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题库310题含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8959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题库310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精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题库310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精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题库310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精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题库310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精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题库310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题库310题含参考答案.docx

《精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题库310题含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题库310题含参考答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题库310题含参考答案.docx

精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题库310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310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恩格斯指出:

“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里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D

A.地理条件B.人口条件

C.资源条件D.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2.人类活动的“两个尺度”是(C)

A.认识与实践B.真理与谬误C.真理与价值D.抽象与具体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D

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4.社会形态是A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

5.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D

A.看它是否实现了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

B.看它是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C.看它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D.看它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7.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B

A.道德关系

B.经济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8.社会意识D

A.在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发展水平都很高

B.在经济越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发展水平都很低

C.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D.对社会存在起着能动的反作用

9.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下列表述错误的是D

A.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

B.劳动者占有很少或者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

C.人与人的关系包含剥削关系

D.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

10.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B

A.政治关系

B.生产关系

C.家庭关系

D.宗教关系

11.下列属于上层建筑的是A

A.哲学

B.逻辑

C.数学

D.语言学

12.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应地将国家分为A

A.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B.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两个组成部分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

D.私有制国家和公有制国家两类

13.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分配关系

C.产品交换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14.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是否起促进作用,取决于D

A.它是否适合于各种经济制度的需要

B.它是否能有效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C.它是否能有效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1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D)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16.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A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C.分配关系D.消费关系

17.首要的生产力是C

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

C.劳动者

D.生产管理

18.社会存在的不包括B

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B.社会形态

C.人口因素

D.地理环境

19.人的视觉感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光谱。

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车身使人感觉到不同的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

这种现象表明(C)

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

B.人的感觉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能力的界限

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

20.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C)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完全正确

B.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D.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21.“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的观点属于(C)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2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B)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23.从本质上看,认识是(D)

A.主体心灵的主观创造B.主体心灵对客体的直觉

C.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4.“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不以革命的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说明(C)

A.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B.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C.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D.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

25.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根本原因是(D)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C.环境与资源的状况决定的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26.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是因为它是(C)

A.具有客观可能性

B.人类向往的美好境界

C.具有客观必然性

D.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

27.一切阶级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什么展开的A

A.经济利益

B.指导思想

C.政治地位

D.阶级地位

28.垄断利润的实质是(C)

A.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

B.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C.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D.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

29.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B)为依据

A.对社会结构的认识

B.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

C.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

D.革命胜利

30.(A)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A.实现共产主义.

B.生产力的提高.

C.生活水平的提高.

D解放战争的胜利

31.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第一阶段是(B)

A、共产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工业社会

32.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B)

A.按需分配,各尽所能

B.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C.按劳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3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一段话出现在(D)

A.《资本论》中B.《共产主义原理》中

C.《哥达纲领批判》中D.《共产党宣言》中

34.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著作是(C)

A.《反杜林论》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

D.《资本论》

35.在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B)

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36.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D)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革命的客观形式和条件所决定的

37.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

A.民主集中制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集体领导

38.(A)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A.实现共产主义.

B.生产力的提高.

C.生活水平的提高.

D解放战争的胜利

39.(C)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5.(C)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中国B.俄罗斯

C.苏维埃俄国D.越南

40.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B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

41.(C)的产生,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A.垄断资本主义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4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的含义是(D)

A.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B.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除了实践标准还有其他标准D.实践的历史局限性决定检验理论是一个过程

43.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B)

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

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44.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D)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45.资本主义地租是(B)

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

B.超额利润转化来的

C.垄断利润转化来的

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

46.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D)

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

47.利润本质上是(D)

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用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

48.在社会生产方式中,(A)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

49.商品经济生产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D)

A.私有观念

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50.价值规律是在(C)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A.货币流通

B.调节商品价格

C.市场配置资源

D.商品流通

51.商品经济是以(C)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52.货币变为资本的条件是(C)

A.货币量有了巨大增长

B.货币增值

C.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

D.世界货币的出现

53.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54.(A)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

