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94151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东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东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东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东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东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东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及参考答案.docx

《北京市东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东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及参考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东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及参考答案.docx

北京市东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及参考答案

2018北京市东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及参考答案

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题。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qiàn)地道一声:

“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xiāo)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卓越(zhuō)校补(xiào)欠宵

B.卓越(zhuó)校补(jiào)歉宵

C.卓越(zhuó)校补(xiào)歉霄

D.卓越(zhuō)校补(jiào)欠霄

2.对文中画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仰之弥高:

弥,更加。

B.锲而不舍: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C.兀兀穷年:

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D.沥尽心血:

冲刷。

3.在文段三处口中依次填入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

B.”。

,。

C.。

”;。

D.”。

,”。

4.下列选项中短语的结构类型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志趣正浓众物腾怨

B.望闻问切心会神凝

C.寻求宝藏零乱不堪

D.深刻印象炯炯目光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

,钻得越锲而不舍”,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闻一多先生做学问时刻苦钻研并以此为乐的精神。

B.“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句,将我们“衰微的民族”比作病人,赞颂了闻一多先生以文化来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C.“深(xiāo)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把“灯火”比作“伴侣”,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深夜与灯光作伴,全力进行学术研究的情景,突出了他忧国忧民的精神。

D.“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一句,将“小楷”比作“蚂蚁”,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精神。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

B.《河中石兽》——清代——纪昀

C.《卖油翁》——欧阳修——《归田录》

D.《最后一课》——都德——德国小说家

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

7.默写。

(共7分)

(1)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6)《爱莲说》中象征君子美名远播,姿态、气质美好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登飞来峰》,完成

(1)—

(2)题。

(共3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本诗中的“浮云”指的是什么?

(1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1)—(3)题。

(共9分)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藉②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③,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④,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

“此非吾所谓巢者耶?

”乃引客就⑤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日:

“信乎其似巢也!

(选自陆游《书巢记》)

_______________

①椟:

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枕藉:

交错地躺在一起。

③觌(dí):

相见。

④槁枝:

枯树枝。

槁(gǎo),干枯。

⑤就:

靠近。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①无案牍之劳形案牍: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辄自笑曰辄:

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非吾所谓巢者耶?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刘禹锡因“①”而身居陋室不觉其“陋”;【乙】文中,陆游因“②”而笑称自己的居室为“巢”。

两人都不在意居室的物质条件,而是在意③。

(①②用原文回答,③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三、名著阅读(共8分)

10.《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诺第留斯号”潜艇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神奇故事。

而事实上,当时的人类还没有发明如此先进的潜艇,更没有人潜入过深海底部,这只不过是他的幻想。

现代的电击枪、潜水服在凡尔纳生活的时代也是不存在的,但在《海底两万里》中却有它们的“影子”。

请从下列图片中任选一幅,说说《海底两万里》中哪个情节与图片中的事物相关,由此,可以看出科幻小说具有怎样的特点。

(4分)

我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幻小说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骆驼祥子》中的相关内容,完成

(1)—

(2)题。

(4分)

(1)人物语言鲜明、独特是小说《骆驼祥子》的特色之一。

阅读下面三个语段,将祥子、虎妞、高妈的性格特点填写在对应的括号内。

(3分)

①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

“我要这辆车!

”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

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

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

”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

”()

②“呕!

不出臭汗去,心里痒痒,你个贱骨头!

我给你炒下的菜,你不回来吃,绕世界胡

塞去舒服?

你别把我招翻了,我爸爸是光棍出身,我什么事都作得出来!

明天你敢再出去,我就上吊给你看看,我说得出来,就行得出来!

”()

③“告诉你,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

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

没错儿,咱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

瞧准了再放手钱,不能放秃尾巴鹰。

当巡警的到时候不给利,或是不归本,找他的巡官去!

一句话,他的差事得搁下,敢打听明白他们放饷的日子,堵窝掏;不还钱,新新!

将一比十,放给谁,咱都得有个老底;好,放出去,海里摸锅,那还行吗?

你听我的,准保没错!

”()

(2)《骆驼祥子》是京味小说的代表,作品中使用了较多纯正地道的北京口语,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北京的地域文化特色。

如“一边儿”是“同样”的意思,“小过节儿”就是“小矛盾”,“耍个飘儿”就是“耍帅”“耍潇洒”的意思。

在祥子和众人救助老车夫的情节中,祥子跑出去买来十个羊肉馅包子送给老车夫。

等小孙儿吃完了包子,老车夫说的“劳诸位的驾”就是“___________”的意思。

(1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1分)

(一)阅读《驿路梨花》选段,完成12—14题。

(共10分)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

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我想:

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

“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

“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

“不要谢我们!

