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栽和油菜培学习题与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96057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草栽和油菜培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烟草栽和油菜培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烟草栽和油菜培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烟草栽和油菜培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烟草栽和油菜培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烟草栽和油菜培学习题与答案.docx

《烟草栽和油菜培学习题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草栽和油菜培学习题与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烟草栽和油菜培学习题与答案.docx

烟草栽和油菜培学习题与答案

油菜

一、油菜生产概况

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

起源:

白菜型、芥菜型--中国、印度

甘蓝型---欧洲

世界上重要油料作物之一,油菜产量居世界油料的前3位,是我国传统油料作物

主要在冬季栽培,具有广泛的生产适应性。

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前三位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加拿大。

二、油菜的类型

甘蓝型植株高壮,叶色蓝绿,苔茎叶无柄半抱茎。

常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结实率一般70%以上。

种皮光滑为黑或黑褐色,千粒重3.5g~4.5。

抗性强、耐肥、易高产

芥菜型株高中等,叶色深绿,叶缘有锯齿,苔茎叶有柄不抱茎。

常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结实率70%~80%。

角果短小,千粒重1.5~2.5g。

耐贫瘠,低产。

白菜型植株矮小,叶色淡绿,叶基部全抱茎。

异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75%~95%。

角果肥大,种皮粗糙为褐、黄褐或黄色,千粒重3~6g。

抗性差、不耐肥、不稳产

一、油菜的生育过程

出苗期:

约播种后5~7d,75%种子子叶出土平展。

苗期:

出苗至75%幼苗现蕾,约120~150;是器官分化和产量形成的奠基时期。

蕾苔期:

现蕾至75%的植株开始初花,约30d;期间经历抽苔。

开花期:

25%的植株开花(始花)至75%的花凋谢(终花),约25~30d。

角果发育成熟期:

终花至成熟,约30d;决定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时期。

油菜移栽期:

一般30~35天、5片叶左右.

烟草移栽期:

7、8片叶。

(一)根

油菜是直根系(主根、侧根、根毛组)。

直播油菜的根系主根分布较深,一般在耕作层的30~50cm。

移栽油菜侧根发达,密集层可达表土下30cm左右。

油菜根系可分泌有机酸使难溶性磷转为速效磷。

(二)油菜抽苔后的主茎分段:

①缩茎段在主茎基部,节短而密集。

②伸长茎段在主茎中部,节间由下而上逐渐增长,茎上棱形渐显著。

③苔茎段在主茎的上部,节间自下而上逐渐缩短,棱形更为显著。

油菜抽苔后主茎生长行为:

①抽苔后主茎迅速伸长增粗,到终花期停止。

②茎内积累充实大量同化产物干重增加

③终花期后茎中的营养物质向角果中转移

(三)影响分枝的主导因素是植株营养状况

1、营养生长期长,腋芽抽生早而多,有效分枝多

2、种植密度较小时,利于下部抽生有效分枝

3、抽苔初期和始花期施肥可增加一、二次分枝

分枝与结实

有效角果数中第一次分枝占69-74%,二次占6-14%。

一次分枝结果数以中部最多,上部次之,下部最少。

油菜宜适度密植以增加中部、上部的一次分枝。

(四)花油菜为总状花序,着生于主茎顶端的为主花序,着生于分枝顶端的为分枝花序。

每个花序轴上着生许多单花。

开花顺序全株中主花序最早开花,然后是一次分枝,二次分枝等。

一般由上部的一次分枝向下部的一次分枝依次开始开花;一个花序由下向上依次开花。

始花期:

全田有25%以上植株主茎花序开始开花。

盛花期:

全田有75%以上植株花序开花。

终花期:

全田有75%的花序完全谢花。

油菜主要靠昆虫传粉,风力也有一定传粉作用。

1、角果油菜的果实是圆筒形的长角果。

油菜全田角果表面积接近群体最大叶面积。

终花期后叶片脱落,光合作用主要靠绿色角果皮进行,为种子提供40%的干物质。

(一)产量构成因素

产量=单位面积角果数∠每果粒数∠千粒重

角果数--决定于花芽分化期到开花期

每果粒数—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决定于雌雄蕊分化期到结果期

粒重--决定于胚珠受精到成熟

油菜栽培:

一、需肥与施肥

N肥:

需求量最大,量少个体发育不足,过多则降低品质和产量,应在初花期停止供应。

P肥:

增强抗性(寒\旱),促进根系发育、光合产物的运输,提高含油量。

二叶期前施用利用率较高。

K肥:

促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合成转运,增强机械组织和抗性(寒\旱\病\倒);促花泌蜜引蜂传粉。

B肥:

油菜是需B较多的作物,在蕾苔期和开花结果期是临界期,缺B时易发生“花而不实”。

苗期和蕾苔期为N\P\K需量最多时期,宜重施底肥早施苗肥,酌情早施苔肥。

施肥原则:

施足底肥、轻施苗、重施腊肥、巧施苔花肥

确定原则:

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播种期、气候条件

二、水分:

出苗期田间持水量60—70%,苗期为70—80%,蕾苔期70—85%(是水分临界期),角果发育期60—80%

防止早花:

在冬前抽苔开花的现象叫早花。

常因春性品种或半冬性品种早播种造成,水肥光等条件不足也能引发。

首先选好播种期,出现早花后应及时摘苔,并补充肥料。

防病:

1、合理轮作

2、选择抗病品种

3、改进栽培技术,消灭或避害

4、化学防除

《烟草栽培学》

一、名词解释

1、叶面积指数:

 叶面积指数(leafareaindex)又叫叶面积系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即:

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

2、叶面积系数  叶面积系数leafareaindex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为植物群落叶面积大小指标的无名数。

4、烟叶品质(tobaccoquality)

调制后烟叶使用价值的综合评价。

包括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内在质量。

外观质量指烟叶质量的外表反映,是划分烟叶商品等级的主要依据。

烤烟的基本颜色是黄色,以均匀金黄,正黄最好,淡黄,米黄次之。

带青的黄色烟质不佳。

化学成分:

烟叶和烟气中有5289种成分,存在于烟叶中有2549种。

烟气中有3875种,烟叶和烟气中成分相同的有1135处。

即烟叶中45%的成分可以在烟气中找到,主要有蛋白质、尼古丁、氨基酸、叶绿素、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树脂、芳香油和无机矿物质等。

内在质量:

表现在烟叶的燃烧性及所产生的烟气质量。

燃烧性取决于烟叶的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及燃烧区内空气流通程度。

包括阴燃保火力、燃烧速度、燃烧完全性、燃烧均匀性、燃烧后的灰色及密结性六个方面。

烟气质量包括香气、吃味、刺激性和生理强度等。

中国烤烟的香气分为清香型、浓香型、中间香型三种类型。

晒晾烟的香气比较复杂,分为雪茄型、香料型、半香料型、似烤烟型四种。

吃味是指味觉器官的感觉。

烟叶的吃味分为甜、苦、酸三类。

生理强度,烟气吸入人体后引起的生理效应强弱,也叫劲头。

尼古丁含量多、劲头大,含量少、劲头小。

5、外观质量 烟叶外观质量是指人们感官可以感触和识别的烟叶外部特征,即人们常说的手摸、眼观、思想感。

经常使用的烟叶外部特征有部位、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油分、身份、长度、残伤和破损等。

6、成熟度  指田间鲜烟叶的成熟程度。

即烟叶在田间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过程中,其生理生化过程达到烘烤工艺要求的最佳变化程度。

通常划分为未熟、假熟、初熟、适熟、完熟、过熟。

7、身份 指烟叶厚度、细胞密度或单位面积的质量。

以厚度表示。

分为薄、稍薄、中等、稍厚、厚。

8、油分 烟叶含有的一种柔软半液体或液体物质。

9、弹性  烟叶在一定的湿润条件下具有的能够拉伸并复原的程度。

10、物理特性  烟叶的物理特性对烟制品的影响主要是在产品的风格、安全性及经济效益等方面,主要的物理特性有燃烧性、吸湿性、弹性、填充性、单位叶面积重量和含梗率。

11、评吸 通过人的感觉对烟叶原料、梗丝、膨胀烟丝、再造烟叶等烟草配方组分、在制品以及卷烟制品进行内在品质评定,对调制后的烟叶原料及烟草制品感官质量的唯一检验的方法。