A.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B.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C.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D.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则

55.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B)

A.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

56.人们的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C)

A.医生给病人做手术B.法官审理案件C.农民播种小麦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

57.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明是(C)

A.辩证法和唯物论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剩余价值学说和暴力革命

58.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B)

A.唯物史观B.唯心史观C.激变论D.庸俗进化论

59.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

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C.实现共产主义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6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C)

A.大同思想B.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61.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B)

A.辛亥革命B.十月革命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成立

6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政治经济学理论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阶级斗争学说

63.从阶级属性说,马克思主义是(A)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学说

B.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学说

C.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学说

D.资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64.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

65.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

6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

6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A.客观实在性

B.世界的统一性

C.主观能动性

D.内在统一性

9.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客观世界的(D)

A.正确反映B.歪曲反映

C.虚幻反映D.主观反映

68.“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69.我国的古人说:

“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这表达了(D)

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

11.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D)

A.多元论观点

B.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2.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里的“常”就是指(A)

A.规律

B.运动

C.变化

D.原因

13.“花开花落各有时”这句诗揭示了(C)

A.事物的变化是正常的

B.事物的变化是杂乱无章的

C.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D.事物的变化是由意识决定的

14.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这种哲学观点是(A)

A.唯心主义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15.下列说法属于可能性的是(A)

A.大海捞针

B.石头变小鸡

C.水中捞月

D.制造永动机

70.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

72.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73.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

7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75.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A)

A.科学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76.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经典作家是(A)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7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C)

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7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C)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79.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C)

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80.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是通过(C)国际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

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企业级

C.跨国公司D.国际康采恩

8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

82.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党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

“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

”这位企业家回答说:

“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D)

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

83.假象是(C)

A.人们认识中发生的错觉B.从正面反映本质的现象

C.从反面歪曲本质的现象D.不表现本质的现象

84.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D)

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真实B.感性认识是否上升到理性认识

C.这一认识是否反复多次D.理性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

85.真理总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因而(A)

A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

B真理中包含谬误的认识

C谬误中包含一定的真理性认识

D谬误是真理不可摆脱的对立面

86.“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说明(B)

A.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上级的指示和决议不能成为行动的依据D.没有直接经验就没有发言权

87.人的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D)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B.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

88.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

“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

”这表明(A)

A.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B.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89.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D)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

90.“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

”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D)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91.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属于(D)观点

A.客观唯心论B.主观唯心论C.旧唯物论D.辩证唯物主义

92.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C)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93.有一种差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即是随心所欲”。

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A)

A.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94.决定这种哲学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回答是(A)

A.物质和精神,哪个是世界的本原

B.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

C.世界是不是可以认识的

D.意识精神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95.“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这表明(A)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96.贸易全球化是指(B)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A.商品和资本

B.商品和劳务

C.资本和劳务

D.商品和技术

97.现象与本质的区别在于(ABCD)

A.现象是外露的,本质深藏于事物内部

B.现象易逝多变,本质具有相对稳定性

C.本质比现象深刻,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

D.现象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只能靠人的抽象思维去把握

33.辩证思维的方法有(ABCD)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

C.抽象与具体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34.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AC)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35.以下属于现代科学思维的方法有(ABCD)

A.控制方法B.信息方法

C.系统方法D.模型化方法

36.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以下思维方法的相结合(AC)

A.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

B.唯心辩证法的思维方法

C.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D.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37.下面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有(ABCD)

A.原因与结果

B.现象与本质

C.必然性与偶然性

D.内容与形式

 

98.“和谐”体现了矛盾双方的(BCD)

A.相互对立B.相互依存

C.相互促进D.共同发展

22.矛盾的普遍性讲的是(ABCD)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B.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C.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D.事事有矛盾,处处有矛盾

23.“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不相同的两片树叶。

”包含的哲理是(ABCD)

A.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B.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C.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

D.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2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ABCD)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

25.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ABCD)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D.辩证否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