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填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94507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填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填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填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填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填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填空.docx

《新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填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填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填空.docx

新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填空

新三下)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年级

三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两支、()、碘酒、温水(37°c左右)、

淀粉液、滴管等。

 

实验过程

1、分别向两只试管倒入少量稀(),在其中的

一个试管中加入一些()摇匀,把两只试管同时放

在约()的温水中。

2、过一会,分别向两只试管滴入2、3滴稀释的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

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

实验结论

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三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带孔的橡皮塞、橡皮管、 澄清的石灰水、

()、()、()等

实验过程

1、用()通过橡皮管弯曲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充气,观察现象。

2、直接用()通过弯曲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用注射器直接向石灰水内充气,石灰水没有大的()。

直接用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

实验结论

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

新三下)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三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研究影子形成条件的实验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手电筒(“电筒光”代替“阳光”)、纸屏(A4纸)

橡皮(代替阳光下的物体)细线、胶带、铅笔等

实验过程

1、用手电筒照橡皮,使手电筒、橡皮、纸屏(A4纸)在同

()。

观察现象。

2、关闭手电筒纸屏上()。

3、拿走橡皮,纸屏是会呈现什么现象?

4、物体不动照,拿手电筒模仿太阳从()到()、到

(),一天中在空中的(),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拿走橡皮,纸屏是会呈现();影子总出现在()一

面;影子在一天中有()不同和()变化的不同。

实验结论

影子形成条件是必须有()和()。

影子总出现在()光一面;

影子在一天中有()不同和()变化的不同。

学生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班

时间

月日

记录人

实验名称

怎样加快溶解

(物体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指导教师

实验材料

烧杯、玻璃棒、药匙、冷水、热水、粗盐、细盐

实验一:

1、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的冷水。

2、将颗粒大小()的盐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

3、用玻璃棒()其中一个烧杯中的水,观察现象。

实验二:

1、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

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盐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观察现象。

实验三:

1、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

2、取等量的粗盐和细盐,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观察现象。

实验一:

搅拌的烧杯中盐溶解得(),不搅拌的烧杯中

盐溶解得()。

实验二:

()中盐溶解得快,()中盐溶解得慢。

实验三:

细盐溶解得快,粗盐溶解得慢。

实验结论

()、()、将物体()可以加快溶解。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三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大小相同的大豆种子、烧杯、水、棉纱布、两个瓷盘(碟)。

实验过程

1、准备()大豆、两个()(一个有水、一个没水)。

在每个瓷盘内放入()数量的大豆。

2、把这两个瓷盘放在()相同的地方。

有水的瓷盘内用一块()盖上。

3、坚持每天把棉纱布用清水洗干净,再盖好。

每天坚持观察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

盘内()的大豆发芽了;

盘内()的大豆没发芽。

实验结论

大豆发芽需要()。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年级

三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解剖花的方法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完整的花、镊子、白纸 

实验过程

1、取几朵具有()和()的花,用镊子()逐层剥下花的各部分。

2、将它们按照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顺序,()贴在白纸上.

实验现象

一朵完整的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实验结论

一朵完整的花由()、()、()、()四部分组成。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年级

三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测力计、木块、木板、毛巾、钩码等。

实验过程

一、1、把木块先放在光滑的木板上;

2、把木块再放在铺有毛巾的木板上;

3在木块上面放两个钩码再把木块先放在光滑的木板上

用弹簧秤分别测出所需的()。

二、比较三次试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实验现象

1、木块在光滑的木板上(),所用拉力();

2、在铺有毛巾的木板上(),所用拉力();

3、在放有两个钩码的木板上()所用拉力()。

实验结论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程度有关系。

物体表面越(),摩擦

力就()。

物体表面(),()。

摩擦力的大小还与()有关。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年级

三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实验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尺子、水槽、水。

实验过程

1、把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提起,用尺子()橡皮筋的长。

2、再把其放入水中,测量橡皮筋的()。

3、比较两次橡皮筋的长度,有什么发现?

