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93203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4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广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据进行估测,与实际接近的是

A.人骑自行车正常的速度约为30m/s

B.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是1min

C.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D.中学生的课桌高度约80cm

2.2017年12月26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遥感三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在卫星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A.发射架B.运载火箭C.太阳D.地球

3.如图,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有白霜。

这是因为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4.下面设备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

贝仪B.

隔音走廊

C.

摩托车消声器D.

防噪声耳罩

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的时间,小华跑的较快

D.整个过程中,小华走的路程最长

6.如图表示了某物体从一种物态变成另一种物态的过程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物质是非晶体

B.此过程是吸热过程

C.t=0时刻物体没有内能

D.0﹣t1这段时间,物体要放热

7.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

倒车雷达

C.

医生给病人做B超D.

超声波清洗眼睛

8.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常看见人们的口中呼出“白气”,是水蒸气的蒸发现象

B.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C.水烧开后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9.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A.振幅一定更大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10.2018年7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3点30到5点14出现罕见的月全食天象奇观。

下面的知识点能用来解释形成月全食现象是

A.光的色散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D.光的折射

11.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如图所示,平面镜距视力表3m,若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则被测者与平面镜的距离是

A.0.5mB.1mC.2mD.3m

12.如图是来自远处的光线进入人眼球的光路图。

下列关于该人眼判断正确的是

A.属于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B.属于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C.属于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D.属于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13.如图是一款人脸识别取款机,它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像,然后析人脸的信息。

人站在ATM机前,看一眼摄像头,再输入手机号、取款金额、密码,自动吐钞,拿走现金。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这种镜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镜头所成的像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实像

D.若镜头焦距为10cm,为了能形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

14.2018年11月26日,在台湾海峡发生6.2级地震。

地震常常伴有人听不到的次声波的产生。

下列关于次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次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可达3×108m/s

D.次声波的频率超过20000Hz

15.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虚像的是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性质制成的,它的度值为_____℃,示数为_____℃.

17.秒表读数为_____s。

18.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_____、_____、_____。

19.请在图中画出烛焰的两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______)

烛焰所成像的性质是_____(选填“放大”、“等大”、“缩小”)、_____(选填“正立”、“倒立”)的_____像(选填“实”、“虚”)。

20.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行驶情况,其中甲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请你利用图中相关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乙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_____。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_____。

(2)甲车行驶70s通过的路程是_____m,以汽车为参照物,车内乘客是_____(选填“运动”、“静止”)的。

甲、乙两车在0~4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选填“相等”、“不相等”)的。

2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一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一束光线沿EO入射,并沿OF射出,如图所示。

入射角是_____;改变光的入射方向,让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则反射角变_____;以NO为轴将硬纸片的右半面向后旋转,在硬纸板上_____(选填“能”、“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这说明了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作图题

22.如图,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面O点,反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光点A。

(1)画出反射光线及对应的入射光线____________;

(2)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线进入水的折射光线;

(3)A在水中的像到A的距离为____________cm。

评卷人

得分

四、计算题

23.小明一家去广州旅游,在去广州的高速公路上,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

(1)圆标志牌上的数字“80”表示什么意思?

方标志牌上“广州120km”表示什么意思?

(2)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广州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评卷人

得分

五、实验题

24.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小车由A点所示位置静止释放,经过B、C两处时电子表显示的时刻(h:

min:

s)如图所示。

(1)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

(2)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

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那么,v1、v2的大小关系是v1_____v2(选填“>”、“<”、“=”)。

25.如图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选填“竖立”、“斜立”)在白纸上。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其目的是_____。

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目的是_____。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将_____(选填“靠近”、“远离”)玻璃板,像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4)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

26.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小明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图甲实验装置中,不当之处是:

_____。

(2)图乙是观察温度计示数时眼睛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选填“1”、“2”、“3”)。

(3)改正错误后记录了下表的数据。

小明发现水在沸腾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4)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丙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____)

(5)表格数据可知,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在这个过程中水需要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6)如果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_____。

27.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图甲),其中在B上应放置:

_____。

(2)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主轴上的a、b、c、d各点(如图乙),并别调整好光屏的位置;

①把烛焰放在哪些点光屏上出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

_____。

把烛焰放在哪个点光屏上出现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

_____。

②把烛焰放在哪个点光屏上没有出现清晰实像?

_____。

但通过凸透镜看物体,能够看到一个_____立_____的虚像。

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详解】

A、人骑自行车的正常速度在5m/s左右。

故A不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跳动10次的时间在10s左右。

故B不符合实际;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

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

故D符合实际。

故选:

D。

2.B

【解析】

【分析】

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这两个物体间的位置有无变化,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就说明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就说明是静止的。

【详解】

在卫星升空的过程中,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卫星是静止的,即所选的参照物是运载火箭。

故选:

B。

3.A

【解析】

【分析】

①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②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详解】

往冰上撒盐,使冰中参入杂质,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熔化吸热,所以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在底部形成霜。

故选:

A。

4.A

【解析】

【详解】

分贝仪是一种一起,可以测量噪声的大小程度,不能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

道路两边的隔音走廊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消声器在噪声产生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故D不符合题意;

5.C

【解析】

【详解】

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和B都错误;

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选项C正确;

由图象可知,两人跑的全程都为40m,两人的路程相等,故D错误。

故选:

C。

【点睛】

要理解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注意熟练掌握s-t图像的解读。

6.B

【解析】

【分析】

(1)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温度不升高,但内能增加,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

(2)不管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过程都要吸收热量,晶体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后处于液态。

【详解】

A、从图象上看,有一水平的线段,表示温度不变,且该过程中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所以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是晶体;故A错误;