12、劲头 劲头是指烟气通过喉部时对喉部的冲击强度,是烟气生理强度的重要指标,主要取决于烟气烟碱量及形态、氮化合物含量及形态和烟气PH值。

劲头是消费者选择消费品牌的重要内容之一。

13、刺激性刺激性是指燃吸时烟气对鼻腔、喉部、口腔引起刺、辣、呛等不愉快的感觉,它属于不利的评吸因素。

刺激性主要来自烟气中呈碱性物质的成分。

15、香气 卷烟烟气具有的芳香气息,是衡量卷烟品质的主要指标。

香气有质和量的双重含义,香气质是指香气的优劣程度和细腻程度;香气量则包含香气的丰满程度和透发程度

16、杂气 烟气中令人不愉快的气息。

杂气和香气同属烟气中有气味的气息,从某种意义上讲都属于香气,其本质的差别在于其“香气质”。

烟气中的杂气主要源于烟叶。

烟气中常见的杂气有:

青草气、枯焦气、土腥气、松脂气、花粉气等,不同生态条件下种植的烟叶具有不同的特征香气,同时也有不同特征的杂气,又称地方性杂气。

17、施木克值 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会引起卷烟质量的下降。

目前,常利用蛋白质与糖分含量的比值,作为评定卷烟吸昧质量的指标,此比值称做施木克值。

18、吃味 吃味是反映在口腔内包括酸、甜、苦等味觉的总称。

吃味是衡量烟叶可用性的另一方面,它包括劲头、刺激性、浓度、余味等,主要由人的口腔感觉加以鉴别。

19、燃烧性包括阻燃性、燃烧速度、燃烧均匀性、燃烧完全性、烟灰颜色和凝聚性。

20、烟草的内在质量 内在质量主要指烟叶燃吸时人对烟气的香气吃味等方面的感官平定

21、弹性 烟叶在一定的湿润条件下具有的能够拉伸并复原的程度。

22、余味 是指烟气呼出后,口腔内留下的味觉感受。

鉴定要靠舌头的感受来判断,如对酸、甜、苦、辣、涩的味觉,对加香加料残余物的反应程度

23、阴燃性 包括阴燃持火力、燃烧速度、燃烧完全性和均匀性。

阴燃持火力是指烟叶点燃后无明火燃烧时继续保持阴燃的能力。

24、吸湿性烟叶依空气湿度的变化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和向空气中散发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湿性。

25、填充性 填充力是指单位重量的烟丝在标准压力下所占有的体积。

填充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烟叶质量和工艺上的经济性。

一般评吸质量好的烟叶填充力较小,评吸质量差的烟叶填充力较大。

26、种植制度 :

一个农业地区在一定时期或者几年内适应当地条件而形成的一整套农作物种植方式。

南方烟区因移栽季节不同,有春烟、夏烟、秋烟和冬烟。

华南地区以春烟为主。

在广东、福建等热量充足的地区也有少量的秋烟和冬烟。

27、连作 :

在一块田地上连续栽种同一种作物。

也说连种,连茬或重(第二声)茬。

28、轮作 :

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

29、轮作制度:

轮作制度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

30、间作 一茬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成行或成带(多行)间隔种植的方式。

31、套种 :

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作、串种。

32、壮苗 是指生长发育良好,新陈代谢正常,有机物质合成、积累较多,内含物丰富,碳氮比协调,抗逆性强,栽后成活率高的烟苗。

34、漂浮育苗漂浮育苗是在温室或塑料薄膜覆盖条件下,利用成型的膨化聚苯乙烯格盘为载体,装填上人工配制的培养基质,将格盘漂浮于含有完全矿质营养的苗池中,完成烟草种子的萌发、生长和成苗过程。

35、托盘育苗 托盘育苗是在塑料大棚覆盖下,采用母床播种,到一定苗龄时移入聚乙烯塑料育苗盘假植成苗的方法。

36、需水量 一般指单位面积上烟草从移栽到采收结束一生所消耗的水分总量,主要包括地表蒸发和植株蒸腾两部分。

38、水分利用效率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烟叶产量与总耗水量的比值来表示。

39、团棵 植物在幼苗期叶片在短缩的茎上排列成团状,故称“团棵”。

团棵期是幼苗期结束的特征。

团棵期是指每株烟叶片达12至14片,烟株高为32厘米至34厘米,在移栽后25至30天;