不要谢我们!

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

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

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

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

“你们要在这里长住?

”解放军说:

“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

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

”她姐姐很受感动。

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

我问:

“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

“驿路梨花处处开。

12.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简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1)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结尾引用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青海高原一株柳》,完成15-18题。

(共11分)

青海高原一株柳

陈忠实

①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

②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③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

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

④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

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

没有树族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

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⑤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

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

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

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⑥我便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想象:

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散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

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

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

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⑦我依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

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

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⑧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

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

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

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树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

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

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⑨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

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的特点。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青海高原这株柳树怎样的情感?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描写了青海高原的一株柳树。

请你举出其中一种写法,具体说说它的好处是什么。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让你联想到咏柳的古诗词中的哪一句?

请你写出这句诗,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它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共40分)

1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一顿晚餐、一个音符、一片云朵、一句话、一件事、一份情……都会让你回味无穷。

回味,意味着再次感受;回味,意味着深入理解;回味,意味着重新认识……请以“回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

北京的夏天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不少于500。

(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8北京市东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12分,每小题2分)

1.B2.D3.A4.C5.A6.D

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

7.(共7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阴阳割昏晓

(2)箫鼓追随春社近

(3)独怆然而涕下

(4)朔气传金柝

(5)化作春泥更护花

(6)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8.(共3分)

(1)答案示例:

浮云,指的是奸邪小人。

(1分)

(2)答案示例:

诗句表现了作者政治抱负的远大和内心的无所畏惧。

(2分)

9.(共9分)

(1)①官府文书(1分)②就(1分)

(2)①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2分)②这难道不是我所说的鸟巢吗?

(2分)

(3)(共3分,每空1分)

①惟吾德馨(或“德馨”)②乱书围之,如积槁枝③答案示例:

精神的追求

三、名著阅读(共8分)

10.(共4分,情节2分,特点2分)

答案示例:

我选择图一,相关情节:

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教授进行海底狩猎,谈到他发明的一种可在海底使用的猎枪,具有高压电能,动物被击中后可以像被雷击一般倒下。

我选择图二,相关情节:

在阿龙纳斯教授与尼德·兰等人漫步海底平川(海底森林)时,提到了一种用橡胶做成的防水服,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科幻小说的特点:

是科学与幻想的巧妙结合,小说中的幻想大胆而新奇,但这种想象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11.(共4分)

(1)(共3分,每空1分)

①答案示例:

老实木讷

②答案示例:

泼辣粗俗

③答案示例:

精明利落

(2)答案示例:

麻烦各位(1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1分)

(一)(共10分)

12.答案示例:

我们从哈尼族小姑娘口中得知小茅屋的建造者和照料者。

(2分)

13.

(1)答案示例:

“闪出”生动地表现了哈尼小姑娘的轻快、活泼。

(2分)

(2)答案示例:

“深深弯下腰去”形象地表现了瑶族老人对哈尼小姑娘诚挚的感谢。

(2分)

14.答案示例:

从内容上看,借梨花之美喻人之美,表现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升华了文章主题。

从结构上看,再次点题,题文相映,首尾呼应,使作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4分)

(二)(共11分)

15.答案要点:

孤独、顽强、生命力旺盛、不畏艰险……(3分,答出三点即可)

16.答案要点:

崇拜、敬畏、赞美……(2分,答出两点即可)

17.答案示例:

文章第⑧段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将家乡灞河边的柳树和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进行对比,突出了后者为了保存生命,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3分)

18.答案示例:

本文让我联想到贺知章《咏柳》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初春的嫩柳如同一个美少女,婷婷袅袅,纷披的垂条就是美人裙子上绿色的丝带。

(3分)

五、作文(共40分)

19.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36分)

说明

书写(4分)

一类卷

(40—34)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想象丰富、合理;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

36—30分

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

书写正确、工整,标点正确,格式规范。

二类卷

(33—29)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想象比较丰富、比较合理;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

29—25分

以2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

书写基本正确、工整,标点大体正确,格式规范。

三类卷

(28—24)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想象不够丰富、不够合理;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

24—20分

以2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

书写错误较多,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23

-0)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缺乏想象;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

19—0分

以16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0分

书写错误很多,字迹潦草,标点错误很多,格式不规范。

说明:

1.字数不足500,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2.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