实验现象

同一个钩码,在水中提起比在空气中提起,橡皮筋要()。

实验结论

下沉的钩码。

由于也受到了水的浮力,所以使得钩码的重量()了,提起

时所用力(),所以橡皮筋比较短。

说明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

学生实验报告单(三下)

年级

三年级班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

指导教师

实验材料

碘酒、馒头、滴管、酒精灯、白纸、花生、瘦肉等。

实验方案

1、把少量馒头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馒头上滴1滴(    ),观察现象。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 (   )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上灼烧,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

1、加入碘酒后,馒头变成(   )。

说明馒头中含有 (   )。

2、白纸上会留下油迹,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3、闻到一股难闻的、(    )的气味,说明瘦肉中含有(    )。

实验结论

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   )、(   )、(  )(糖类)、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和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年级

三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实验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食盐、小苏打、水两杯各50ml、玻璃棒、天平等。

实验过程

1、用天平分别称出食盐、小苏打各7包每包3克。

2、取两杯50ml温度相同的水,一个杯子中加入一包食盐,另一个杯子中加入一包小苏打,同时搅拌。

3、待食盐或小苏打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包。

4、重复步骤3,直到食盐或小苏打不能再溶解为止。

实验现象

食盐加到第7包后就不能再溶解了;小苏打加到第2包后就不能再溶解了.

实验结论

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年级

三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分离两种混合在一起物质的实验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木屑、铁屑、小盘子、磁铁、沙子、白糖、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烧杯、玻璃棒。

实验过程

实验一:

1、把木屑和铁屑倒入小盘子里混合。

2、把磁铁放到小盘子里,慢慢移动。

实验二:

1、把沙子和白糖混合,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静置一段时间。

2、待沙子完全沉淀后,把糖水缓慢倒入另一个烧杯中,分离出沙子。

3、将糖水倒入蒸发皿中,给蒸发皿中的糖水加热,直至分离出白糖。

实验现象

实验一:

铁屑附着在磁铁上,而木屑留着盘子里。

实验二:

白糖溶解在水中,沙子沉在了水底。

给蒸发皿中的糖水加热,水被蒸发,留下了白糖。

实验结论

实验一:

用磁铁可以把混合在一起的木屑和铁屑分离。

实验二:

白糖溶解在水中,沙子沉在了水底。

给蒸发皿中的糖水加热,水被蒸发,留下了白糖。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年级

三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探究物体变化后构成物体的物质是否发生改变的实验。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纸张、皮筋、易拉罐、铁丝等。

实验过程

1、用折叠、撕扯、剪贴等方法将纸张变成不同的样子。

观察构成纸的物质是否改变。

2、皮筋被拉伸变形后,观察构成皮筋的物质是否改变。

3、易拉罐被挤压变形后,观察构成易拉罐的物质是否改变。

4、铁丝被弯曲变形后观察构成铁丝的物质是否改变。

实验现象

纸折叠、撕扯、剪贴,皮筋被拉伸,易拉罐被挤压,铁丝被弯曲变形后,都还是原来的物质。

实验结论

有些物质的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年级

三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探究物体变化后构成物体的物质是否发生改变的实验。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纸张、皮筋、易拉罐、铁丝等

实验过程

1、用折叠、撕扯、剪贴等方法将纸张变成()的样子。

观察构成纸的物质是否改变。

2、皮筋被()变形后,观察构成皮筋的物质是否改变。

3、易拉罐被()变形后,观察构成易拉罐的物质是否改变。

4、铁丝被()变形后观察构成铁丝的物质是否改变。

实验现象

纸折叠、撕扯、剪贴,皮筋被拉伸,易拉罐被挤压,铁丝被弯曲变形后,都还是()。

实验结论

有些物质的()和()发生了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年级

三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分离两种混合在一起物质的实验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木屑、铁屑、小盘子、磁铁、沙子、白糖、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烧杯、玻璃棒。

实验过程

实验一:

1、把木屑和铁屑倒入小盘子里()。

2、把磁铁放到小盘子里,慢慢()。

实验二:

1、把沙子和白糖混合,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一段时间。

2、待沙子完全()后,把糖水缓慢倒入另一个烧杯中,分离出()。

3、将糖水倒入蒸发皿中,给蒸发皿中的糖水加热,直至()出白糖。

实验现象

实验一:

()附着在磁铁上,而()留着盘子里。

实验二:

白糖()在水中,沙子沉在了()。

给蒸发皿中的糖水加热,水被(),留下了()。

实验结论

实验一:

用()可以把混合在一起的木屑和铁屑分离。

实验二:

白糖溶解在水中,沙子沉在了水底。

给蒸发皿中的糖水加热,水被蒸发,留下了白糖。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年级

三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实验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食盐、小苏打、水两杯各50ml、玻璃棒、天平等。

实验过程

1、用天平分别称出食盐、小苏打各7包每包3克。

2、取两杯50ml()的水,一个杯子中加入一包(),另一个杯子中加入一包(),同时()。

3、待食盐或小苏打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包。

4、重复步骤3,直到食盐或小苏打()为止。

实验现象

食盐加到第7包后就不能再溶解了;小苏打加到第2包后就不能再溶解了.

实验结论

食盐在水中的()能力比小苏打强。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