40、旺长 烟株茎叶生长旺盛,根系进一步生长。

应以水调肥,以肥促长,防止底烘和早花。

41、圆顶 烟株打顶10-15d后,上部叶完全展开,与中部叶大小接近,烟株呈筒形的时期。

42、底烘 烟株的下部叶片尚未达到成熟时期,在不利条件下提早变黄,进而干枯的现象称为底烘

43、早花烟草的早花是指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大田生产的烟株在未达到该品种或当地栽培条件下应有的株高、叶数时就开始现蕾,并开花的异常现象。

44、烤烟 烤烟是我国栽植面积最大的烟草类型,其主要特征是植株高大,一般株高120MM~150mm,单株着叶20~30片,中部烟叶质量最佳,叶片自下而上成熟,分次采收。

最初的调制方法也是晾晒,后改为火管烘烤,目前采用在烤房内调制。

45、晾烟 有浅色晾烟(白肋、马里兰)和深色晾烟之别,都是在阴凉通风场所晾制而成。

46、晒烟  晒烟的烟叶利用阳光调制,主要有晒红烟与晒黄烟。

47、打顶抹杈 顶抹杈是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烤烟种植是以收获烟叶为目的的。

烟株现蕾后,顶部花序生产活跃,营养物质大量向顶部运转,中下部叶片中养分不断流向顶端,如果任其开花结实。

必然导致养分的无畏消耗,使得上部叶小而薄,中下部叶片颜色变淡,重量下降,降低产量和品质。

因此,烤烟生产中除留种植株外,必须进行适时打顶,即将花蕾及其以下数片叶一并摘除。

48、烤烟的优质适产  烤烟的优质适产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与时供进。

根据当前的市场需求和生产力水平,优质适产可以简单概括以下几条:

 1.亩产量。

田烟150-175千克,土烟125-150千克;

 2.外观质量。

叶长50厘米以上,单叶重7-9克,成熟度好,光滑面小,组织疏松,香吃味好,桔黄烟占55%以上,上等烟占35%以上,上、中等烟合计90%以上,副组烟在10%以;

 3.内在质量。

烟碱含量1.5-3.5%,还原糖16-22%,还原糖与烟碱的比值为6-12,氯离子含量在0.8%以下,氧化钾含量在2%以上,淀粉含量低于4.5%;总之,主要化学成分要协调。

 4.安全性。

农药残留量必须在国家标准限量以下

49、工艺成熟 工艺成熟是指烟叶生理成熟后,淀粉逐渐分解,叶绿素向叶黄素转化,生理上产生一定消耗,烟叶颜色从叶尖到叶基部全部变黄,组织逐渐变疏松,烟叶中化学成份处在最适宜状态的时期

52、种植制度 一个农业地区在一定时期或者几年内适应当地条件而形成的一整套农作物种植方式。

南方烟区因移栽季节不同,有春烟、夏烟、秋烟和冬烟。

华南地区以春烟为主。

在广东、福建等热量充足的地区也有少量的秋烟和冬烟。

53、复种同一块土地上在一年内连续种植超过一熟(茬)作物的种植制度,又称多次作。

复种是中国蔬菜集约化栽培的主要特点之一,能显著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是实现蔬菜高产种类多样、周年均衡供应的一个有效途径。

54、作物布局 农作物的地域分布,即根据区域自然经济条件,确定适应该地区的主要作物,安排种植作物的种类、面积与田块配置。

55、套作 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播种或栽植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二、填空题

1、烟草起源于   美洲  ,    15-16世纪 传入中国,传入中国的途径有三条,它们是     入台湾,入福建    、    自日本入朝鲜,入辽东。

   和   自南洋入澳门,入广东。

     。

2、烟制品的主要类型有  卷烟,  斗烟,   雪茄 ,  水淹 ,    嚼烟  ,    鼻烟  。

3、确定烤烟移栽期的依据有气候条件(温度和降雨)、 种植制度、  品种特性、 成苗因素。

4、烟草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25℃-28℃,育苗期间低于   20 ℃的低温和高于 35℃的高温会引起    冻害   和     灼伤       。

