来,针对村里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不同步的问题,我组织全体村民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先后建设标准的医疗卫生室和村民文化活动室,动员广大村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使70%农民掌握至少一门致富技术。

使全村无重大刑事案件的发生,无计划外生育,无上访告状现象,社会风气良好,社会秩序稳定,整个村庄显现出一派平安祥和的气氛。

  村里发展了,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我们村仍然还有少部分人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脱贫致富。

我想,同在一面红旗下,同在一片土地上,我有责任让所有××人实现共同致富的梦想,有责任让普通老百姓感受到党的温暖。

为使××村的每一个小孩都能至少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我们从集体积累中先后拿出20多万元帮助14个困难户盖房子和资助25名贫困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六组村民陈良美,想开酒店,但家底薄,没资金,看到别人个个都发家致富了,她非常着急。

了解这一情况后,我和村干部帮她筹措资金,办起了酒店,由于经营有方,酒店生意红红火火,现在已成为××村数一数二的富户。

  七组村民张善勇,家里有两个小孩上学,妻子智力差,自己收入又少,眼看周围的居民搬进红顶白墙的小洋楼,自己仍住泥巴土墙屋,思想一度极不稳定。

了解这一情况后,我同支部成员一商量,决定对张善勇无偿扶持建房用的全部红砖,组织党员干部轮流帮工,动员左邻右舍、亲戚朋友捐款捐物,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一栋小楼房很快就竖起来了。

全村类似的14户贫困户都得到不同资助,住上了楼房。

  我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

我经常告诫自己,一定要管住自己,管住一班人,不能身后留下骂名。

不能让××村的老百姓说我罗荣海前期还可以,后期就不行了。

工作上,我从不偷闲度日,考虑自己的名利和报酬很少。

一年365天,我敢这样说,起码有300天在想、在干村里的事,保持××这面红旗不倒。

在我的带动下,全体村干部由原来的轮流值班,自觉变为全日制上班,有的人为此笑着对我说:

“你们村干部上班比有的行政单位干部上班还正规。

  这些年来,由于干出了一点成绩,自己的威信自然而然在干部群众心目中提高了,也经常听到一些恭维话。

为了和周围的群众打成一片,让他们感到我罗荣海永远靠得住、信得过。

我在村班子全体成员会上说过这样的话:

“村里的事情绝不能是我这个书记说了算,必须大家一起决策,必须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

村里每次有重大工程时,我就主持村支两委班子开会民主讨论,统一大家的认识;将手中的权利下放,确定项目具体负责人,明确职责,从而达到了有序高效的目的。

  “打铁还须自身硬”。

在实施“组组通水泥路”工程中,有几个老板找上门来。

有的老板请我去吃饭,有的老板请我出去玩,甚至有的老板悄悄的找到我的家里,给我送上礼物、红包,都被我一一拒绝了。

在建设中,我通过召开党员大会、群众大会等形式,公开接受监督,公开招标,并且一定做到两人以上参与,“廉政协议”“施工协议”一起签,由于我们做到了以身作则,严于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