B、从图象上看,固态时,吸热温度升高,固液共存时,吸热温度不变,液态时,吸热温度升高,所以此过程是吸热过程,故B正确;

C、任何物质的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内能不可能为零;图中t=0时刻物体的温度为零摄氏度,但其子仍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物体仍然具有内能,故C错误。

D、0﹣t1这段时间,物体要不断吸热,故D错误。

故选:

B。

7.D

【解析】

【分析】

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洁牙,使我们的牙齿上的牙垢去掉,使我们的牙齿更洁净。

【详解】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倒车雷达、医生给病人做B超都属于声音能传递信息;

超声波清洗眼睛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

故选:

D。

8.C

【解析】

【分析】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

明确“白气”是小水珠。

【详解】

A、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口中呼出的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形成“白气”,故A错误;

B、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故B错误;

C、水烧开后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C正确;

D、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

C。

9.D

【解析】

对于弦乐器来说,弦的松紧影响音调的高低,同样用力的情况下,弦绷紧时振动快,频率快,发声的音调高;反之则弦绷的不紧时振慢,频率低,发声的音调低故答案为D.

10.B

【解析】

【分析】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日食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详解】

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光线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全食,因此月全食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

B。

11.C

【解析】

【分析】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判断视力表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求出被测者与平面镜的距离。

【详解】

平面镜距视力表3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3m,已知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

则被测者与平面镜的距离是5m﹣3m=2m。

故选:

C。

12.D

【解析】

【分析】

近视眼成因:

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

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

远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

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

【详解】

由图可知,物体成像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这是远视眼的特征;

远视眼是眼睛的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如果要让成像在视网膜上,需要将光线会聚些;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可以利用凸透镜进行纠正。

故只有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

D。

13.C

【解析】

【分析】

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当U>2f时,凸透镜才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详解】

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利用了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人脸和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也就是大于20cm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项ABD正确,故C错误。

故选:

C。

14.A

【解析】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大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小于20Hz的,叫次声波。

【详解】

A、次声波与其它声波一样,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次声波也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普通声波一样,不可能达到3×108m/s,故C错误;

D、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故D错误。

故选:

A。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时,u<f,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眼睛在蜡烛的异侧通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解:

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要使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眼睛要在烛焰的另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由图可知,A选项中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但眼睛要在烛焰的另一侧,故A错误;

B选项中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眼睛要在烛焰的另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B符合题意.

C选项中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但眼睛和烛焰在同一侧了,故C误;

D选项中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大于20cm,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此题容易错选C,当凸透镜成虚像时,像物同侧,而不是眼睛与物体在同一侧.

16.热胀冷缩0.136.9

【解析】

【分析】

(1)根据体温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作答;

(2)读取体温计的示数时要先认清度值。

【详解】

体温计的原理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图中体温计的度值是0.1℃,水银柱在36℃以上9小格处,示数为36.9℃。

17.156

【解析】

【分析】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详解】

由图知:

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2”和“3”之间,偏向“3”一侧,所以针指示的时间为2min;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6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6s,即秒表的读数为2min36s=156s。

18.固态气态液态

【解析】

【分析】

物质在自然界中一般以固、液、气三种状态存在,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状态可以相互转化。

其中固→液,固→气,液→气需要吸热;气→液,气→固,液→固需要放热。

【详解】

由图知,甲物态→乙物态需要吸热,所以乙物态→甲物态需要放热;同时乙物态→丙物态也需要放热,所以乙物态为气态;

丙物态→甲物态需要放热,所以甲物态→丙物态需要吸热;同时甲物态→乙物态需要吸热,所以甲物态是固态;

所以丙物态为液态。

19.

放大倒立实

【解析】

【分析】

(1)在作凸透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2)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详解】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

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2f>U>f,根据成像规律,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0.否乙车在相同的时间通过的路程不相等2100静止相等

【解析】

【分析】

(1)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路程不相等,物体做变速运动,速度不断变化,根图示情景答题。

(2)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根据速度公式

可求速度,再根据s=vt可求路程;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由速度公式可知,相同的时间(0~40s)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大小,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详解】

(1)由图示可知,乙车在每个10s内的路程别是:

200m、250m、300m、450m,由此可知,在相等时间内,乙车的路程不相等,由此可知,乙车的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而是变速直线运动,乙车的速度是变化的;判断依据是乙车在相同的时间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2)由图示可知,甲车在每个10s内的路程别是:

300m、300m、300m、300m,由此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甲车的路程相等,由此可知,甲车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甲车速度为:

甲车行驶70s通过的路程:

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与汽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是静止的。

在0~40s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200m,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

可知,其平均速度相等。

21.∠EON小不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解析】

【分析】

(1)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2)让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入射角减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减小;

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析。

【详解】

(1)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图中∠EON是入射角;

(2)改变光的入射方向,让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入射角减小,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减小;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所以以NO为轴将硬纸片的右半面向后旋转,则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了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2.

30

【解析】试题分析:

因为点O是入射点,反射到A点,则OA是反射光线,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做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入射光线;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物等大、等距、正立虚像,像物连线被平面镜垂直平分。

所以点A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点A到平面镜距离相等,等于30.0cm。

考点:

光的反射作图折射作图平面镜成像特点。

23.

(1)圆标志牌上的数字“80”表示此处路段限速80km/h;方标志牌上“广州120km”表示此处到广州的路程是120km;

(2)1.5h。

【解析】

【分析】

(1)根据对常见交通标志牌含义的了解答题;

(2)由交通标志牌找出汽车的速度、车距广州的距离,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

可以求出汽车的行驶时间。

【详解】

(1)标志牌上的数字“80”表示此处路段限速80km/h;标志牌上“广州120km”表示此处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