5、优质烤烟生产所需的光照条件是  日光充足而不十分强烈  。

日照时数是  500~700小时,日照百分率是   35  %;其中成熟期日照时数是  280    小时,日照百分率是     35    %。

6、随着烟草种植密度的增加,烟田小气候中风速  减小、地温    升高  、相对湿度  增加    。

7、全国烤烟适宜生态类型划分中,最适宜区的条件是无霜期≥120d日均温≥20℃持续日数≥70d0—60cm土壤含Cl-量<30mg/kg≥10℃积温>2600℃土壤pH5.5—6.5地貌类型:

中低山、低山、丘陵、高原烟叶内在质量:

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吃味纯净。

8、全国烤烟适宜生态类型划分中,适宜区的条件是 无霜期>120天  、  9月下旬平均气温在17℃以上  、    6-8月平均气温大于20℃的持续于数在70天以上     、   0-60cm土壤含氯量>30ppm    、   土壤PH<7.0      、   地貌类型:

中低山低山丘陵高原 、  海拔1000-2000m 。

9、全国烤烟适宜生态类型划分中,不适宜区的条件是   无霜期<120天   、  0-60cm土壤含氯量>45ppm  、 海拔2200m以上。

10、影响烟草种子出苗的外界环境因素主要有 温度、   水分 和    氧气  。

11、烟草生产有     高税 、 高消耗 、  高技术  、    高品质  、  专卖专营 、当家 的特点。

12、根据1985年我国烟草种植区划,把我国划分成七大烟区,他们是西北烟区长江下游烟区黄淮烟区南部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东北烟区西南烟区。

13、烟叶的产量是由  每亩株数,  单株叶数 ,   单叶重 三部分所构成的。

14、烤烟的优质适产是指  在最适产量的范围内,烟叶的质量得到了充分地表达 。

15、烟草适宜的前作有  芝麻, 薯类 ,  谷子 等。

16、在全国烟草适生类型划分指标系统中,适宜类型0-60cm土壤含氯量为  <30mg/kg   ,土壤pH值为   5.0—7.0 ,日均温≥20℃持续的天数为  ≥70天  。

无霜期≥120d。

17、按调制方法分类,白肋烟属于  晾烟,香料烟属于  晒烟 ,黄花烟属于  晒烟 。

18、按调制方法和主要用途,烟草类型有烤烟、晾烟、晒烟、熏烟

19、随种植密度减小,烟田光照强度   增大  ,风速 增大 ,相对湿度  减小    。

20、烟田深耕可以使土壤容重   降低,空隙度  增大,蓄水量  增加   。

21、烟叶腺毛分泌物的主要成分是芳香油,树脂,蜡质

22、衡量烟田群体大小适宜与否的指标是 叶面积系数;衡量烟叶内含物充实与否的指标是  单位叶面积重;衡量烟叶燃烧性好坏的指标是  钾/氯  。

23、烟草触杀型腋芽剂主要有   C8—C10脂肪醇    ,内吸型腋芽剂主要有   MH(马来酰肼)、芽敌 ,局部内吸剂主要有    抑芽敏、除芽通  。

24、目前世界上烤烟质量较好的国家主要有  美国、巴西、津巴布韦;白肋烟质量较好的国家主要有  美国;香料烟质量较好的国家主要有  希腊、土耳其  。

25、烟田管理的“三一致”是 指  烟苗大小一致     , 烟株高低一致 , 同部位烟叶成熟度一致      。

26、烟草禁忌的前作有  辣椒 ,  马铃薯, 瓜类  等。

27、随氮用量增加,烟叶中总糖含量   降低 ,烟碱含量    增加,蛋白质含量    增加  。

28、烟气总粒相物的主要成分是   烟碱 ,  焦油, 水 。

29、烟草种子萌发的三个过程是   物理吸水 ,  物质转化   , 生理生长 。

30、烟草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是  7℃  ,最适温度是 31℃  ,最高温度是  43℃。

31、烟气中对人体有害的主要成分有  焦油 ,  烟碱 ,   CO, 醛类物质 等。

32、烟叶油分的主要成分是    芳香油 ,  树脂,  蜡   。

33、鉴定烟叶品质的常规化学成分有 总糖, 还原糖,总氮、蛋白质、烟碱、钾。

34、烟草地上部分生长的最低温度是   11-13℃   ,最适温度是    22-28℃  ,最高温度是    35℃ 。

35、目前我国烤烟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有 云南、贵州、河南;白肋烟的主产区是建始、恩施;香料烟的主产区是 湖北十堰、云南保山。

36、烟叶的品质因素包括外观质量,内在质量,物理特性,感官质量,安全性五个方面。

37、优质烤烟烟叶的化学成分要求还原糖 16-22%,总糖   16%~20%,淀粉  ≤2.0%  ,烟碱  1.5-3.5% ,总氮 1.5-3.5% ,钾  2.0-3.5%(2%以上) ,Cl-    ,石油醚提取物   6-8% 。

39、烤烟同一叶片烟碱含量,自叶基到叶尖:

烟碱含量逐渐 增加;自支脉到主脉:

烟碱含量逐渐  减少   。

40、烟草化学成分中,烟碱含量,烤烟要求   1%-3.5%    ,白肋烟要求   2~5%    ,香料烟要求     1-1.5%  。

41、优质烤烟烟叶要求烟碱含量    1.5%~3.5%   ,烟碱是在烟株的   根   合成的。

42、叶龄和采收时间,下部叶:

叶龄55-65天,移栽后70-80天采收;中部叶:

叶龄 65-75天,移栽后  90-100 天采收;上部叶:

叶龄 75-85天,约移栽后   110-120天采收。

43、我国目前烟叶生产中主要的栽培品种有K326,NC89,云烟85,K346,红花大金元,NC82,云烟87,G80,中烟98,RG17。

等。

44、理想型烟株的特征为下部叶阳光充足,上部叶叶片开展,整株叶厚薄适中。

45、确定烤烟种植密度的依据有品种特性,土壤条件,栽培条件;我国目前烤烟种植密度一般范围是16500-19500株/hm2

46、在栽培密度中,烤烟适宜的栽培密度是 1100~1300株   ,香料烟是   5000~8000株 ,白肋烟是     1500~1800株   。

47、红花烟草属于  植物  界    维管植物 门     被子植物    纲 双子叶植物    亚纲  茄 科,    烟草  属。

人工栽培的是  红花烟草 烟草和  黄花烟草  烟草。

48、烟草的根由主根、侧根、不定根三部分组成。

49、叶面积指数等于 叶的实际面积/叶的长×叶的宽 ,计算叶面积时叶面积指数通常用   0.6345。

50、烟草大田田间叶面积系数计算公式是    单位叶面积上的绿叶面积与上地面积相比的倍数(比值)     

单叶叶面积(m2)=0.6345×(叶长×叶宽)

式中:

0.6345-烤烟计算叶面积时的常数。

品种间有差异。

叶面积系数:

指单位面积(通常用66667m2)的绿叶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

叶面积系数=平均单叶面积×单株叶数×每亩株数/666.67

  。

51、烟草包衣种子依据包衣剂型可分为     农药型   、 肥料型 。

52、烟草的苗床期指从   出苗  到   成苗 。

可分为小十字期、大十字期、猫耳期、成苗期 四个生育时期。

53、烟草育苗中锻苗的方式主要有  断水炼苗 、     揭膜锻苗  和   剪叶锻苗    。

54、烟叶育苗的要求是    苗壮  、  适时  、   量足、整齐 和  大小适宜   。

55、生产中主要采用的育苗方式有    漂浮育苗  、 水旱两段育苗     和  常规育苗  等。

56、烟草漂浮育苗的壮苗的标准是    根系发达  、   茎粗壮而柔韧   、     有一定的叶片数 、     叶色正常 。

57、烟草大田施氮量的确定是根据  理论产量    、     土壤速效养分    和      所用肥料利用率   来确定的。

58、应变施肥主要是指   看天施肥   、    看地施肥   和    看烟施肥  。

59、按照烤烟大田施肥的时期分为    基肥   、     前期追肥   和   叶面追肥  等。

施肥方法分为    撒施   、  条施 、    穴施   、 肥料溶液灌根和 肥料溶液喷施等。

60、旺长期烤烟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